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内心+外界为一体
《王阳明:一切心法》这本书的核心内容主要围绕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展开,其心学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就是天理,天理即是圣人之道,是宇宙间最高的天道。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2. 知行合一:王阳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不可分离,知中有行,行中有知。3. 致良知: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意识,王阳明认为通过致良知,即扩充良知到事事物物,人可以达到道德的高标准。4. 四句教:王阳明心学的四句教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5. 心外无物:王阳明提出,人的内心和外界是相互关联的,心和外在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心外无物,即内心的感觉和外界的物体是一体的,没有心就没有物。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熊逸老师这本书我觉得最有价值的不是书的具体内容,反而是序章,看完了序章之后,我都提不起兴趣再继续读下去了,熊逸老师的开篇第一句话就让我发现人们看心学的心态和成功学类似。作者写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一个人的成功经验和他的真是的成功原因并不是那么的密切,成功是由少部分我们能认知的因素和绝大多数我们认知不到的因素来合力完成的。这让我想起了《成功与运气》里面提到的成功的本质是 “运气”。罗辑思维公众号在几年前的一篇早上 推送提到了成功的本质是运气,当然并不是不需要努力,努力才知道自己有没有运气去成功,我想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 “尽人事,听天命” 的含义吧。罗胖在 2015 年的一期 60 秒语音提到,成功学没啥用,看成功学的人没有成功,讲成功学的人成功了,winner 和 loser 在世界上的比例是固定的,也可以引用李笑来《把时间当做朋友》的观点,成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过去不是,现在不是,未来也不是,那么,阳明心学的 “人皆可以为尧舜” 这是不是就是 “成功学” 呢?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53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王阳明心学不是神学,也不会让你变成成功人士这本书我读的是纸板,440 多页,算是大部头了,读了将近半个月。熊逸老师写的王守仁与我之前都过得王守仁确实不一样,这本书写的更客观、更理性。之前度过关于王守仁的书,全是一马平川叙述阳明心学的高深以及王守仁这个人的传奇之路。而熊逸老师多角度、多维度的对王守仁以及他提出的阳明心学为读者进行了阐述和解读,同时也援引了大量古代历史记载资料,可见熊逸老师的博学以及惊人的阅读量。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你读起来舍不得放下的书,书里既有 “可口” 的故事,也有 “美味” 的人生哲理,让你饱餐一顿儒家心学。也能够为你的日月星辰增添一抹微光。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62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关于王阳明最好的一本解读在今天的图书市场上,有两位古人是 “成功学” 的大佬,一位是曾国藩,另一位是王阳明。但实际上,这两个人都与成功学无关,第一他们并无成功的捷径,第二在形事风格上更像是书呆子。