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这不是我的问题、我要该向谁证明——我读《局外人》
“这不是我的问题、我要该向谁证明,我终于感到来自世界的恶意。"这几句歌词是来自说唱女歌手陈近南的原创歌曲《来自世界的恶意》,我想作为" 局外人 "默尔索的心里独白也是非常适合的。他感觉世界对他满满的恶意。一个儿子在母亲的葬礼上没哭,就有可能是杀人狂要被判处死刑吗?默尔索不是不爱妈妈,他只是厌恶撒谎和表白;他谈不上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性格内向、乐于助人,不喜欢说废话,不愿做违心的解释。一个看似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在人海里溅不起一点浪花的小人物,就因为比别人活得更为真实,拒绝向社会的潜规则妥协,羞辱了这个伪善的社会,便被社会情理和荒谬的司法、道德审判体系排出了" 局外 "。 为了制造" 局外人 "的感觉,在小说中,加缪始终以一种单调到枯燥的、毫无内在逻辑的叙述语言,甚至陌生的遣词造句法将读者拒之故事之外,不断重复地提醒且迫使读者产生阅读上的距离感和隔膜感,让你总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劲、不太顺。但是" 局外人 "默尔索不是白痴,不是混蛋,更非冷血动物,充其量,他是一个过得太过理性自我的人。为什么他要让母亲去老人院?他是理性分析过的。一是因为赚的薪水不够找人来照顾她。二是因为长久以来跟母亲无话可说,反而在养老院里她能找到伴儿。而对于母亲的死,他也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觉得人都要死的,这是早晚要发生的事,正常人或多或少都设想过自己所爱的亲人死亡。所以他觉得母亲死了,他也能接受,他没哭,而且他认为日子也还要继续。但这些都成为证明他" 十恶不赦 "的依据。临刑前的关押时间里,他依旧理性。他屡次拒绝接见神父,拒绝临时归皈上帝。他觉得自己犯了罪自然要付出代价,但别人无权要求他更多的东西。他说" 对于我真正感兴趣的事我也许没有绝对把握,但对于我不感兴趣的事情我是有绝对把握的。"神父找他谈的,正好是他不感兴趣的事情。最后他坦然地走上了断头台。上一段引用的那句话,来自默尔索最后喷薄而出的对白。而这段时间,我也在看《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二季,我突然看到马頔表演时有一段独白,我为之震撼,感觉这简直是为默尔索而写的那样。当我坐在井底呼唤山海的时候,日落会慢些吗?当满天繁星同时闪耀的时候,噩梦会醒来吗?当世界无处不在恶语相加的时候,温柔会继续吗?当最后的结局即将揭晓的时候,那些秘密还重要吗?一切只是虚华燃烬后的一声叹息,所有人鸦雀无声,却在彼止的灵魂里轰轰作响。有人想起我吗?有人听到我吗?有人在乎我吗?放弃眼睛嘴巴,我们会成为不同的人吗?好像只有耳朵听到我说,我是我吗?最后说回这本书。我看到很多人在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为它披上了批判现实主义、荒诞写实主义、存在虚无主义各种外衣。而我却习惯以代入主义来阅读。我不想掩饰自己对" 默尔索 " 这个人物的喜爱,哪怕他会暴露我的暗黑内在,因为我不够他那么真实。而且我觉得他是幸福的。就像默尔索说的,既然人早晚都会死,三十岁死和七十岁死也没什么大的区别。既然所有的人都会死,那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在哪个时间死,也不是那么重要。对于默尔索来说,他觉得自己过去是幸福的,现在临死依然觉得幸福。这个社会虽然背弃了他,但他从来没有背离过自己的内心。这就够了。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5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局外人》一句话: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一个小故事:有个人早年离开自己的村子,外出谋生。