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拜占庭的赠礼》…在历史面前谁能正确一千年…
330 年,君士坦丁迁都拜占庭,改名新罗马帝国。395 年,狄奥多西一世逝世。临终前将罗马帝国东西部分与两个儿子继承,东西罗马正式分裂,东罗马即拜占庭帝国。至 1453 年,奥斯曼土耳其的默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上下延续一千余年。这一千年,拜占庭成功地耗死了老对头波斯这只虎,却不期喂养了欧洲、阿拉伯及俄罗斯三只狼…… 君士坦丁堡沦陷前后,大量拜占庭学者艺匠携带典籍技艺逃往意大利诸邦,继而引发文艺复兴。土耳其人占据君士坦丁堡,传统贸易途径也被阻断,这又引发了大航海。拜占庭对欧洲的馈赠是慷慨的,但欧洲人却特别热衷于说拜占庭的坏话,想要隐瞒、扭曲和否认自己跟拜占庭之间的传承关系。这点心态颇类似于明治维新时代很多日本人急于贬低中国文明一样…… 拜占庭与半农半牧的波斯缠斗数百年,两大帝国在两河流域反复拉锯,夹在中间的游牧阿拉伯人成了香饽饽,双方争着给钱,请他们加入己方军队来打仗。两个老师就这样教了 300 年,阿拉伯人终于学会了,先灭了波斯,再回过头来挤压拜占庭。阿拉伯人学的可不只这点,一场大规模翻译古希腊文献的运动在阿拉伯兴起,引领着阿拉伯成为当时世界的科技、艺术中心,甚至远传华夏并在日后反哺欧洲……860 年一个初夏下午,恐慌再次降临君士坦丁堡。当时皇帝米哈伊尔三世正在小亚细亚与阿拉伯人作战,拜占庭舰队也在地中海部署。俄罗斯人的两百多艘战舰毫无预兆地出现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从此俄罗斯人对拜占庭的觊觎就再也没有停止过。1439 年,拜占庭皇帝和牧首在佛罗伦萨签字,同意东正教会归顺罗马教会。俄罗斯人立即看到了接管东正教道统的机会。重建第三罗马,就成了此后一代又一代俄罗斯人难以割舍的梦想…… 有文字的几千年来,历史从未因人为设计的某种秩序而能长治久安,无论先知圣哲神仙,谁也没能在历史面前正确一千年。统一的教义,只是大一统的一套临时方式。拜占庭在信仰上的爱昧,留下天主教、东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恩怨情仇一直影响到今天。欧洲人在新柏拉图主义的理性光辉下,仍然在科学的证明上帝的存在,阿拉伯人为了谁更懂真主而殊死圣战,第三罗马帝国也早已成了俄罗斯人认识世界的基本角度,而全人类也正经历着大航海之后的一体化与去一体化的纠葛。不知还要用多少年,人们才能真的习惯博斯普鲁斯海峡北岸的那座城的名字是伊斯坦布尔,衪不叫君士坦丁堡已经 500 年了……(石木翻书每天翻翻书)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631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拜占庭的枢纽作用书的副标题已经明确全书讲述拜占庭帝国对西欧,阿拉伯世界和斯拉夫民族地区的文化影响。由于年代和地理位置,拜占庭帝国距离我们比较远,如果不是最近的俄乌战争,那边一带的国家和地理位置很多中国人都搞不清,这本书可以让我们了解那边各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从西欧来说,是因为懂希腊语的拜占庭人,才让西欧重新接续失传的古希腊哲学思想,点燃了文艺复兴的火种。而阿拉伯文明从和斯拉夫文明更是由于拜占庭才完成了完整的文字,阿拉伯文字的元音,斯拉夫语系的字母表,本书也讲述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对君士坦丁堡的历史性的劫掠,今天威尼斯就充满了从拜占庭复制和掠夺来的建筑和风格艺术品,也标志拜占庭走向覆灭,阿拉伯人后起的伊斯兰文明完成了对拜占庭的占领,劫后的火种流入俄罗斯,也让俄罗斯接管东正教,梦想重建第三罗马帝国。文明是在财富积累后产生于城市人群聚集区,安逸的生活产生了灿烂文化,但会被外来的蛮族入侵和毁坏,如中国的宋朝,如果不是种族被灭绝,文化被蛮族接受,进一步融合和感召,古老文明重新复兴。中国因为三千来统一的文字,记录下来积淀的文化,一脉相承。