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被文化害了的中国茶
金骏眉、冰岛、六堡、白牡丹、信阳毛尖、单枞、正山小种、大红袍、寿眉、老班章、铁观音、冻顶乌龙、雀舌、凤凰水仙、武夷肉桂…… 此处省略 1000 字的茶品种。每次去茶叶店里买茶,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你知道怎么选么?你喝得出来 500 元 / 斤 与 50 万元 / 斤 的区别么?每次听所谓懂茶的朋友聊起喝茶的奇妙感受,说起某个村子几百年的古树、某个制茶大师,说起什么回甘、什么通神、什么禅茶一味,什么几十年的老茶、老陈皮,各种名人典故,不明觉厉之余,一看价格,是不是经常觉得自己被割韭菜了?是不是买个茶、挑个壶,都觉得挺累?聪明人扎堆儿的地方这几年,虽然因为工作的原因,认识了一些茶圈儿里的专业人士,一些各种名目的「大师」,也了解了一些行业黑话之类的,但直到今天,我依然是这个领域的一个小白。甚至很多时候,我非常害怕别人送我茶,看着包装高档的礼品,我不知道这里面的茶到底是什么。而且,我发现一特别奇怪的事儿:按说,中国几千年茶文化了,而且有十几亿人的大市场,几乎每个人都是消费者,但行业集中度超级低,即使连「竹叶青」这类的全国知名大品牌,年销量也就 5 亿。很多,例如中茶、大益、八马、吴裕泰…… 之类的品牌,更多是流通(或渠道)型公司,根本谈不上什么品牌。反观白酒行业,年销售额到不了 100 亿,都进不了大牌俱乐部。换句话说,一个资源(茶园基地)不缺、产业血统(悠久历史)不缺、消费人群及消费习惯不缺,甚至背景不缺(国字号企业)、资本不缺的行业,为什么做不出大品牌?为什么让所有消费者在买茶的时候,都如此纠结?作为一个茶小白,今天,去逛了逛农展馆的「北京茶博会」,怀着被割的心态买了点儿茶叶茶具之余,跟一些摊主也聊了聊。我相信,这个诺大的茶行业,一定也是聪明人扎堆儿的地方,轮不到我一个外行人说三道四瞎叨叨。我下面要说的,仅仅是以一个产品经理的视角,看到的一些疑惑和胡思乱想。简单武断地斗胆嘟囔一句:中国茶,这么多年了,还是个没逃脱小圈子的,没能扎扎实实做产品的假大空文化把戏。可能很多朋友,都跟我有同样的经验吧:参加个什么名目的茶会,除了神神叨叨的各种品茶门道,一不留神就进入养生环节,一不留神就上了价值,禅茶一味,天人合一,聊到释迦摩尼,聊到老庄宇宙…… 本来是杯热水,喝了就会出汗、上厕所,却非要说这是通神的效果。本来茶挺好喝,结果越喝越觉得自己像是在吃药,边吃药边拜佛。当然了,大部分茶会,都有卖货的性质。卖茶的,几乎没有不讲茶文化的,讲年份,讲功效,讲产地特殊、讲大师,讲神话传说,讲历史故事,结果就是把本来大众化的茶,变成了小众神秘的消费品。于是,最后拼的,是哪个销售人员的话术套路深。不知道是不是茶行业中人被这些「神奇」的高端茶给惯坏了 —— 毕竟,据说 1 斤高端茶的利润,是普通茶的 100 倍 —— 能这么轻松简单地靠嘴挣钱,靠奢华的包装挣钱,干嘛还去费劲吧啦地做标准化产品去挣钱?我听说过一个茶圈的秘密,不知道对不对:高端茶玩暴利;中档茶做礼品,量大暴利高。大路茶赚客户,走现金流。我甚至有种阴险的猜测:是不是大部分卖茶的人,其实都想把水搅混,是不希望这个行业更标准、更透明的?当然,我不否认有非常好的高端茶。我也在某些场合喝过 50W 一斤的老普洱,是否真有多好,我这个小白倒不懂得怎么评价。但我知道的是,如果一个人能买到货真价实的这类极品,那他一定曾经被割过 500W 的韭菜吧。产品经理视角我这些年从事品牌、产品相关经验的一个心得是 —— 任何消费品领域行业,无论行业内认为自己有多独特,多么玄妙精深,多么有文化,如果消费者不买账,没建立共识,都白搭。其中所谓的文化,就成为了自娱自乐的虚假把戏。而且,越成熟的消费环境,这个规律就越有效。比如,对于今天的年轻人,他们脑子里有概念的,只有喜茶(类的奶茶)、小罐茶、茶里 CHALI 、利顿等有限的几个品牌。都说小罐茶是割韭菜,但从一个产品经理的视角来看。小罐茶,反倒是在这个领域里很少见的「合格的产品」。这么说吧,如果你想买点儿高品质的茶,无论是送礼、待客,还是自饮,小罐茶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品牌了。它有足够的辨识度和价格锚点,金罐、银罐、彩罐…… 清晰明了。