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41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她是真懂中国菜,而且是真心喜欢中国菜......

    英国女孩扶霞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国长住。打从一开始她就发誓不论人家请她吃什么,不管那食物有多么古怪,她一律来者不拒:第一次与四川料理相遇时的神魂颠倒、亲眼目睹鸡鸭被宰杀时的惊吓、体验千变万化的刀工、对养生饮食的叹服。透过扶霞的眼睛,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角度来了解熟悉的中国菜。不同地方的食物拥有其独一无二的气质:川菜的辣带着一丝丝甜,就像悠闲的四川人,总是带着甜甜的体贴;湘菜直接又毫无妥协余地,就跟那里培养出来的领袖人物一样;扬州菜则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温暖而抚慰人心。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东成西就的美食视角

      —— 读《鱼翅与花椒》 【英】扶霞💡一九九二年,一个英国女孩来到中国,从对初见皮蛋的惊愕无比到面对品尝各路奇珍异菜的淡定从容,期间她经历了什么?而结果又是怎样?有时候还真是令人惊讶。🌿身份的破界不知为什么,一个国家越陌生,当地人的饮食越怪异,居住在这个国家的外国人就越想要严格地坚持自己故国的规矩。或许这样比较安全。就像十几年前,我很多同学本科毕业后去到国外继续深造,到了英国、澳洲依然保留了自己在家煮中国菜的习惯,似乎只要多吃几顿 “西洋菜”,就是件很危险的事。仿似一旦手执左叉右刀,你就不可避免地失去自己的文化归属、动摇最根本的身份认同。🌿味蕾的征服而这本书的主人公,英国女孩扶霞就深刻地迷恋上了中国的美食。“花椒刺得你双唇麻酥酥的,像在跳舞。” 从一到中国在成都的日常生活,麻辣口味开始冲击着她的味蕾,到她尝试着报班上课学做川菜,这下厨本身如无令她真正地感受到甜蜜的幸福,是无法如此热爱而执迷的。🌿城市的变迁书中除了大篇幅的描述中国各地的美食,特别是川菜、湘菜、江浙菜等菜系之外,也裹夹着扶霞对中国城市变迁中破旧立新的惋惜和缅怀。“这样的拆除实在是个悲剧,是我个人的悲剧:竟然爱上了一个正如此迅速地消失着的地方。我对饮食烹饪的研究,初衷是想记录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后来我才明白,从很多角度来说,我都在书写老成都的 “墓志铭”。我感觉这也是成都人的悲剧,虽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城市是多么迷人、多么独特啊,现在要用一个中国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城市取而代之,暴殄天物、可悲可叹。”📝书的最后,作者扶霞也表露自己的态度:作为一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外国人,她热爱中国的传统美食,也眷恋着她曾旅居过的城市和人们,自己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也在悄然发生了 “中国化” 的微变。🌷面对这些回国后仍保有的变化,扶霞坦然接受并与之平静共处,“此心安处是吾乡”,这话或许也是她对自我认知的最好回答。

