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高效不意味着超额工作或者拼命工作
高效不意味着超额工作或者拼命工作,也绝对不是花更多时间在工作上,甚至牺牲个人生活。高效意味着目标明确,有远大的目标和短期的 SMART 目标。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能够激发人的动力,从而使行动变得高效。通过一件件自己可以掌控的小事,增加掌控感,找到内控点,做事情就会更有动力。接下来第 2 步,是让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感。以上是增加个人动力的方法。作者还介绍了如何高效做决策的方法,利用贝叶斯决策法,简单来说就是概率决策法,通过对不同事情对结果造成影响的概率的累加,来帮自己判断应该采取哪种决策方案。使团队高效的方法:营造团队的心理安全感,让大家能够放心的畅所欲言,并且勇于承担创新的风险。整本书围绕着如何让个人和团队更加高效的出发点,介绍了具体的方法。简而言之,高效不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也不是让自己更加拼命的工作,而是利用管理的方法,让大家能够更开心地完成本职工作,激发个人和团队的内驱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创造力。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如果只是看豆瓣的评分和评价,我可能错过这本书,读完之后真心推荐!作者用格拉德威尔式的讲述技巧,一个悬念故事,引出几个案例和一个道理,构成了每个章节的主题。为了作总结,下面把各章节串起来:①激发动力要激励自己,必须先让自己拥有掌控力。然后赋予自己的行动更大的意义。在难以忍受时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面对一个很无聊的游戏,当人有一种自己拥有 “决定权” 的错觉时,还是可能上瘾。而养老院里的那些容光焕发、头脑敏捷的老人有个共同点:叛逆,他们觉得生活还在自己掌控之中。这种掌控感是我们做事的动力。一个人要擅于做决定、做选择,相信一切在掌控之中有些人具备成长性思维,拥有内控点,凡事归因于自己,书中举例的宅男在海军陆战队完成了蜕变就是利用了 “建立内控点”。②团队合作 “周六夜现场” 节目的成功得益于团队文化中的心理安全:每个成员都可以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每个成员都真正在乎别人的感受。③保持专注本书举了两个对比鲜明的航空案例。由于机组人员没能建立起强大的心智模型,导致了一起本不该发生的空难和一起化险为夷的迫降。我也一直在思考自己没有急智的问题,紧急情况下出现认知隧道效应和反应性思维,结果一错再错。而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就是在平时想象场景或者复盘,通过讲故事来构建心智模型,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调动、启用。④设定目标本章主题是要把延展目标和 SMART 目标结合起来,别因为小目标而弄丢了大目标。举了通用电气因 SMART 目标获益且受限,又因韦尔奇的延展目标而成功。以色列情报高官聚焦在避免民众恐慌的短期目标,忽略了保护以色列国土安全的最重大目标,导致了严重的判断失误。⑤掌控力丰田拉灯绳的企业文化启发了皮克斯等众多公司,赋予员工决定权可以让任何人成为专才。⑥做决定以扑克赛冠军的成长心路为例,识别人性中寻找确定性的弱点,应该坦然面对不确定性,让概率为已所用。生活中的决策,大都是贝叶斯法则的运用。⑦创新举了《冰雪奇缘》的创作过程。把其他领域中惯用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手段用新颖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时非常有效的创新方法。要认识到,面对创新瓶颈时的至暗时刻、绝望无助是必经历程,要充分相信自己,才能释放自己的创造性。⑧获取并应用数据 为何只有亲身经历的道理才能改变我们?就像信息数据、方法技巧,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获得或学习的过程。我们用手写下的比用电脑敲下来的更印象深刻,磨刀不误砍柴功,我们要构建自己的数据应用系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习惯的力量》作者讲述的高效的秘密本书中,作者探讨了高效工作的秘密。总结全书,要做到高效工作,有以下要点:1. 激发动力。激发动力的关键是要证明掌控权在自己手中,并且要想清楚这个任务和自己在乎的事情息息相关。2. 设定目标。有两种目标,一是延展目标,二是 SMART 目标。延展目标能代表你的远大志向,SMART 目标能够拆分成更多的小目标。3. 保持专注。想象未来会发生什么?潜在的障碍是什么?怎样提前扫除障碍,给自己一个期待发生的故事。4. 做决定。使用贝叶斯方法,想象各种可能的结果,像专业人士一样预测各种结果的概率。5. 使用数据。注意收集数据,并且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用数据代替模糊的感觉。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2023 年读完的第四十本书,16 万字的《高效的秘密》。这本书是《万维刚精英日课》解读过的书,书中有很多的佐证故事。说实话,干货没记住多少,故事读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故事有兴趣自己看,我来试着总结一下几条方法:激励自己要通过掌控感和赋予所做之事的重大意义;打造精英团队要给与团队成员平等的话语权(通过固定发言时间的方式)、心里安全感和培养社交敏感性三条来实现;制定目标要既有延展性又要进行拆分并符合 SMART 原则…… 虽然貌似知道了这么多,工作没有目标和方向,只有无价值无意义无提高的重复劳动,看不到天花板却也是一种工作上的悲哀。我这是进入职业倦怠期了吗?我的方向在哪里?我还能干多久?这些都是问题。三十不惑,我都奔四了,依然充满了问题和困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