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5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进化,还在继续中

    跟着哈弗教授学习一下。尽管有很多失配性疾病是可以预防的,但我们往往不能解决其致病的环境因素,当我们通过文化将同样的致病环境条件传递给我们的后代时,就会让疾病继续流行,甚至加剧。看完此书,作者上述观点深深触动了我。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甲,血糖控制不住,住院几天打胰岛素,调控好了,在各种场合喝酒依然毫不节制,结果半年前退休时病情严重,逼着他滴酒不能沾。乙,还没退休,心脏已经放支架三个,喜酒宴上,一杯酒下肚,酒兴上来,非要倒第二杯,弄得一桌子人不知如何劝说。丙,从小大量吃糖,距退休还有两年,龋齿严重,满嘴换牙种植了八颗新牙,花了九万多,喜酒宴上坐一桌,一盘子糖果几乎让他一个人吃光了。丁,不到五十的他,几乎天天喝酒,去年查体血糖高,闲聊我劝他少喝点酒,不要酒后吃一大碗面条,改改生活习惯,他却说,和几个伙计喝酒,就这点爱好,若改了,活着还有啥意思。人性难改,三级城市的检察机关的公务员干部,都这样,都是同事,这几年见识好几个这样的,也是服气了。继续进化吧。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由他去吧,撞了南墙回头的,自己觉醒了,还算好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体的故事》

      本书的核心人体的进化是个巨大和复杂的主题。我已尽我所能来尝试把一些事实、说明和观点写得简单明晰,同时极力避免堕于肤浅,我也没有回避那些关键性的问题,特别是乳腺癌和糖尿病这样的严重疾病。我还引用了很多参考资料,包括一些网站,你们还可以去那里探个究竟。我在寻求在广度和深度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时也经历了一番挣扎。因为要说清楚我们的身体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个话题实在太大,难以面面俱到,人体实在是太复杂了。因此,我主要讲述了人体进化过程中与饮食和体力活动有关的几个方面,即使这样,每一个主题背后都至少有十个主题是我没有谈到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在进化中寻找更适合的生活方式

        纵观人类进化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一些变化。随着对变化的适应,我们享受到更多的便利,比如更为精细美味的食物。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同时也不得不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比如更多疾病的出现。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失配性疾病的描述,我们在拥有更高、更长寿、更健康的身体时也要承受这它的折磨。面对它的出现,有些观点可能会建议我们一定程度上恢复原始人的生活,既然我们身体还对变化的适应不够好,像他们一样饮食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实际上这样做的效果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要是从衣食住行上都这么做,我们可能就退化了,更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作者从进化的角度给了我们一定的启发,我们的身体是用进废退的,我们面对变化的压力其实更应该主动一些,从而让更加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比如我们拥有了更舒服的椅子,我们大可必不扔掉不用,但是面对随之而来的颈椎等疾病,我们不妨控制坐姿和时间,从而达到一种平衡。

        我们再也不可能退回到原始人的生活方式,但是面对新的生活方式,即使暂时不适应,我们也应该主动做出调整,以便于更好去适应,否则就更难以适应变化。这是大自然朴素的智慧,也是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应该学习的地方,从而寻找到更适合、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位 “赤脚教授” 竟然说跑鞋是导致跑步者受伤的罪魁祸首,最后我竟然被他说服了。先前读了利伯曼教授的《锻炼》一书指导我治好了腰痛,强烈的兴趣指引我顺藤摸瓜读了他这一本,读到后半本让我感到惊喜,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对于进化失配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肥胖、骨质疏松、颈背腰疼痛、阻生智齿、过敏等),我们不能仅仅是治疗,更应该预防,否则恶性反馈循环(进化不良)会不断延续下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说理清晰,很有启发,值得好好理解

            促使我买了五指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了解本书能够帮助我们选择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书从人的进化史,讲到今天出现的进化失配疾病,然后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期望。理解这本书的要义对认识身体,选择行为方式有帮助,让我知道我的身体为什么是今天这样,什么样的行为对它有益,什么对它有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化进化对生物进化影响巨大