很难体会欧洲和其他地区没有统一文字,语音语言学是他们重要研究学科,从语音语言的变迁追踪民族变迁的历史并接续相连。《方言里的中国史》是学习西方,对中国方言追踪,考察各地族群的变迁。本书得到课程《顾衡讲好书》顾老师口吐莲花,把很平淡的一本历史小书讲的活色生香,精彩。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6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西向东流 东崩西走读《拜占庭的赠礼:东罗马帝国对西欧、阿拉伯世界和斯拉夫地区的文化影响》提到拜占庭,在我仅存的历史知识库里,就是公元 1453 年被奥斯曼土耳其给灭了,直接宣布了这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结束了延续 1058 年的统治。首先,我们先正式认识一下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的都城在君士坦丁堡,也就是今天的伊斯坦布尔。在君士坦丁大帝定都这儿之前,这块地方,只是个希腊人的小定居点,名字就叫拜占庭。公元三世纪,罗马陷入 “有枪就是草头王” 的军阀混战,谁得到军队的拥护,谁就能当皇帝。到戴克里先当上皇帝后,为了终止这个糟糕的现状,他就把罗马划成东西两块,一边一个皇帝。最后君士坦丁靠讨好基督教徒赢得了这场较量,就帝国的东边选在了拜占庭与西方罗马传统宗教一刀两断。其次,我们再看下东方的拜占庭是怎么反馈西欧、阿拉伯和斯拉夫以文化馈赠的呢?1. 拜占庭在文化上对西欧的馈赠。从 6 世纪,一直到 12 世纪哥特艺术兴起之前,欧洲人在文化上跟拜占庭完全没法比,所以从建筑到绘画,都师从拜占庭人。其一是第四次十字军攻破了君士坦丁堡之后,精明的威尼斯人却偷了好多精美的艺术品运回国内;其二是圣像毁坏运动。皇帝靠毁坏圣像的表面下没收教产,通过财力支撑赢得了与阿拉伯的九连胜,在这持续 100 多年的圣像毁坏运动中,拜占庭大量的画师工匠逃往欧洲;其三是奥斯曼崛起,面对外敌,拜占庭这边的人文主义者就非常愿意向欧洲人传授古希腊的哲学思想。2. 拜占庭对阿拉伯地区的影响。阿拉伯人先是对古希腊文献的翻译工作把拜占庭的赠礼给吸收了,在阿维洛斯给亚里士多德的作品评注中,又被意大利阿圭纳的《神学大全》所引用。这就是拜占庭的赠礼转了一圈,又有部分反哺回到了欧洲。3. 拜占庭是如何彻底重塑了斯拉夫人。其一是罗马教会与拜占庭教会在斯拉夫抢地盘,拜占庭派去的西里尔与梅索迪奥斯兄弟俩帮那会还没文字的斯拉夫人发明了 “西里尔字母”(也就是现在俄罗斯用的那个文字)。其二是拜占庭教会的东正教给了保加利亚可汗鲍里斯皈依基督教的机会,让他得到了自己任命牧首的权力,那时的保加利亚是东欧的大国,这个影响力也一直扩散到罗斯诸公国:第一关键事件是公元 988 年,拜占庭帝国和基辅联姻;第二是 1439 年,拜占庭的皇帝和牧首在佛罗伦萨签字,同意东正教会归顺罗马教会。莫斯科立即看到了接管东正教道统的机会,重建第三罗马,这也是后来为啥俄国皇帝叫 “沙皇”,也就是 “凯撒” 的由来。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雅典与耶路撒冷(第五本)摘抄:雅典在拜占庭观念的一极熠熠生辉,耶路撒冷则在另一极发出柔和的光芒。提起拜占庭,脑子里最先闪过的是大刘那句 “拜占庭是古罗马拖在身后的长达千年的车辙,虽也有过辉煌,但还是终于像烈日下的水渍一样蒸发了。” 文学化的语言优美但简略,而本书通过对那个时期一些重要人物的描写,给出了大量细节:①由于静默运动的成功和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拜占庭人文主义学者带着雅典理性主义遗产来到意大利,促进和引导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②阿拉伯人通过征服和以叙利亚人为主的翻译运动 (翻译古希腊典籍),开启了阿拉伯启蒙运动,其科学与哲学甚至发展到超过拜占庭的程度;③斯拉夫世界通过引入东正教逐步树立起民族认同感、建立起集权统治,进而在拜占庭之后继承它的精神遗产成为东正教世界的中心。