- 给这本书评了4.0知识改变人生
思考力指的就是头脑灵活、能够独立思考的能力。许多人认为思考力跟智商一样 是先天注定的,其实是很大的错误 作者在本书中 就明确的指出,只要合理的改变阅读习惯,思考力就可以得到提升。本书中提到,如果只是增加知识的储备量,这样子很难考上理想的大学。也就是说,考试,不存在什么知识量问题。与增加知识量相比,能够把 “符合最低标准的知识量” 活学活用,才能通过顶尖大学的入学考试。例如东大 (东京大学),看重的不是考生背了多少书,而是是否会运用知识。换句话说,他们最重视的是考生是否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入学考试是这样,真正入学以后,你会发现,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授也占绝大多数。至于阅读习惯的改变,作者提出了主动阅读跟读透这两个概念。听上去是有一点空泛,但是作者也补充了具体的行动方式。就是增加五力:读解力,理论思考能力,归纳能力,客观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具体成效如何,是见仁见智的。不过多了解一些阅读方面的知识,还是会有帮助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背后,是掌握了这套阅读方法电影《后会无期》,有这么一句台词:我们听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回到工作当中,我们去参加了很多培训,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知识,当下我们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但是过后很难在工作中真正实践起来。其实这是自己在接收信息和内化的环节出了问题,像我们平时的读书方法,一般默认作者的观点是对的,然后单方面接收着作者的思想。人类大脑的海马体,对于这部分的知识只是储存在短时记忆里面。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如果这部分没有进行复习的话,被遗忘也在所难免,况且我们也没有将知识输出成为自己的思想。所以很多人尽管读了很多书,在一些场合可以高谈阔论,侃侃而谈,但是很多观点都是作者的观点,他们只是一个传声筒的角色。所以我们必须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利用技巧,让大脑 “听话”,记住这些知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高分读书法:成绩大幅提高的秘密》一书当中,介绍了五种阅读方法,帮助我们改变阅读习惯,提升把书读透的能力和把书读薄的能力。究竟是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发挥如此大的能作用呢?接收正文以外的线索,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在学生时代做题的时候,老师教我们的做题方法,是先去看问题,再去阅读文章。看一本书也是一样,我们如果可以带着一些信息去阅读,会让我们更好掌握整本书的内容。那这些信息从哪里来呢?我们平时常常会忽略一本书的封面和腰封,其实一本书的封面和腰封可以带给我们很多信息,比如在《高分读书法:成绩大幅提高的秘密》的封面上,就写了 “6 大法则,57 个读书要点,帮你全面提升思考力和读解力”;“阅读速度更快、内容记忆更劳、知识运用更活” 等字眼。作为读者,就知道了,这本书里面是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读书准则,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一本书。我们借助这些基本信息,再做一个假设,作者会在书里大概写什么样的内容,比如是讲概念,还是讲方法论。有一个大概猜想之后,把自己想要在读书后得到什么样的提升,把阅读目标先设置好,后续再看书的过程当中去修正自己的目标。这样可以很快提升自己对于这本书的理解。整合要点阅读 将他人的知识内外在做组织培训工作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这样一种人,在课堂上对老师的授课内容满不在乎,他会觉得授课内容早就接触过了,根本没必要浪费时间再听第二遍。