                无论你是否喜欢,我们都是那种略胖、无毛、两足行走的灵长类动物,我们酷嗜糖、盐、脂肪和淀粉,但是我们的身体仍然只适应于包括富含纤维的水果和蔬菜、坚果、种子、块茎和瘦肉的多样化饮食。我们喜欢休息和放松,但是我们仍然拥有一个进化所得的适合耐力运动的身体,一天可以行走许多公里,并能经常奔跑,以及进行挖掘、攀爬和负重等活动。我们热爱各种舒适的设施,却未能很好地适应于整天坐在室内的椅子上,穿着具有支撑垫的鞋子,连续几小时盯着书本或屏幕看。因此,数十亿人患上了与富裕、新奇或废用相关的疾病,这些疾病过去非常罕见或根本不为人所知。后来,我们开始治疗这些疾病的症状,因为与治疗病因相比,这样做更容易、更有利可图、更急迫,而病因方面我们还有许多根本没有弄清楚。这种做法又使得文化和生物学之间的恶性反馈循环(进化不良)不断延续了下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人类适合什么的生活方式。而今让我们感觉到方便快捷舒适的生活方式,可能就是让我们患上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失配性疾病的原因。久坐不动,眼睛长久地盯着手机或者电脑屏幕不动,吃精致的碳水化合物和更多的碳酸饮料,都不是进化的选择,而是现代生活给我们的自然选择,却成为了危害健康的生活方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完这本书后,我不穿内裤了,刻意练习前脚掌着地的走路和跑步,每周三次以上高强度锻炼,少吃加工食品 (零食),多吃粗粮,多嚼无糖口香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有启发和触动的一本书。认识到适配性疾病的普遍存在,认识到环境潜在的诱惑和影响,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有意识地改变我们的饮食方式和生活习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解剖和生理的角度重新看人类进化

                        这本书最大的洞见是从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讲述身体的构造。在智人出现以后,20 万年来人体基本结构没什么重大变化,真正变化的是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最终落实到人类的群体行为上,这串起了史前文化与现代社会,这是本书的另一大创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进化生物学的顶峰

                          失配源于狩猎采集时代的身体,到现在工业社会的不匹配。我们无法改变自身基因,但我们可以改变环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适配性疾病

                            就是精神上与身体上都要跳离舒适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何以善假于物

                              使用工具的生活。什么是生活?智能体利用工具和环境的持续对话你的生活离得开工具吗?过去人们曾认为只有人类能够制造工具,但实际上其他一些物种偶尔也能使用简单的工具,比如黑猩猩用石头砸坚果,或者把树枝改进一下用来钓白蚁。然而,自从狩猎和采集行为进化出来后,人类的生存开始严重依赖工具来挖掘植物、狩猎和宰杀动物、加工食物以及从事更多工作。人类制造石制工具的历史至少有 260 万年了,甚至更长,现在地球每个角落的每一个人群中都有各种复杂的工具。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选择导致人体的一些鲜明特征首先在人属中进化出来,这并不令人惊奇。如果人体的某一部分最直接地反映了我们对工具的依赖,那无疑就是手了。黑猩猩和其他猿类一般抓握物体的方式就像人类握锤柄那样,用手指把物体夹在手掌中(强握)。有时黑猩猩会用拇指的侧面和食指的侧面夹持较小的物体,但它们不能把铅笔和其他工具精准地握在拇指的指面与其他手指的指端之间。人类可以用这种方式握持,因为我们的拇指相对较短,其他手指相对较长,并且我们有着极强的拇指肌肉、强壮的指骨和粗大的关节。如果你曾经尝试制造石制工具并用它们来宰杀动物,那么你很快就会明白,对早期狩猎采集者来说,将精度和强度结合是多么重要的事。制造工具时你需要力量来反复捶打放在一起的石头;从动物尸体上剥皮剔肉时精准握持石制刀片需要超强的手指力量,因为工具用着用着会变钝,沾上脂肪和血液后会变滑。纤细型南方古猿的手介于猿类与人类之间,比如露西。他们肯定能够握持棍子并用它来挖掘,但强而精准的握持能力直到大约 200 万年前才明确出现。事实上,在奥杜威峡谷发现的一只接近现代人的手化石激发了路易・利基及其同事的灵感,他们给人属中最古老的物种命名为 “能人”。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