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7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知道分子”已死,“专家”更重要了

    这是个很热闹的话题,“得到” 听书有很好的解说,而且书也浅白简明,很好读,可以翻翻,借此说说自我感想:“知道” 分子已死,信息爆炸,AI 推送,谁都会搜索,知道什么已经不重要,从这个角度 “专家已死”,反智主义盛行,任何争论都是浪费时间。解决问题听专家的,因为社会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细,比如关于疾病 “癌症” 好像谁都懂,但真的得病和预防,还是都要听专家的。自以为是,只会耽误事。免费的没有专家,要解决问题要舍得花钱请 “专家”,“得到” 平台上气氛还不错,就是因为大部分是花钱来的,其他免费平台上面的人多数为了发泄,如老年家庭群里的健康知识和各种转发消息,都属于传销段子,点开都是浪费时间。以我所在的物业行业为例,属于技术含量低,而且和普通民众相关密切,但我还没遇到非本行业的人,对物业发表相关意见能说到点上的,包括采访过物业的记者,更能显示 “专家” 的重要,更需要我们遇到问题多倾听业内人士,少议论。遇到和自己不一致的想法,首先要想到的是对方和自己掌握的信息是否一致,利益和目标是否一致。

      3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是否曾经把东拼西凑的见闻包装成博学?

      这本书是我的年度最佳,从顾衡好书榜拿到的这本,听完解读就去读了原作,读了两遍,越读越喜欢,好书都是值得两刷或者多次阅读的,每读每新。作者观点犀利,会令读者长出对知识的敬畏,怕抱持不住客观,所以我变慢了,接收信息不急着评判或解释,愿意用时间和积累去多看几分,有一种透过 "专家" 拿到一把 "照妖镜" 的感觉,一份自省之力。这应该算是读书最大的乐趣吧?求关注、圈粉、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好像成为 "专家" 是人们的天然属性,进步的动力;但也难免迷途或看不清,住进 "专家" 的皮囊,演着演着,连自己也分不清真假,于是清醒的认识自己,客观的自我评价愈显珍贵。如果你没那么多时间去读完,我推荐先从媒体部分翻起,这部分帮助读者思考社会现象背后的种种意识判断,会得到智识积累…… 我们正在危险地滑向一种无知浅薄的新形态 —— 把东拼西凑的见闻包装成博学。                             ——《专家之死》

        1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记住自己的无知(《专家之死》读书笔记)