实际上,曾国藩的成功是 “齐家治国平天下”,王阳明的成功是 “立德立言再立功”,与今日所谓的成功毫无关系,从他们身上取经无异于缘木求鱼。胸大的这本书就是在做这方面的去魅工作,他真的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王阳明。而要真的理解王阳明,则不能带着今天的习惯、认知和眼光去看,必须回到当时的背景。所以,这本书不仅在写王阳明,还讲清了那个时代,乃是可称为 “大历史” 的一本书。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心即是理、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王阳明是一个大题目,现在有很多大学教授一生就研究这个王阳明,相关的文章、论文、著作,那叫一个车载斗量。熊逸这套书以王阳明的平生经历为主线,围绕王阳明对自我学术也即阳明心学的开创和发展以及传经布道为核心,为我们慢慢展现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这本书之所以吸引人,关键在于作者不是简单的向我们展示王阳明的传奇经历和他的阳明心学,让我们去顶礼膜拜,而是把王阳明请下神坛,放到中外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带着辩证和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去剖析,去思考,借王阳明表达了很多自己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比如人为什么会迷茫,为什么需要成功学,为什么需要信仰,为什么信仰真的会产生作用等等,不断启发读者独立思考。强烈推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自信心、平常心、意义感...这些背后用阳明心学如何理解?#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150 本)#2023 年精读作家(7)熊逸《王阳明:一切心法(上)》大家好!本周开始,我会阅读熊逸老师的作品。熊逸:中国当代重要的一位思想隐士,隐于市而专心著书的人。熊逸,是一个笔名,只有极少的人识得他的庐山真面目。熊逸坚持用这个笔名解剖中国传统文化,用学贯中西的现代视角反观中国传统文化。今天阅读熊逸老师的第一本作品《王阳明:一切心法(上)》,中国当代思想隐士熊逸的作品,带你我了解真实的王阳明。普通读者罕有知道,王阳明原是一个被翻案的奸佞。《明实录》里的王阳明不但奸邪,还很有几分色厉内荏的丑态,是一个墙头草一般的投机分子。他纵兵屠城,窃夺他人战功,散布异端邪说蛊惑人心,以邪教教主的姿态享受着信徒的阿谀与供奉。乃至清朝编修《明史》, 才算是以新一代的官修正史为王阳明做了正式的翻案。而在王阳明弟子们谦卑写就的私史里,他又仿佛头顶光环的圣徒,有神鬼莫测之能,每每还有灵异的奇遇。于是我们每个人对王阳明的态度,往往取决于自己对史料的采信方式以及认知误区之有无或多寡。是的,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很耐人寻味的事情。2、精彩片段:①我们为什么读王阳明?王阳明似乎是被当作今天意义上的 “成功人士” 崇拜的。人们叹服他的烜赫事功,至于他的学说与品德,看上去只是辅助他成就事功的工具。太多人之所以在这个充满诱惑与竞争的时代甘心拿出一部分本可以用来获利或休闲的时间沉潜于故纸堆里,涉猎一点阳明心学,只是因为幻想着可以由此获得王阳明借以成功的思想利器,使自己变身为成功人士罢了,至少也要比当下更成功一点。你对一位 “大师” 的信心越足,你的心灵安定感就越强,应对不确定事件时的心理素质也就越好,这就是 “心诚则灵” 的道理。虽然从客观角度上看,“精诚所至” 的付出未必就会导致 “金石为开” 的结果,但只要你真的 “精诚所至”,至少你会相信 “金石为开” 的结果已经出现或者终将出现,即便你一败涂地,也比旁人更容易找到宽慰自己的理由。所谓的成功,其实是由极少数我们所能认知的因素以及无数远远超出我们认知能力的因素合力完成的,仅仅是因为人心向简以及过度的自信,才会使我们每每怀着笃定的心,为个人成就梳理出某些一目了然的因果关系。即便金子总会发光,我们的肉体凡胎也不可能真的像金子那样挨过被发掘与被锤炼之前的那亿万年的暗淡岁月。