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睽违日久,甚是想念
一本杂志迁延半年多才读完。当代杂志在小说和培养作家方面对中国建树多多。在自己小学初中时偶尔看过几期,惊为天人,但很多是物质贫乏,求而未得的。本期开篇是梁晓声的中篇,而梁晓声的作品我也是印象深刻,描写知青和中国特殊时期的变革和风情,以及在最困难的时刻依然绽放人性的光辉和爱情、友情的美好。这篇《我和我的命》反而是以第一人称为女性的视角,来自贵州,生长于高干和知识分子家庭,但原生家庭是贵州偏远山区的 “我”—— 方婉之来描述那个特殊时期的变革,牵涉东北国有企业下岗潮,深圳的崛起,各色人等在这个蓬勃发展的鹏城的际遇,依然不少东北元素,可能是梁晓声的情怀使然吧。从时代洪流中一点点看出深圳的日新月异,主人公也脚踏实地地成长,通过患难真情和李娟建立过命的交情。《我和我的命》在微信读书新书榜冲到第一,梁晓声的影响力还是不减当年,当然把小说的发生地从白山黑水的东北换到改革开放最前沿,40 年见证中国经济腾飞的深圳,东北元素也有,但不占主要。通过 “我” 和原生家庭的瓜葛,在社会变迁特别是深圳这个热土上发生的各种变化来展示 “命”。包括开年热播的《人世间》,原著也是出自梁晓声,在与时俱进,通过时代变迁把握个人命运的变迁方面梁大师可谓驾轻就熟,只是在诺贝尔文学奖选材方面可能有所偏离,同样是人性,梁晓声一直是弘扬正能量方面的层面,而诺奖更倾向于揭露人性恶方面以及更宏大视角下的社会背景。《当代》杂志所选题无不透露真情实感和深远的社会万花筒,非网文爽文之类可比肩,比如《瓦猫》,通过回忆录的方式,以瓦猫为线索,串起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以及后来的博格达峰,也是大历史背景下人的命运变迁。其他同期杂志的几个中短篇,不一而足。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1.0只看了书中葛亮的《瓦猫》,一句评——可不看!我从读汪丁丁的《读书随笔(八)》读起,当他说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一篇短篇小说,我就想去读一下。来 “得到” 里查了一下有电子版的;再往下读说到了葛亮的几篇小说,长篇短篇都有,又去看了看,他电子版的很少了,不过《当代》的公众号倒是有一些,于是又看了起来。从看他们的公众号搜到第几期再去 “得到” 里看《当代》刊出的全集,可见我要是 “认认真真” 读完汪丁丁写的这些字似乎需要颇为长的时段。看完了葛亮的《瓦猫》,太一般吧,别看了,看起来太累。他用一种或许真实的历史述说同他的 “编写” 去写 “小说”,读着真是有些尴尬。汪丁丁对他的评价很高 —— 葛亮的小说,饱受好评,几乎就是下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了,所以,我要听听他的作品。检索百度,赫然写着,陈独秀和邓稼先,前者是他母系的,后者是他父系的。他的长篇都好,文学博士嘛,动笔之前,先研究各地风土人情和语言,读许多文史资料,胸有成竹,才下笔…… 唉,也不知汪丁丁这怎么被他迷了心啊!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我和我的命 —— 梁晓声都快忘了有多久没有通宵看书了。没想到居然会是这样一部小说。虽然是节选,但在随手翻翻全本之后觉得这节选足够了。书中把年轻人在深圳的创业和扶贫两个主题嵌入到主人公创业成长的轨迹中很自然,也很具现实意义。金钱、事业、友情、亲情、乡情…… 每个点上都有值得人思考的地方,虽然不多,但很透彻。钱的重要性怎么评价都不过分,赚钱就是要踏踏实实、要拼搏,要聚少成多。但赚钱往往不是为了自己,或者说是为了自己的责任和羁绊。事业要脚踏实地,要勤勤恳恳。事业事业,诸业由事而始!处理好每件事,让每件事都有结果,让每件事都不要荒废。这才是做事业该有的样子。刘娟这样的朋友,方婉之和刘娟的相处之道是楷模。原则、真诚、明算账。瓦猫 —— 葛亮总体感觉瓦猫的主题虽好,但和故事本身有点貌合神离,瓦猫有点多余,甚至不太重要、太刻意。细节上除了瑞红的爱情故事让人唏嘘,至于西南联大那些大师们的故事轶事嵌入算是巧妙,但情景描写显得不太自然。特别是林先生,生生又是进了大观园的既视感,那种敢为风气先的风范实在没出来。其他几篇和这两篇比逊色很多。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我第二次见到他时,他在电梯里,我在电梯外,离电梯十几步远。电梯里的人已经满了,他按住电梯不使梯门关上。我跑过去挤进了电梯,却超重了。我刚要退出电梯,他却抢先离开了,而那时别人按了下键,梯门关上了。第三次见到他是在校刊的组稿会上,他是编委,我是学生作者。我写了一篇散文《神仙顶记事》,文中自然写到了我的生父、两个姐姐和我外甥。在散文中,我那些亲人只不过是 “神仙顶人”—— 当时我仍不知他们是我的亲人。他是我的责编,点评时说我的散文有 “玉质”,堪称 “玉散文”。他的过奖之词使我当时很窘。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