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9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弱传播》

    本书打破大众对舆论的认知,把研究视域扩大到了与现实世界共存的舆论世界。作者酝酿二十年,写作四年,试图像牛顿总结物理世界的运动定律一般,去构建舆论世界的完整体系。全书包含大量生活日常、政治选战、商业推广、社会事件等真实案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人的地方,就有传播

      推荐指数:(建议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朋友,优先阅读这本书)
      适合这些朋友阅读:
      - 想要了解传播学的朋友;
      - 从事传媒行业的朋友。


      邹教授在这本书中,力图让我们看到传播和舆论的本质规律。从日常的人际关系,到互联网上的热搜事件,再到一国的大选。到底什么在吸引我们看过去?什么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和认同?这是邹教授在这本书中想要回答的问题。
      你可能会问,我们需要去读一本关于传播的书吗?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传播和舆论,都是和我们普通人离得有点远,电视台、报纸、记者、公关公司、政治家才和他们有关系。我们每天上班下班,打交道的就是同事同学亲人朋友,与传播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传播到处都在。套用一句台词,有人的地方,就有传播。
      交朋友时,谈恋爱时,给领导汇报时,和客户谈生意时,只要我们在努力获得他人的争取和支持,其实都是在传播,也都脱不开传播的规律。
      有大传播,有小传播,有大舆论,有小舆论,但是他们往往都遵循同样的原理。
      《弱传播》的开篇讲了一个段子,我觉得特别好玩,邹教授给我们看《圣经》的第一段,创世纪里,上帝的第一个动作,是「说」。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我们可以说上帝很懂传播,或者宗教很懂传播。
      那么传播到底遵循着什么样的规律呢?读完这本《弱传播》之后,最大的感觉是,传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大不相同,甚至是处处相反的。
      现实世界中的强者,往往是舆论世界中的弱者。
      现实的世界,多多少少有点功利。郭德纲说,穷人站在十字街头耍十把钢钩,钩不着亲人骨肉;有钱人在深山老林耍刀枪棍棒,打不散无义宾朋。强者身边总是围绕更多的人。
      而到了舆论的世界,强者就成了弱者。
      现实世界中的多数,往往是舆论世界中的少数。
      有一个段子,美国白宫的发言人在记者发布会上说,昨天,在伊拉克有一千人伤亡,还有一个骑自行车的人。
      结果所有记者都问,那个骑自行车的叫什么名字?
      现实世界中的小事,往往是舆论世界中的大事。
      很多互联网上被大家关注的事件,往往都从一个很小的点引爆,《弱传播》里,邹教授用了一个很有趣的说法:「一地鸡毛最容易上天。」
      回看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看到很多让人无奈甚至是愤怒的事件。
      让人愤怒的五星级酒店,让人愤怒的国外时装品牌,让人愤怒的马拉松,让人愤怒的某位科学家,让人愤怒的某些艺人。最让人愤怒的是,他们统统不知道怎么样好好道歉。
      那些「传统」的公关策略:无可奉告、浑水摸鱼、抵挡推诿、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些策略在新的时代,都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越来越透支的民众的信任。
      他们真的都应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

        4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259 值得一读的舆论哲学

        前些天刷完这本《弱传播》,感觉有洞见,但是还是抒情大于逻辑,没有写到我原以为的内容。我原以为是和 “弱关系” 对应的,结果这本书讲的确切来说,应该叫 “弱者的传播”,或者 “如何利用弱者来传播”,或者是 “传播学和现实社会之间的强弱转化”。不过这本书里面闪光的地方很多,讲透了各种关系在社会舆论放大镜下的扭曲。看一看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这本书还有个缺点,就是作者可能是为了凑字数,自己写过的话来回重复地用,看起来有点啰嗦。不过还是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为什么有人会盲目追热点,有人却总能保持冷静?

          面对嘈杂的世界,如何做一个头脑清醒的明白人?


