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9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天赋等同于强烈的欲求

    这本书是美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的自传,作者家世显赫,段祺瑞是他叔祖,他父亲段茂澜受其资助在南开中学读书,因此也和周恩来成为青年好友,虽然本家贫寒,但读书非常优秀,四门外语流利,从北洋开始到国民政府一直在外交部任职,母亲是汪精卫的远房表亲,那代人正逢国家战乱时期,二战时期全家从上海逃亡到越南,再从越南到昆明,最后到陪都重庆。十几岁随父母离开中国移居澳大利亚。一生未婚,享年 92 岁。他在书里写道,他的老师说他是带着黄种人面具的英国人,可见作者受到英美文化的影响,全书是我很喜欢的英国人风格,含蓄并克制,但笔触闷骚充满情感,写和父母辞世时的细节,让人动容。全书并不是如常的叙事自传,而是对自我性取向含蓄的探讨,以作者当时中国传统家庭和年代,错位的性取向当然的不能被社会和自我接受,可也正因如此,作者视角和文笔更敏感和细腻。作者写道:“但丁认为,天赋等同于强烈的欲求”。羡慕年轻男孩子身上所具有生机活力,写《我是谁?》也是最终如全书含蓄的结尾和自己和解,「这灯光只能照亮很短的一段路,而这路,在更远之处,则被吞没在了重重的黑暗里。」

      3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比起自传,更像是一个一直独身的世界公民对战争,工作,自然,家庭,人际交往和生活的思考。这样的文字很细腻,也绝对无法从电影中体会到。这是只有读书才能带来的满足。引用书中的一段话:《我是谁?》的魅力,并不在于引人入胜、博人眼球的不凡经历,这些事物或许离普通人的生活太遥远;相反,它的魅力在于,在平凡的事物与事件里,去体察个体生命在不断破碎与重建、踟蹰与前行的过程里呈现出的意义与价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一次,段先生在乘坐飞机时目睹了一场意外,一位女乘客突然被食物卡住了气管,无法呼吸。这时机上刚好有位实习医生,他对这位女乘客实施了必要的急救。飞机临时降落在附近的机场,实习医生护送女乘客下机治疗。当他终于回到飞机上,被迫等待的乘客们却无一怨言,而是纷纷欢呼起来,欢迎这位年轻的英雄回到他们中间。段先生明白,在这趟航班起飞前和降落后,机上的乘客都只是陌生人,可是在短暂的航程中,他们却因为一场意外,结成了温暖的共同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是谁