而历史,无论史官还是当事人的记载,都是由记录人的主观认识框架,即自觉或不自觉的因果视角、完形视角、取舍偏好、价值偏好等等一一过滤后传播给我们的。②信心是重要的,信什么反而无关紧要自信,从来都是积极人生以及通往成功之路最重要的一块基石,而无论你自信的内容究竟是什么。虔诚的宗教信徒之所以总是比普通人更容易挨过各种生活难关,在大样本统计数据上的自杀率也明显比普通人低,归根结底就是这个道理。至于他们所信仰的神祇究竟是《旧约》中的上帝、《新约》中的耶稣、印度的佛陀、藏传佛教中的大日如来还是民间传说里的八仙,反而 —— 至少在上述意义上讲 —— 并不那么要紧。倘若在宗教体系之外加以解读,将茅屋的光明理解为人生的幸福感,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幸福感与信心和确定性的程度是高度相关的,与信心和确定性的内容却关联不大。幸福的人生需要坚定不移的笃信,很多阳明心学的信奉者所寻求的也正是这样的心理感受。阳明心学与其说是学术,不如说是宗教,它所施加给信徒们的,与其说是学术的力量,不如说是宗教的力量。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阳明心学会特别吸引那些较为感性的人,却很难攻克理性主义者的凉薄之心。我们看到王阳明一些知名的徒子徒孙的生活与治学的做派,或多或少都会联想到今天的行为艺术家们。人,天生就有着极其强烈的对意义和秩序的追求。换言之,倘若一件事是没有意义的,或者是缺乏秩序的,我们那脆弱的心灵便总会生出许多不安和焦灼。这当然是一种很不舒适的状态,于是,为了使自己能够安心,我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事物意义化和秩序化,而在意义化和秩序化的过程之中,再荒谬的做法也聊胜于无。我们总是在寻找意义,寻找每一个疑问背后的确定性答案,很难容忍意义或确定性答案空缺的状态,哪怕只在一些小小不言的事情上。譬如即便不是全部的,至少也是绝大多数的餐厅服务生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纵使在非常忙碌的时候,也总是能够很清晰地记得那些尚未结账的顾客的账单上的一些细节,但顾客一旦结账离去,他们很快就会将账单上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③“平常心” 的悖论王阳明其实坚定地站在 “迂腐” 的一派里,所谓 “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传习录・下》),显赫事功只是他坚守 “迂腐” 的副产品罢了。换言之,在王阳明的一生中,令人钦羡的事功并不是他的追求,恰恰相反,他是追求做儒家圣人的,而对事功的汲汲追求纯属对 “圣人” 二字的亵渎。所以王阳明一定会对以下故事里的这位樵夫心有戚戚焉。魏晋年间,高士孙登在河边遇到一名樵夫,问他:“你就这样度过一生吗?” 樵夫答道:“我听说圣人从无企求,只是以道德为本心罢了。我砍柴度日,难道还有什么值得同情的不成?” 今天的职业运动员、金融精英以及所有在高压力、高风险与高回报的竞技场上奋力搏杀的人,都能够深刻理解心态对于职业生涯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高压力会导致紧张,紧张会导致发挥失常,而一旦在某一次重要竞技中发挥失常,下一次机会不知道还要等待多久,甚或再也不会有机会了。真正具有平常心的人不可能选择高压力、高风险的职业,显然他们更乐于接受校园里闲适的教职,或者考取公务员或事业编制,而职业竞技和金融领域注定是冒险家的天堂。我们很难想象一名职业运动员在全年无休的日常训练里恪守 “敢拼才会赢” 的人生信条,却唯独在重大比赛的当天能像换衣服一样给自己换上一份平常心。焦虑,而非平常心,才是她的成功秘诀,也正是真实世界的运作法则。那些云淡风轻、与世无争的人只会守着他们那无时不在的平常心滑落到社会的底层。如果仅以成败论英雄的话,很多时候乐观情绪会比悲观情绪更容易将我们引向负面的结果,因为前者会使我们丧失动力和审慎。无论金融从业者还是职业运动员,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本身都是功利性的,没有任何道德价值,而阳明心学所着意培养的平常心恰恰是以道义为旨归而排斥功利性的。