但是一让他总结课程内容,就会不知从何说起。这种情况,作者告诉我们,必须警惕,因为人们很容易在读书的时候认为 “自己懂了”。“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读者可以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才叫读懂一本书”。所以整合阅读法,可以帮助我们简明扼要整理读过的信息,跳出感觉自己懂了的假象。大家可以想象自己看的书就是一条鱼,这条鱼由鱼头、鱼身、鱼尾组成。鱼头和鱼尾,通常是作者会去凝练总结的内容,鱼身是为了作者论证和丰富鱼头鱼尾产生的,比如事例、案例等等。整合阅读法就是要求我们把鱼身给 “吃掉”,剩下鱼头和鱼尾。然后我们根据鱼头和鱼尾来写摘要,根据这些摘要,我们可以大概推测出后续作者会讲什么内容,最后基于这些摘要,我们写出一整本书的概述。这样,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大脑是一直在保持着思考和总结,会一直想要探寻作者究竟讲了什么内容?接下来会讲什么?作者讲的内容有没有道理?保持着这样的刻意练习,每个人都能够很快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好的阅读方法 需要基于一本好书把好的阅读方法使用在一本好书身上,可以让我们获取知识事半功倍。那我们有了好的阅读方法,应该如何挑选一本好书呢?作者也给了一些方法给我们参考。第一,我们要选择超越时代的经典书籍。在这个信息快速流动的时代,信息泛滥但是常识缺失,如果我们能够回归常识,往往有超额的收益。比如我们想了解经济学,看《曼昆微观经济学》、《曼昆宏观经济学》就会比看《牛奶可乐经济学》更有价值一些,就像建房子打地基一般,如果用经典书籍打地基,自己的领域知识就会更加牢固。其次,作者提到可以选择看畅销书籍。作者并不鼓励大家把畅销书籍当成真理来进行阅读,而是鼓励我们用采访的方式,探究这本书为何会畅销,再用主题阅读法,跟同类型的书籍进行比较,看看畅销书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最后如果实在不知道选什么书的话,就先从自己就想要了解的领域开始看。比如我们想了解心理学,但是不知道看哪本书好,那就从这个领域去挑排名靠前的书籍去看,慢慢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虽然电子书渐渐在替代纸质书,但是不影响每个人在书籍当中寻找提升和成长的目的。《高分读书法:成绩大幅提高的秘密》,告诉我们,只要有一本好书,通过刻意训练自己的阅读方法,不管时代怎么变迁,都能不断自我赋能,不断进化,成就自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高分读书法》关于选书的内容中,作者介绍的两个要点对我挺有启发,这两个点的共同点是,不仅在我们日常阅读学习的中非常有必要践行,在我们做事的过程中也是很好的思路。一是关于主题阅读。这是作者的选书第四招,他认为每年至少设立一个年度阅读主题,并能够阅读关于这个主题的 10 本书。他认为,每个主题读 10 本书后,你对该领域的知识就会有初步的掌握。进行高质量的主题阅读对于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快速了解一个新的领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阅读和学习的手段。现在在职场中、生活中,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有很多遇到的问题是我们甚至我们的长辈没遇到过的,甚至听也没听过,想象也想象不到的问题,有很多新的领域在我们还不知道的时候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来,无论我们愿不愿意,都得去面对、去思考,甚至躬身入局去参与。当新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可能说:"这个我以前没有做过,那个我以前没有学过。" 而是得说:"虽然我不会,但是我可以学。" 而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快速了解一个领域、主题、专业、行业,至少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不至于太露怯,主题阅读可以说是非常好的方法了。