          当他一个人独自驾车在公路上的夜晚,因为前车的引路而倍感欣慰之时,前车友善的打了转向灯,转向另一条小路,他又要独自在路上了,除了眼前灯光下的光亮之外,四周漆黑一片,不管处于何种心情之下,只好义无反顾的独自向远方驶去,这就是茕茕孑立的一生,自我的展现与这个世界既有关系又彼此疏离。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这本书里,段先生还有一个反复提到的主题,这就是孤单。段先生终生未婚,而身边的朋友大多组建了家庭。当他孤身一人行走在学术的路上,尽管获得了学界的喝彩,但在生活上,他却始终感到自己难以追赶身边人的步伐。他在自传的结尾写下了一个简短的故事:那是许多年以前,他独自驾车行驶在内布拉斯加州疏落的景观里。他对自己的驾驶技术一直不太自信,在夜晚的高速路上更是感到心慌。幸好前面不远处有辆车的尾灯若隐若现。段先生很感激有那辆车的陪伴,可是就在他渐渐习惯了前方的灯光时,那辆车却礼貌地打起了转向灯,在不远处的路口驶离了高速路。于是,黑暗的路上就只有段先生一人了。他的车灯只能照亮前方很短的一段路,而在更远处,一切都没入了黑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漂泊,缺乏爱。数学天赋不足,但是在父辈环境的熏陶下,成为一个地理学家。在这本书中,能看到时代环境(战争导致的漂泊,物质的匮乏,父母的认知局限,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对人的影响,由于种种的无奈,人会向文学思想或者别样的精神世界投入,以排遣孤独和填补精神匮乏。人的感受始终是最重要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没有选择的生活是平行宇宙,我们能想象不同的自己。我的孩子问我为什么会下雨呢,为什么会打雷呢,为什么会看不到月亮呢。那个时候我想的是,任何天气都是自然的,我们在地球这个封闭系统中,从城市人的角度来评价天气好或不好,下雨天总是不好的影响交通通勤。如果是种地的,我们又会站在农作物的角度去评价天气好不好适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可是这个系统就是这样,不会因为我们的判断而改变,就像我们作为人,寿数无法突破 125 岁。太多东西是人类定义的,我们想要区别于动物,给自己设限,标榜自己是高级动物,又苦于动物本能,对于基因对于激素无法抵抗。我们是靠想象共情的,并不是真的感同身受,我们只能从经验中假设。就像皇后娘娘用金锄头干农活一般,我们无法从完全没有经历过的事去展开想象。就连科幻小说都要依据科学理论来编写。城市人在人造环境中太久了,把古朴生活想象的过于美好,这是当年李子柒爆火的原因吧,我看她经常是白天开始准备到天黑才能吃上。真的去体验一把,立马会逃回城市的,毕竟我们已经成了城市动物,没有经过训练很难在什么都需要自己来的环境下舒服的生活。我老公以为村里的生活会很开心,几年前陪我去崇明过五一,才住了两天就想回上海了,非常不方便且无聊。甚至外卖都没法送,只能送到村口,得自己去拿。我们骑毛驴到镇上的菜场得半小时,东西也没有比市区便宜。最逗的还是在崇明造商品房,半个月前去岛上看着基本是空着的。想着亲戚过去最喜欢说的就是,对于崇明人来说完全没有房子的困扰,都是动辄盖三层楼的。只要肯花钱,推倒重盖也是可以的。家人在我小时候特别喜欢说等老了去岛上过,在我去住过后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已经是城市动物了,村里低效的生活方式是很难满足城市动物的需求的。我们需要很多城市设施支撑自己的生活,是一个大房子远远不够的。因为享受惯了舒适的城市生活,那些服务都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突然得自己来就会想到城市生活的优点,这些优点本来是体会不到的。还是得多体验,才能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然都是想象。我能理解作者寻根又放弃的举动,我觉得放弃是很需要勇气的,因为投入过时间精力,放弃不仅仅是放弃,而是舍弃生活的一部分。毕竟人生是一场跋涉,只有时不时地整理行装,保持都是必需品才能不至于负荷太大消耗体力。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和想象的地理学家不同,这本书更像是一位诗人的作品。透过文字,可以看到一个敏感细腻的灵魂,以及与这个广袤世界的深情连接。译后记的文字提纲挈领,更加深了对原书的理解。贾行家老师温和平淡的的声音也与文字的气息十分相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位学者诚恳的自我探索

                    《我是谁?段义孚自传》这本书最初吸引我读下去的是,了解一个有成就的学者,从中国走出去,在国外有所成就的学者,经历了民国战争年代,在外国长大的学者的经历和想法。读完本书,很有收获和启发。首先,第一感觉是诚恳,一个文化人真诚地把自己作为一个生命样本来剖析。作者并未提及他被外在赋予的各种身份和成就,而只是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回顾他的童年,他的家庭,他的求学,他的工作,他的情感,他对世界和生命的看法。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经历,时代,文化,环境对他的影响。从出生起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被各种先天的和后天的因素在影响和塑造着,有时是主动选择,有时是被动适应。作者性格中的乐观、敏感、缺乏安全感和他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第二,从本书可以了解作者的人本主义理念,和他对现代化与生命个体的一些洞察。他对生命个体非常尊重,认为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珍贵的,有自我意识的,不应该被标签化的。他认为:“文化多样性与进步性之间有一种令人不安的紧张关系,这或许可以解释,这两个东西为什么很少肩并肩地同时出现。”“现代化让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出了更多而不是更少的文化多样性。”“抛却恶俗是件好事,但美德与良俗一旦丧失了,还能重新找回来吗?我想,不太可能,因为这样做就需要恢复整个生活方式才行。例如,倘若埃维里克族因纽特人丧失了一贯的狩猎方式,那么他们还能在面对困难和危险的时候重拾一贯的坚韧品格吗?”“从文化所定义的自我,转变为有着多种模式的易变自我 —— 包括从过去、现在甚至是构想出来的未来模式里进行选择,这就是人类转入现代性与个人主义的关键一步。” 第三,通过个体经历可以了解近代历史。这本书,对照宗璞的《野葫芦引 —— 南渡记》,可以了解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他和她都是上层阶级的家庭,仍旧是颠沛流离,饥不果腹,更别提一般中下层人们的生活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轻松有趣的一本书

                      认识了一个很纯粹的人,没有宏大叙事,却一直真诚的生活在宏大的世界观里。Respect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段义孚自传

