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为何我们不容易因所拥有的而满足?
我截取了书中严飞老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副教授)的导读,作为这本书的总结。 严飞老师精简的语言表述可以替代这本书的全篇阅读。 —— 为何我们不容易因所拥有的而满足?
通过手机、电视、商务写字楼电梯里的电子屏幕,只要我们睁开双眼,各类商品的广告便会映入眼帘。在这样一个物质丰盛的时代,我们自由选择商品和生活的权利似乎比以前更大了,却又总觉得还 “缺点什么”。我们为了给常年处于 “996” 工作中的自己一点儿犒赏和慰藉,为了维持当前的消费水平而拼命努力工作;我们尽可能多地积攒物质财富,并且深信这就是此生的意义。然而,当我们已经实现了基本的需求,却依然难以感到满足。为何我们总是想要更多?究竟是原始的欲望作祟还是我们身处自己无法跳出的欲求社会?对此,英国心理学家布鲁斯・胡德在《被支配的占有欲:为何我们总想要更多?》这本书里给我们做出了解答。中文书名中的 “占有欲” 三个字看起来充满主观能动性,试图将一切牢牢握在手中,然而 “被支配” 三个字又似乎让一切滑向失控。我们被永不满足的欲望所支配,总是想要拥有更多,甚至会购买和消费超出自己所需的物品,想要占有更多的冲动时时刻刻在体内涌动。在胡德看来,我们为拥有的事物或骄傲或烦恼的心理背后,是在潜意识里,我们已经认定一个人在世间的存在,由其能拥有的东西而定义。然而胡德却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们:“我们以为幸福来自得到我们想要的,但我们想要的往往不能让我们幸福。” 胡德认为造成拜物主义的一个重要根源,是我们对于 “所有权” 的执念遍布所有生活场景:小到一个平时常用的物件,大到一栋房子、一段感情…… 当我们在这些东西上面花的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 “这是我的”“我是它真正的主人” 的想法。一旦有了这样的念头,我们便会基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进行自我 - 他人的比较,希望自己比亲戚、朋友、同事赚更多的钱,拥有更多的东西。所有权并不是成年人独有的,而是一种本能,一个 3 岁的孩子都知道看管好自己的玩具小汽车,轻易不和其他人分享。随着所有权的概念在人类头脑中通过长期的构建变得根深蒂固,就会让我们更想要占有更多而拒绝与他人共享。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我们喜欢炫耀、渴望获得认可。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消费是一种符号,一种可以被社会接纳的标志,我们希望通过财产所有物来表明自己在社会上取得的成绩,以及向外发出功成名就的信号来增加社会的认可度。比如,一些没有那么有钱,甚或是贫困的家庭,也会把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投到奢侈品上,而非购买更加必需的生活品,希冀通过财产所有物来表明自己也应该和社会上流阶层同等受到重视。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一书中提出了 “新穷人” 的概念 —— 在一个消费社会中,我们自由选择商品和生活的权利似乎更大了,但终究都变成了忙碌终日的 “新穷人”。不论自己怎么跃升,几乎永远有人的消费能力在我们之上,日益发达、无孔不入的各类媒体,勾连了世界,让我们始终能看到令人羡慕的 “别人的生活”,并不断产生模仿的欲望。其结果,消费社会的穷人不再是 “失业者”,而是 “有缺陷的消费者”,也就是无法为满足不断更新的欲望而消费的人们。你可能会说,贫穷也容易让我们感到举步维艰。那么,当财富达到怎样的水平时,我们的物质与精神才会获得一个相对的平衡呢?胡德在书中引用了一项针对 45 万美国成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和收入关系的研究,这项研究发现当人们年收入达到 7.5 万美元时是最幸福的,在那之后,幸福感趋于平缓,即使获得了额外的收入,对于幸福感的提升也没有显著影响。高收入可以让我们买到生活的满足感,但不能买到幸福,这样说是不是有点酸?然而,从人们的消费模式上也可以看出,无形的商品,例如度假、听音乐会、外出就餐,会比购买奢侈品、珠宝、电子产品等有形的物质带来更加持久的满足感。换言之,人们更喜欢为体验消费买单而不是为物质商品买单。胡德认为,体验带来的满足感既来自体验本身,也来自事后的回忆 ——“因为记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每一次复述而重建的。经过一次又一次回忆,我们最终无法区分现实和幻想。在复述经历时,这些体验会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并增加我们的社会资本,即人们通过人际关系积累的资源”。胡德进一步指出,物质消费往往是一件孤立的事情,与之相比,体验往往涉及和其他人的沟通、交往,具有社会属性。我们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照片来展示我们的体验经历,特别是当发布了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后,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羡慕,无论是通过对物质的追求还是对体验的追求,事实上,都是在发出信号表明我们的地位、我们的与众不同。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不仅通过所有物向他人传递信号,所有物也在向我们传递我们是谁的信号。