        记得几年之前,经常会看到一个词,叫 “砖家”。总之,就是有很多在公共场合发表了很多打脸言论的专家,被公众质疑。所以看到这本书,并不惊奇,毕竟我们也实在是见过太多不太靠谱的专家言论。只是问题在于,专家真的那么不值得信赖吗?难道不是每个人本来都是想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吗?为什么专家会受到这么多的质疑,甚至出了一本书叫《专家之死》。不得不说,专家有专家的问题。比如在书里面说的,有的弄虚作假,有的学术不端。这种情况其实在各行各业都存在,而且在学术范围内,对这样的情况是有很严格的惩罚措施的,所以这样的情况就作为特殊情况,这里就先不讨论了。我个人认为专家存在的更大的问题是,很多专家会认为,自己在本专业取得的成就和能力,可以随时迁移到其它的专业中去,然后发表一些是似而非的观点。这其实还是有些可怕的,毕竟对于本专业的精通,并不能确保自己在任何方面都比大众要好。虽然确实专家掌握了一定的研究和分析的方法,有一些获取新知的能力,但是作为具有专家身份的人,在公共场合发表言论,就会被大众所审视,所以在自己并不十分确定的非专业领域发表确定言论,确实容易产生更多的错误。但是,虽然专家确实会有自己的问题,但是个人认为,这并不应该成为作为普通大众的我们不信任专家的理由。毕竟专家之所以是专家,一定是在某些方面有他的过人之处,一定是超出了普通人的认知,才能被认为是专家。那在现代为什么大众会如此不信任专家,不只是忽略,甚至有反对、对抗、否定专家的情况?在这本书里,作者从平民、沟通、高等教育、互联网、新闻等几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很多有意思而且我们本来也知道只是不愿意承认和面对的观点。比如越来越多的人把无知当作美德。振聋发聩?但是,这是事实。为什么会把无知当美德?因为人类无法消除的、又略显可笑的自尊心。不得不说,自从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从历史上崛起以来,每一个独立个体的价值和意义被充分肯定,这显然是进步。只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的是,任何进步总会产生新的问题,这种日益凸显的自恋和傲慢,正是现代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很大的问题。作者提到了两个很有意思的原理。一个是 “达克效应”,告诉我们,越愚蠢的人,越是会高估自己,不觉得自己无知。另一个是 “奥卡姆剃刀”,看到一个现象,我们应该先选择最简单的解释。除非必要,我们才逐层递加到更复杂的解释。从这两个原理,可以看出来现代人其实更多地是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只要不符合心情的,那就一定有什么事情是不对的,而这种不对只要是不符合自己头脑中的认知,那就要求反抗,就一定是别人的错、是这个世界的错。正是在这样的认知模式的趋势下,所谓冷静、分析、逻辑、未知,都不重要,毕竟我们能够找到支持自己的证据就可以了,而现在这种信息如此丰富的时代,找到点证据实在太容易了。尽然能证明自己,什么专家不专家,哪有那么重要。再比如,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现代,信息铺天盖地,早已远远超出了一个人类个体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程度。信息多到底是不是好事?绝对是好事,这个毋庸置疑。只是所有好处都会产生新的问题,信息太多,就会给人更多分辨和筛选的负担。当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提供者的时候,对于信息的掌控必然会有质量的下降。问题在于当这样的信息铺天盖地的时候,我们很难搞清楚,到底什么样的信息是真正有效和可信的。同时我们还要明白的一件事是,人总有一种愿意确定自己是对的本能。在互联网这样的海量信息的前提下,就会产生一种无论多么偏激的观点都能在互联网上找到佐证的效果,也正是在这样的证实下,当人们看到自己的观点被佐证了,就会忽略掉与此相反的信息。至于信息的发布者是不是专家,好像也没有那么重要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普通人对于自己的认知,就会陷入到一种自我满足的旋涡里。在这个漩涡里,到底客不客观、正不正确显得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让自己感觉自己是对的。“人们在网上搜索信息的时候,对自己究竟知道多少,会产生膨胀的错觉”。这就是网络版的达克效应,在上网的时候,越是能力差的人越难意识到自己其实什么都没学到。还有就是本来曾经作为连接专家和大众的新闻工作者,也因为现代化的分工产生了新的问题。一方面是在资本的驱动下,新闻行业也不得不为争夺公众的注意力而想尽办法。在这样的动力推动下,原本需要严肃和客观的新闻行业也不得不或多或少的娱乐化,形式大于内容,速度大于真实,数量大于质量。在这样快速连轴转的新闻轰炸下,人们根本来不及吸收那些故事和事实,接受的只有喜欢、厌恶、欢愉、愤怒之类的情绪,而同时记住的或许只有一个比标题还短的关键字,成为一个饭桌上的谈资。另一方面,是在现代教育的专业分科的推动下,越来越多媒体从业者,不再是像过去那样是一门技艺,是在新闻行业摸爬滚打出来的,而是仰仗着在大学里接受的新闻学教育,保证了行业从业者的均值化和一致性,但却缺少了自己的观点和审查,“眼里只能看到自己认同的东西”。现如今比事实更重要的,“是打造记者个人品牌,工作重心是大量炮制博客,把别人的劳动成果总结总结收为己用,保持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率”。情何以堪。所以,作为一个现代的普通人,我们要学会的是谦虚、谨慎,更重要的是不要自大。我们从来不知道信息的准确来源到底是什么,所以我们要学会相信那些比我们花费了更多时间在自己专业方向的人。而且我们要明白,所有的人都可能犯错,不要因为他们偶然的错误,就认为所有他们提供的信息就是不负责任的,毕竟相信专业的人会大概率获得更多的信息。最后还是用作者的话来给自己提醒:要谦恭虚己、混合吸收、少点儿偏激、多加辨别。也就是要假定撰写文章的人,无论他们有什么缺陷,对于这个主题都比你懂的多。不要看到一个观点就作为全部的结论,尤其要学会看那些和你观点不一致的文章。别那么愤世嫉俗,没有什么人是从一开始就故意欺骗你的,这种情况极其罕见。如果你在一个大媒体看到的内容在你看来似乎不正确,那去找一些半吊子的网站并不能解决问题。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专家对美国民主生活的忠告