一个持续时间超过千年,而且文明程度远超周边邻居的帝国绝不仅仅是车辙和水渍那么简单,它的一次次衰落与重振、甚至最终的崩溃都向外部世界输送了大量的养分。一鲸落,而万物生...PS: 提前读完,期待顾师的讲解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能激发探索欲就是非常的书~这本书读起来非常顺畅,全书一共分成三个大的篇章。第一部分拜占庭与西方;第二部分拜占庭与伊斯兰世界;第三部分拜占庭与斯拉夫世界。给大家举个 “栗子” 吧~我个人非常喜欢第二部分拜占庭与伊斯兰世界中的 “法尔萨法” 章节。翻译运动在阿拉伯语里被称为 “法尔萨法”(falsafa),即希腊语 “哲学”(philosophia)的音译;与现代哲学不同,法尔萨法关注的问题非常偏向现实。他们认为,在理性的宇宙之中,日月星辰的运行显然与地上人类的活动相关,而占星学的目的就是量化并预测这些影响。读的时候觉得非常新奇有趣,可能是我这类书籍看得很少,很有新鲜感和探索欲~书籍如果可以帮我打开探索新世界的大门,我就觉得自己是非常幸运的~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向已经消失的帝国致敬这周五的《西方文明史》课正好要讲拜占庭帝国,虽然材料已经准备齐全,但这本书又帮我梳理了拜占庭与西方及伊斯兰世界的关系。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虽然内忧外患不断,但人文艺术等方面一直保持发展,而正是它所留下的灿烂遗产孕育了未来的西方文明。整个西方世界都该对这个顽强生存了 1000 多年的帝国心存感激,可以说,没有拜占庭就没有现在的西方文明;另外,如果拜占庭当时没能抵御住阿拉伯人的进攻,那如今的欧洲很可能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书中有一处描述使我产生了共鸣,让我想起了被八国联军抢掠焚烧的圆明园。这么看来,他们早早就有了残酷掠夺的经验:整整三天三夜,十字军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 君士坦丁堡被洗劫一事之所以在历史上独一无二,其原因并非拜占庭民众遭受的苦难。自从 4 世纪初新罗马建立以来,这个城市已作为基督教世界的首都而不朽地屹立了近九个世纪。教堂、修道院、图书馆和富丽堂皇的住宅里堆满了艺术品、宗教遗物和无法替代的手抄本,藏品之丰富罕有其匹。马赛克镶嵌画、圣像、湿壁画、古代的青铜及大理石的雕像、金银器、嵌有珠宝的器具、丝绸墙帷、被呕心沥血地复制的古代和中世纪希腊文献的手抄本 —— 这些东西在三天时间内究竟损失了多少已永远无法知晓了,只能凭借猜测。… … 贪婪而毫无收敛的威尼斯人精于拆除。他们的战利品中最有名的例子是装饰圣马可教堂的四匹青铜马,但事实上还有无数其他艺术珍品被带走,用于装饰教堂、宫殿和广场。而没那么有经验的法兰克人往往进行耍酒疯般的大规模破坏,尽管金银珠宝对他们来说已是唾手可得。… …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东罗马帝国对西欧、阿拉伯世界和斯拉夫地区的文化影响本书是顾衡讲好书的第六本。一本很难读的书。好在有顾衡老师的讲解:拜占庭的地位:一直到公元 1453 年拜占庭灭亡之前,对于西欧、阿拉伯和斯拉夫这三个地区,拜占庭帝国在文化上一直有碾压优势,军事上则坚持了 1100 多年。拜占庭对西欧的文化馈赠,早在 6 世纪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反攻欧洲大陆的时候就开始了。从 6 世纪,一直到 12 世纪哥特艺术兴起之前,欧洲人在文化上跟拜占庭完全没法比,所以从建筑到绘画,都师从拜占庭人。在持续 100 多年的圣像毁坏运动中,拜占庭大量的画师工匠逃往欧洲,极大地提升了威尼斯、锡耶纳和神圣罗马帝国各宫廷的艺术水准。这算是在艺术层面,拜占庭无意中对西欧最大的赠礼。面对外敌,拜占庭的人文主义者非常愿意向欧洲人传递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欧点燃了文艺复兴的火种。