只不过人们往往做一些缘木求鱼的事,最显著者莫过于跪在以 “四大皆空” 教育世人的佛祖面前祈求升官发财。当我们从 “平常心” 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的时候,就会发现程颐才是最有平常心的人。一个人的内心准绳越是简单、笃定,待人处世也就越发从容不迫,幸福感也就越发容易得到提升,因为我们的大脑神经系统天然就喜欢简单而稳定的结构。事情的另一面是,我们可以将程颐与陈桓子分别看作坐标的两极,是不可兼得的鱼与熊掌,但我们生性就是贪婪的,总渴望鱼与熊掌兼得,至少也要 “不负如来不负卿”,所以热衷于权谋术和心灵鸡汤的竟然往往是同一批读者。顺理成章的是,如果有一个榜样人物兼具权谋术和心灵鸡汤双重特质,那他就一定会受到异乎寻常的推崇。于是,我们发现了王阳明。3、春幸启发:阳明心学的价值,在于我们从看世界回归到看内心,通过心灵的调试,改观现状。在所有古代学术中,阳明心学是最能够带给我们良好自我感觉的一种。如果你坚信自己掌握了最核心的宇宙真理,你的人生将会是何等充实与乐观,你的心灵将不会被任何困难或灾难击垮。在一切缺乏客观标准的领域里,一个人如果能够笃信自己高踞于社会金字塔的塔尖上,当然也就拥有了幸福。人的心灵原本就像太空一样,太空之中虽然有日月星辰雷电,有阴晴风雨晦明,万物皆备,却不受任何事物的牵绊、挂碍或阻滞。王阳明本人却以自省的态度提出了一种主观性的回答:“以前我或多或少还有一些‘乡愿’的样子,如今才真正相信我所提出的良知理论是绝对的真理,于是信手行事,不假半分掩饰。我已经是‘狂者’的胸襟了,即便天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我也无所谓了。” 弟子薛尚谦慨然总结道:“有这样的自信,才是圣人的真血脉啊!”“乡愿” 是这样一种人:想指责他却也挑不出他多大的错误,想斥骂他却也骂不出个所以然来,大家都觉得他是忠厚老实的好人,他自己也以正直、廉洁自居,只有当你真正拿尧舜之道来衡量他的时候,才会发现他是何等令人厌恶。一言以蔽之,社会评价是扭转个人成长方向的最大动力,顽固地将人推向乡愿一途,即便是王阳明,也一度未能免俗。只是当他的心灵修炼更上了一个台阶之后,才不在意世俗的眼光了,从此以狂者自居,依循心中正道放手而行,一切毁誉再也不能动摇他分毫。今天我们评价阳明心学在当时有 “解放思想” 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 “狂者胸次” 在王学后人当中备受推崇,孙逢奇甚至有一句名言说 “千古圣人俱是狂狷做成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圣人也是凡人做,只是凡人不识己!熊逸版的王阳明,更多的加入了自己的评判和观点;有自己的解读和代入感。也加了许多的生僻字,或许这是文化自信吧!克劳塞维茨说:不管别人的意见多么荒谬,至少让我们知道别人看问题的角度!——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这是本能;非意志所转移!能做到物来心照是一种境界,做到物去不留,事过无痕,更是一种境界!就像吃饭就好好吃饭,睡觉就好好睡觉;这么简单的事又有多少能做到呢?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王阳明说天人一体,知行合一;为一理!花木有本心,何须美人折!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圣人与凡人同处黑暗之中,不同的是圣人能够内省找到光明,而凡人则是彷徨外求,导致光明的缺失。陆九渊说:无事时,我无知无能;有事时,我无不知无不能!与曾国藩:过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皆是物来心照,物去不留。不会见猎心喜;活在当下;做到用心若镜;讲的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而心贼难破;良知若镜;人在俗世难免蒙尘;能够做到身如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就算是尽心至圣、功德无量!