          你肯定看到过这样的现象,在各种热点消息层出不穷的时候,总有人很容易就被卷入其中,转发、评论、站队、在网上和人吵架等等;但也有一些人,能表现得非常冷静,很少受到这些庞杂信息的干扰。即使参与评论,也总能保持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你想过没有,同样面对海量的信息,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就被卷入信息漩涡,有些人却能不受影响呢?
          关键就是,有的人更懂信息传播的规律,能不被表象迷惑,保持清醒。
          1. 为什么新闻中被骂的通常是强势一方?
          答案:弱者优势。你注意过吗,在现实世界中的 “强者”,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在新闻中都容易变成被攻击的对象。这是因为,弱者总能激发人的同情心,也更容易让人带入他的角色。比如新闻中报道商家与顾客、年轻人与老年人发生冲突,我们天然就会站在较弱的顾客和老年人一方。
          2. 为什么明知是 “标题党” 还有很多人点击?
          答案:情感强势。当我们看到信息时,情绪会优于理智在大脑中启动。你肯定看过标题里有 “震惊”“立马删,速看” 之类词的文章。很多时候我们明知道这是 “标题党”,但还会点击,就是因为它刺激了我们的情绪。其实不仅是标题,很多消息都是在利用情感控制读者,所有带有强烈情感倾向的语句,你都要小心。
          3. 为什么分量越轻的内容越受欢迎?
          答案:轻者为重。你可能发现了,很多对现实生活意义重大的事情,比如重大时事,国计民生,往往不会形成持续的热度。但是明星绯闻,却长期霸占热搜。似乎越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大家越喜欢关注、转发、讨论。这都是因为分量越轻的内容,人接收起来更没负担,所以也就更受欢迎。
          4. 为什么 “逆主流” 的事情传播得更广?
          答案:“小逆” 为王。很多时候,越主流的观点人们讨论的热情就越低,反倒是一些叛逆的事情,关注度更高。这是因为主流内容大多已经是共识,没有讨论的必要。相反,一些出格但不过分的事,更讨人喜欢。比如,摇滚乐手在演唱会上砸吉他,就会被粉丝认为是很酷的事,但如果违背了底线,比如吸毒,人们的态度就会变成愤怒和谴责。
          5. 为什么给一个事件起名很重要?
          答案:命名关键。一件事情发生了,谁能在第一时间把握住对它的命名权,谁就能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件事的影响力。举个例子,你一定听说过 “青岛大虾事件”。当时宰客的餐馆叫善德,假设这件事被命名为 “善德大虾事件”,那人们只会针对这家餐馆。而用城市命名,就会让人觉得这件事的行为主体,是整个青岛市,所以这件事才会对青岛的旅游形象造成大的伤害。
          6. 为什么有些消息能一直霸占头条?
          答案:陀螺效应。敏感事件就像陀螺,当事人每次具体的回应,都是一根抽向它的鞭子。不管当事人说什么,都是给媒体提供了新线索,媒体就能把之前说过的话,当作事件背景再次报道,让这件事的波及面越来越广。比如,王宝强离婚事件,就是因为双方总是不停互掐,才会长时间占据头条。
          7. 为什么宣传一个人比一群人的效果好?
          答案:群像无力。我们常说 “人多力量大”,但在宣传过程中,塑造群体形象效果往往不理想,只有对焦到个体时,宣传才更打动人心。这是因为群像不容易记忆和传播,而个体命运和形象,能让人很容易产生共情。比如,“希望工程” 最著名的一张照片就是一名正在上课的大眼睛小姑娘,非常有感染力,远比拍一群孩子更能戳中大众的内心。
          8. 你看,想要避免陷入信息漩涡,做个明白人其实并不难。关键就是一点:分辨出哪些是你自己的判断,哪些是别人通过传播手段,强加给你的情绪。

            3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传播、公关、舆论,必读书

            有一些书值得四个字 “配享太庙”,这本书就是这样的经典书。尤其是现在传播如此方便却竞争如此激烈,内容营销成为了必选项的时代。这本 2018 年写的书,从公关必读,变成了营销必读了。读完之后,我自己的三个收获:1. 之前一直没想到一个通用的事件作为初始品牌的营销方法,通过这本书的启发找到了。就是 100 天挑战。2. 破除了我一个困惑,收获一个基础模型。干货就是不易传播啊,那怎么办呢?常看到的,总觉得别人华而不实,夸夸其谈。其实呢,有很多不得已的原因。干货有时候塞到故事里也没用,干货要和符合传播原理的轻规则相结合。一条内容,应包含两个重要要素。一是连接点,二是情绪包。连接点获得关注度。情绪包获得互动。书中说的表情包,如果你没看书,还是近似的理解为情绪包比较好。这是一个基础模型,连接点获得关注度,情绪包获得传播。3. 受作者启发,不要因为乌合之众就认为大众肤浅。什么互联网人均初中水平之类的言论,会使人傲慢。我的启发就是去除了这个傲慢,这很不容易。是不是傲慢只有自己知道。舆论世界就只是表面的世界,看到的不能代表真实世界。真实世界永远都是复杂深邃的,值得一直探索理解。也永远有乐趣。收获之后的一个总结,这也是读这本书的目的。一个新品牌如何快速传播。以前知道是要讲故事,只有故事才能传播,甚至要制造故事。读完这本书之后,有个更清晰的思路。就是前面说的 100 天挑战。作为一个新品牌,可以和代理商一起挑战,可以和客户一起挑战。具体挑战什么?只要能表达品牌价值观就行。举个例子,100 天减肥计划,每天朋友圈回报进度。就是个人品牌的一个非常好的立人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讲很多具体的事,甚至不相关的事来表达自己的价值认同。想想你有什么可挑战的事,想想你的产品可以成为用户 100 天挑战的某个道具。所有的挑战都是现实现在正发生的好故事。预期编造故事,不如和用户一起创造故事。或者和粉丝一起创造故事。发挥一下,玩法会特别多。我迫不及待的要去试试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弱传播

