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9
1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被严重低估的通鉴入门读本

    因为在听讲《资治通鉴》的课程,所以翻了翻这本书,果然还是听课有趣些。谈两点感受:一是不学历史你很傻,因为几千年的历史下来,古人已经把你能犯的错误,经历过的情况都过了一遍,不用挖空心思创新,翻书找就行。二是尽信历史你更傻,因为古人也没有什么学术不端系统,也不像现在网络发达,查找信息方便,所以很多故事也是随口编的,把古人说的话全当经典一样供着也是愚昧。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资治通鉴全书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所以容易流于琐碎。本末按照事件来进行记录,而且很多事件前后时间跨度很大,也被袁枢串联起来,确实也是一项智力劳动了。在梳理事件时,袁枢按照自己的思考认知进行裁剪选取,有些我感觉应该也选取进入某个事件的,但并没有选择。所以严格来说,本末就是本末,通鉴就是通鉴,这确实是两部书 —— 虽然记录了相同事件,甚至都是相同的语句,但也还是两部书。而且本末总体体量也比通鉴少了不少,一些无法归入某个事件的零散记录,就完全放弃了。版本来说,这个版本的注解错误有点太多了,至少数十处。注释的选择上,对于初级读者,有些内容缺乏注释;而对于熟习的读者,则感觉注释得浪费笔墨。而且还有很多重复,应该是由不同团队注解编辑后合并的。总体来说,本末值得一读,但这个版本注解编辑质量一般。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中国历史书写体例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中国历史的书写体例,有左传资治通鉴这样的编年体,有史记汉书这样的纪传体,有战国策国语那样的国别体,其他专门史体例更多,但是通鉴纪事本末是个特例,它就叫纪事本末体,我甚至不知道除了他,还有没有比较知名用这个体例的历史,但是这个体例确实很有必要,因为编年体看起来很费劲,纪传体各篇有时候说的都不一样,想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得一点一点抠出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错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