过了二十五年,他发了财,带着妻儿回家乡。他母亲与他妹妹在村里开了家旅店。为了要让她们得到意外的惊喜,他把自己的妻子与儿子留在另一个地方,自己则住进他母亲的旅馆。进去时,母亲没有认出他。他想开个大玩笑,就特意租了一个房间,并亮出自己的钱财。夜里,他的母亲与妹妹为了谋财,用大锤砸死了他,把尸体扔进了河里。第二天早晨,他的妻子来了,懵然不知真情,通报了这位店客的姓名。母亲上吊自尽,妹妹投井而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4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局外人与围城:我们和这个世界有关系吗读完加缪的「局外人」,为年轻的他能写出思想这么深邃的小说感到诧异。反回来思考,让我想到的另外一本书是钱钟书的「围城」。遂查了一下写作背景和时间,才发现两本书的写作背景和时间很接近:1942 年,29 岁的加缪写下了的「局外人」;1944 年,36 岁的钱钟书写下的「围城」。二战期间的 1940 年,纳粹的铁蹄踏入了法国,而中国的抗战从 1931 年开始一直到 1945 年才结束。而钱钟书早年在法国留过学,深受相关思想影响。不消多说,他们都是通过作品表达了在乱世中对世界的看法。围城里西学回国正血气方刚的方鸿渐在传统的世俗围城 —— 婚姻、工作、社会地位、身份认同等 —— 之外,好不容易在围城里走了一遭,但最终落败在现实世界里的世俗围城,成为「局外人」。默尔索自认为可以随性、无拘束、不受世俗约束「在别人看来是怪诞」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世界并不按照他的意愿运行着,最终被世界里的人「按部就班」地夺走了生命,始终没有走进围城。两部作品穿越了东西方,以不同的方式讲述了主人翁的故事。围城以第三人称描述,局外人以第一人称展开,两部作品中有部分「共轭式」的词句。局外人的主人翁默尔索由于误杀了一位阿拉伯人,在锒铛入狱后的审判即将来临时,他期待自己的案件会有新情况出现 —— 乐观、转机,想到:我可以说,夏天很快被第二年夏天所替代。然而,现实中检察官和法官完全按照「世俗」的另一套逻辑,复盘了他的杀人动机,被判死刑,导致了他放弃了挣扎:对我来说,只有 “昨天” 或 “明天” 这两个词才有意义。但我感到自己的心已关闭,因此连对她的微笑也无法回答。... 围城的开篇第一句:... 红海早就过了,穿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在我看来,这些句子不仅是「应景」而写,而且包含其他意味:世界和时间不会放过任何人。这也正是围城和局外人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 存在主义。两部作品都以悲情结局,在主人翁的歇斯底里的发泄后,回到了寂静和终点。围城:方鸿渐这镊子松了、钝了,他的睡也坚实得镊不破了,没有梦,没有感觉,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时也是死的样品。局外人:他走了之后,我安静下来。我疲惫不堪,扑倒在床上。我觉得我当时睡着了,因为我醒来时星光满面。乡村的噪音一直传到我的耳边。夜晚的气味、泥土的清香和盐的咸味使我鬓角清凉。这沉睡的夏夜美妙的平静,如潮水般涌入我的心中。这时,黑夜将尽,汽笛鸣响。这声音预告,有些人将前往另一世界,即我现在已感到无关紧要的世界。就如同人们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两部作品,透射出两位作者对世界的感知,以及所传承的共同思想,包括他们的生平、接受的教育、从事的职业、受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等,是我从这两部作品中看到的。最后,我们和这个世界有关系吗,为什么?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32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反派竟是我自己…【好读】是我的第一印象,按照时间线第一人称的叙述,很容易就跟着加缪走进了男主默尔索的世界。