        3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吃嘴

        作者扶霞・邓洛普(Fuchsia Dunlop),是生长在牛津、曾就读于剑桥大学的英国人,在 90 年代初期访问中国时,被川菜所「俘获」,于是申请了奖学金到四川大学学习。她研究的方向是「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但后来发现真正吸引她的是美食。一年留学生涯结束后,她又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在烹饪学校学习厨艺,在成都走街串巷,尝遍了所有的街头餐馆,后来又相继到湖南长沙研究湘菜、在扬州研究淮扬菜,出版了好几本中国美食相关的书籍(《川菜谱》《革命中餐食谱:湘菜》《粒粒皆辛苦》《鱼翅与花椒》《鱼米之乡:中国江南菜》),曾四获有「饮食界奥斯卡」之称的詹姆斯・比尔德烹饪写作大奖。《花椒与鱼翅》讲述了她在中国体验美食的经历,这也是一个英国女孩在异域他乡的历险记。出生在高知家庭的扶霞(我好喜欢这个名字翻译,感觉像一个邻家大姐一样),虽然从小热爱美食、梦想当一位厨子,但却一直像一个牵线木偶一样,被各种学术和职业上的标准控制着,用别人的眼光来定义自己。她好像一直处在一条稳定前行的传送带上,从没认真思考过人生,只是单纯地待在学习的温室中,从高中到剑桥大学,然后走向新闻事业。到四川留学对于她来说是一次契机,在那个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几乎与过去完全了断,卸下了所有的责任和期待,让自己的生活变成了一块白板,重新在这块白板上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作画。* 初到成都,她感到自己和其他为数不多的留学生被「搁浅」在了中国,他们没有太多的选择,只能一头扎入四川的生活当中。她渐渐发现成都这个地方惬意无比:气候有点像地中海沿岸,生活节奏慢于北京或上海。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久了,她的意大利室友经常花大把时间打麻将,丹麦同学在公园和「看起来孱弱」的老人学武术,德国同学每天都在和当地人聊天。扶霞初来乍到时,人生地不熟,绷着一根弦儿。但她逐渐丢掉了那些先入为主的偏见,专注于当下,让这个地方指引她,因而得以打开自己,感受四川的魅力。她在对美食热爱的驱使下,经常跑去菜市场、餐馆以及茶馆,就连中文的学习也是在研究菜单时,借助字典完成的。她在挖掘、体验美食之时,也做了详尽的笔记与记录。她对美食的描写很传神(当然翻译功不可没),比如这段对「辣」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我们围着一口大锅坐下,锅里堆满了干辣椒,这种规模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一顿饭吃完,我辣得都要精神错乱了:嘴巴火烧火燎、酥麻刺痛,浑身大汗淋漓。我感觉汗毛直竖,却又要被热气熔化,真分不清是痛苦还是愉悦。不过这是重庆的川菜,她说成都的川菜要温柔许多,她如此描述:成都的川菜,完全没有外国人成见中的那些原始和粗野,而是一点一点地挑逗着你,曲径通幽,去往极乐之旅。在她的笔下,没有简单的「好吃」,而是对食物全身心的感知。而且她还发现,中国人羞于表达感情,经常把情绪寄托在食物上,比起外国人热烈的拥抱,中国人会直接把一碗汤塞到她的手里,坚决地催促:“喝汤!喝汤!” 透过扶霞的眼睛,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角度来了解熟悉中国菜。* 除了品味美食,她还花了很多时间去旅行,去感受观察。那个年代交通并不发达,旅行对她来说并非易事,无法做详尽的准备,除了「说走就走」别无他法。因为你要是犹豫了那么短短一刻,考虑下危险的道路、颠簸不舒服的大巴、“找麻烦” 的警察和随便去哪里都要花上很长的时间,你可能就一步都迈不出去了。她一边远行,一边体验美食,一边观察着中国人的生活。她发现那个时候这个国家还被逐渐僵化的计划经济体系把控着。中国在外国的背包客圈儿里是个传奇,一路上遇到的服务人员全都摆着臭脸、态度粗暴,而且无论问什么问题,他们总是令人沮丧地丢出永恒的答案:“没有。” 她在旅行的过程中,学会了冒险,学会了厚脸皮去跟当地人、官员、警察软磨硬泡,练出了很多「本事」。有一次,她应同学刘复兴的邀请到他甘肃老家过年,这次经历也让她大开眼界。她观察农村人祭奠祖先的方式,发现中国式灵魂和祖先的概念和尘世非常接近。死人需要的东西与活人并无差别:衣服、钱、房子、洗衣机、手表、车、手机…… 中国的神仙在天上也奉行官僚主义,接受凡人的礼物和贿赂。她还发现,中国人最害怕的事情,莫过于自己死后没有后代祭奠怀念自己。据说那些没有孩子的亡人会化作恶灵,在大地上四处游走,所以人们都努力传宗接代,不让自己将来变成恶鬼。也正是如此,彼时二十五六岁的她每天都被村民提醒「要是不赶快结婚生子,这一辈子就白过了」。她在西北农村是稀罕之人,对于没有见过外国人的村民来说,她不仅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外交使节,还代表了欧洲各国、美国、一切中国之外的地方,应对大家各式的围观和提问。当她终于感到心力交瘁、无心应对时,她的好友没有表现出关心与一点点的同理心,还有些生气,对她说小心其他人看到她哭泣以为他们家对她不好。中国人把面子、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置于感受之上。若不是借助外国人的眼睛,我们恐怕忘记观念、习惯的力量有多么强大与根深蒂固。* 她的文字不像中年男人写的学术报告那般沉闷无聊,而若一个二十出头灵动漂亮的女孩子作出的画卷:那个卖花人长得挺帅,穿着精干的深色西装,舒服地瘫在小小的竹椅中,靠着砖墙,安稳地沉睡着,周围是玫瑰与康乃馨的美丽花海。要是有人来买花,轻轻地把他唤醒,他就眨呀眨地睁开眼,露出天性善良的微笑,点燃一支烟,拿了钱,递给客人一束五彩缤纷的花。还有一些有趣的形容,比如她去甘肃农村过年时看到的景象:女孩们都穿得很鲜艳,红衣服、粉衣服、红粉相间的衣服,仿佛是要公然跟这单调苍白的景色对着干。在阅读过程中时常笑出声来。她的文字似乎与何伟的《江城》有些相似,不过要更加轻盈华美一些。文中我最喜欢的是她在长沙偶然相识的朋友刘伟之对她说的话,那时她因非典被困在长沙,又被当做「间谍」,苦恼不已。刘伟之说:「不要在这些事上太过纠结,把你的人生想成一幅画。世界上什么都有,但你想画什么就是自己决定的了。你要选美好漂亮的事物入画,丑陋的就别费笔墨。」想想确实如此。人生其实就是一部作品,是自己创作的画卷,略去那些丑陋的意象,选取自己喜欢的内容就好。我们不能决定那些丑陋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可以选择留下哪些,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应对。阅读之后我意识到,追逐自己挚爱之事,过自己所选的人生,是多么有意思。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可能需要一个适当的环境 —— 与过去的观念和规则相隔离,又适合发展自己兴趣爱好。处于合适的环境中,放下戒备、偏见,专注当下,让所在之地引领自己前行。我想《鱼翅与花椒》就是在这样的引领中创作出来的。

