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一个时代的标签人物
曾国藩,晚清名臣,甚至可以说是晚清第一人。他是时代的扛鼎者,却不问鼎。在这个不幸的时代,他是时代的幸运儿。他是一个被时代选中,推向风口的人。曾国藩,儒者风范,礼贤下士,尤其礼遇读书人,荣誉路上,贵人提携,下属拥戴。知人善任,以文人之躯,统帅湘军。虽为人刚正,嫉恶如仇,却不拘泥于文人的是非对错,为正军纪可杀一儆百,为清叛逆宁可错杀一百,为了私利不惜谎言相对,为搏功名明显帮衬自家兄弟。唯有心中正义,做到知行合一。曾国藩,成功的路上,有屡败屡战的气魄,有贵人谋臣相助,有下属的能征善战,但更多是敌人送来的运气。他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功绩,在于功成时的 “头脑清醒”,“不可问鼎” 的背后,是懂得克制欲望,善于审时度势。仅此一点,其行为、其功绩,足为后世传颂。曾国藩生平:为母守孝期间,遇太平乱世,奉旨练湘勇,克武昌,下九江,受困于江西,三败于石达开,父亡回家守孝。复出后,夺安庆,任两江总督总管四省(江苏、安徽、江西、浙江)要务,攻天京,封伯爵。北上克捻,落败而归,非谋之败,军之败也。调任直隶,遇 “天津事件”,声誉尽毁。调回两江,不久离世。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三刷曾公2024 年心得:1. 做事就像打乒乓球险招可能有奇效,但是平实打法,降低失败率,能赢大多数对手领先时不可骄傲,别沾沾自喜落后心态要稳,把差球打好,把分一分分拿到 2. 识人和用人是管理者的基本功成为管理者之后,不可能一个人把事情都做完,自己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要提高看人的能力,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并且去提高不同下属的能力。3. 信命而又不信命成功到底是因为实力强还是运气好?有时是靠运气,这是信命。但又不能把自己的命运都交给运气,那样容易失去上进之心,得有一点 “我命由我不由天” 的气魄。4. 眼界天津教案中,假如国人对世界格局有了解,就会知道当时法国在别国的情况不好,假如能再拖两个月,或许处理结果会大不一样不要光盯着自己工作的一亩三分地,多了解下公司的其他同事在做什么,多想想其他业务对自己的工作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5. 分利益九帅的吉字营能打胜仗的一个原因是九帅舍得分钱。下属有奔头,工作有干劲。不舍得分利益的人不能跟,也不能做不分利益的人。2023 年心得:时隔两年,再刷曾公,还是感动。(不太适应小说的叙述风格,有种真真假假分不清的感觉。)回忆一下书中对曾公的批评:1. 为什么不造反?打败太平天国之后,重兵在手,得天下民心。假如能振臂高呼,必能一呼百应,鹿死谁手还说不定。他读圣贤书出生,本来对名利心就没那么重,已经官至极品了。并且性格异常谨慎,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 "风险厌恶型"。让他个人名誉和整个九族的命去造反,他没那么大的动机 2. 天津教案为什么那么怂?人如棋子,只要你在棋盘中,怎么斗得过 "棋手";假如天津教案硬刚了,一方面上头不满意把自己换了,如何还能为国出力?另一方面又开战,陷百姓与水火中,于心何忍?假如我是他,我也会怂,我只能怂。3. 为什么那么虚伪,出尔反尔别忘了,他也是政客,而且因为踩过大雷对潜规则更加深刻。讲人情没问题,但是涉及到大的利益分配,还是要看怎么分配对总结果最有利 4. 为什么对家人那么不近人情他绝不是一个好父亲,几个女儿都嫁的不好。这和他 "守旧" 风格有关,女儿已经嫁出去了,如何能回娘家,几千年的组训怎能忘?5. 对他人要求高 "严于律己,严于律他人",假如周边人能受得了这个风格,那是好事,不然真的是折磨….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唐老师的文字重现了曾国藩的一生,通篇读完,感觉曾国藩就像一个老师,一个知心朋友,栩栩如生,就像站在我的对面,一瞬间感觉曾国藩就站在我的面前,对下属,对家人的孜孜不倦,谆谆教诲,每个字,每句话感觉就是在教导着我,他的每一次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血和泪往肚里咽的气度,敢于用人识人的慧眼,忠上恪下的态度,成就了曾国藩的一生,传扬后世!民族大义和小节的矛盾心里让曾国藩临终前的时光倍感难过,个人愚见,曾国藩的选择是对的,为小节是为了百姓短暂的和平安康,创立湘军,从 0 到 1,一直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心有大志,然出山大败,自杀无果,屡败屡战,曾国藩说他的成功一半天意一半在人,后第二次大败又自杀未遂,后一路兢兢业业,满身小心,这和我现在创业的心路又何尝不是一样,然我所受磨难又哪有曾公百分之一!后曾公平定叛乱,又能急流勇退。不贪功,撤十数万军。试问当今又有几人有此气魄,甘愿自己身背忘恩负义的骂名,曾公气度,忠心无人能及。纵观自己前半生,无所建树,又多有怨气,读曾公一生,差十万八千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