要知圣人也无奈,生时百般险阻磨难,死后依然家事纷争;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圣人也如是!这恰恰说明:圣人也是凡人做,只是凡人不知己!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东方人的自由主义和先验主义光学心学,容易坐井观天,一门深入,成了迷信。儒家发展至西汉,董仲舒吸收名家的名实有无之辩和阴阳家的天人感应学说,将诸子百家一网打尽,开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董仲舒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两宋,儒家没什么大发展。三国两晋时期,道家吸收名家的名实有无之辩、婆罗门教本体论创立了玄学。玄学吞吐宇宙于谈笑之间,但是其最大的缺点是虚无主义属性,对实践没有指导意义。魏晋玄学家被杀殆尽,这时候禅宗来了。禅宗不是佛教,是玄学住了佛教的寺庙,穿了佛教的衣服。玄学发展到禅宗,成了。唐宋,儒家和禅宗遭遇战了。儒家还是使用董仲舒的老路子,吞掉对方。这就产生了理学和心学。心学虽然反理学,但是路子上是一致的。理学并没能完全吞掉禅宗,而王阳明深入禅宗,成了宗教领袖,然后一举带领禅宗归入儒家,这就是心学。心学纠正了理学的一些禁锢,但是本质上是一样的,大同小异。一句话,明朝儒家就完成了吞并玄学,合而为一,统一思想的作用。很快,明朝晚期,副作用就出现了。也就是王夫之说的 “心学是亡国之学”。万历皇帝叹息,为什么如今的舆论都能说黑为白呢?而且他们左说左有理,右说右有理?崇祯皇帝殿试三次都出了同一个考题:“都说君王应该与士大夫共天下,可如今士大夫行为不端,完全不能顶事,如之奈何?” 可见,儒家吞并玄学之后,魏晋玄学清谈就诈尸了:明朝的士大夫集体废了,不能顶事。不能顶事振振有词。清代,中国知识分子痛定思痛,发现不能吞并玄学,吞并之后,中毒症状很严重,于是清朝的主流就是朴学,所谓朴学,就是反朴归真之学,说穿了,就是儒家重新洗牌,将玄学吐出来。无独有偶,西方哲学史上康德也是清代雍正年间人,康德等哲学家痛定思痛,发现玄学是无效思考,是人类思维的歧路和冤枉路。而西方哲学此时也出现了专门对抗虚无主义的存在主义哲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心学行不行儒家在开始时,是不关心宇宙、物质世界不关心世界从哪里来的。它关心的是这个社会怎样才能变好。简单说,就是克己复礼。这是向外。再后来,随着孟子、曾子的发展,在人格修养上,多了 “君子人格”。但是,无论儒学怎么发展,有一个限制是始终突破不了的:人只有一辈子。正是因为儒家承认这个,所以要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要 “立德立言立功”。而佛教是认为人有很多辈子的,如果不修行,就会永远在轮回里打转,再加上 “本来无一物” 式的思辨,莫测高深的机锋,这种因果报应,很能吸引老百姓。道教同样,虽然在思辨上不如佛教,但是神秘主义犹有过之。如果儒家的关注点在庙堂之上,实际上不用关心老百姓想啥,只要服务好统治者就行了。但是,它要作为秩序提供者的面目出现,就不得不关心老百姓在想啥。特别是,到了宋朝,很多士大夫高级知识分子都是佛学的拥趸,这就让大儒产生了危机感,于是,便有了理学。理学不只是 “存天理,灭人欲”,它一个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建立了儒学世界观,让儒学也关注起宇宙本源。按照理学的观点,宇宙于混沌中产生阴阳之气,清气上升为天,浊气凝结为地宇宙。不管如何,气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气名为阴阳,却不分阴阳,静时为阴,动时为阳。为什么会动?佛教里,轮回会动,是因为有业力。儒学里,气会动,是因为有天理。天理是儒学宇宙的第一推动力量。类似于牛顿所说的,推了一把让宇宙星辰动起来的上帝。心学的世界观,根源在这里。理学,是心学的基础。但是,王阳明跟朱熹的缘分,也就到这里了。有了天理,如何修行,两者开始分道扬镳。朱熹认为,世间万物,都有一个 “理” 在。你眼前的桌子凳子,肉串和啤酒,都有作为本源的 “理”。你要深入认识他们,就得对每样事物 “格物致知”,直到有一天豁然开朗,领悟到天理。心学与理学,就在这里分野了。