这大概是我目前读到最 “平易近人” 的名著了。【电影感】文字如同胶片在转动,我能很清晰地从字里行间看到面无表情的 “我”,在晃得人头昏脑热的骄阳下不停地冒着汗精神恍惚,两次,一次在 “妈妈” 的葬礼,一次在 “杀人” 现场。那种魂魄离地三尺的眩晕感,让人完全能体会 “我” 扣下扳机的动作。【完全不过时】乍一看小说的剧情不可理喻,细想一下却发现这就是 “现实”,每天都在上演。你我大概都曾经是 “反派”,因为一件毫不相干的事,给男主判了死刑。是的,我在过程中认定检察官是反派,但可怕的事情发生了,看完发现自己也或多或少就是 “检察官”……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活得模糊的局外人这本书第一章讲他参加母亲的葬礼,全程用了一种电影感的描写,完全没有感情掺杂其中。但后面看到玛丽那里,文字开始有了起伏,让人能觉察到默尔索也是有作为人的欲望的。但他时常有一种旁观者的感觉,好像自己是自己人生的局外人。即使面对恋人,他也不愿意说自己想娶她。面对法庭,也不愿意说自己因为母亲的去世而感到难过。我觉得,人就是因为拥有不同于机器的感情,人性因为有种种不完美而显得珍贵。人性的珍贵就体现在亲人离世时会情绪崩溃,面对异性时会产生欲望并由此带来美好的感情。热爱生活的一种解释可以是,你把自己的意识完全沉浸在你的经历当中,非常投入的去度过这一生。在这过程中,该笑的时候大声笑,要哭的时候放肆哭。难过和开心的情绪都非常浓烈和真实。我觉得这是一种热爱生活的方式,即使你表现得并不时时刻刻在 “热爱”,甚至经常因为难过而痛苦。这种局外人的视角其实是对悲伤场景的一种非常有效的保护。当你用旁观者的眼光看自己的生活,你的人生就像一场第三人称的游戏(侠盗猎车?塞尔达?),你觉得仿佛经历这一切的不是你自己,而是你游戏中的主角。这种时候你对悲伤和痛苦的感知就会显著的减轻。就像佛家说的达到了 “无我”,“超脱” 的境界。如果你真的有这种超脱的心态,那在另外一些事情上其实是有副作用的。你不能深刻的感受恨和难过,也就相应的不能那么敏感的体会爱。就会少了很多人生的酸甜苦辣,缺少了很多乐趣。或者用《局外人》书里的说法,少了些人性。书里的法官就觉得默尔索是一个缺乏人性的人,他可以在母亲去世的第二天就和女人约会上床,会觉得这个人没有同情心,没有对亲人的爱。他活得很模糊。因为他对痛苦的免疫是用 “局外人” 的视角来实现的。他把自己的意识和自己的经历疏离开,让自己的意识仿佛在看着别人的人生,用这种方式减轻(或根本是不太能体会到)母亲去世的痛苦。这种方式也让他对爱情的欲望和体验被减轻了。他对爱情只留下本能的冲动,但没有在脑海里构建出一个故事来讲给自己,没有说服自己他是不是爱玛丽。他对什么事情都觉得 “做不做都行”。结婚也是,做朋友也是,代笔也是。这是对自己的感情的模糊,是对自己人生轨迹把控的模糊,是完全被动的随波逐流。这不是对人生和经历的事情有通透的理解以后的行为。我想象中,活的通透就是那句 “认清了世界的真相而依然热爱世界”。热爱世界就需要在合适的时候放肆地笑,也放肆的哭,非常投入的过这一生。这才是觉得这个世界值得的态度。而没有认清真相的热爱世界,可能是因为没有被伤害过,可能因为身边的环境太美好,这种热爱是脆弱的,容易被污浊摧毁。而如果体会过人性的黑暗,又感受过光明,被世界伤害过以后再来谈热爱世界,仍然愿意在合适的时候放肆的投入,又能一定程度上做到在难过的时候主动用局外人的视角释放出一些疏离感,以此主动减轻伤痛,这是我想象中活得通透的样子。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这世间谁又不是“局外人”呢加缪,一直很喜欢他,不仅是他的荒诞文学,还因为他长的好帅,就是英年早逝,实在可惜。2019 年读加缪是我的重点读书计划,经典作品以及三卷本《加缪手记》。苏珊・桑塔格说过:“卡夫卡唤起的是怜悯和恐惧,乔伊斯唤起的是钦佩,普鲁斯特和安德烈・纪德唤起的是敬意,但除了加缪以外,我想不起还有其他现代作家能唤起爱。他死于 1960 年,他的死让整个文学界感到是一种个人损失。” 在她看来,加缪是 20 世纪文学具有 “理想丈夫” 般形象的作家,同样描绘自杀、冷漠、罪咎、绝对的恐怖这些现代文学主题,“却带着一种如此理智、适度、自如、和蔼而不失冷静的气质,使他与其他人迥然有别。” 