                        段老爷子的自传确实跟一般的自传不一样,没有太多的家庭故事,终身未娶,一生终于地理知识的研究;童年、中年、老年呈现出了不同的人生场景与思考,出生在战争年代的段老童年经历了太多的颠簸,中产阶级的家庭背景,让他从小受到了良好教育,为后期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基础,从小的体弱多病,让段老没有太多的兴趣爱好,性取向问题导致其终身未娶;虽然段老事业达到人生巅峰,但其人生孤独居多,晚年落雨归根,终老于台湾,一生都奉献于地理事业研究,肉体的孤独,精神的饱满,人生很短,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守护好一家人足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万书开眼 038 《我是谁?段义孚自传》自传作者是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他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和英国皇家科学院的双料院士,开创了人文主义地理学,获得地理学界的最高荣誉 —— 瓦特林・路德国际地理学奖。[呲牙] 他像地理学界的 “小王子”,终生未婚,在每个地方生活也没有超过 5 年。把很多心血都放在学术的路上,非常高产,且不用于一般的地理著作,别有人文特色。年老时收养了一个孩子,栽培的学生们也纷纷成为学界的栋梁。[愉快]​​从他自传能看到,家庭底色塑造的重要。他的父亲段茂澜幼年家境一般,受合肥段祺瑞资助,后留美攻读博士,通晓多国语言,成了外交官。所以,他小时候家里往来无白丁。客厅大人们的聊天话题天马行空,从政治跑到天文,又从元代的戏剧飞进罗素的逻辑学里。中文里夹杂着英语、法语和德语。​​在 20 世纪 30 年代末,在抗日战争中正式结为盟友。周恩来长期在战时的首都重庆工作,时常来他家拜访,和父亲在客厅里掰手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这是孤独与矛盾于一体的人生

                            从世界到炉台,回归个体命运与自我的过度认知,会否最终走向虚无主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诚回头看自己

                              从空间视角来看个人情感归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与其它彰显个人人生精彩与独特的自传不一样的是,段义孚的自传更偏向于剖析内心的自我,叙述他的向内省察,自我的思想与观念构筑,及日常生活中平凡微小的事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自传原来可以有多种形式

                                  听完本书,最大的感受是,自传的形式跟以往自己看的书籍都不同,没有很具体的生活的细节点。有些新颖,但是反倒是记不住很多的内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人性的思考,从儒家到西方!

                                    段义孚的自传《我是谁?》是一本深刻探讨个人身份、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作品。段义孚不仅是一位知名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家,他的自传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学者和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考。在书中,段义孚回顾了自己的童年和在欧美求学的经历,以及他选择地理学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原因。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视为一个实践性的样本,通过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与生离死别,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文主义地理学的魅力和智性生活的价值。段义孚的地理学研究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研究,而是以人的生存为核心,探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他认为,对一个地方生动或逼真的描述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最高成就。这种观点反映了他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切融合的看法,以及他对于 “美好的人生意味着什么” 的独特见解。此外,段义孚的自传还涉及了他对家庭关系的看法,特别是他与父亲之间的复杂情感。他提到,尽管他并非完全体会不到父爱,但儒家式父爱的坚硬棱角令他屡屡受伤,这也影响了他的世界观。段义孚的自传不仅是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也是对人生、地理学和人文主义的深刻思考。通过他的故事,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一个人如何通过地理学来探索和表达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还能够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好奇心。这些观点和思考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如何活得更有意义和价值的启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说不清楚,但是触动心弦

                                      段先生 68 岁时关于自我的一次阶段总结,他活到了 92 岁。有类似读沉思录的感觉。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内涵,但感受到了他的一生就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鲜明写照。促使人去认识和反思自己的人生,生活,想要活的更明白。虽然年龄增长,复杂度提高了,抽象出来的原则也逐渐清晰了一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蜉蝣于太平洋两岸