陆九渊提出了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进一步深化、简洁化、可行化,认为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每个人心中就有 “天理”,不应该向外界求,而是向内心求。这就是 “心外无物”。最典型的比喻,就是 “岩中花树”。“知行合一” 的 “知” 与 “行”,与我们通常理解的不一样。一提起王阳明,著名的词语标签。除了 “心外无物”,就是 “知行合一”。王阳明的 “知行合一”,是知行真的合二为一,甚至可以说,“知” 就是 “行”,“行” 就是 “知”。你说要减肥,结果没减成,那你了解的那些减肥知识,都不是 “知”。知道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人,根本不配说 “行”,既然没有 “行”,那你就没有 “知”,“知”“行” 都没有,自然是蠢货一个。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要明白这层意思,那么哪怕只说一个知,也自然包含了行;只说一个行,也自然包含了知。” 甚至,“行” 不是你去做什么,只要一个念头,就算行了。正所谓,“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最后,归结为一句话,“致良知”。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王阳明:一切心法》:安得扶摇万里风。心学的渊源,从中的收获正如封面推荐语所言,我认为,这不单单是一本关于王阳明的传记,更是一本作者对阳明心学的研究著作。说实话,我听到王阳明这个名字,了解他的人生,以及对于他所开创阳明心学的认识,时间还是很早的。记得早在 2017 年上旬,我在初喜欢上百家讲坛的节目时,于平常追看中,偶然便看到了郦波老师在此讲的《五百年来王阳明》。虽然我当初既不太喜欢这个主讲人的风格,也对王阳明这个名字,及他的思想,所开创的阳明心学闻所未闻,但本着好奇心,对百家讲坛这个栏目的喜欢,以及看在主讲人还是《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的份上,还是坚持看下去了。在便是我首次听到王阳明,及大致了解心学思想的来龙去脉了。事实上,这档节目真是不错,至少是是这样觉得的。这档节目在事后,看起来也引起不错并火热的反响,也为我留下了对此的第一印象,我在确实在这之后,对此极有兴趣,让我耳目一新。在这之后,我也的确想对他的思想有所探究,便在机缘巧合下,读了度阴山所著《知行合一王阳明》。但他的书虽然一开始同样让我入迷,可渐渐的觉得与历史小说无异,主要偏向于叙述他本人的生平,对其思想并没有过多、深刻的阐发,即便如此,其篇幅却是无比的长,记得足足有四五本,幸而是电子书,我对他的著作的阅读,便放下了。从此算起,到阅读这本书,也足足快四年了…… 而在这中间,我除了偶尔重温百家讲坛那档节目外,由于个人原因,当初心血来潮要对其思想做进一步的认识的计划,便一直止步于此,直到我在阅读完熊逸的《治大国》,自然而然地读起这本书…… 不过我想时间的流逝与阻隔,并没有把我之前所了解的阳明心学思想精髓、随之忘得一干二净,在记忆模糊的同时,也得以沉淀。在没看这本书时,我对阳明先生所提出的 “心外无物”、“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 等几个概念,以及他后来提出的四句教,所谓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犹印象深刻,并未忘记。而且在这些年的生活里,阳明先生所说的 “事上炼” 中,我从零散的记忆中,对所记得的这些话也似有感悟。而这本书的作用,对我来说,便是补充并梳理了我所记下的内容,将这些话和阳明先生个人的认识,及他的思想串联起来。下面,我便谈一下本书对我启发最大、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同时也稍稍的梳理一下作者对此的阐述,以及内容的脉络。首先,作者还是一如既往地剑走偏锋,尽管大体来说,仍然中规中矩,不过是结合着其人生经历,大致地梳理了一下其思想,以及谈了几点作者自身没有太明确结论的认识与看法。