正如胡德在书中所说,所有物是自我的延伸。在此,胡德引用了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篇中将商品拜物主义描述为人们与产品之间的心理关系的一段描述:“我们赋予事物的价值是基于我们愿意为之所付出的代价。即使某个物品没有实用价值,我们赋予该物品的价值也会作为其固有属性传递给它。一旦市场认为某种商品有价值,消费者就会对其产生情绪反应。” 各路商家的高明营销手段也总是用各种方式提醒着你,如果这东西是你的,你会看起来多么耀眼、高级、迷人,它会给你带来一段多么难忘的回忆……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购买行为被拜物主义准确操控了。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心理学的经典理论,比如损失厌恶、禀赋效应等,都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对一些所有物有着如此深的执念,为什么我们能在消费中不断获得买买买的快感,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因为所拥有的而满足。我们往往会对所有物赋予过高的价值,因为它们是自我的延伸,每一次占有都像是饮鸩止渴般地让人上瘾,强大的情感驱动力促使我们沉入越占有、越快乐的迷思中。许多人相信,如果拥有更多超出所需的东西,他们就会满足,这也成为他们生命的全部意义。在胡德看来,所有权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本能,也是我们道德、文化、政治和世界观的核心。所有权像是一股力量,牵引着我们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把对自我的构建过分紧密地与所拥有的东西联系在一起。马克思说过,金钱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理性量化工具,会把所有的物品全部圈进商品的范围之内。在金钱出现之前,物与物的交易关系必须用复杂的倍数关系来进行处理。每一件东西一旦成为商品,便立刻取得了以金钱为标识的售价,它和其他商品之间的高低之分,马上换算成了商品价格之间的高下,商品和商品之间的关系就变得非常一目了然。当我们把所有的东西都看作一件件标记了明确清晰价格的商品之后,就必然会用价格来绑架自己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会被价格所包围,被价格剥夺了欲望的自主性。在积累更多东西的过程中,我们变得越来越不满足。对于金钱的追求往往容易导致人们陷入一种对欲望沟壑的填补之中,在这场几乎没有终点的追逐里,我们会逐渐忘记自己最初的目的是什么。胡德也在书里犀利地指出,追求过程中的快感以及害怕失去的心理预期带来的巨大消极感表明,所有权是人类最强烈的本能之一,很难受到理性的约束。在本书的最后,胡德指出,所有权使得社会变得越发不公平,从而导致贫富差距成为今天这个时代的典型问题之一。胡德列举了一个名为 “100 美元赛跑” 的视频,该视频生动地说明了继承下来的财富和特权如何在生活中带来不公平的优势:100 位少年排成一行赛跑,赢者将会获得 100 美元的奖励。但是在比赛之前,裁判会问几个问题让大家回答,回答 “是” 的可以向前迈出两步;回答 “否” 的,则留在原地。这些少年会逐一被问到,如果他们接受私立教育,就向前迈出两步;如果他们不缺钱,就向前迈出两步,依此类推。在裁判抛出大约 10 次这样的问题之后,赛跑还没开始,在最前面的领先者已经主要是白人学生了,而更多的黑人和少数族裔的学生依旧停留在起跑线上。等开始比赛的枪声响起,即使后面的孩子拼尽力气,他们实际上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贫富差距已经成为今天这个时代最典型的问题。美国最富有的 20% 的人拥有大约 84% 的财富,而最贫穷的 20% 的人只拥有全美 0.1% 的财富。人们为了保住自己拥有的一切而奋斗,但并非每个人都能致富,因此造成了扭曲的竞争。然而总有一天我们终会死亡,会化为尘土,胡德在书中用了一个很精妙的比喻来形容:“我们就像用一生的时间在沙滩上建造带有塔楼和护城河的沙堡,以抵御入侵者,结果它们最终被时间的浪潮冲走。”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已经拥有的,就会发现所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东西,而是更多时间,来品味我们所拥有的一切。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73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每日一书:《被支配的占有欲》。通过所有权的力量,我们将自我延伸到这个世界上,我们通过我们的所有物向他人表明我们的身份和地位。影响我们的不是我们失去的财产的价值,而是它们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我们是谁。“拥有”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心智中最强大的概念之一。“得寸进尺”“得陇望蜀” 形象地描绘了人性中贪婪的一面。人们为何总想要更多,总想不停地占有呢?为什么同样是获得一只手表的所有权,但名牌手表(如劳力士)却比普通手表更令人快乐呢?所有权从何而来?为何它如此抽象却连孩子也能理解并且运用自如呢?很显然,许多人一味地追求所有权,却并没有真正地去思考过这些问题。人类天生具有竞争性,我们进行自我 - 他人比较的一个明显的方式是基于我们拥有的东西。