          作者是一位国际关系专家,给书起《专家之死》这样的名字,可以看出作者写这本书是基于切身感受。作者在前几章中深刻剖析了专家之死的各种原因,其中包括反智主义、产业化的大学、商业化的互联网和媒体等。以下引用作者原话:"我批评美国人的基础知识薄弱,批判自恋和偏激阻碍了他们学习新知,批评大学产业没有治愈无知,反而还成了帮凶,批判媒体认为自己的本职是娱乐大众,批评记者要么太懒,要么太嫩,总之没能做出正确的报道,在这一通批判中,我毫不留情。向着那些在我看来应为" 专家之死 "负起责任,在我们最需要专业知识的时候却一通诋毁破坏的大多数群体,我挥舞着拳头。" 在这之后,作者深入讨论了以上这些问题对美国民主生活的影响。专家之死是美国民主体制岌岌可危的一个表象,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在西方民主中产生的,关于 "人人平等" 的不切实际的坚持。当人人都觉得 "我和你一样好" 时,政治上的 "人人平等" 被实际的 "人人平等" 取代,开启了民主失效的进程。普通民众不再相信任何人,他们对决策者和专家发起了攻击。只可惜,发起攻击的民众,是最没能力替代现行体系的一群人,对稍复杂一点儿的事儿就不愿意费心了解,却要求在民主生活中有最大的发言权。专家的确会犯错,专家的错误可以导致严重的后果。事实上,专家和决策者应该被分别对待,分别接受选民的监督。但即便专家们可以做到公开透明,并且主动承担给决策者提供糟糕建议的责任,普通人也没有兴趣去挑选合格的专家,普通民众已经宣告了 "专家之死"。作者在书的最后悲观地猜测,要破除西方民主存在的问题,可能需要一场社会阵痛。这本书英文版发表于 2017 月年 2 月,不知道作者现在看到兴许正在催化这个阵痛来临的新冠疫情作何感想。这本书在《顾衡好书榜》里有详细解读,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听听顾老师的课,强烈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后感

            作者认为,专家之死在于民众的反智,而民众之所以会反智,原因在于高等教育、互联网和媒体。高等教育的问题在于把学生当成客户,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来代替教育的义务,把学生变成一个自大而无知的群体;互联网的问题在于资讯泥沙俱下,民众无法分清真假;媒体的问题除了自身的能力不足以外,更重要的是故意歪嘴念经,把自己包装成专家,用假资讯误导民众,从而让民众产生反智的倾向。这种反智主义的盛行,会让民众变得非常无知,而专家又高高在上,拒绝与民众的沟通,导致双方的鸿沟逐渐拉大,最终在无知民众的推动下,专家会被淹没,而国家的治理也会陷入崩溃的状态。作者阐述的问题虽然发生在美国,但这种问题在我们中国一样非常普遍,特别是随着自媒体的兴起,每个人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媒体人,一旦这种没有经过训练的媒体大行其道,而且还想利用自己的媒体身份去愚弄民众,后果不堪设想。我认为,解决反智主义的问题,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每发明一种办法,都会有相应的对策产生,从而对冲这个良好的初衷。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作为个人来说,终身学习确实对抗自己反智的良好策略,避免自己成为一个无知而反智的人,从自己做起,逐步影响身边人,也许是一种更好的策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要想瞬间激惹医生,你只需要说 “我在百度上查到的跟你说的不一样。” 为啥医生会被这句话给激怒呢?首先,这句话挑衅了医生的权威。但仅仅因为被挑衅了就发怒,那显得我们医生包容性太差。医生被激怒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专业性被受到质疑。当人们在百度上搜索一个病症时,瞬间就能获得上百万条信息,各种建议、解释、忠告纷至沓来,这些信息的来源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互联网上这些过剩的内容,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瞬间拥有了大量的知识,从而产生一种膨胀的错觉。如果说,利用互联网的便捷获取知识这种行为无可厚非,但是现实中,真正能仔细阅读搜索内容,分辨信息真伪的人少及又少。当一个人根据一些真假难辨的信息,形成了某种先入为主的观点时,会变得不可被说服,进一步顽固。临床上一些焦虑的病人,反复抱着手机查找各种捕风捉影的信息,对主管医生的建议置若罔闻。对于医生或者其他专家来说,要试图去突破这些自负又顽固的外壳,无异于引火自焚,越来越多的专家选择沉默。而越来越多的医生也只是无奈地一笑,客气地说到 “这是我的建议,决定权在你手里,你看着办吧。” 这本书给我们的一点启示就是,一个人可以无知,但不能无知而不自知,更不能以无知为武器去攻击知识。如果当所有的专家都缄默不语,被迫 “社会性死亡”,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会陷入没有觉知的无尽黑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