深以为然。从《加缪手记》中,我不只读到了他的读书杂感,生活随想,情感波动,还有写作构思的方式,更有精彩动人的哲学思考。从他的笔记中,我看到了一个智慧的痛苦的加缪,穿过荒谬的迷雾毅然决然地选择拥抱阳光和爱,喜欢这样的加缪,“冬天的每一个句点都是春暖花开,尽管会周而复始”。《局外人》这本书不是第一次读,随着年纪和经历的增加,每读一次,都会感觉加缪真是太厉害了,薄薄的一本小书,写尽了世间人性和现实真相。书的篇幅不长,仅有五六万字,但却成为法国 20 世纪一部极有分量、举足轻重的文学作品;主人公默尔索只不过是一个小职员,在平庸的生活中糊里糊涂犯下一条命案,被法庭判处死刑的故事。小说开头,仅仅用了十六个字,“今天,妈妈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 但也许这是外国文学中最简炼却最打动人心的开头了。故事非常荒诞,默尔索对于母亲的死,表现的异常平静,甚至在外人看来是冷漠,他对社会的一切事情都觉得无所谓,母亲的去逝并没有让他觉得多么悲伤,直到他不慎枪杀了一个流氓,他被法庭审判和指控,检察官借他在母亲葬礼上的冷淡,指控他为杀人凶手…… 当一个漠视规矩的人出现时,他能否在规矩的世界中顺利生存呢?加缪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漠视规矩的 “局外人”,究竟他一个人的荒诞,还是这个世界荒诞?整部小说,加缪写的冷静至极,从始终不显露出一点激动情绪,语言丝毫不露声色,多用短句,几乎看不出人物的思考,甚至有些罗嗦,但所有的细节的意义 —— 始终都是绝对的冷静与克制,情绪控制得牢牢的,简直密不透风。《局外人》的内容比起很多作品来说,既不丰富,也不波澜壮阔,主干单一,简约精炼,含蓄内敛,但却给现代趣味的文化界与读书界提供了新颖的、敏锐的感受…… 以世俗的眼光,完全看不到主人公默尔索身上有任何可取之处。母亲去逝,他貌似看不出难过,也许还不如他对旅途劳顿的郁闷;在葬礼上,没有眼泪,没有悲恸,随意地抽烟,对守灵的同伴心生厌恶的;葬礼结束后,照常出游,与女朋友约会,看电影,做爱;表面上他看起来是随和的,但却与所有人保持着距离,没有真正的朋友,不合群,朋友于他可有可无;对爱情和婚姻,他也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我不爱你,但你想结婚我也不反对;对工作不求上进,仅是维持生存的手段;对待生活,懒惰又无趣。书的后半部分,因为防卫过当,误杀了人,受到道德审判和处以极刑,虽然有现实意义,但客观说,默尔索是一个无害的人,在加缪笔下,所有看似无关的细碎的描写,所隐藏着真正的默尔索,那就是所谓的 “局外人” 的意义。行刑前,神父来让他忏悔祷告,但默尔索说 “我不信上帝”,一个 “局外人” 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看似对什么事情都不在意的默尔索,其实有他真正在意的东西,那就是 “真实”。他认为人总是要死的,所以没必要过于悲伤,与其陷入痛苦,不如享受当下,于是他和女友约会,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已很好了,工作不想过于强迫自己,所以,他是一个无比真实的人,他试图跳出这个世界,从 “局外人” 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的荒诞本质中残留的真实的美好。只是因为他 “过于正常”,才与这个扭曲的世界格格不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只不过很多人善于带着面具生活,这世间谁又不是 “局外人” 呢,也许不是我们出了问题,而是社会出了问题。但大部分人已经被社会驯化了,习惯了社会规则和生存游戏。这本书之所以经典,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加缪道出了全人类的心灵困境,从 “局外人” 身上我们都多多少少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共鸣。