它整合了供应链,保证稳定的品质和口感;它有制茶大师的名誉背书(据说每位大师都有股份);它有科技感、现代感十足的包装系统;它的 SKU 足够少;它不装神弄鬼,简单明了地表达:高端茶就是愉悦和有面子…… 也就是说,它在最大程度上给消费者降低了决策成本。在一个产品经理眼里,这就是好产品。我看过一个吐槽小罐茶利润高的视频,调查了某款茶原产地的成本价格。惊叹售价竟比成本高了 10 倍。但话说回来,这种倍率,在很多行业,根本不算离谱。所以,小罐茶诞生三四年,就窜到了 20 亿的年销售额。市场是最诚实的。有人说小罐茶的成功,对于传统茶行业来讲,是「高维打低维」。我觉得不太准确。在我看来,这完全是:常识的胜利。而常识往往很简单:尊重消费者的认知和行为习惯,做尽量标准化的极致产品。这些年,我接触过很多各个行业做品牌的企业、老板…… 经常会遇到一种抱怨:「我们的产品很好,但就是不会做营销」。但我的经验往往相反:营销做不好,本质其实是产品本身没做好,没能真正地定义用户,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去考虑什么样的产品让用户用起来更爽,并且尽量极致地去实现它,在一个关键点上,放大产品的优势。毕竟,在几十年不衰的经典的 4P 营销理论中,产品、价格、渠道、促销,P(Product)是第一要素。珍惜生命,远离文化我曾经提过,在今天这个成熟的消费市场(尤其是一线市场)里,判断一个品牌、一个公司、一个人是不是有文化,有个特别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它的品牌或产品介绍、广告里,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文化」这个词儿的出现频率。频率越高,文化越低。拿这个开玩笑一样的办法来衡量,今天的中国茶行业,似乎是很没文化的。或者说,是被「文化」这个词儿给害了。过去的中国茶是文人茶、贵族茶,茶文化代表的是古代权贵阶层的生活方式,好像跟普通老百姓没啥关系。而今天及未来的中国茶,要想有出路,必须放弃以前那种「借尸还魂」的假大空「文化把戏」,融入并尊重今天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也许才是关键。开头我就说过,我对这个行业完全是小白。瞎操心一样地叨叨这么多,其实不光是为了说这个跟我没几毛钱关系的茶行业。我近几年一直在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工作。在这个领域里的很多行业,几乎都有着与「中国茶」一样的通病 —— 文化聊的太多,用户关注的太少。说实话,前些年消费市场不成熟的时候,这套把戏还有存活的空间,甚至可能还活的挺滋润。但今天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用户,吃过见过,越来越不买这套把戏的帐了。都赶紧洗把脸吧,少聊点儿文化,多关心关心用户,扎扎实实做点儿产品。能不能活下去,就看能不能回到常识了。毕竟,脱离了人谈文化,就是胡扯啊。
1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63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期待中国茶超级品牌的崛起中国茶品牌正处在难得的大风口:1:年轻消费群体的加入,尤其是女性茶消费意愿与实际购买频次的提升;2:红茶、白茶出现战略性时间窗口;3:品类茶规模化的问题,依然考验着市场营销的战略及持续运营能力。五十年前中国茶人,何曾有如今这样庞大的茶园规模,如此热情的消费群体??小罐茶在礼品茶这一细分市场极速蹿红,茶圈内的评论纠结于茶叶好不好,这是眼界的局限。小罐茶已经成为礼品茶的高端代表,这个认知,比小罐茶是否好喝、划算,重要得多。这么迅速成为高端茶礼的符号,这是按照市场规律出牌的红利。喜茶、丧茶作为现象级事件的意义是,年轻消费者对茶的创新,保持这么大的包容和接受态度,这简直是上帝通过市场、赠予中国人的、绝妙的礼物。在这个判断下审视茶消费市场,目前的种种乱象(或者说新 “事物”),未必是坏事,反而为中国茶在国际范围内再次崛起,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未来的一个经济周期里,是茶消费的复兴,也是茶文化的再生。这背后,是新生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生命哲学、审美风格的重构。