                本书重点剖析了近年美国出现的一种社会态势 —— 大众开始越来越不信任专家、抵触专家发言,使得越来越多的专家选择闭口不言、陷入一种 “社会性的死亡”。书中指出:“专家之死” 背后,是高等教育的商品化,互联网领域的内容过剩,以及媒体行业的娱乐化趋势;这三个推手使人们陷入 “无知而不自知,无知却很自信” 的怪圈,对专业知识分子产生敌意。本书的核心内容:1. 高等教育、互联网、媒体行业分别是如何助推 “专家之死” 的?2. 信息时代 “膨胀的无知” 如何影响我们每一个人?首先,高等教育的商品化,让学生变成了 “顾客”,大学里充斥着 “顾客至上” 的氛围,导致专家和学生之间的权力关系发生了逆转。第二,互联网领域的内容过剩,使得网民滑入了膨胀和浮躁的危险境地,人们越发难以耐心地倾听、接纳与自己立场不同的复杂观点。第三,在近些年的媒体行业,资讯和娱乐开始相互渗透;在输出新闻和观点的时候,媒体会有意识地去迎合目标观众。这使得民众一方面对自己更加自信,另一方面对媒体上的不同声音更加怀疑。作者认为,正是这些,使得人们越来越排斥专家的声音,也使得许多专家宁愿放弃发声、陷入沉默。本书对我们最大的价值其实是提醒了我们,这三个推手的背后,一个共同的影子,那就是 “膨胀的无知”。什么叫 “膨胀的无知” 呢?第一层含义是,看起来现在的人们比以前拥有了更多的知识,但事实上,我们正在变得更加无知。在当下这个教育普及、信息爆炸的时代,虽然知识比从前更容易获取,但知识的 “含水量” 也在迅速增加。大学的门槛变低、课业标准变松;媒体资讯走向娱乐化,向人们大量输出半桶水的见解和追求刺激的报道,等等,都给整个社会的知识系统注入了大量的水分。第二层,在当下,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不管是互联网,还是各种媒体,都只是信息的容器,而不是合格的推荐官;更没有意识到,当一个人无法判断信息的相关性、准确性或可信度的时候,就赋予了他人随意修改自己头脑程序的权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互联网其实并没有增加他的知识,反而是助长了他的无知。在信息时代,你很难说有谁是 “绝对无知” 的,大多数人的无知,都是 “一知半解”。即,虽然我不精通哪个领域,但是我什么都懂一点。正是这样的人,最容易陷入 “膨胀的无知”。因为他们一方面没有足够的知识来分辨真相,另一方面又有足够的支撑来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而这样的偏见,又会在 “顾客至上” 的大学校园里,在志同道合的互联网圈子里,在娱乐和迎合观众的媒体氛围里得到加强,从而使得人们陷入了 “膨胀的无知”。也就是,无知而不自知,无知却很自信。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专家选择沉默。因为他们知道,你永远也无法说服一个 “膨胀的无知者”,就像 “你永远也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作者认为,这样 “膨胀的无知”,本质上是在否定人类社会繁荣的基本前提,也就是社会分工。最后,“专家之死”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一个人可以无知,但不能无知而不自知,更不能以无知为武器去攻击知识。当这样的反应演变成整个社会的共同性格的时候,当最后一个专家也陷入沉默的时候,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就会变成无知之徒的狂欢之地;我们头顶的这片星空,也会陷入没有觉知的无尽黑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专家没有“死”,只是活得没有以前那么“神”了