愿读过《局外人》的人,都能如默尔索一样,做个清醒自知的人,拒绝虚伪,拒绝谎言,拒绝附和,任何的决定和选择,都是由心而发,做最真实的自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在虚无中的意义之网直面每个人的审判“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我” 以一个局外人出现在加缪构造的世界里,被动、真实、疏离。即便织就了 “我独清” 这张网,让我 “怡然自得”,却与世俗的这张大网有些格格不入。“我” 接受了生活的重复,工具理性的简洁,不需要信仰、不需要救赎,我只想要我的生活。我的生活或者被快感驱动,或者被他人迫使驱动,当然前者更主动,后者 “我” 一般会用 “怎样都行” 来敷衍,要是迫使的 “过分” 了就很烦,如烈日般让人头昏脑胀。“我” 当然不是没有情感需求的人,书中每一次带 “妈妈” 的词句,都能感到 “我” 妈妈的爱;在看到马松和他妻子时 “我” 也一度渴望与玛丽结婚;雷蒙把 “我” 当哥们时我也会蛮开心;塞莱斯特的证词也让 “我” 很想拥抱他。可是这一切都不在我的意义之网中,所以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再来一次”,哪怕就一天,在被执行死刑前,做一个符合 “我” 的意义之网的自己。这样的局外人,当 “我” 没有触动社会这个大网的时候,只需要静静的、细细的看着周围一切人、事、物,有趣是有趣,只是这些都不会触动 “我”,我只在参与、观察。意外,可也许也是必然的,因为 “交友不慎” 卷入一场斗殴事件,又意外的不知是母亲的逝去还是海滩的阳光让我昏晕的状态下 “我” 杀了人,“我” 有罪,于是 “我” 就不得不直面与社会这张大网有些格格不入带来的惩罚。“我” 被检察官认定为没有人性,只是我不能像他期望的那样表达哀伤,就成了泯灭人性的存在;陪审团、法官们、记者和观众们就在 “一面之辞” 下接受了我的暴力形象,这算是早年间的 “网暴” 案例了吧!“我” 的律师总是叮咛我不要用我认为对的话语表达,只是因为这些真实的话和大众可以接受的认知不相容。为什么送葬就一定要哀伤?守灵就一定不能抽烟?当肉体的折磨(饥饿、困乏)压制了情感是,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吧。当然如果我哄好检察官,他也可以把 “我” 说成承受巨大悲痛,表面平淡内心痛苦,看电影、约会等等行为都是为了缓解悲痛的手段,只是在依然难以遏制的时候遇到了那些威胁 “我” 朋友生命的歹徒,最后勇敢的护卫了 “我” 和朋友们……。“我” 在最后临刑前与神甫的激烈碰撞,个人诉求与社会要求的激烈冲突,人们抛弃了 “我”,上帝就能救赎得了么!“我” 思想里充满虚无的幻想,一面懦弱、妥协到轻易放弃了上诉的可能,一面用自我辩解化解了死亡的恐惧,可直到最后还幻想着有赦免、逃生的机会,不要被上帝救赎,不要同情关怀,只要一个自己都不打算采取具体行动的想象中可能有的机会。《局外人》的故事在不同的时期、群体、环境、场景中以不同的演绎方式一再上演。这是对人的意义的生活试炼,也是重复警醒。每个人是融入、是疏离、是创造呢?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自始至终我没能理解莫索尔先生用零零碎碎的三个多小时读完了加缪的《局外人》。很惭愧,刚开始我读得不是很愉悦,因为在我看来加缪刚开始的书写有些啰啰嗦嗦不着边际。而那位莫索尔先生也让我产生了某种不适感,我感觉他就跟傻子似的,他好像特别缺乏同感共情能力,而且显而易见他又是一个讨好者,没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但他同时又像极为有主见。根本不在乎别人的什么看法。总之很矛盾。但是文章的后半部分确实很精彩。节奏也明显快了起来,紧凑了起来。不论是语言,还是思想,还是其他的什么都深邃了起来。对于法院的审判,检察官的辩护,以及所有的代表正义的一方的审视,我觉得非常到位。是的,通常情况下,我们这些渺小如尘埃的人,只要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要一不小心站在他们的对立面,那就是必死无疑的下场。