著名作家,获得过医学博士,也曾做到过麦肯锡的全球董事合伙人,还担任过华润集团高管的冯唐先生结合他在麦肯锡的工作经历和自己的研究,就总结过一个能快速了解一个行业并进而成为专家的四步秘籍:一是了解该行业的 100 个关键词;二是找 5 位行家,每位聊一天;三是找到该行业 3-5 本专著,认真读完;四是在项目中学。对于我们来说,如果能做到了解 100 个关键词和精读 3-5 本专著,那对一个行业一个主题可以说已经了解七八成了。而如果好好践行书中作者的方法:用高分阅读法来阅读 10 本主题书,相信无论是了解一个主题,还是提升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二是直面让我们犯难的书。通常,为了能更好地养成阅读习惯,我们会从自己觉得有趣的书读起。毕竟如果上来就啃大部头,那就太容易畏难放弃了。在这个时候养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兴趣更加重要。但当我们基本养成了阅读习惯,也有了阅读意识,并从阅读中已经体会到了乐趣时,我们就不能还局限在舒适区里了。毕竟,我们阅读除了单纯享受阅读、满足好奇心之外,还想要拓展知识面、提升思维层次,推动我们思考,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这时候,我们不仅要去拓宽阅读的广度,也要探索阅读的深度。在我理解,作者说的 "直面让自己犯难的书" 就包含这两层意思。即使是自己喜欢或事熟悉的领域,书籍内容也分深浅。有的是通俗易读的用图解形式来让知识更易理解的,有的是语言浅显易懂、诙谐幽默的便于入门的书,有的是用案例、故事来进行表达的,有的则是充满了学术气息的。除了自己能够易读理解的书之外,也应该试着去挑战一下更艰深一些、更有深度的书,避免自己在低水平区重复。而面对陌生领域,我们也应该充满好奇,广泛涉猎。不仅要读实用性的书,也要读娱乐性丰富的,更要读修心养性的书。不仅要读经管、亲子、职场的书,也要读文学经典,还要读解读科技、探索未来的,还能读哲学、心理学类的书。有一种人才被称为 "T 型人才",是指那些同时具备纵向和横向知识与技能的人。也就是同时兼具广度和深度的人。当我们用主题阅读法在一个领域一门深入之后或同时,有意识地扩展广度是非常有利于我们开拓视野、增加创意、提升影响力的。正如作者所说:"先穷尽某一领域的知识再挑战下一领域,你获取的知识才会更扎实、深刻。" 融会贯通和跨界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另一样有必杀级效力的能力 —— 想象力 —— 就非常仰赖广度和深度的充分融合,也是我们要保持不可替代的竞争力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用心阅读一本书,修炼五种关键能力当下读书的有一种诉求,既要看的快,还要记得牢,最好还能产生收益。如果有个高三的学生,成绩在班里中下游,说 “自己想要考北大”,大概别人都会以为这就是个没有自知之明的疯子吧。在日本,就有这么一个差生 —— 西冈一诚,通过改变读书方法,成功考取东京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就在《高分读书法》这本书里。如果单纯,看书名和封面,真的会以为这就是一本很急功近利的谈,如何能够让考试成绩在短时间内提高的秘密武器,但是你用心去读的话,就会发现,其内容并没有那么功利。同时这本书的内容和方法,不仅仅针对中学生有效,尤其是对我们成年人,读更多的好书,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思考力和读解力,进而提高自己的洞察力,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 在这本书中,或者通过五个步骤来进行阐述,如何掌握高分阅读法,这五个步骤分别对应了一种能力的提高。第一,读解力,也就是快速准确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把书读透的能力。只要通过开始读书前的如何准备,以及装帧阅读法,从小信息中获取大内容。第二,理论思考能力,也就是从更深的层面理解文章能够清晰的把握书中脉络的能力。一个主要的观点就是不要去做读者,而是要去做记者,以记者的思维去读书,边读边问,用求解阅读法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归纳能力,学会用简单的话概括他人观点。