                  以前,我们给专家如神明般的无条件信任;现在,我们把专家当做会犯错的普通人。专家没有 “死”,只是没有以前没么多光环而已。1. 专家是专家体系的专家专家体系发展至今,普罗大众和专家的距离越来越远。现在谁来评判专家是不是专家?并不是普通人的认可,而是专家体系的证书、文凭、荣誉一系列背书。普罗大众本就不是专家的第一立场。2. 决策者、专家、普罗大众决策者较少承担决策后果,拥有决策权:专家不承担决策后果,拥有决策建议权;民众承担决策实际后果,没有决策建议权和决策建议权。决策者和专家的这一套配合,把责任主体基本甩掉了,而普罗大众要为各种决策承担后果。3. 作者书中对于普通人的描述个人倾向过重作者对普罗大众的描写原文如下:“这些人,我们都见过。他们是我们的同事、朋友、家人,有老有少,有贫有富,有些人受过教育,有些人则靠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或一张图书证行走天下。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虽身为普通人,心里却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知识宝库。他们相信自己比专家更深刻,比教授更渊博,比轻信的大众更有见地,他们是解读者,非常乐意向其他人阐明一切事物,从帝国主义的历史到疫苗的风险,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这里,作者认为:普罗大众 = 过度自信且一无是处的门外汉。但是我们知道,现实中有大量 “聪明的外行”,他们 “局外人” 的视角和努力切实促进了各领域的发展。4. 作者对专家、民众、社会的关系是混乱和矛盾的这一点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因为只有明确 “专家和民众的关系” 对社会的影响,才能接着往下讨论,而作者的描述让我很遗憾。4.1 作者说专家与民众的信任崩塌会威胁到美国的民主社会。原文如下:“专家和民众的关系,就像民主社会里的大多数关系一样,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但信任崩塌,专家和外行就变成了敌对势力。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民主社会就会进入一个死亡螺旋,也就意味着衰落近在咫尺,要么是陷入暴民统治,要么是走向精英技术官僚统治。无论哪种情况,都是一个专制主义的结果,都会威胁到今日的美国。这就是为什么专家和民众的关系崩塌,就意味着民主社会停滞紊乱。美国公众在政治和通识上的贫乏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而其他的社会紊乱正是在这样的土壤生根成长,欣欣向荣,2016 年大选只是最近期的一个呈现。”4.2 作者又说美国不是民主制度,而是一个共和国体系,原文如下:“专家问责的挑战因为一个事实而加重,那就是大多数美国人似乎并不理解本国的政府体系。美国是一个共和国,不是一个民主制度。人们似乎不再轻易听到 “共和国” 这个词,这也从细微之处反映出,现代美国人在多大程度上混淆了 “民主” 和 “共和国” 这两个词;“民主” 是一个总体的政治理念,而 “共和国” 表达的是一种政府形式。1787 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可能被问到正在费城举行的制宪会议上将有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产生。“一个共和国,” 富兰克林回答说,“前提是你能保持住。” 今天,我们面临一个更大的挑战,就是找到一个知道共和国真实含义的人。这一点很关键,因为普通人太容易忘记管理他们生活的这个共和国政府,原本的设计就不是让大众来决定复杂的问题,当然,也不是让一小撮技术官僚或专家来统治国家,而是提供一个媒介,让了解问题的选民 —— 了解问题是关键词 —— 有能力选择其他人来代表他们,并以他们的名义做出决定。” 以上两段说法相互矛盾。即使以共和制来讲,民众信任的是各自选出的代理人,可不是专家,专家不是民众选的。总结一下,专家被推下神坛,是美国社会撕裂加大的背景下,精英阶层与普罗大众冲突烈化的体现。长久以来,一小撮精英阶层人士把持社会话语权和决策权,转嫁社会成本给普罗大众,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社会矛盾持续累积,长此以往,普罗大众对精英阶层的反抗只会愈演愈烈。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分化时代的专家和民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得知识途径空前扩大,教育市场化也导致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减弱,政治的民主化让人们得到了空前的表达自由,所有这一切,造成了社会的分裂,造成了人们对专家信任感的降低。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很开脑洞的一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民主的尽头是民粹

                        从《乌合之众》到《专家之死》,当 “精英”(包含专家)成为 “人民” 心中愚蠢甚至邪恶的化身,成为精英将不再成为 “人民” 自身及其子女的选项。为证明自己的论点,在没有逻辑能力的人民口中一句 “专家说的也未必对” 成为信条。殊不知这种信条的开始,往往来自某个认知能力更低的 “网红”。当 “精英” 与 “人民” 互为贬义词时,“决策权一定不能交给对方” 已成为双方都迫在眉睫需要做的事。一方面,社会在制造阶层流动性通道;另一方面,阶层在进一步固化。在下不才,潜心研究将能早就 “精英认知” 的内容做成适应儿童的教育方式,并在自己女儿教育上进行实验,迄今已近十年。经济学,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只要把吓人的 “大词”(专业用语)改成 “棒棒糖,小兔子”,一年级孩子完全可以听懂。以精英为主导的共和,而不是以人民为主导民主,吾之所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人可以无知,但不能无知而不自知,更不能以无知为武器去攻击知识。因为,当这样的反应演变成整个社会的共同性格的时候,当最后一个专家也陷入沉默的时候,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就会变成无知之徒的狂欢之地;我们头顶的这片星空,也会陷入没有觉知的无尽黑夜。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带着一个清醒的头脑来看待这个世界