          3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本书的作者叫 Fuchsia Dunlop,是个英国姑娘,她给自己取的中文名叫扶霞。这本书讲的就是扶霞在留学与研究过程中,学习川菜,学习烹饪,并爱上中国饮食的过程。扶霞把她的经历写成一本自传后出版,在英国大受欢迎,而国内在 18 年引进中文版后也非常畅销,被称为英国版的《舌尖上的中国》。扶霞从外国人的视角详细记录和描绘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老成都的风貌人情,美食生活。看中书中的人物、场景、美食,也让我在阅读时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生活,那些记忆和画面已经模糊褪色了,但深藏其中的情感却依旧清晰强烈。而作为一名贵州人,本书中使用四川方言叙述、描绘的事物,让我更有共鸣。扶霞从小就是个吃货,她母亲在牛津大学任教,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经常去她家厨房烹饪家乡菜。扶霞从小就在这种充满异国风味的环境下长大,品尝各国美食,在吃这件事情上以大胆著称。但是在正宗中国美食上,她还是败下阵来。扶霞最初从香港进内地,她表哥请她吃了第一顿正宗的中餐,光是餐前开胃小吃皮蛋,就把她彻底打败了。她在书中是这么描述的:“这两瓣皮蛋好像在瞪着我,如同闯入噩梦的魔鬼之眼,幽深黑暗,闪着威胁的光。蛋白不白,是一种脏兮兮、半透明的褐色;蛋黄不黄,是一坨黑色的淤泥,周边一圈绿幽幽的灰色,发了霉似的。整个皮蛋笼罩着一种硫磺色的光晕。仅仅出于礼貌,我夹起一筷子放在嘴里,那股恶臭立刻让我无比恶心,根本无法下咽。之后我的筷子上就一直沾着蛋黄上那黑黝黝、黏糊糊的东西,感觉再夹什么都会被污染。我一直偷偷摸摸地在桌布上擦着筷子。” 扶霞被打败了,但是她的表哥和朋友们却在大快朵颐。说实话,没有吃过皮蛋的人第一次尝试时都会被它的模样和味道劝退,和扶霞描述的并无二致。中国尚有许多人吃不惯,也难为扶霞这位外国朋友了。扶霞进入内地后,一路上看到许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美食”,可谓是大开眼界。有的菜肴让她大饱口福,有的食物令她身心发怵。作为英国人,她从小到大看到过很多英国媒体关于中国食材的报道,绘声绘色地描述这些令人恶心的 “美味佳肴”,既有惊恐,又有抨击。但中国对这些充满诋毁的成见却并不在意,依旧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温馨淡雅。英国人认为中国未经教化,什么都敢吃,中国人也同样认为英国人野蛮未除,专门吃半生不熟、带血带腥的东西。着实有趣。扶霞还调侃说,中国人个个都是天生的美食家,或者说吃货。英国人称自己为 people,但中国人管自己为人口,吃之一字,在中国人心目中拥有巨大的分量。历史上,中华文明从来都自认为是天朝上国,除此之外皆为蛮夷。而我们区别蛮夷还有一个标准,就是看他们的饮食文化。据清文献记载,清朝对台湾部分高山族称为 “生番”,即 “未服教化者曰生番”,指尚未归附,离群索居者,他们以采集狩猎为生。而对归附者、农耕的高山族则称为 “熟番”,即 “内附输饷者曰熟番”。此外,把东西煮熟了吃的,叫做熟番,这种可以建邦立交。而只吃生食的,称为生番,这种就被视为原始无教化,不可来往。我们常说的生人、熟人,也就是这么传承而来的。扶霞在中国生活良久后,不断融入这种文化氛围中,逐渐摆脱了对中餐的刻板印象,慢慢认识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同时通过她的努力,她身边的一些人也慢慢了解了神秘的外国人是什么性情模样。扶霞在成都的四川高等烹饪专科学校的经历非常具有代表性。在一个中餐烹饪学校,身边有个外国同学,大家一开始都不习惯,但是渐渐地,大多数人都习惯了扶霞的存在,变得熟络起来。而扶霞一开始看到学生们人人带着 “能杀人的锋利菜刀” 也是非常不习惯,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但很快,她自己也随身带着一把菜刀了,课间还和同学一起磨刀、聊天。真是有趣又温馨。扶霞说,旅行在异邦,要完全适应当地的口味并不容易。我们吃的东西,代表了我们做人和自我认知非常核心的一部分。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也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一个国家越陌生,当地人的饮食越怪异,居住在这个国家的外国人就越想严格地坚持自己家乡的规矩。吃别国的菜,是很危险的。一筷子下肚,你就不可避免地失去自己的文化归属、动摇最根本的文化认同。但是一旦你熟悉了这个地方,接纳了这些习俗,你就敞开了心扉,开启了一场文化交流,开启了一场异域探索,学会用平等、好奇、尊重的精神去了解这些文化与风俗,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生活有了更多的理解与包容。美食是一条纽带,传递的是文化与包容。我们对陌生人,对新事物的态度,其实就跟我们和事物的态度一样。我们在品尝美食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敞开心扉,接纳世界,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对生活、对他人、对文化有更多的包容。辞暮尔尔,烟火年年。酸甜苦辣,风味人间。美食与美酒,说到底,还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间烟火,万里家国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出生在英国牛津的姑娘,书中写的是她十多年来在中国追寻美食的旅程。