                                        《我是谁?》是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在 69 岁创作的自传,与后世人为前人所编的传记不同,《我是谁?》并没有将作者的人生放入人文关系、历史与文化国家的宏大体系中进行手术级的剖析;与政治人物退休后编写的自传不同,《我是谁》并没有意图为自己的履历增光或为自己的过失开脱。借用段义孚本人在作者的描述:“我可以如此声称:这是第一本美国华裔中产阶级地理学家写的自传。” 而段义孚正是借写作自传的机缘,串联自己记忆中重要的人与事,对自己进行了一场晚年定论的精神分析。如本书译者在后记所说,段义孚 “是一个无根的人”。在国家认同上,他是无根的;在中国,他无法接受战乱的时局以及他父亲严厉的威权教育;但在美国,他也无法接受新时代没有边界的自由观与政治观。在个人感情上,他是无根的,在中国,他感到自己的同性恋取向被文化与大环境压抑而不得舒展,但到了美国,他却又因为自己的性取向而感受到被排斥感,最终一生没有步入任何亲密关系。在文化上,他也是五根的,虽然段义孚在字里行间表达一种对基督教永恒观的追崇和对古希腊文化唯美感的向往,我们还是能从他的人生中发觉一种东方士大夫式的沉默冷静以及一种 “以天下为己任” 的知识分子野心。段义孚的自传,所要剖析和解释的便是 “我是谁?” 的问题。我们也可以从他对自己自儿时至老年的经历看出人对自我认知的三个阶段:在儿时,人所处的环境与经历的事会对一个人的自我认知产生朦胧的感觉,段义孚结合他所受到了中产阶级教育,以及他在家庭与战争中所感受到的世事无常,产生了一种要认识 “真的自我” 的追求;在青年时,旧有的成见与认知会因为新见闻的补充而被破坏又重建,母亲的逝世、介于情爱与友情之间的同性关系、以及对美国地理奇观的考察与体验,促成了段义孚从 “物 - 物” 的传统地理学到 “物 - 人” 的人文地理学的转变。段义孚一生的学说可以说就是为了解决三个问题:** 自然如何决定 “我是谁”;“我是谁” 如何决定人看待自然;人看待自然的态度如何决定人改造自然的方式 **。步入老年,段义孚就进入了孔夫子所说的 “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开始感受到自己对于 “自我” 的敏感并不是他个人的特殊体验,而是现代文明对全人类文明带来的身份危机与认知革命,他开始有意识讨论 “永恒” 的价值,开始探索如何提升现代人对自我与世界关系的理性与美学认识。本书附录为段义孚在 2012 年的一次演讲,在演说中,他认为合理的现代精神应该是一种 “多元主义 + 西方传统组织结构 + 现代化宗教共识” 的结合体,尽管我们不得之这一套社会意识形态应该如何构建,我们还是能从段老的人生体会出他对于 “永恒人” 的热忱与终身追逐。段义孚在自传中那种敏感又睿智的笔触固然能让现在的中产阶级读者感到认同与感动。但确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和段老一样的经历,段义孚成长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里,从小就接受了西式教育。他的段茂澜是一名外交官,因而他有幸在早年就与段祺瑞、汪精卫和周恩来这三位中国近代史的大人物产生联系。他在母亲的拼命保护下逃离了战乱的中华大地,又因为自己的家世与美国恰逢其时的 “平权时代” 而在学术道路上畅通无阻,终成一代巨擘。段义孚的人生虽然不能说是无忧无虑,但给予他忧虑与思考的机会,却至少有半成是时代的偶然性所致。段老于 2022 年以九十二岁高龄去世,我猜想生前的最后时光,段义孚对于美国以及世界未来的观望,恐怕难比他于 69 岁写下《我是谁?》时多出几分乐观和希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是谁?段义孚自传》,国际知名地理学家的段义孚先生的自传,他获得过地理学界的诺贝尔奖瓦特林・路德国际地理学奖,开创了人文主义地理学。也是 “人文主义地理学” 这七个字让我翻开了本书,因为之前从没听说过。人文主义地理学探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认为人的自我是在营造出个体空间的过程中形成的,或者说,把地理当做一面镜子,照见人的精神世界,进而回答 “人何以为人” 的问题。段义孚先生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从宇宙到炉台,父亲是民国外交官,早年生活接触到的人让他感到大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他家跟段祺瑞是亲戚,段祺瑞资助过他父亲的学业;他父亲跟周恩来是同学,两家在重庆时常有往来;早年跟随父亲坐飞机前往伦敦,中途降落在马耳他,因为他们后面的一架飞机出了故障,要让给他们,后面的飞机坐着尼赫鲁,正前往伦敦商讨印度独立事宜。逐渐长大,职业地理学家的生涯开始展开,他发现由无机的矿物组成的景观对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吸引力,在这些不会腐败的物质中看到了一种永恒的力量,于是找到了事业归宿。全书并没有介绍在人文主义地理学上取得的成就,更多的是一些细枝末节的小故事,从中感觉到段义孚先生非常真实地面对自己,是一本非典型自传。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