但我觉得这本书我还得读一遍,才能真正领悟他的精髓。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只有“昨天”与“明天”才有真正的意义人生常态与人生意外小说的第一部分是讲人生常态,第二部分是讲人生意外。在常态中的日子,几乎都一模一样,正如小说中所讲的,【日子,过起来当然就长,但是拖拖拉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就混淆成了一片。每个日子都丧失了自己的名字】而其中又发生着大大小小的事件,将这些模糊庸常的日子连缀起来,人的一生也就过完了。其实第一部分的开篇也讲到了一个 "小意外"—— 妈妈死了。只不过后来发生了更大的意外,妈妈的去世是一个序曲。无论是常态还是意外,小说既然是讲述了主人公默尔索的人生,为什么小说的题目要起名 "局外人" 呢?他何曾置身事外?如果默尔索是局外人,谁又是局内之人呢?局外人与局内人我们冷眼旁观默尔索,都说默尔索是一个冷漠的、对什么都无所谓的人,或者说他 "看透了"。他的确是这样的,但还不仅仅是这样。加缪笔下的默尔索好像是一个 "上帝视角"。他心中所想的是:人人不都是这样吗,在不为人知的小小角落,平静的、躺平的、emo 的,只求一切如常,无波无澜。更为了不起的是,他不仅发自内心这样想,还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 对于所有虚与委蛇、刻意迎合的厌烦和不耐。所以,加缪自评说:【他远非麻木不仁,他怀有一种执着而深沉的激情,对于绝对和真实的激情。】他甚至说,默尔索是人类唯一配有的基督。我们自以为是兴致勃勃地 "局内人",熙熙攘攘、来来往往。反而觉得默尔索他不 "入局",不大懂规矩,走了背运,还挺令人怜悯。我们自以为对默尔索冷眼旁观,其实是这个 "默尔索",对诺诺弱弱的我们,冷眼审视。阳台内与阳台外《局外人》向我们揭示了,人生不过是请君入瓮的 "蛊局"。默尔索在监狱中回想起妈妈葬礼那天女护士说过的话 ——【"走得慢,会中暑,走得太快,又会汗流浃背,一进教堂就会着凉感冒。" 她说得对。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这就是人生的难题与迷局,出路是没有的。天心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第一部第 2 章开篇有一句话,【生活仍是老样子,没有任何变化。】这一章描写了默尔索周末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他吃的仅有的食物是几个鸡蛋、一块巧克力、果酱和面包,还有抽了许多烟。他的确像一个局外人,他看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电车、商店、猫和榕树下的灯光。他在阳台上消磨了大半天的时光。请注意 "阳台" 这个符号式的意象。在张爱玲的文学中,"阳台" 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学意象。在这个阳台上,【融合的是一个介于白天与黑夜之间的过渡性时刻】和【一个介于私人空间和外面世界之间的过渡性空间】。(《缘起香港 —— 张爱玲的异乡和世界》)巴克曼在《清单人生》中讲到:【即使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也不算彻底的孤单,街上那么多汽车、房子和人都陪着你,你既属于他们,又不属于他们,这就是阳台最大的妙处。】在这个 "空间与时间" 中,既与人世间保持着一个距离,但又不是完全隔绝分野。这个过渡性的领域起到了 "悬置" 的效果,让人进退可据。默尔索说:【对我来说,只有 "昨天" 与 "明天" 这样的字,才具有一定的意义。】面对人生不解之局,也许我们没有那么多勇气,那么彻底地做到 "默尔索式的透彻"。如果能够随身携带一个自己的 "黄昏的阳台",但逢人生大小之事,都能为自己留存住 "昨天" 与 "明天" 的意义,做自己岁月的主人,不失为一种 “澄澈的幸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