                            之前听顾老师的课的时候就已经听说过这本书了,那时候就一直很想读,但是直到今年才算是把看书的档期给腾了出来。五个小时多读完,算不上特别快,但是总归还是一本比较容易理解和读进去的书。只不过,读进去未必就真的能够消化。作者用了很大篇幅在强调自己只是提供了一个视角,不是在阐释什么真理,也不是在做什么控诉,他只是站在一个 “专家” 的角度去审视这个反智主义横行的时代并且做了非常详(zhu)细(guan)的分析。从表面看过去,不管看到的是让自己觉得特别解气和舒爽的内容、还是看到的是作者对读者本身某些行为无情的嘲讽,我认为都是没有必要的。本身专家和平民就只有一线之隔,在某些领域是专家,换一个领域就是平民了。但是我们又不可能时时刻刻地把领域划得那么清楚,所以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大家既是专家,也是平民。这也是作者用心良苦的地方,他希望大家能够看清自己 “专家” 和 “平民” 的边界,做专家该做的事,也做平民该做的事,不要在不是自己专家的领域强行充当专家,也不要去做专家不该做的事(比如过分的预测)。从全书的最后一句看,作者并没有居高临下地指责什么,读者一定要放平心态,这是最重要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专家之死

                              前两年,我隐约记得在网上看到文章说美国这几年反智主义越来越流行,甚至有很多美国人不相信地球是圆形的!这次读到的托马斯・尼科尔斯的《专家之死 —— 反智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正好详细地介绍了这一社会现象。其实不光是美国,专家这个头衔,在中国的地位这两年也是江河日下。网上很早就流行起来的 “砖家、叫兽” 就是大众对专家看法最形象的表达。为什么在科学文明如此昌盛的今天,代表理性和知识的专家沦落到如此地步?尼科尔斯给出了三个解释:第一,美国的高等教育出了问题。什么问题呢?首先,高等教育不再是对有能力深造的青年进行复杂知识的教育,而是变成了生意。学校关注的不再是教育质量,而是怎么样才能让客户(学生)满意。这样一来,大学里的专家,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稀缺性就被剥夺了,学校里不再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学生心理上对老师们变得居高临下。其次,上大学变成一种消费后,作为顾客的学生们自然会自诩为上帝,蛮横而无知,不再认为真理是掌握在专家的手中。加上要讲 Diversity(多样化)的政治正确性,新一代的大学生们已经把专家拉下了神坛。尼科尔斯总结的第二个原因是互联网的兴起。我觉得,从互联网上获取知识首先失去了仪式感。你看中国古代有 “拜师求道、程门立雪”,聆听老师的教诲得有个庄重的仪式。现在呢,专家研究了十几年、花了几个月写的一篇科普跟二狗子吹的牛都是网页上同样的几 K 字节,而且还没二狗子吹的好听。如果二狗子素质高一点,那也是转手把专家的文章改几个字就用自己名字发了,下面一堆人评论 “有道理,比专家强多了👍” 并且,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实在太容易了。随手一搜就能让你引经据典、口若悬河。这种情况下,谁都觉得真理就藏在自己的口袋里,专家有什么了不起,我就是专家!尼科尔斯总结的第三点是媒体的不负责任。媒体本应该是理性的布道者、知识的传播者,为什么反而成了 “杀死” 专家的帮凶呢?因为媒体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精通,却又爱作出一副专家的样子,偏偏喜欢摆立场。在美国,沙利文案之后,媒体失去了程序上的压制,彻底成为了 “无冕之王”。与之相伴的,并不是媒体素质的提高,反而是虚假新闻和歪曲事实的泛滥。当媒体胡说八道成为普遍现象后,就成为了反智主义的急先锋。特朗普一直愤怒地指责 “fake news”,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个人的两点补充:第一,普通民众对待专家,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是对高端玩家的仰望,到了现在却又转为不信任和不屑,两种态度都太过极端。我们需要摆正专家的位置,对待权威不卑不亢。首先,要知道专家毕竟是他所研究领域的精英,经过了长期的知识积累和严格的学术训练。专家虽然不可能 100% 永远或完全正确,但是基于他受过的训练,他犯错的几率远远小于普通人,这一点,是值得我们信任的。其次,也没必要过于迷信专家。现代科学体系越来越庞大,现代的专家很少能像两三个世纪前的先贤那样对一门领域、甚至多个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更多地是在自己的细分领域里钻研。我们在需求建议时,要记住我们才是为自己负责的人,对专家对话需要自己独立思考、求证和判断,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第二点感受是,真正的专家所说的话,是能体现出极高的智识能力,包括逻辑的严密性和不做绝对的判断力。我们都更爱听媒体上夸大的情节,或是广为传播的阴谋论,这是因为这些故事让我们有一种 “我掌握了真相” 的错觉,可以从中获得 “确定感” 和增强 “自信”。但我们心里要清楚,在关键的知识点上我们需要回归理性,尊重科学事实,stay humble,让自己向真正的智识靠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兔丝附女萝