            扶霞・邓洛普(她的名字是 Fuchsia,她本人翻译成「扶霞)1994 年来到四川大学交流,从此爱上了中国美食,为此她还特意花了三个月在四川的烹饪学校专门学习厨艺,从此成为了一名美食作家。
            这本书写得特别好玩,作者第一次来到中国接触美食,多多少少是抱着「视死如归」的感觉。
            1994 年,中西方的交流还没有那么密切,我们对于西方,西方对于我们,都是充满了各种臆想,比如西方就会觉得中国人什么都吃,一位英国诗人曾经这样写中国的饮食:「没有什么东西具体地归类为能吃或不能吃。你可能会嚼着一顶帽子,或者咬下一口墙;同样的,你也可以用午饭时吃的食材盖个小屋。」
            这当然太夸张了,可是对于没有来过中国的姑娘扶霞来说,她真的是怀着冒险的心情来到了中国。慵懒的成都和火辣的川菜,让她一下爱上了这里。
            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会觉得我们吃的都理所当然,可是在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外国姑娘看来,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而我们通过她的眼睛,重新观察那些理所当然时,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这本书也能看到扶霞自己和中国的变化,写到最后一章,已经过去了将近 20 年。20 年前,是一个川菜撞开了她的味蕾,而 20 年后,她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行家,再去探访扬州美食时,更多的则是文化的浸润。
            从「撞」到「润」,是一个人的冒险,也是一个时代,一个世界的缩影,虽然书中都是人间烟火,可谁又能说,这其中没有家国情怀呢?

              3
              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美食感受中国

              数百万年前,人类终于觉醒,此后便与动物界渐行渐远;如今,动物和它们的祖先一样,还在继续风餐露宿、茹毛饮血;而人类早已留连于富丽堂皇的厅堂楼阁内,在杯筹交错间享受各色美食。人生在世,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就是生命的样子;对于美食的喜爱几乎可以肯定是人类的天性之一。甚至,有一家生产汽车轮胎的公司为了推广自家产品,用美食作为诱惑,让人们驾驶着交通工具离开自己无比熟悉的一方土地,就为了体验那好食材、好烹饪和好味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美景和美味,都是值得追求和歌颂的。毫无疑问,本书作者英国女孩扶霞是个美食爱好者,她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成都,轻易被这里的美食所征服,于是放弃了原来的学术研究计划,专注于寻访美食;才有了这一本《鱼翅与花椒》。书中的扶霞,辗转于成都的大街小巷,寻访当地美食,甚至亲自下厨;当然,也少不了走遍中国的东西南北,去体验不同地域的味道。这是一本关于美食的书,又不仅仅是关于美食。作者是 1994 年初次来到中国,这片土地和西方的文化习俗的差别、经济水平的差距都是客观事实;作者走南闯北多年,而她所接触到的中国人几乎没有走出国门甚至走出自己的所在城市的;这种眼界、谈吐以及生活习惯上的差距,也是不能回避的。好在,作者以包容的态度接受了这一切。即使如此,看到书中相关的描述,我还是觉得不自在,但那就是我们真实的过去。这世界有些是不断变化的,比如科技和艺术;也有些是永恒不变的,比如对于饮食的追求。