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转化,如何用自己的话语去解读别人的观点。主要通过整合阅读法,学会用一句话道尽复杂之事。第四,客观思考能力,也就是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显示同一件事,对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也能够表示理解的能力。要通过检验阅读法,让你增强多角度看待事物的能力。第五,应用能力,也就是学以致用,把知识变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输出知识去长久的记住知识,运用知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学习的目标是为了使用读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新知,为了让自己掌握和运用更多的知识学习是一件长期的事情。 阅读是生活中最为经济性的一种投资,在提高工作技能和思想境界过程中,我们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学习,来进行一个基础性跟进和指导。学习知识,如同掌握一种使用的工具,在使用之前要了解它的操作说明,了解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划,让自己尽快上手,达到预期的成果。读完这本书,最深的印象就是要把这本书掰开揉碎,重新梳理到自己的思想意识里面。 从书名预测作者要讲述的内容,到大纲所阐述的条款步骤,用通俗易懂的例子去证明去验证,每个人都能够胜任,读书得到的感受。为了验证本书作者的观点,要求找同等类似的另外一本书,同时对比进行阅读,这种做法就如同找两个人过来辩论,看谁说的是正确的,谁说的更合乎逻辑?对于我这个观众会受益更多,了解更全面。 在读书的过程中,很多人和我一样,看懂了作者的脉络,理解了作者表达的思想意识,可是合上手中的书,觉得自己又没有真正的记住什么内容,头脑中馄饨一片。这个时候先不急着去翻找书中的概况,标题内容,过上几个小时,心情平复以后,再去看标题回忆作者所讲述的大概意思,一章一章的进行复盘,再用笔做一下中心思想的总结。自己再仔细的确认两遍,看是不是与自己所要表达的相吻合。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成为一本书的“记者”,而不单是读者本书放进我的得到书架有几年了,曾经读过几十页,近期休假在家刚好有时间看看电子书又重新打开来看。说实话,大家看书真应该一鼓作气看完,不要拖太久,像我这样之前花了时间看过,但这两天重新打开时发现自己竟一点印象也没有,又重头开始阅读。本以为这是一本关于教授快速阅读技巧之类的书籍,看过后才发现它实际是教让我们怎么把书读 “慢” 的书。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阅读的方法,也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作者把它分为五个步骤:一是做假设(阅读前的准备阶段),二是采访式阅读,三是整合阅读法(作者称之为 “骨肉分离”),四是检验阅读法(包括平行阅读和交叉阅读),五是议论阅读法(也即阅读后的输出);第二部分是说的如何选书,没那么重要,说实话,甚至可以略过。阅读方法那块,让我总结作者的方法实际就是带着问题,以批判的眼光去阅读一本书,这样读完一本书里面的内容才更容易记得牢固。关于检验阅读法中说的同时读两本书,个人并不完全认同,当然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或许对于有些人比较合适。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改变阅读方法,转换思辨方式,你也能成为他人羡慕的学霸对成年人来说,学习已是件很遥远的事情。虽然每年的高考能够激起我们的记忆,那些不眠不休背单词的瞬间;那些挑灯夜战一道数学题的书籍;那些迷失在文综理综题海战术的瞬间,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忘却学习,失去学习的能力。曾几何时,我也羡慕国外的素质教育,总觉得墙外的花更香,而墙内的花却是一地鸡毛。虽然成年后的我们会感激自己过去的不懈努力,但还是有大部分人痛恨着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今年的高考,云南丽江市华坪女中有 17 人的分数达到了 600 以上,一本上线的人更是达到了 70 人,比往年成绩都要好,但身为华坪女中的张桂梅校长却表示 “仍不满意”。