别的不说,仅仅是一篇序,便很能说明他一贯特立独行的风格,因为其字数便足以印满快二十页近乎 A4 纸大小的纸张(这还不算最离谱的,记得我给买来他的《逍遥游》时,随便翻看中,竟发现其序,足足有几十页的篇幅)。内容更是独特,首先就以 “如果你是叶公好龙式的读者” 为题,给予读者当头棒喝。强调了阳明心学的内容其实并没有那么神乎其神,而为何广受大家的推崇与热爱,甚至在近几年来引起热潮?作者认为,除了心学本身的特质与魅力,能符合当代人的胃口外,其实我们更关注的,还是他本人的功业,正所谓立德、立功、立言 —— 这是儒家最为推崇的三不朽,而他一人竟全部达到,所以连带着他的思想,便自然地引人注目,进而广受推崇。这一点,我是不敢苟同的,作者有点矫枉过正,进而过犹不及了。至少对我个人来说,喜欢王阳明的原因,仅仅是喜欢他的阳明心学其中的思想,而不是因为以功利的态度,去寻找什么 “成功学”。第二便是强调了心学的本质,不是世人所想象的那么深奥,具有太多的人文价值,其思想的主旨,就是培养内心,使每个人的内心都强大起来,进而一往无前,这也和标题中的 “一切心法” 相呼应。在这中间,作者举出了古今中外多条事例,来说明内心强大的重要性,以及最终的结果。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件事,一是妇人念咒的故事,二是刘龙拳的故事。其实早在王阳明出生前多年,王家便一直有一个预言,以及在这个预言的笼罩下,王家在历史中的起起伏伏。包括王守仁出生时,其祖母所做的梦,祖父王伦给他起的名,以及在他五岁时,道人所说的 “好个孩儿,可惜道破” 的点化,无不预示着这个孩子的不寻常,尽管不知道是名人效应,还是确有其事。后来的章节,乃至最后,对我来说,基本上都是按照我当初所看的《五百年来王阳明》节目路线走的。所以我才说此书的大体叙述,并没有太大的新意,仍然是中规中矩的。故在这里,不对阳明先生的人生多说什么。不过即便如此,中间作者的认识,对阳明心学本身的研究,还是使我耳目一新。首先本书中引述了大量的阳明先生在各个时期的诗文,以及对《传习录》大量的引述与阐释,这是一般的电视节目所不及的,也是最让我耳目一新、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对阳明先生一生的行为举动,及其思想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是进一步了解阳明心学必不可少的。在这中间,我最大的收获,即阳明心学本身不是单纯的儒家,虽在意识形态上还是如此。阳明先生本人其实是重新阐释了儒家的经典,比如编成《朱子晚年定论》,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说明朱熹晚年是有改辙、思想转变的倾向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其缺点,即是有失严谨,不辨真伪,是有点操之过急了。比如,王阳明早年就痴迷道家,一心求长生,可以说他本人就和道家有很深的渊源。阳明心学融合佛家的痕迹则更为明显,是显而易见的。别的不说,仅仅是阳明心学的开端,龙场悟道的形式便与佛家所讲的 “顿悟” 极其相似。而后来的给大家成为圣人的手段,也在反对朱熹的格物的同时,提出 “净明心镜” 的理论,正如他在岩中花树的故事里所说的 “一时明白起来” 一样,要尽可能拂尽内心的灰尘,找出能够本明亮的心镜,这样看待万物就会透彻,在为人处世上就会坦荡。这既继承了孟子的思想,却又与佛所说的 “顿悟” 何其相似啊。同时我认为,岩中花树的故事,可以看作 “心外无物” 很好的事例。“知行合一” 是做事的手段,“心即理” 是心学的外表,那么,我认为 “致良知” 便是心学的本质 ,不论知行合一也好,还是心即理也好,一切行为准则都要靠良知二字。而我认为心学所要做的,阳明先生开创心学的意义,就在于 “致” 上。也就是说,帮助人们找回那埋没已久的良知。这与之前所说的名句是相辅相成的。而 “万物一体” 则是阳明先生的世界观,以及心学所认识的世界。并且我看到这一段后,也大有启发,深有同感。令我印象深刻是先生和其弟子讨论时所说的一段话,即 “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其实,这个问题,说实话,我曾经不止一次想过,思索过,包括我的儿时也是如此,也曾想到过这个问题,没想到在近五百年前,也曾有人和我思考并阐释过同一个问题,真是使我无比惊叹与感动。