                1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趣有味道的好书

                非常棒的一本书,原本就喜欢非虚构纪实文学,又是介绍美食的,作者文笔生动,亲身实感,写出本地人不注意的细节。外地人(外国人)的视角会更细腻,比如我常驻的外地和外国,对当地吃喝玩乐比当地人更熟悉,因为外地人(外国人)更好奇,而且还有身兼各路亲友的地陪,自然比当地人会更熟悉这些旅游资源,饮食更是如此,更不要说作者就是来中国亲身学川菜,自然更是有趣,作者又处于中国对外变革时期,很多传统还保留,这些经历记录下来更是珍贵。翻译本身是四川人,非常棒,把文字翻译得活色生香,加分。本书作者也难得客观,女人比男人少些傲慢,相对于何伟的作品更客观些。读此书是享受,轻松愉快,写中华饮食,唐鲁孙是圣手,但他写的系列是一个吃货的角度,蔡澜和陈晓卿写的不错,但属于短篇杂文。借饮食写社会人物百态,我喜欢的是《吃主儿》和这本算写的精彩。另外中国人本身对中华美食太骄傲,事情正在起变化,过去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是农耕时期不惜工本的人力物力,现在进入工业化了,现在的人不要说杀猪宰羊,就是会杀鸡的都不多了,餐馆菜肴也越来越多加工于中央厨房,真正味道还不如英国的饮食,反而英美开始慢生活,讲究美食了。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外国人爱上中国美食

                  嘿嘿,我也是在很多老师的推荐下,读了这本书,其中推荐的老师之一是顾衡。这本书确实很好玩,看文字的时候根本看不出来是外国人写的书,可见翻译的功力还是很深厚的。其实这本书不仅仅写的是美食的故事,更是记录了千禧年前后我国的变化。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就像生活在水中的鱼,看不到水的变化。反而外国人能够看的很清楚,值得一读,不过不适合饿的时候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鬼妹论中餐,跨界美食家

                    扶霞出生于牛津,就读于剑桥,和其他美食著作不同,她以生鬼的文笔写出了自己在中国吃文化的冲击下,由犹豫,适应,投入,纠结至升华的心路历程。令我印象深刻的除了她对吃的痴迷,还有在九十年代的甘肃农村,作为当地难得一见的外国人被充当外国使者的尴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口舌之中,人情之外

                      与这本书的缘分,只不过是网上闲逛,偶然看到一个书单类似的朋友推荐。读完之后,颇为喜爱,遂有此文。初读之时,便被作者笔下的真实感和烟火气所打动。谈美食的书,自己也将将翻过几本,一半都因为做法太 "详细" 而放弃:就我这烧饭手艺,看视频都学不完整,学文字版可更学不会了!甚至有时,也厌倦作者对珍贵菜肴 "食感" 的描绘(毕竟没机会吃嘛,心里还有点酸溜溜的)。而这本英国人写的美食书,落脚点在 "寻觅" 和 "人情" 上,有传记的故事感、又避免了其 "过分自我" 的感觉,读起来相当愉快。再加上食物做引子和亮点,文章自是活色生香起来。读着读着,这本书更打动我的,在于作者开放心态下,努力平衡的 "客观" 和 "无立场"。见惯了中西之间,借着 "美食" 这个直击内心的话题,"扬我国威 / 宣传本土美食文化"、抑或借故攻击不同文化意识,作者 "端水大师" 的写法,能让人放下敏感的神经:写了一阵中国美食,作者便会穿插一些英国的本土食物;批判了鱼翅等食材的残忍,便要画风一转,吐槽起鱼子酱的血腥。的确刻意,又足够地照拂人心。另外,也非常喜欢作者用时间推动章节的写作手法,让一份 "美食书",有了记录时代变化的深度,也让这本书,有了自己独特的气质。作为一个体验过中国变迁的读者,随着文字再次回看这段历史,在烟火缭绕的文字中,更添几分独有的风味。总而言之,很喜欢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转发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英国“川妹子”的美食笔记

                        1. 本书讲一个英国留学生,在美食圣地、天府之国四川,探寻美食的传奇经历。 2. 文笔极其优美,如果作者不说自己是外国人,单看文字,根本看不出来。当然本书的翻译和全国各地的吃货们也是功不可没。 3. 面前是美食还是怪物?我们吃的饭菜,司空见惯。但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看,每一个细节都匪夷所思。书中对人对事的独特观察和叙述方式,角度奇特,每每让人忍俊不禁。 4. 饮食,就是一个个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饮食习惯差别的背后,是文化的根深蒂固的不同。 5. 山珍海味、动物保护、食品安全、奢侈浪费,一个个和吃有关的,曾经有过的、现在依然有的话题,再次出现在眼前,也是一种反思、一种警示。 6. 美食家也有矛盾吗?美食家最终会受到美食的审判吗?一个异国老饕的归宿,也许是乡愁,也许是绝望。就像看惯了大世面的人,最后的选择,可能是隐居。 7. 一个外国人,从一步步接触中国 “匪夷所思” 饮食文化,到难以自拔,再到 “自我救赎”;从文化冲击,到文化认同,最后切换自如,这个跌宕起伏的过程,远远不是 “吃货” 两个字能概括的。 酸甜苦辣,都是人生的营养;烟火人间,全是温情的味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鱼翅与花椒》