张桂梅校长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走出大山、走出封闭的环境,去看看世界的宽广。哪怕自己被查出身患 10 多种疾病;哪怕自己的教育被称为填鸭式的教育;哪怕自己登上新浪热搜,也依然不改自己的初衷,留在山区,成为山区孩子的读书引路人。大众对张桂梅校长的教育方式褒贬不一,但大众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对孩子对知识的求知欲的认知。身处第三方,原本以为可以看得更清楚,却不知也有自己的认知盲点。填鸭式教育虽然被唾弃,但却忘记了问吸收知识的 “小鸭子们” 是否觉得辛苦,毕竟我们不能忽略一点,那就是我们对自己热爱的东西有着无限的热情。日本用偏差值来衡量学生的成绩,偏差值越大,学生成绩越优秀;偏差值越小,学生成绩越糟糕。日本作者西冈一诚的高中成绩的偏差值只有 35,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渣,但就是这样的一名学生,在改变了阅读和思维方式之后,却能成功考入东京大学,成为别人口中羡慕的学霸。究竟如何改变,就在西冈一诚这本《高分读书法》当中。作者西冈一诚在《高分读书法》中讲到,自己是在一所无名学校度过的高中时期,不仅学校比不上其他学校,自己的偏差值也低于旁人。若是想上大学,偏差值必须不能低于 50 分,更别说想上数一数二的东京大学了。西冈一诚在复读了两年之后,彻底将东京大学的考试题分析了一遍,认识到若是只增加知识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学会 “灵活运用知识”。因此作者西冈一诚将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成了这本《高分读书法》,从改变阅读书籍的方式,由被动阅读改变为主动阅读,进而改变自己的思辨方式,以更好地掌握知识。作者西冈一诚将其分为读解力和思考力两个部分来解读,最终让我们拥有解读能力、理论思考能力、归纳能力、客观思考能力以及应用能力。装帧阅读法作者西冈一诚提到,大部分人书读不透的原因,90% 都是没有提前准备好。拿到一本书,只是囫囵吞枣般翻看,但并没有抓到书本的核心内容。《高分读书法》里讲到,东大学生厉害的点在于获取线索的能力上。阅读书籍的题目、引文等细节线索,来准确理解一篇文章,因此作者提到了装帧阅读法,从书的装帧(封面、腰封等)中获取充分的信息,以了解书籍大概要讲述的内容。采访阅读法当你购买一本书之后,你会做什么?是迫不及待打开封面开始阅读;还是浏览目录了解大概。《高分读书法》一书讲到,读解力优秀的人从来都不会让自己 “读书”。作者西冈一诚提到,过去的自己只是一名读者,书里提到什么,自己就阅读什么,看似学习到了书中的知识,但自己并不能在生活中灵活运动。在作者西冈一诚总结东京大学学生的学习习惯后发现,东大学生并不仅仅只是阅读书籍,更多是带着问题 “采访” 书籍。做一名记者而不仅是一名读者,换言之,当我们阅读时,我们要对书中的观点有所反应,对作者不时提出质疑,必要时做做笔记,思考心中的疑惑。这样一来,书中的知识才更容易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印象,才更容易掌握文章的脉络纹理,才更容易转换成为自己的知识。检验阅读法一般情况下,我们会专心攻读一本书,心无旁骛钻研书中的知识。但这样的阅读方法在作者西冈一诚眼中,这并不是一个可以效仿的方法;与其专心读一本书,作者西冈一诚建议可以同时阅读多本书,这样可以向大脑输入更多的信息。不过,可以阅读多本书,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选择书籍。《高分读书法》一书建议读者可以同时阅读两本同类型的书籍;以相同的进度去阅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两本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阅读过程随时做好笔记以便读完后分析各方观点。倘若自己正在使用这样的阅读方式,那我们还可以再加大一点难度,试着运用寻找不同观点间的交叉点的阅读方法,将所有不同观点的交叉点都罗列出来,思考支撑这些不同点的背景以及作者为何会得出相关的结论,以此加深对书本的理解、提高相关知识点的认知水平。