              现实生活中的强者反而是舆论世界的弱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题外与题内的话

                我在微信读书里看完本书,却跑到得到 app 做点评,什么原因使然?因为微信读书没有和印象笔记做数据同步,很不方便;另外,微信读书的书籍,也没有与豆瓣评分做绑定,据我推测,腾讯是否有志于搞一套自己的阅读评价系统?也许是在布这个局。以上都是题外的话。关于本书,我的观感,前半部较好,后半部稀松了。具体地说,前半部以理论为主,案例为理论服务,接近于学术文章;后半部是理论为案例服务,离学术较远,显得八卦了。似乎作者的理论知识不够,于是用案例来凑字数,目的大概是想将内容物抻得丰满一点,反而显得臃肿。如果我是编辑,会让作者删掉一半的内容,本书就要精彩得多!当然,以上评价,并非否认作者关于传播学以及舆论传播理论的学术研究,而且作者还结合了中国社会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而且,颇有可读性,远超一般网文的水平。最后一句话,也许褒贬的痕迹太重,就那样吧!希望能看到作者更多的作品,更深入的思考,以及更富理论性与建设性的探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人都要去看

                  每一个人,请注意,我说的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哪怕只是翻开书里的某一页,都会让你受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弱传播小感

                    1. 舆论世界的运行规则:一是弱者反强,现实世界的弱者在舆论世界中反是强者,舆论世界中的强弱级差越明显越容易引发舆论事件;二是情者有理,舆论世界只讲感情、不讲道理,越能激发情绪的越能够振振有词;三是轻者为重,越是鸡毛蒜皮的事情越能引发关注;四是次者为主,在主流底线内,又与主流有所区别的东西越容易受到关注。2. 舆论事件的应对法则:一是争夺命名权,频率、范围、特性等是影响命名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放大积极效果则利用频率、范围、特性越大的词汇命名,要减少负面影响则利用频率、范围、特性越小的词汇命名;二是斩断传播链,第一时间反应而不是回应,不再情绪化纠缠、补充式助推,尽快把自己摘出来。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弱传播

                      打分低,不是内容差,是不太适合我。它讲的是舆论的传播,普通人没有困惑建议看点别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舆论传播的哲学建构舆论世界的规则,很多时候跟现实世界相反。它遵循着四条规则:第一条是弱者优势,现实中的弱者,在舆论世界里反而是强者。第二条是情感强势,舆论面前,只讲感情,不讲道理。第三条是轻者为重,越轻的内容越好传播。第四条是次者为主,在主流底线之内,但又和主流有所区别的内容,更容易被关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怎么对权力,传播,舆论这几个母题这么感兴趣呢!!?

                          面对质疑,有时候一个看傻子的眼神就完全足够了!这个我拿捏了。真理不真理的真的在现实世界根本不重要,没人听你废话。我就是混世魔童,这个舆论的方法真的让我在大海里遨游的感觉!一旦让我掌握了控制舆论的方法,我定要把这个世界搅得翻天覆地才罢休,呜呼!过瘾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信息时代的必读书籍

                            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热搜热榜抢夺注意力,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舆论的规律,也是在警醒我们如何对待现在纷杂的信息世界。“弱传播” 顾名思义就是利用 “弱” 来传播,小到朋友交际,大到政治选举,无一不体现了 “弱者为王” 的传播理念,只要你向大众展示自己的弱,就能得到同情和支持,这就是为什么舆论总是为 “弱者” 发声,只要替弱者说话,只要讲得有道理,就会获得流量,就会获得影响力,反正最终看起来是在替群众发声就对了。不讲逻辑,只谈感情。爆火的舆论从来都是不谈理性和逻辑的,只要配上一首动情的 BGM,加上冲击性和感染性强的画面,不管是什么都能上热搜。互联网大部分人不会思考,今天为这个摇旗呐喊,明天就给别人吮痈舐痔。互联网世界没有真理,今天为了卖课可以说,学习很重要,一定要考上 985,明天为了点赞涨粉可以说,学历不重要,赚钱和学历没关系。😰网民们脆弱,就给他们以安慰网民们缺乏认同,就给他们以尊重网民们好吃懒做,就高歌远离焦虑非常感谢邹老师的这本书,建议喜欢在网上冲浪的人都读一读,了解舆论传播的规律能让我们更清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强和弱