                                兔丝和女萝本来都是需要依附于大树才能生长的,但彼此并不能相互依靠。当下的专家和民众正是如此,本该共生,却逐渐相行见远,各自为政。如果要说专家死了,其实民众也命不久矣。

                                不知何时起,美国的反智主义逐渐横行,尤其是在最近的新冠疫情期间。民众不顾专家的建议,各行其是。专家彼此之间也矛盾重重,即使想选择信任,往往都清楚该听谁的。再加上恐惧情绪的感染,让彼此之间早已存在的嫌隙逐渐扩大和全面化。结合曾一度盛行的疫苗阴谋论等,可以更加理解书中所说的情况。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专家逐渐风光不再,人们更加相信搜索引擎提供的,甚至觉得一切皆可以搜到。网络的开放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于各路专家的不相信和反感。加上各种谣言阴谋论等助推,生活在后真相时代的人们逐渐选择相信自己版本的真相。再加上美国对于权威一直的警惕和对于个人自由的过度鼓励,情况愈演愈烈。

                                其实类似情况,我们也不太陌生,尤其是专家这一词早已被赋予侮辱性的含义。不过即使专家有千般的不好,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其发挥一定的作用。否则加上教育商业化和新闻娱乐化,在面临人生的诸多选择时,我们更是无所适从。而专家更需要依靠民众来完善,让自己更有活力,更上一层楼,否则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2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别成为智识上的蠢者

                                  如果说对我们这代人影响最大的就是互联网,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如果从媒介的角度看,那么互联网已经完全重新塑造了新的信息要素!可对于每个人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我们每天在互联网上快速获取的大量信息,也许有很多是 “事实”,可有多少是知识?尤其是现在社交平台的出现,带来了最典型的 “网络暴力”!这也就延伸出一个问题:专家还值得相信吗?就像网上流行的到底是专家?还是砖家?也正是这种声音,让反权威成为了一种流行,也成为一种标签!就像此书提出的:专家之死!因为很多人开始不相信专家!认为这些都是欺骗!可就像作者所说,信息的爆炸,确实带来了一些假专家,甚至很多人在自己非专业领域发声!作者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依然要去相信知识,相信专家!因为专家不是为了了预测未来,而是为了给出解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是一个知识过剩的时代,也是专业主义被放逐荒野的时代。对美国反智主义盛行的探讨,把无知当美德,维护个人的自主权,保护日渐脆弱的自尊心,隔绝外界的纷扰。“知识分子” 或 “学者” 成了嘲讽的字眼,文凭既不能证明你接受了教育,也不能证明你接受了培训,只能证明你按时支付了学费。观点虽不深入,但提出的问题值得深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精英与所在社会的卓有成效的互动, 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挑战。公民人格平等,但才学不对等。 民众在很多时候寻求的是情感上的认同,而非知识上的进步。对于精英的不信任,反智主义的盛行,精英有责任。且不说,他们犯的少数的错误。在表达观点的时候,传播技巧缺失。给人的感觉,是否定对方的观点,在听取民众发言之前,耐心已经丧失殆尽。高高在上。沟通能力堪忧。拥有顶尖的专业知识不是全部,必须要辅以优秀的沟通技巧,让对方能接受。可惜,营养学家和弹道导弹专家并不见得就是表达和沟通方面的能手。谁叫你是专家呢,只能指望你了。调整自己,承担责任。指望民众改变,那是休想。他们不会主动求变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重点剖析了近年美国出现的一种社会态势 —— 大众开始越来越不信任专家、抵触专家发言,使得越来越多的专家选择闭口不言、陷入一种 “社会性的死亡”。书中指出:“专家之死” 背后,是高等教育的商品化,互联网领域的内容过剩,以及媒体行业的娱乐化趋势;这三个推手使人们陷入 “无知而不自知,无知却很自信” 的怪圈,对专业知识分子产生敌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专家”都以为自己是对的,并且想说服对方