在《高分读书法》一书的最后,作者西冈一诚还读者提供了六个如何选书的要点,方便我们能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阅读本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我们沉浸于作者的思路中;遨游在书籍的海洋中;也在大千世界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感悟。阅读也是一件很公开的事情。我们知晓了作者的倾向;明晰了书籍的表达;也在大千世界中了解百家之言的可贵。通过阅读,我们感受世界;通过阅读;我们提高思维;通过阅读,我们实现自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主动阅读作者将读解力和思考力进一步分解为读解力、理论思考能力、归纳能力、客观思考能力、应用能力 5 大能力,并相应提供了 5 大步骤 57 个要点,来帮助读者掌握主动读书法。步骤一 做假设,让你的读解力飞速提升步骤二 采访式阅读,让理论框架更清晰(不当读者当 “记者”)步骤三 整合阅读法,让你一句话道尽复杂之事步骤四 检验阅读法,让你增强多角度看事物的能力(同时读多本书)步骤五 通过议论阅读法,长久地记住知识(重视 “输出知识”)前四个步骤是 “输入知识” 的过程,分别介绍了四种实用的阅读方法,第五个步骤的 “输出知识” 是活学活用的关键。二、如何掌握高分读书法 2.1 做假设,让你的读解力飞速提升在阅读一本书之前,作者建议一定要做好装帧阅读法和做假设两个准备。装帧阅读法是微观视角,能获取从某个角度或某个部分理解该书的线索,促进对细节的理解。做假设是宏观视角,目的在于获取能够理解整本书的线索,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1)装帧阅读法。书籍的装帧内容一定是对这本书精华的提炼。从书的装帧(书名、封面、腰封、作者的个人简介等)中获取充分的信息,尽可能多地获取线索,可以做到 “闻一知十”。把从装帧上获取的线索记下来,写好便笺,做成一览表的形式,会让阅读更加轻松。运用①分割;②连接;③深读 3 个诀窍,可以从书的封面或腰封上获取足够多的线索。(2)做假设。提前假设要读的书会是什么内容,而自己在读后想要得到怎样的提升,把阅读目标设置好。①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在便笺上写下阅读目标。②边看目录,边思考如何使用书中的内容实现阅读目标,在阅读目标后写下具体的方法。③相比阅读目标,自己处于什么阶段?在上一条的具体方法后面写下自己目前的水平。④如果实际读书时发现与假设有出入,那么每次都要修改假设。2.2 采访式阅读,让理论框架更清晰(不当读者当 “记者”)在很多情况下,文章的脉络和提问是强相关的。书的作者在开篇时通常会提出全书最重要的问题,作为线索,整本书接下来都会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这是大多数图书都会采用的脉络结构。针对这一类图书,西冈一诚推荐边读边问的阅读法和求解阅读法。(1)边读边问的阅读法。就是成为记者,而不是读者。读者式的读书过程是浏览了一遍书里的所有文字。而记者式的读书要求你对书中的观点有所反应,对作者不时地提出质疑,必要时还要做笔记。该方法要求读者一边阅读作者的观点,一边思考自己心中的疑惑,不要全盘接受作者的观点。这对于提升读解力有非常大的帮助。首先,阅读时要做出记者的姿势,如身体前倾,后背舒展,这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其次,“作者在开篇就提出的问题”“对应有多个答案的问题”“可能存在争议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你单独记在笔记本上的重点问题。(2)求解阅读法。从别人那里获得的解答终究属于别人,很难真的进入自己的头脑中。就像解数学题,如果解答的过程都不懂,即使知道了答案也没用。“这个答案是如何得出的”“经过证实了吗”,心中抱有这样的疑问,然后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解答,这一过程会让你看到很多大多数人看不到的新信息,让你对知识的印象更为深刻。同样,使用这种阅读方法,也会帮助你把 “别人的智慧” 变成 “自己的本领”。这是东大学生经常实践的大脑训练法。2.3 整合阅读法,让你一句话道尽复杂之事 “能用简短的话概括 = 读懂”。作者将书比作鱼,一本书也可分为 “鱼肉” 和 “鱼骨” 两部分。