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No.5
以前不懂王阳明,总听人说王阳明是类似于风水先生,是骗子,抱着怀疑的态度,从曾国藩来到王阳明,品读王阳明,发现别人是因为不懂,所以批判,真正的阳明学对于当时的中国,东亚,甚至世界都有这很大的影响,阳明学是用千年的眼光,看百年的是非;他绝不是简单的聚焦于现在,即使是在如今和以后的互联网时代,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他希望我们用讲良心的方法,去做需要用手段的事情;不论言行举止,都特立独行,辗转于滔滔浊世,用浩然正气打通天地间的壅塞。读王阳明,才知行合一之所以比蜀道还难,是因为利益驱动永远比良知驱动强劲有力,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的真相乃:"如好好色"" 如恶恶臭 ",你 ^_^ 人的感知和反应是瞬间完成、高度一致的。感知就是知,反应就是行。" 合一 "合在" 意 "之发动,一念发动即知即行。这就是知行合一的根、本体。对于我自己,读一遍王阳明就想参透阳明学的本质着实急功近利,目前对我感触颇深的有以下几点:1. 多言的病根:一是气浮,一是志轻。气浮的人热衷于外在的炫耀,志轻的人容易自满松心 2. 诚实的办法是在乱的时候,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先静下来," 万物静观皆自得 "。在诚静之中,发正信,立正志。3. 立志不要有功利目的,如果有功利目的就是和自己做买卖。一个和自己都做买卖的人,肯定是个俗透了的人。4. 夜中正是读书时。5. 明白的理性,深沉的勇气,永远是士人最可宝重的" 气 "。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今天最大的危机是人性危机,没有标准、没有底线的流氓精神远远比良知精神强悍狂嚣,有各种各样的杀 “善” 机制大行其道,我还是要借王阳明来呼喊良知,哪怕只在几个人心里生起涟漪,也会薪火相传,王阳明会像当年指认传人一样说:“担当世道,力行所知,将在此子。””——— 这本书看的很慢,甚至不想听语音播放,就怕看的太快,来不及思考 16 年处于困境的时候,看了一本王阳明心学,这两年的困境,又接触了王阳明传两者不同时间段,不同经历积累,但收获都非常大。 所谓内圣外王,在构建内圣的结构体系过程中,这本书里面给到了答案。重点推荐此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