                          扶霞啊,你哪还有个英国淑女的样子呢!吃火锅最爱的菜品是鸭肠、毛肚,没事就去小摊上 “啃兔脑壳儿”,听到有回锅肉吃不管不顾地就去了陌生人的家。至于 “非典” 时期入湖南,烟花三月下扬州,寻 “娃娃椒” 到汉源…… 在我们吃货界,你也该是数一数二的 “急先锋” 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老外,吃货,中国菜,冒险

                            这是关于中国菜的故事,也是一个英国女孩的中国历险记。最打动我的其实是译后记,译者和作者在成都约的那顿饭,让我看到了吃货与吃货的意气相投。对未来一直有设想,湖南,四川,云南,广东等等这些我钟爱的美食大省,每个省至少要花个 1~2 周,跟好友们一起,从北吃到南,或东到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外国人(尤其还是英国人)谈论中国的美食,这个视角很独特。通过作者扶霞的表达,我们不仅能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更能拾起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本土文化特点。这个过程就像孩子从角落里翻找出遗失的玻璃弹珠一样,兴奋又惊喜。文风带有英式的幽默,有些字句能让你笑出声来,有些则让你觉得深有同感。比如这句 “辣子鸡:外焦里嫩的爆炒鸡块,埋在一堆爆得焦香的辣椒之中,翻找也是种乐趣”,让我想起点了外卖边看剧边找鸡丁的校园生活场景。作者还探讨了食物与人的关系:食物带来的愉悦让他们在人生与事业遭受挫折时找到了一处避难所。那些被放逐的、流亡在外的失意之人,能从吃食中找到慰藉;生活是苦的,食物却能带来一丝暂时的甜。食物是很安全的享受,你可以毫无恐惧地在其中放松自己。不知道你是否有同感,反正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更喜欢吃吃吃。书中还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是设计师刘伟之安慰困恼的扶霞说的:“把你的人生想成一幅画。世界上什么都有,但你想画什么就是自己决定的了。你要选美好漂亮的事物入画,丑陋的就别费笔墨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有价值观的美食记录

                                《鱼翅与花椒 》[英] 扶霞・邓洛普 著。鱼翅与花椒(译文纪实).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5. 这本书是我留着口水看完的一本书,同时也看的哈哈大笑。看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偶尔想起其中描述或者故事,还会忍不住暗暗发笑;想起作者对美味的描述,就会去想象吃到那个食物时的感觉。扶霞是英国人,读剑桥大学,1994 年来到中国做一名留学生,她选择了四川的成都,为什么选成都?一是之前在牛津大学遇到了四川音乐学院一位二胡老师,给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二是不想去外国人特别多的北京和上海,当时成都外国人少,这样能让她真正融进中国生活、学习中文。曾经在成都吃的第一次火锅,让扶霞领略到花椒的独特味道,由花椒引发了她对中国食物的好奇,开启了她在中国的食物之旅。通过食物她对中国的了解不断深入,她长时间住在中国,并且去厨师学校学厨,从成都到长沙、韶山、香港、北京、厦门、武夷山、苏州、上海、扬州,一路边吃边写。这本书对食物的描写。是作家型加学者型的写法。用文学性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对食物的感受,比如这一段:"先是用适量的红油唤醒你的味蕾,再用麻酥酥的花椒调动你的唇舌,辣辣的甜味是对味觉的爱抚亲吻,干炒的辣椒也在对你放电,酸甜味又使你得到安抚,再来一口滋补的浓汤,整个精神都舒缓下来,真是过山车般惊险刺激的体验啊。" 作者同时像一个学者那样去研究,建立对中国食物的认知体系。比如引证一些中国古籍以及文物对某些食物来源的考证,像汉源花椒等等,还比如中国文学作品中对于食物的描述,每个不同时代的名人对于食物的喜好,某些食材的来源、生长、流变等等....... 比如从《诗经》中对花椒进行溯源,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墨子、孟子等对对待食物的态度和饮食习惯,食物在中国古代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的作用,清朝美食家袁枚《随园食单》中对粥的描写,清朝皇帝康熙和乾隆在扬州的美食体验,《红楼梦》中有关食物的记载等等。从这些地方看到扶霞对中国食物的喜爱不仅停留在表面的味道,而是通过食物带领她一步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扶霞的这种深入的写法,一是她对中国食物的兴趣,二是她对了解一个事物的建立的标准让她自然而然的去这样做。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标准就会逐渐形成不同的认知。就好像同样是一本书,有人只看到了故事,有人看到了历史、人性、价值观。对文化冲突及文化选择的描写。这些叙述也是特别吸引我的内容。比如每次她回英国前要去香港待一段时间,最重要的是在这里找回自己英国人的文化身份。她每次离开中国回英国前,都觉的 "自己像被连根拔起,异常困惑迷茫"。在香港停留的几天,他的表哥会给她讲讲英国最近发生的事情,接触更多的外国人,会让她找到回家的感觉,而不至于让她回国的感受太突兀。书的最后一章写到她面对英国父母家菜园里的一种菜虫,当时这只虫已经无意中和菜一起做熟,并端上了餐桌,这时她在吃与不吃之间犹豫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她应该吃掉这只虫子,作为一个英国人她不能吃...... 犹豫之下她选择了吃掉这只虫子。多么有意思,这就是一种文化认同和文化身份的选择,通过要不要吃虫子这一件小事折射了观念的冲突,最重要的是作者专门拿出一个篇幅来写这一件事,可见作者想表达的她所面对的文化冲突是强烈的,也可以看出通过在中国的经历给她带来的文化身份的转变是巨大的。扶霞通过食物也看到了很多中国社会的问题。90 年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高速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留守儿童、官僚腐败等等,面对这些,作者没有批判,充满同理心,把这些现象放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去理解,而不是断点的、仅以一个个孤立的现象来看待。作者还通过食物探寻人和世界关系。在中国古代,人们通过食物来维持社会与政治的秩序;中国的古人 经常用烹饪食物的方法来类比治国理政的方法 "治大国如烹小鲜";把饕餮这种样子凶残的形象和食物联系在一起,是想提醒人们不要贪婪要节制;现代中国人对丰盛奢华的食物的追求,也许是在追赶全世界贪婪的脚步;同时存在的,还有另一类中国人,他们克制节俭,充满悲悯,但却散发出中国古代繁盛时期,文人雅仕的气韵。这本书让我看到一个不同文化的来者,如何通过一个小切口去融入我们的文化,用外部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的文化。带领我们看到很多以前我们自己没有发现的东西,那些在我们看来的常识,用我们文化之外的眼睛看起来却是那么独特和反常识。让我体会到,文化之间没有优劣,只有不同,火腿和腊肉,乳酪和臭豆腐..... 只是味道不同,我们谁都不要嫌弃谁。认真的对待每一顿饭,吃好每一顿饭,无论丰盛还是平常,一日三餐给我们带来人生的规范,让我们有定力,有活力,有魅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打个赌,这本书你一定会流口水