                                          相信你也发现了,有一种强烈的自恋倾向:有些人宁愿相信复杂的无稽之谈,也不愿接受他们所处的环境是不可理解的、是他们智力无法理解的问题的结果,甚至是他们的错误。我发现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因为我看到了朋友圈里很多人所分享的帖子,内容从疫情到国际情势,还有兜售各种东西。我通常避免争吵,因为我不想破坏关系,但这是正确的反应吗?尼科尔斯的书听起来像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他在书的开头进行了一些反思:“专业知识的死亡” 是那些堂皇地宣告自己重要性的短语之一。坦白地说,当我看到一本关于专业知识的书时,我首先想到的是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Friedrich Hayek) 对一个由专家管理的国家走向奴役的警告:… 正是由于他在自己领域的抱负受挫,才使得专家们对现有秩序发起了反抗。我们都觉得很难忍受看到那些人人都必须承认既可取又可能的事情没有完成。在我们的偏好和兴趣方面,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专家。我们认为,我们个人的价值观秩序不仅是个人的,而且在理性的人们之间的自由讨论中,我们会说服其他人,我们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哈耶克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理由,即知识方面的知识谦虚,以及承认我们自己的偏见。我们可能会认为世界会变得完美,只要我们能行使权力使它变得完美。这通常是一种错觉,而专家们尤其容易产生这种错觉。所以我承认我对尼科尔斯的观点有点怀疑。哈耶克但尼科尔斯并不主张让专家掌握政府的所有权力。绝对不是。他明确指出,政策制定者 (决策者) 和专家 (知情者) 之间是有区别的。两者分开是有原因的。他承认,知识分子可能太过专业,以至于看不到大局。它的职责是向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知情的意见,决策者有专家所没有的压力和责任。事实上,尼科尔斯还引用了哈耶克的一段类似的话。我担心尼科尔斯已经在我的评论观点上打败了我,因为他似乎和我读过同样的书!尊重一个人的意见并不意味着平等尊重那个人的知识。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是否是一项明智的政策仍存在争议。然而,没有改变的是,一个有经验的天体物理学家和一个大学二年级学生的猜测并不一样好。我明白尼科尔斯的意思。但有时这让我感到不快。事实上,这段话来自书中我最不赞同尼科尔斯的论点的地方。他讲述了著名天体物理学家罗伯特・杰斯特罗 (Robert Jastrow) 关于导弹防御计划的演讲的故事。一个大学生不同意他的观点。当这个大学生无法让杰斯特罗改变他的观点时,他耸耸肩说:“嗯,你的猜测和我的一样好。” 杰斯特罗叫住了他:“不,不,不。我的猜测比你的好得多。” 尼科尔斯对专家知识的辩护让我想起了切斯特顿对普通人的辩护:现在有一种习惯,认为大多数现代的错误是由普通人造成的。我想指出,这个不寻常的人究竟犯了多少骇人听闻的错误。认为暴民犯了错误是很容易的;但事实上,在它的上级利用他们的优越感犯下更严重的错误之前,它甚至连犯错误的机会都没有。人们很容易厌倦民主,呼唤知识贵族。但问题是,每一个知识分子贵族似乎都是完全不懂知识的。任何人事先都可以猜到,无知的人会犯错误。那些消息灵通的人所犯的错误,是没有人能猜到的,没有人能在恶梦中梦到的,没有人敢想象的。如果你想要一个平衡尼科尔斯的书,切斯特顿的《普通人》(《 Common Man》)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然而,我并不认为尼科尔斯会不同意。他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讲述专家的错误以及他们自己是如何造成这些问题的。他认为,民主取决于专家和他们所服务的社会之间的信任关系。而关系是双面的。如果我们想要有效地合作,我们就必须停止相互指责。根据尼科尔斯的观点,并非所有观点都是平等的,有一个作者实际上与尼科尔斯的观点一致,他就是 C.S.Lewis,一个地狱里的恶魔和高级官僚,他提出的一个观点,我认为许多人应该好好思考:说我比你优秀的人是不会相信的。即使他说了,他也不会说的。圣伯纳犬从来不对它的玩具狗说什么,学者从来不对笨蛋说什么,佣人从来不对流浪汉说什么,漂亮女人从来不对普通女人说什么。在严格的政治领域之外,只有那些觉得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低人一等的人才会主张平等。它所表达的正是人类拒绝接受的对自卑感的搔痒、刺痛和痛苦的意识。因此不满。是的,因此他憎恨别人的种种优越感、诋毁、希望它的毁灭。托克维尔在美国民主中也指出了类似的思路。这是我们的弱点之一。我们通常可以忍受它,但它给我们带来了独特的问题。尼科尔斯也没有以愉快的方式结束这本书,因为他没有列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清单。他给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预测:不幸的是,我怀疑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将是一场尚未预见的灾难。在这次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一边是专家,一边是普通民众的代表划出了战线。这会使专家和公众之间更加信任,还是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大家可以留言讨论看看。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