阿拉伯人借助军事和宗教,在 300 年间迅速崛起,灭掉波斯,还抢走了拜占庭在两河流域、埃及和北非的大片领土。阿拉伯人遇到口语与文字碰撞的这个麻烦之后,转向古希腊寻找逻辑和演绎的知识。于是从九世纪初开始,阿拉伯人就掀起了一场翻译古希腊文献的运动。阿拉伯人管这场翻译运动叫法尔萨法,管翻译家叫费拉素福,都是哲学 philosophy 这个词根的音译。这么一翻译呢,伊斯兰教在当时大概就分成了三大派:第一派就是翻译古希腊文献的,叫穆尔太齐赖派。认为宗教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你得先理解,再去信仰。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阿布・贝克尔・拉齐。这一派特别注重经世致用,尤其喜欢钻研医学和占星术。第二派叫苏菲派,这个就相当于拜占庭那边的静默派。这一派不认为理解是信仰的必要前提。代表人物是加扎利。第三派没名字,就叫折衷派吧,代表人物是安达卢西亚的阿维洛斯。阿维洛斯对亚里士多德的作品进行评注,只是述而不作,阐明作者的原意,而不是急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阿奎纳后来写《神学大全》,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解就源于阿维洛斯。这也是转了个大圈,阿拉伯人把从拜占庭那里得到的赠礼,反哺给西欧人。拜占庭给了斯拉夫人什么呢?给了一切。今天,俄罗斯国旗上的双头鹰标志,就是来自拜占庭皇室的徽章,俄罗斯也以第三罗马自居,继承的是屋大维和君士坦丁的道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顾衡讲好书》完结9/50一本读起来巨流畅的介绍拜占庭同西欧、伊斯兰、斯拉夫文明的小书。不知道是作者的功劳还是译者的伟大,读起来毫不费力,还充满着些许的诗意。比如,在介绍伊斯兰文明是作者说过 “新信仰崛起的过程中,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先知穆罕默德和几乎同时代的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这迥然不同的两人如何在生平上以奇怪的方式交织在一起”。这样的语言,头一次在老狐狸的书单里见。这也是一本需要你像顾老师说的那样,需要把地图铺开辅助阅读的书。而且,通过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一个之前忽略的纸质书的魅力:可以随看随翻前面的地图和人物简介。这点,电子书有点不符合我的阅读习惯。这本书至于我最大的收获还是在于最后关于斯拉夫传承的介绍,他让我秒懂了俄罗斯的前世今生和近现代以来这个邻居所作所为的一些底层逻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一个不朽的XX该如何建立这标题应该不会出事了吧。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们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割裂关系,在悠久不觉的传承中,每个文明对拜占庭的赠礼做出了不同的反应,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甚至决定了今天欧洲的很多事情。那么如何不朽呢,其实很简单你的文化呀,去看看欧洲的很多教堂,阿拉伯世界的现状,今天的欧洲宗教,方方面面都能看到拜占庭的身影,而且拜占庭人保存的古希腊精髓也深深地塑造了现今的世界。所以只要这些还随着人类文明延续,拜占庭就是不休的。另外拜占庭或许也是个多灾多难的帝国,当然好像也没长盛不衰的帝国或朝代,但这个国家种种危机面前的应对却值得我们对比学习。最后,人类真的需要宗教,因为这是对不完美的人类最好的笼子,这是人类文明最好的拐杖,虽然有时候因为疲惫而觉得太重,但有了这跟拐杖人类却不会偏离目标太远。补充,拜占庭首都的样子有点像美剧冰与火之歌里的君临城。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