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体/第一性:人的工具理性;常无:开放的心态

    顺着《论中国经济:挑战、底气与后劲》读到了这本《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这本册子是林毅夫和他的学生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对话。林毅夫是新结构经济学的提出者,这本册子对话中:“本体” 指的是基本的假设,在经济学中,基本的假设是人是理性的 —— 从工具理性(非价值理性)的角度出发,假定人的最基本的行为动机,也就是偏好是不变的,而达到行为目标的手段是随内外在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动的 —— 根据理性和效用作出相应决策和活动;“常无” 指的是有一个开放的心态,用事实来决定应该如何利用这一假设,应该建立怎样的理论。老子的本体是 “顺乎自然”,释迦牟尼的本体是 “空”,孔子的本体是 “仁”。孔子谈 “仁” 二十多次,每次的说法都有所不同,原因是具体的状况不一样,所以,仁的表现也就不一样;本体也就是第一性原理,牛顿的本体 / 第一性原理是万有引力,达尔文的本体 / 第一性原理是自然选择,熊彼特的本体 / 第一性原理是创新... 再根据演绎法,推导出逻辑自洽理论体系。在经济学上,他强调不必固执地坚持已有的各种经济学理论,应该坚持的是经济学的 “体”,各种理论只是 “用”,对已有的理论应该抱着 “常无” 的心态,“只有‘常无’的人才能真正了解现象、解释现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论比研究方法更有价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相见恨晚的经济学书籍

        感谢时代的发展,让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更便捷获取信息和知识,但也些遗憾,如 20 年前能聆听或阅读林老师的教诲,可能会燃起自己经济学继续深造之路,走上不一样的学习和职业之路,无论如何有幸阅读到这本书,作为经济学硕士毕业者都发自内心地喜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55回头看之前的笔记,好像也就是就着书写点想法,书给读糟蹋了

          一经济学理论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林毅夫给经济学理论的定义是解释现象进而推动社会发展。经济,按照它的传统解释,就是 “经世济民”。“经世济民” 对应 “解释现象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很合适。不过,事情一旦笼统了,就经不起反复的问。所以,理论到底干什么用,并不是简单一句笼统的话就能打发的。好多人把经济学看成是考虑 “赚钱” 问题的,这其实也不能全怪人们不读书就直接下判断。经济学的祖师爷亚当斯密的著作被译过来无论是 “国富论” 还是 “原富” 都离 “赚钱” 不远,即便是长长的原标题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也不过是在 “赚钱” 的基础上限定上了 “性质” 和 “成因” 而已。亚当斯密之后这几百年,工业折腾了这么久,打了那么多次大大小小的仗,死了成千上万的人。逼迫着人们反思,也就有了更多的对自身和社会的新见。人没有只知道赚钱那么简单。鉴于此,林毅夫的老师贝克尔就把这个 “赚钱” 扩大成了 “理性选择”,经济学理论要解释的是人们在面对选择的时候,那个选择机制到底是怎么运作的,条件、主要影响变量、决策程序等等。这就是林毅夫所说的 “本体”,那个经济学理论能称得上是经济学理论的标签。用林教授学生的转述说:“一个理性的决策个体,在给定约束条件下,总是选择他自己认为最好的”。二理论这种东西有个特别大的特点,好像不仅仅理论,只要是人的想法都有这个特点,走出来的太远了,总是容易忘记为什么出发。这个世界是有话语权的,胳膊粗力气大又钱多的地方总结出来的经验,就好像如今四处讲演的各种商界大佬,仿佛有了他们商业成功的背书,讲的什么都能是对的。人多少都是结果主义的,这就是马云没搞出来阿里巴巴这么大的一摊子之前别人觉得他的是搞传销的,如今做成了,一本本的 “马云教你做啥啥” 的书再配合上机场书店不间断的演讲视频,杰克马俨然就是励志成功学大师。别以为只有中国这样,我见过好些人絮叨着说这是对土财主的非理性羡慕云云,据说出自某著名培训机构网红前老师之口。这种以脱口秀演员的做派赚钱的培训班老师的话,跟胡说差的不远。巴菲特、盖茨、扎克伯格、马斯克之类的外国人也一本本的出书,连一起吃饭的座位都能拿来卖钱。引得有钱人忙不迭的找他们一起吃饭开光。扯远了。话语地位就是这样软硬兼施长期陶冶出来的。应用理论在这个层面上本应该是绕着现实转的,如今却反过来,现实要看理论的脸色来调整自己。把那套理论拿过来生搬硬套,哪个后发国家也禁不住折腾。话说回来,可也不能完全无视,因为你后发的,先发的那么玩儿,你想加入游戏,以便自己发展起来,总得能理解人家行为背后的思路。居家过日子得量入为出,量力而行。这是经济学理论必须自己解释自己的现象,推进自己发展的要求。总拿别人的道理来套自己的现实,削足适履就在所难免了。这就是林毅夫的 “常无” 要反对的研究方法。“常无” 就是面对现象本身,而不是死守着别人的条条框框。三《本体与常无》是一本老师和学生对谈的形式为主体的著作。对谈这种方式可能是最古老的文体之一了。孔子如此,柏拉图也如此。对谈的方式适合阅读者进入情境,找到语感,对问题有一个大概的体认。洪堡认为一种语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海德格尔更是说 “语言是存在的家”。这本书最让我喜欢的地方是林毅夫一直在尝试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引领学生对经济学方法加以理解。经济学和法学可能是西学东渐以来最奇特的学科,经济和法律,我们这个国家自古都有,只是经济学理论和法学理论都是舶来品。救亡图存也好,争取富强也好,吸收其他地区的理论智慧无可厚非。只是,这多少带来了一些副产品,就是对汉语的严重伤害。一个最大的例子就是,你如果不直接看书名,压根就分不出来一本法学著作或者经济学著作到底是中国人写的还是外国人写的,到底是原著还是译著。都是长难句,都是嵌套结构。据说他们也是 “很为难”,理由是汉语没办法恰当的表达 “理论”。这也不能说没有道理,语言本身就约束着理论的形态,既然印欧语系的理论如今是主流理论,用汉语来表达印欧语的语法结构生成的问题,难度肯定是有的。只是日子久了再看,这些跟我们一样黄皮肤黑眼睛的炎黄子孙,嘴里咒语一般的说着的都是他人的理论。这样的状况能出来大师才怪。越是这个时候,越显得直面问题,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自己的生活世界进而推动自己生活世界的前进。这比死守着甚至是西方相关领域的二流学者狐假虎威来的好。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