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2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陀思妥耶夫斯基或许是俄国文学中最为矛盾的作家,他曾是最激进的社会改革派,晚年却成为保守主义的 “土壤派” 理论家。他是一个一贯宣扬俄罗斯民族主义立场的作家,死后却被世界读者接受为最具有普遍意义的 “全人” 作家。他被视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最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家之一,却又被当作世界范围内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之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是他流传最广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对于社会现实中的 “罪” 与人的内心深处的 “罚” 的再现与思考,使它赢得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阅读和阐释。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怎么说呢,可能自己水平不够,或者读俄国文学比较少,还不是很有感受,只是觉得双方心理战那一段真的是太精彩了。一个人的内心挣扎可以描写刻画得如此细微,实在是融入了用心的观察和思考,也是作者自己对于人生的一种理解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理性与感性交锋时,良知才是最后的赢家

        七年,只不过七年罢了!在他们开始感到幸福的那段时期,有些时候,他们俩都有心把这七年看成七天。他甚至不知道,新生活是不会白白到手的,他要为它付出高昂的代价才成,在未来的岁月他必须为它出很大的力呢…… 不过,那会是一个新的故事,一个人怎样逐渐面目一新的故事,一个人怎样逐渐获得新生的故事,一个人怎样从一个世界逐渐转到另一个世界,接触以前从没见识过的新现实的故事。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嗷呜一口吃掉你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真的爱用括号,补充说明也好内心陈词也罢,总之就是正文里放不下的内容都扔括号里就对了。但凡长句或大段的叙述,几页望去满眼都是小括号,甚至有两处不为别的,就只为了在括号里哈哈大笑,这是什么俄式捧哏吗?别问,问就是复调小说(哈哈哈~)陀翁是真的爱用拿破仑说事儿啊,译林版汝龙中译本全书 42.2 万字,一共出现约 14 次拿破仑,平均每写 3 万字就要提到一次,比小说中的人物两位油漆工之一米科莱出现的次数还要多,不知道的还以为拿破仑是这部小说的支线人物呢。(Kindle X-Ray 困惑中)其实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和《死亡笔记》中的夜神月做了类似的事情,即架空现代社会公共权力,仅凭个人好恶私人审判滥用私刑,这破坏了现代法治社会本应有的程序正义。结果全程看他在那振振有词胡说八道地纠结,幼稚可笑经典法盲。或许他只要问问 AI 就能打开思路了:程序正义的破坏:程序正义是法律体系的核心,确保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拉斯柯尔尼科夫和夜神月通过私人审判和滥用私刑,绕过了法律程序,破坏了这种公平性。个人判断的局限性:无论是拉斯柯尔尼科夫还是夜神月,他们的判断都带有个人偏见和局限性。拉斯柯尔尼科夫认为自己可以决定谁该死以实现更高的目标,而夜神月则认为自己有权力决定他人的生死。这种个人判断往往会导致错误和不公。社会秩序的威胁:他们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问题,更是对整个社会秩序的威胁。通过私刑来解决问题,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和不稳定。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他们的故事也反映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冲突。虽然他们可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出于正义,但这种正义并不能替代法律的公正性和程序性。罗佳自认为高人一等,可以仅凭自己的个人判断就随意剥夺他人的生命,然后还在那纠结来纠结去,或许这些思想放当时的俄国社会还颇有深度?但拿现代社会来说真就是大段大段的狗屁诡辩,是杀了人还在那臭不要脸莫名其妙的傲慢。法律向来论迹不论心,不杀人犯法的话怎么想是个人自由,讨论而已别人懒得管也管不着,但杀人之后还在鼓吹杀人有理硬说是贯彻正义,看得我满头问号?!这不就是反社会人格嘛,这样的人不抓起来关住,难道放他出去继续发疯杀人放火不成?搞不懂现代读者和观众怎么这么喜欢跟这种古代法盲共情,读加缪的《局外人》时也是同样惊讶,看了很多书评,好多都是悲悯主人公的知心人,总说他只是没在母亲葬礼上落泪就被陪审团判了死刑。却鲜少有人提及他虐杀他人的客观事实,他是因为和别人斗殴后开枪杀人并在确认击倒对方后又连续补射四枪虐杀对方,事实明确证据确凿这才被判处死刑的,这不合情合理嘛。他不杀人的话,谁关心他在葬礼上哭不哭啊,陪审团都是公民抽调,平时各有活计,也没那么闲得专门去挖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儿来构陷他吧。真的,理解同情主人公的心境和遭遇,不一定就要帮着主人公为犯罪行为诡辩,这完全是两码事儿。我知道长篇小说的读者们往往感受力非凡,特别是共情能力超群容易影响逻辑判断,读着读着就事不关己地热泪盈眶。那不妨设想小说中被杀的女房东就是自己的血肉至亲,把《罪与罚》当做杀人凶手的给你写的长信。然后再仔细品读一下他说过的每一句话,是否让你觉得气愤与恶心。说实话我对这部《罪与罚》稍稍有一点儿失望,主要是所谓的思想深度并没有给我带来特别印象深刻的精彩思辨,论点老旧而且根本站不住脚,大篇幅的纠结显得特别幼稚。也不怪现代读者越来越少去读上上个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大部头了,社会运行的基本逻辑在缓慢变迁,让古代人头痛难解的问题,有些已经逐渐有了基本共识,并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常识。据说有高校的法律专业,开设过关于此书的阅读选修课,着重分析犯罪心理,或许结合现代法治原理一并阅读,也不失为接触这类文学名著的好方法之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作为俄国文学史中第一部成熟的社会心理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借助对小说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心理的追踪和揭示、解剖和分析,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小说人物塑造手段。2.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最深入地探入了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了人的潜意识、下意识、阴暗的意识、犯罪的意识、忏悔的意识、皈依的意识,使我们对人类心理的复杂性有了更多的体验和认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错误中认清现实,从惩罚中获取能量和新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犯罪,承认,得到惩罚,新生

                这是一个人怎样得到新生的故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在心灵道德的谴责下是无法存活的,唯有爱能够给与拯救

                  人是非常可怜的,需要活在一个大的道德共识下。无需思考,活得会很轻松。但如果深思,会发现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深受折磨。只有爱,无论是父母之爱,友爱,子女之爱,夫妻之爱,会让人变得伟大。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