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1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书店偶尔拿起就不想放下

    对胡适先生的刻版印象来源于中学历史课。知道先生开启了白话文运动,也知道先生政治上认同国民党。至于先生的文章具体写的怎样,就没印象了。      恰好在我马上跨入 40 岁门槛的时候,在书店偶然拿起来这本书,看了个序言,就觉得想看下去。      序言里,先生一开始就提到拜托好几位民国时期鼎鼎大名人物写自传的事,结果一个也没成。先生就以实验主义哲学的态度开始写自己的自传。这与后面他提倡白话文的新文化运动高度一直,别人不做、做不成的事,自己先做来看看,趟一条路出来给后人。      自传开篇介绍了他的父亲、母亲和家庭,再介绍他求学的过程,后续教学写稿,后又出国反思中国文学的问题和未来。文章语言平实、真诚,现在读起来很顺畅,没有年代隔阂,有的是青年的热血和执着。      推荐内心有梦想、日子并不如意的中年人看看,可以得到鼓励和慰籍。      也让我想在明年的愿望清单里加一项,写本自传。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胡适的故事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512 本)#2023 年读书主题(二)传记 - 文学人物《四十自述》(55)大家好!2024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再次升级,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主题、52 个细分话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传记的主题开始,选择文学人物的话题书籍进行刷书,第六本是《四十自述》,胡适亲口讲述,0 到 25 岁心智成长细节。在《四十自述》中,胡适详细记述了自己的身世,回顾了从幼年至青年的生活历程、求学经历,小到家长里短,大到民族命运,语言平实晓畅,娓娓述说。书中不仅有以小说体追写的 “我的父母的订婚”,感人肺腑的 “九年的家乡教育”,还有 “在上海” 的艰辛求学、创办新学、留学前的堕落生活与重新振奋,更有对如何开始 “讨论文学革命” 的详尽叙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俱佳的经典作唱。2、精彩段落: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她们常常闹意见,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她们还不曾有公然相骂相打的事。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二嫂生气时,脸色变青,更是怕人。她们对我母亲闹气时,也是如此。我起初全不懂得这一套,后来也渐渐懂得看人的脸色了。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我和母亲分别之后,十四年之中,我只回家三次,和她在一块的时候还不满六个月。她只有我一个人,只因为爱我太深,望我太切,所以她硬起心肠,送我向远地去求学。临别的时候,她装出很高兴的样子,不曾掉一滴眼泪。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 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譬如一个人立在海边,远远的望这来往的船只。那来的船呢,一定是先看见他的桅杆顶,以后方能看见他的风帆,他的船身一定在最后方可看见。那去的船呢,却恰恰与来的相反,他的船身一定先看不见,然后看不见他的风帆,直到后来方才看不见他的桅杆顶。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那地是圆的,所以来的船在那地的低处慢慢行上来,我们看去自然先看见那桅杆顶了。白话未尝不可以入诗,但白话诗尚不多见耳。古之所少有,今日岂必不可多作乎?…… 白话之能不能作诗,此一问题全待吾辈解决。解决之法,不在乞怜古人,谓古之所无,今必不可有;而在吾辈实地试验。一次 “完全失败”,何妨再来?若一次失败,便 “期期以为不可”,此岂 “科学的精神” 所许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最近看过一篇关于吴宓先生的文章,文中总结到:徐志摩恋爱,又说又恋;吴宓恋爱,光说不恋;胡适恋爱,光恋不说。看完了胡先生的《四十自述》,理解他为何如此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40读40自述

          近 40 岁读胡先生自述,也回忆梳理自己过往 40 年,颇有意思。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