                                  切记:请勿晚上读这本书,极易长胖!顾衡老师的专栏里推荐这本书,于是翻开读了读,然后欲罢不能了。一个英国妹子在中国美食历险记,川菜鲁菜粤菜湘菜淮扬菜,各色美食轮番登场,以一位外国人的独特视角,全方位的感官体验评价了中餐,从恐惧到接受到喜欢到融合。其中很多描写非常有画面感,让时而忍俊不止,时而垂涎欲滴。我们可能去过很多地方,吃过很多美食,然而终于有一天,让我们最温馨幸福的,不过是平常日子里每天拿着筷子,面对面吃饭谈笑的时刻 —— 你是我面包上的黄油,回锅肉中的豆瓣酱,钵钵鸡里的藤椒,肥牛蘸的干碟,酸辣粉上的葱花…… 谢谢你,给我温暖美好的爱,让我勇敢前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然后,一切就对了(《鱼翅与花椒》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有趣的游记。一个外国女孩,因为算是偶然的机缘,爱上了中国的美食,尤其是从四川开始。然后就是这样一个热爱美食的人,开始了和中国美食的几十年的有趣的舌尖上的缘分。书里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那个时候的作者还很青涩,和中国一样。当一个西方人,深处那个时代的中国的时候,从文字里就能看出来,当时的中国还是那么纯朴,或者说那么充满了烟火气。书里说:“现在全世界都为中国着迷,真是很难回忆起九十年代初这个国家在西方世界显得有多么边缘。” 不由得让我想起来,那时候还小,第一次见到外国人,还被老妈拉着和那个胖的出奇的外国人拍了一张照片。那张照片现在还一直在相册里,虽然现在看起来能够感觉当时一脸的不高兴,因为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和一个连她说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拍照,但是那个时代就是在那样的时代交替的路口。我们以为一直都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只是从现在向回看的时候才发现,我们真的是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四川就是有它的魔力。至少十几年前去成都的时候,你可以体会到它的慵懒,或者就像书里说的,可以在西南的空气里释放天性和放松情绪。作者就在这样的空气中,慢慢释放了自己对食物,尤其是中国食物的热情。川菜的伟大之处在于,点石成金,化平凡为神奇。说实话,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还真的对中国过的厨艺有了从内而外的自豪感。就是,光刀法就能用一个菜刀切出多少种,在加上各种的调味和口感,变化无穷。说实在的,我估计大多数中国人都有过一个厨师梦,至少是想要自己会做几个拿手的菜。说实话,我一直以为,厨艺就是一种魔术。能把所有那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食材,通过刀和火的试炼,成为一道道迥然不同的菜品,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无论在什么社会,一流的厨艺都远远不止味道这么简单。和所有的艺术一样,这都是一场关于文化的对话,可以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去探索更丰富的内涵。” 我想作者说的对,因为如何处理食材,绝对不仅仅是为了味道,还有所有人的人生。“克服更复杂的食材去品尝美味的意愿,成了一枚荣誉勋章,象征着对低幼化的快餐文化的抵制” 或许就像作者所说的,每个人对于食物,从来都是一个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巧的过程,或者说都是由一个简单到复杂,再回归到简单的过程。我们从小时候的平淡的家味,逐渐开始追求那种爆裂、刺激的味觉,再到后来开始慢慢学会品味那些食材天然的味道,只想抛开那些复杂的技巧,回归大自然的味道。这或许就是日子吧,从平淡,到需要刺激,再到后来追求的是一种安静的平静。好像也不过是如此。难怪作者会说,“我们吃的东西,代表了我们做人和自我认知非常核心的一部分。” 当然还有我很喜欢作者的一点是,她的平静和客观,或者换个词说,是没有那么主观的带入。不可否认的是,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流露出对这个社会和国家的思考。但是这些思考真的是思考,而不是表面上看起来很有正义感的情绪的宣泄。那种文字我们看得太多了,只是会说出那种话的,未必就代表有观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复杂的,“西方人谴责中国人吃鱼翅当然容易啦,因为他们自己根本不想吃。但我们会为了环境,放弃寿司、金枪鱼三明治和便宜的汉堡吗?”“农民们呢?如果你是个福建农民,年收入只有两千元,交完孩子的学费和父母的医药费之后就捉襟见肘,此时你看到草丛中盘着一条可爱的五步蛇,你会怎么办呢?” 太多太多的时候,我们都在想当然地以为着一些事情,只不过我们注意不到那些想当然就不去注意到的事情。那些喊出来:“你们就是怎样怎样的人”,多少眼睛都有些歪斜,因为他们不肯向自己不知道的地方转一下视线。“无所不吃的中国” 只不过是面哈哈镜,放大了全体人类贪婪的心。书的最后,作者拿起自己在家里的餐食中的一条青虫,坦然放在了嘴里。她说,在那一刻,她完成了对自己认知的超越。然后,好像一切就对了。或许我们都会有这么一天吧,在一个最不经意的时间,做了一件我们之前肯定不会做,但是现在却可以坦然做的事情。再然后,一切就对了。“日复一日的饭桌上,浓缩着你我倏忽而过的年华。酸甜苦辣,都是人生的营养;烟火人间,全是温情的味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饿了,也挺好笑的,英式幽默。