“鱼骨” 可以把作者的观点串起来,而各样的例证、名人名言等,正是附在鱼骨上美味的 “鱼肉”。需要注意的是,“鱼骨” 才是作者的核心思想,“鱼肉” 是为了吸引读者阅读而创作的。读懂一本书的关键,就是吃到 “鱼骨”!为了吃到 “鱼骨”,我们可以使用整合阅读法,也就是把 “鱼肉” 和 “鱼骨” 分开。学会整合阅读法有两个技巧:摘要阅读法、推测阅读法。(1)摘要阅读法,就是用简短的话把作者最想表达的东西写出来。使用摘要阅读法训练自己挑选关键信息的能力,也能提高说话说重点的能力!①从每一节、每一章中寻找最具概括性的句子。靠近开头或结尾的句子、“但是”“然而” 之后的句子、诸如 “…… 其实并非如此吧” 的句式、在书的装帧部位和正文里都出现的语句,都有助于我们 “揪出” 最具概括性的句子。②基于已找出的句子概括本章或本节的核心观点,字数在 30 字以内。③基于这些概括句,写出一本书的概括句,字数在 140 字以内,正好是一条微博的篇幅。(2)推测阅读法,就是推测:“接下来的文章会讲什么呢?” 可以利用 “具体案例”“比较”“追加”“从抽象到具体” 4 个技巧,帮助自己做推测。运用 “用摘要阅读法总结读到现在的所有内容” 和 “用 4 个技巧对接下来的内容做出预测” 这两条,就可以成功找出一本书的 “鱼骨”,找出作者在书中最想表达的观点。2.4 检验阅读法,让你增强多角度看事物的能力(同时读多本书)同时读几本书的阅读法就是 “检验阅读法”。同时阅读相同话题的不同书籍,相当于是从新的角度复习,可以把知识记得更牢固。而且,也有助于客观的、从不同角度的审视同一内容。具体可以运用平行阅读法和交叉阅读法。(1)平行阅读法。平行阅读法就是从同一领域但切入点不同的两本书中,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可以锻炼我们的思辨能力,这也是平行阅读法的意义所在。这样,既不会让你偏信某一方的观点,也会助你做到充分思考,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让你自然而然地做到动脑子阅读。①选择两本有相关性的书。②选中的两本书要以同样的进度阅读。③时刻思考两本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④找到相同点或不同点后,记得贴好便笺。⑤读完后,把所有不同点重看一遍。“为什么两书的观点会产生分歧”,自己要逐一分析原因。(2)交叉阅读法。就是寻找不同观点间的交叉点的方法。具体说,就是发现 “两个观点究竟存在什么差异”“发生分歧的地方到底在哪儿” 的技巧。粗略地找出批评某人和表扬某人的不同观点,这叫 “平行阅读法”;而具体分析 “哪一点造成了对此人评价的差异”,这才叫 “交叉阅读法”。①从多本书中,找出产生分歧的交叉点。②找出交叉点后,参考另一本书来验证其对错。③在笔记本上写下找出的交叉点,整理出与该交叉点相关的各类意见,包括赞成意见、反对意见、中立意见。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出自同一领域,但两个意见并没有构成对立关系,这个交叉点的设置就是失败的。所以交叉点不要设置成大问题,否则得不出有价值的结论。比如,不要设置 “死刑的对错” 这样的大问题,而要试着设置 “死刑是否会控制犯罪率”“历史上对死刑的看法” 这类只包含单一具体信息的交叉点。2.5 通过议论阅读法,长久地记住知识(重视 “输出知识”)前面四个步骤中介绍的多种方法,都是在和书对话的方法,只有和书对话,才会更容易理解书中的内容,才能把信息变为知识。而书的回答,就是 “输出”。把自己的想法整理好向外界表达、传播,就叫作 “输出”。做到输出,输入才有意义,才能有高质量的输入。一本书读完后,怎样才能让记忆更深刻、让自己更能活用知识呢?那就是赶紧写一篇读后感。在全书读完后产生议论阅读的输出,有 3 个技巧:①和你在做假设阶段所做的猜测 “对答案”。②给你之前做的所有摘要做总摘要,然后作为感想输出,也就是试着写出深刻的 “腰封推荐语”。③用自己的话有逻辑地表达感想。做到凭借自己的力量得出结论有 2 个技巧,即(1)把步骤四中的交叉阅读法得到的交叉点整理一下。(2)在所有步骤完成的基础上,判断书中的观点是否正确。践行步骤二的边读边问阅读法,你会发现,要是存有没有解开的疑问,可能是因为你 “问” 到最后发现自己或许在哪里搞错了。完成步骤一做的假设、步骤三整理的摘要、步骤四得出的交叉点后,经过步骤五的对答案,你会对书中内容理解得相当透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