日本人学习苏格兰威士忌酿造 100 多年,结果成了世界第一;世界最大的咖啡种植地,却没有自己的咖啡品牌。两个事实搁一块儿审视,其中的市场逻辑,耐人寻味。伟大的茶品牌不一定会由中国人来建立。在全球自由化的大趋势下,后人不努力,老祖宗好东西未必就是咱们的。航母级别的超级品牌茶,如果不是由中国人创立,将是一代茶人的罪过。毛主席说,失人存地,人地两失。失地存人,人地两存。真正的好戏,还没有开场。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7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带了营销标题的非营销书这本书谈不上茶营销,更多是在谈作者对于茶行业、茶企业发展的一些个人观点。对茶行业、茶企业的吐槽多于切实有效的建议。虽然有谈到了一些营销的思路,但也仅仅只是思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任何单向沟通的载体上谈论自己的思路,反正又没有人可以和他探讨、辩论,想怎样说就怎样说。不过,本书有一些观点还是值得参考的,比如作者将茶行业的商业模式分为十类,且不说这种分类方式是否正确,但确实提供了一个思维方式和框架模型。作者对于茶企业一定要先做消费品的观点,我也是比较认同的,只有做成了消费品,顾客才会持续消费,而如果仅仅停留在小圈子中,茶企业是难以规模化发展的。(但作者一边在强调走出茶文化圈的同时,一边又在不断地强化他自己是茶圈中人,唉)基于茶是消费品的观点,作者还提出了茶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六条标准、五种特性、三个维度…… 看起来好像都挺有道理,但仔细去看,却仍然是只能停留在书本上的口号。作者应该是一位不错的大学教授,也应该是一位对茶有足够了解的爱茶人士,但要说到茶企业的营销,理论作用大于实际作用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茶是好物,需分享。读完,对作者阐释的中国茶品牌没有做大做强,没有做到家喻户晓的原因,深以为然。没研究茶之前,我也跟身边大部分人一样,不敢轻易走进茶叶店或者茶馆,因为价格不透明,不懂行,不懂茶知识,很容易被当水鱼 “宰”。无论是茶企还是茶叶店,依然将茶束之高阁,营销手法脱离普罗大众,对产品品质的关注和消费品牌植入如何民心抛诸脑后。“买茶的不喝,喝的不买”,其实买茶的也是喝茶的,喝的是口粮茶。追求的是性价比。他们既有基础的茶知识,又有持续的需求。更会明白喝茶带来的愉悦和健康,更懂得分享。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可读性还好,启发性一般书中总结梳理了中国茶行业的历史沿袭和现状,对于中国茶行业市场小白来说,可以对该行业增加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对于营销方面的问题,也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但是,里面提出一些营销方案,皆为通用型的方案,不具备具体的指导价值,尤其缺乏数据和细节上的提点。书中行文虽然使用了很多引用和比喻,甚至每个章节多有特意升华的文化氛围,这或许可以说明作者对于茶行业具有较深的感情。但在我看来,却有点刻意为之了。感觉就像是因为写书并贴合茶的特殊的文化属性,而刻意营造一种文字意境。实际与主题而言,可有可无。书中还有大量的 “必须”“应该” 等绝对性,主观性的用词,读来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成功学书籍的一贯风格,很让人败兴。相信作者确实是具备一定专业性或较多年经验的从业者或观察者,也基于此,给人感觉主观性特别强,这就消减了茶营销专业性上的客观说服力。尤其是谈到营销和改革,作者并没有列举自身实践或深入某个品牌或企业研究与亲历,这就更加缺少它所应有的指导价值或借鉴价值。总之,想了解中国茶的历史可读《茶经》和相关注解类书籍,想了解中国茶品类品种及相关文化,可读《中国茶书》或《中国茶品鉴》一类书籍。想了解营销大可去读专业性更强或实践案例更细致生动的书籍,粗略了解中国茶行业市场和营销现状(多年前现状)可读这本。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