想要拥有更多的欲望正是由我们和竞争对手之间在所有权上的相对差异所驱使。所有权这个概念是从人和动物最原始的 “占有” 发展而来。我们对所有权的态度主要与个人身份和社会公认的隐性规则有关,始于婴幼儿直至成年。所有权造成了不平等,并通过特权继承的优势,使社会中的不公平被固化。然而,道德的存在又可以让拥有较多资源的人与拥有较少资源的人进行分享,人的天性和道德原则也会促使人出现利他行为,社会因此而显得比较公平。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大都热衷于积累和炫耀财富,以获得身份认可和社会认同,但拥有财富和获得幸福之间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针对贫富差距、消费主义、金融危机、奢侈品消费、财富分配、炫富等当下热门社会话题,作者深刻剖析了其映射的炫耀性消费、恶意嫉妒、刻板印象等心理现象与行为表现。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塑造了自我。所有物是自我的延伸,甚至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所有物来外化自我,通过所有物传达出我们是谁的信号。因此,人们对财富和物品表现出情感依恋、拜物主义甚至恋物癖,不情愿分享自己的所有物,也更害怕失去已经拥有的东西。不论自己怎么跃升,几乎永远有人的消费能力在我们之上,日益发达、无孔不入的各类媒体,勾连了世界,让我们始终能看到令人羡慕的 “别人的生活”,并不断产生模仿的欲望。其结果,消费社会的穷人不再是 “失业者”,而是 “有缺陷的消费者”,也就是无法为满足不断更新的欲望而消费的人们。我们以为幸福来自得到我们想要的,但我们想要的往往不能让我们幸福。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称之为 “谬望”(Miswanting),这是人类的一种通病。所有权不再仅仅是一种法律状态、经济地位、政治武器或划分财产的便捷手段,而是一种对于人之所以为人,以及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定义性特征之一。我们一无所有地来到这个世上,又不带一物地离开世界,但在来去之间,在人生舞台上的短暂时刻,我们为拥有的事物或骄傲、或烦恼,仿佛我们的存在是由我们能拥有的东西而定义的。仅仅为了爱情而结婚会被认为是愚蠢的,尤其是在相应的代价很高的时候。相反,婚姻的首要目的是保证财富的稳定和转移,而非结婚以后获得幸福。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婚姻幸福只不过是额外的收获而已。人类是第一个重视自身财产的物质主义动物。这些财产具有象征性、审美性,被视为我们身份的延伸,被随身携带、保护、尊崇,并最终传递给他人。只有理解所有权的规则,这些传递才能得以进行。只有遵守所有权规则最终才能出现稳定的社会,因为社会建立在财产积累和财富传递的基础之上。随着我们越来越被迫在一个资源有限、面积有限的星球上以越来越大的密度生活在一起,如果要避免最终的公地悲剧,这种自我认同不得不重新调整,以满足多数人的需求。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立一套所有权价值观,以抵制不受约束的自私自利。我们要接受的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是与他人共享,这与我们的竞争本能相冲突,但对我们的合作生活至关重要。换句话说,我们所有人都能认识到不幸者的痛苦,人性中有些东西让我们想要帮助他们。当然,我们会因为熟知或厌倦而对他人的痛苦产生免疫,但当我们被激励采取行动时,这种同情心往往映射了我们自己的幸运。人们从花钱购买体验而非物质财富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感,这就是 “存在” 与 “拥有” 之间的区别。心理学家汤姆・吉洛维奇指出,人们从度假、听音乐会和外出就餐等体验式消费中获得的满足感往往比购买奢侈品、珠宝和电子产品等物质产品的所持续时间更长。这种满足感既来自对体验的期待,也来自事后回忆。两千年后,法国哲学家让 - 保罗・萨特则认为,我们想要拥有的唯一原因是增强我们的自我感,而我们能够知道自己是谁的唯一方式是审视自己有什么 —— 几乎就像我们需要通过我们的所有物来外化我们的自我一样。我们购置的物品是彰显我们成功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志。就像美国的一项财富研究所发现的那样,在年收入达到 75000 美元后,我们可能不会因为收入越高就变得更幸福,但是如果我们能看清自己的财产,则会更加自信地认为自己是成功的。我们不仅通过自己的所有物向他人传递自我的信号,所有物也向我们传递我们是谁的信号。要不同于需要,因为 “想要” 更多地与我们从能够拥有的东西中来寻求心理满足有关。但是我们可能失去的东西似乎才是影响决策的主导力量,因为这些所有物能显示我们的地位和个性,我们就会格外介意失去它们。通过所有权的力量,我们将自我延伸到这个世界上,我们通过我们的所有物向他人表明我们的身份和地位。影响我们的不是我们失去的财产的价值,而是它们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我们是谁。这种社会比较是愚蠢的,因为我们高估了别人意见的重要性。在评判他人时,我们也同样非常不准确。其他人对我们的兴趣关注不仅比我们想象得要少,同时,他们的观点也往往是浅薄的,受到偏见的引导,充满了错误。正如哲学家叔本华在 1851 年所警告的那样:“任何非常重视他人意见的人,都太高看他人了。” 然而,谁能完全不受他人的看法影响呢?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