                                      看得出来,扶霞对川菜的热爱,对成都菜市场、苍蝇馆子的热爱。扶霞啊,你哪还有个英国淑女的样子呢!吃火锅最爱的菜品是鸭肠、毛肚,没事就去小摊上 “啃兔脑壳儿”,听到有回锅肉吃不管不顾地就去了陌生人的家。来嘛,干辣椒放起,豆瓣酱炒起,肉切薄点儿,菜弄多点儿,火开旺点儿,装盘上桌,咱们开!饭!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次美妙的美食之旅(翻开请谨慎,很容易肚皮饿的)

                                        看着前半部分关于成都 “撩人” 的烟火气,回忆随着文字也渐渐浮现…… 虽然我不是个土生土长的 “老成都”,但因为跟成都隔的近小嬢又在这边,小时候一到寒暑假就 gong 起过来咯,那些让我乐不思嘉的美食、还有咔咔格格些,让我从小就立志贰天嘛要到成都待到起,后来也如愿咯。现在还有未来嘛,不辞长作蓉城人咯…… 还有对其他城市美食的描写,有的去过,有的没去过,但那些美食描述得色香味形俱全诶,又逗起我架使吞口水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剑桥毕业的成都厨子——可爱的扶霞

                                          当听到一位剑桥毕业生说出 “我就是一个厨子” 时,很难不让人噗嗤一笑,并感叹于她面对自我时的真诚。扶霞的经历称不上传奇,也是极其勇敢的了。一个女生,独自不远万里来到半封闭的国家,寻味,也寻自我。我嫉妒她见识过旧城改造前,各种地方传统保留完好的中国;也感谢她能用如此风趣幽默的描述,还原了她亲身经历的美食旅途,让我这个比她更像外人的中国人,领略了自己国家美食文化的多彩丰富。我羡慕她品尝过多数国人这辈子都极可能都品不全的饮食种类;也感谢她留下了清晰地美食足迹,让我未来有机会时,能够沿路去探索。这本书极其适合在啃完一本难啃的书之后用作调整性的阅读。全书阅读的氛围,像极了在听一位活泼开朗又善解人意的邻家大姐姐,跟你手舞足蹈地絮叨,乐得你心甘情愿地为她不断地添茶水,递零食,求她一直说下去。当然,这本书的翻译也是极其流畅,绝对是满分作文的范本。感谢译者。总之满分推荐此书啦。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