                              原来做强,要靠弱传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舆论世界,“弱”者为先

                                《弱传播》讲了这样一个道理,舆论世界弱者为先。现实中存在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舆论世界。现实世界强者为先,舆论世界弱者为先。      那么强者如何才能在舆论世界中成为 “强者” 呢。答案是强者应该与弱者链接,只有与弱者链接了,强者处于舆论世界才能变强。所以一些伟光正的宣传是很难传播的,反而一些有着小缺点的英雄,反而会传播的很广。比如,亮剑中的李云龙就是这样有着小缺点的英雄。李云龙的英雄形象并没有因为他的小缺点而受到影响,反而更贴近人心。再引申一下,一些枯燥晦涩理论,如何传播呢。枯燥理论是 “强”,有趣的故事是 “弱”,将这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传播得更远。所以讲道理不妨将其融入一个个的故事中。再引申,吃的药💊也是这个道理。药很苦,但外面有一次糖衣,就容易吃下去。再引申,教员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还说 “不要给我授大元帅军衔,这样我到人民群众中去就很别扭。” 教员也其实在告诫我们,作为强者只有一直走到人民群众这个弱中去,才能有一直向上的力量。他说人民群众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这个是很对的。其实,归根结底,没有弱哪来的强呢,有弱才有强。       弱者如何在舆论世界成为强者呢。一个是 “卖弱”,承认自己的弱。自己虽然弱,但是并不失去希望;虽然弱,很有骨气;虽然弱,但很干净;虽然弱,但很有品德;虽然弱,但很有才。二是可将对错之争变为是非之争。有些事情是很难分清楚对错的。诉诸感情的话,却能传播很远,迅速得出结果。对于有些事,我们诉诸于亲情、爱情、友情的话,更会有冲击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视角独特,发人深省

                                  终于补作业补完了。所谓 “弱传播” 的内核就是扮猪吃老虎。将自己置于弱势一方,绕开所谓真相和对错,利用人性的弱点引导大众的注意力,最后将舆论为己所用。但显然,这是把双刃剑。矛盾的节点在于,都说大众是盲目愚蠢的,但没有个人承认自己是愚蠢的。这就造成越是去用理性去证明对错,越是容易把自己摆在舆论的对立面。其实是非对错并不重要,情绪才是关键!另外,一旦舆论发现被你忽悠了,反噬的代价没有人能承担!所以,了解这背后的动因即可,千万别没事儿玩弄舆论。玩火者必自焚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重新读,发现挖到宝了核心逻辑,对比现实世界,舆论世界,是一个弱者为主导的世界,因为人数占比有绝对优势。舆论世界的另一个特点,情绪传播的速度远大于逻辑传播。这两个公理推导下,同时搭配了太多实际案例,很有启发。比如有段时间,抖音很火的一类视频,10 年前,主人公穷途末路,一路打拼,到现在小有成就,就是以弱者的人设,调动着人们未来会好起来的情感期待。而很多以专家姿态,居高临下的讲解的视频,很难爆火,因为大部分人心里就抵触。这对于我们自己在做的产品,账号,都有很重要的启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听闻已久

                                      听闻已久,终于慕名来学习了,非常体系的对舆论做了阐述,就是信息量太大,无法不二读。弱传播的智慧也有点中国人做人的智慧影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改变

                                        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传播。极端地说,要成功就必须得到人们的认可,即使众人皆醉我独醒,独醒也需要被认可,而认可的获得,就需要传播。市面上充斥着很多所谓的 “成功学”,不免有沽名钓誉之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研究成功的真正原因。有三种类型的组织都擅长传播。第一种是宗教组织。宗教不生产任何生活必需品,也不销售任何商品,它不怕经济危机,也永远不会破产,更不担心政权轮替。就其本质来看,宗教是一个传播组织,教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大众传媒,它的员工就是传教士。传教的 “传”,指的就是传播。宗教只生产一样东西,那就是内容;它只负责一样工作,那就是传播。第二种是政党组织。政党的原始资产就是传播。同样,政党也不直接生产任何物质,除了生产内容,它主要的工作就是传播,它通过传播争夺执政权,通过传播掌握资源,通过传播获得支持,乃至一切。第三种是传媒组织。大众传媒,顾名思义,就是专司传播的,如纸媒、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宗教传播信仰,政党传播信念,传媒传播信息,它们通过传播不同的内容,获得地位,掌握权力,实现目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舆论的本体就是关注,舆论是一连串关注的反应与再反应。任何对事件的回应,都提供了引发更多反应的素材,从而扩大了对负面事件的关注。它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放大关注后终止或平息,另一种是放大关注后引发更多反应。任何回应导致舆论终止只是可能,但放大舆论却是必然。因为即便是终止,也不是自然痊愈,而是像柴火一下子被全部点燃,虽然火暂时更大了,但很快就把柴烧光了,于是火很快就熄灭了。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