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怎样才算深情,挫骨扬灰还是万劫不复

      1、温柔是世间的宝藏,而你是世间的温柔 3、所有的热爱都要全力以赴 3、所有的热爱都要全力以赴 4、做颗星星,有棱有角,还会发光 5、生活原本沉闷,但跑起来就会有风 6、命中的不期而遇,都是你努力中的惊喜 6、命中的不期而遇,都是你努力中的惊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杂志,一点收获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 1076 万人,总量和增量创历史新高。虽然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稳定的工作 “吃饱饭”。但是,依靠冷门职业、新兴职业先 “吃上饭” 也是不错的选择。更何况,职业伴娘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么 “冷”。据相关数据统计,2021 年闲鱼上 “出租伴娘” 服务交易量上涨 20 倍以上。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婚庆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曹仲华也认为,职业伴娘伴郎的服务预计年增长会达到 25%~30%。谈到最初做兼职伴娘的原因,麦麦笑了,“大学做过很多兼职,其中一个是化妆。有一次一个伴娘赶不过来,我临时顶替了下。” 突发的情况让她额外获得了 400 元收入,也收获了新的兼职方向。“那一年,我去过楚雄、昆明、杭州、深圳、梅州…… 当了 32 次伴娘。” 欣欣初次接触伴娘行业,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那时,作为职场新人的她收入有限,家里条件也不算好,周末做做伴娘,多一份收入贴补家用。因为爱好表演,经常外出演出的她碰巧认识了婚庆公司的工作人员,对方只要碰到缺伴娘的情况便会想到她,“一次收入 200 元到 300 元,因为有些是通过婚庆公司或者领队找过来的,具体到手多少还要看领队”。职业伴娘通常只做 “狭义” 上的伴娘工作,比如活跃婚礼氛围、作为闺蜜上台致辞,安排好其他婚礼细节。“还要及时关注新娘有什么需要,比如给她准备一些吃的,或者在她情绪有些波动的时候进行安抚,帮她拿包、换鞋、配合拍照,等等。” 不过,对刚刚认识的伴娘,有些新娘多少还是会有不信任。“有一次,一个新娘的包落在化妆间,回来后发现包是打开的,就认为我们伴娘动了她的包。其实是她自己忘了拉拉锁,她数了钱没有少,却也没有道歉。” 那次之后,再发现新娘有疑虑,欣欣都会第一时间表示:“可以指定个家里人专门负责拎包,我们负责其他工作。” 根据新人的实际需求,工作内容随时调整,工作时长也有了弹性。一般情况下,欣欣会早接亲时间两小时赶至新娘家。当新娘有特殊要求时,她也曾提前一天晚上住在新娘家,帮忙装扮新房收拾东西。“配合婚礼彩排、了解当地习俗,这些都是分内工作。” 但是,她们也有原则和底线,“我们不喝酒,不配合婚闹。” 据欣欣介绍,虽然已经支付过费用,但碰上大方的人家对伴娘服务比较满意,还能拿到佣金之外的红包。如果把财商做一个代际分析,当下年轻人无疑是更重视财商教育的。他们是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的一代人,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相对比较敏感。22 岁的谢宇科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一名职业伴娘,并和伙伴一手建立了职业伴娘信息平台,采取线上平台和助理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业务。对自己的职业认可度很高的她常常接受媒体采访,也为更多人了解职业伴娘这个行业开辟了新途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我们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长大的呢?是从能接受别人与自己不同开始。小时候,我们交朋友寻求的都是相似,我喜欢吃的你也喜欢,我喜欢的穿衣风格你也喜欢,甚至连喜欢的明星都一样。如果不一致,就觉得被背叛,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学生时代经常可以看到,好朋友穿着一样的衣服、鞋,背着一样的书包,大家因为相近而相吸。大学之后,这种一致性被打破,因为你不知道会和什么样的人分在一个宿舍。有人说,如果你看到五六个身材、相貌、风格各异的女大学生一起走在路上,那八成是一个宿舍集体出动。虽然不同,但也要彼此适应,这是上大学时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工作后就更是这样。我之前单位,同事们都很仙,大家关系也很好。但是交往初期,我曾深感不适。在我家时间观念特强,从幼儿园开始,我读书、工作、采访,跟迟到没沾过边。赶上过节,大家庭约中午聚餐,那各家心里都上了弦,早早起床,10 点前肯定都到。这么说吧,如果我 7 点还不起床,我爸妈就会催,“来不及了”。前同事们不是这个风格。有次说好一起出去玩,倒也没说具体时间,我早上 9 点洗漱完毕,捧着手机,想着一通知就出发。快 11 点群里还安安静静,我忍不住问了一下,同事们挨个回应:“那我起床”“我正带孩子逛公园,一会儿送回去就出发” “我染头发呢,刚弄上,你们先聚我晚到”…… 当时我又好气又好笑。气的是我一上午什么也没干,就等这个事,笑的是原来聚会还能这么弄,大家都这么随意,我成了例外。我妈听了说:“哎呦!这可不行,哪有这样的?” 但是慢慢我发现这样松散并不是完全不好。我家的风格,约了人如临大敌,轻松的聚会,搞得特别累。所以我爸妈社恐,轻易不约人。我同事这样,不要紧的事儿,自由点、随意点,反正大家也能见到,陆陆续续到一点儿不耽误开心,也挺好的。后来我就适应了,和同事约就睡到自然醒,随意点,和家人约还是提前到,和大家同步。不同家庭行事风格不同,外出是否报备,多久打次电话,各有各的规则。接受差异,才能带来关系的舒适。朋友是这样,夫妻也是。看看伴侣的风格,从中发现好的地方,享受差异的婚姻会更轻松。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