其实,世界、乃至宇宙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辩证的存在。包括我们的存在,是幻象还是现实?答案看似显而易见,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从没有搞明白过。所以古代才有 “庄周梦蝶” 物我两忘的故事,而西方则有 “我是谁?从哪来?又到何处去?” 三个终极的命题。虽然这看似有点玄学,或有些神秘主义色彩,但却是每个人,无论古今,还是中外,都不得不思索的。正因如此,阳明先生认为人这颗心才是万事万物最重要的,所以他要致良知,与此同时,使人们内心强大,遇到难事不退却、不为所动,而勇往直前,好好过这一生。我想,这便是阳明先生留下的最大的财富,以及心学于今人最大的意义吧!不过即便如此,人还是时代的动物,心学同时也不是完美的,即便如王阳明,在那个时代中同样曾陷入两难,令他徒唤奈何,所谓 “安得扶摇万里风”,正是如此。一个人,或者说一群人,并不可以改变一个时代。使我感叹的,是阳明先生平定朱宸濠之乱 —— 这一他人生中最光彩夺目、最大的伟业后,还不得不要应付武宗这个顽童般的奇葩,使王阳明进退失据,徒唤奈何。然后终于得以打发走,在武宗溺水受惊而死后,在嘉靖朝时,又在官场中周旋,在一次次受封,一次次出征中间,把他原本就虚弱的身体彻彻底底拖垮,最终在违命回乡途中,只说了一句 “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便飘然而去后,所遭受小人紧追不放的诬陷,以及家庭内部的财产纠纷,一系列的变故…… 不过还好,这些事情都不影响阳明心学在后世的大放异彩,王阳明这个名字的为人熟知!最后一篇极短的后记,我个人也是觉得很有意思的。近代研究所得出的明代后期在江南等地已经具有工业革命的条件、已经达到工业资本主义化的标准之结论。那么,假使明朝不灭亡,后续会发生如西方的工业革命,进而解放思想,踏上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吗?作者给出的答案,显而易见,不会的。因为只是具有基础,而没有诱因。正如最后所说的那样:“明朝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归根结底不过是出现了一些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相似的表象,既与资本主义无涉,更不是什么萌芽。我们看到蝉蜕皮,谁能据此断言它将成长为一条蛇呢?”…… 以上所述,便是我从中得到的收获。看熊逸的书,便就此告一段落,他的另外两本,我我准备有时间想阅读老庄的原文再说。所以,接下来,我将踏上一个新的领域,准备看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断代史系列的《中国远古时代》,作者是已故考古学家苏秉琦,这本书也算是经典名著了。遥远的历史啊,前路是一片未知,需再接再厉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戳破一切说一套做一套书里有个故事,王阳明受托写一副座右铭。内容是孟子 “拱坝桐梓” 一章,这章内容是科举考试所学的范畴,而来托写字的弟子考中过状元。王守仁就笑问弟子,考中状元的还不知自我修养,需要靠座右铭时时提醒自己?我觉得这种 “学一套,考试也考这套,行为标准还做不到这一套” 的情况一直存在。考试只是敲门砖,人们直接归为工具属性。要让人入脑入心入行可不是读一读经典、讨论辩论条款、写点读后感就能做到的。从认识到认同再到实践的距离,需要立志,需要排除万难。还有一篇王阳明的文章很有意思,是他在地方做知县的布告。他苦口婆心地劝百姓少点纠纷、多些包容,在纠纷、疫情、苛捐、防盗、抗旱、防火等地方事物的见解,很接地气,也可以看出他的无奈。他的形象去掉了一些神秘,更真实一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2.0作者适合务虚我看过熊逸很多书,熊逸的思想水平很高,思辨能力很强,这些能力体现在他解读老子、庄子、周易、佛学等等,这些务虚的学问上,这里面没有一个学问或一个人有过直接历史事迹或功绩的。解读这些纯粹形而上的东西,熊逸是高手,但他不应该解读王阳明,一个有过各种实践,受过各种现实反馈的人,解读他,暴露了熊逸的短板。能在实践中取得成绩的人,没有一个不感性的,没有一个人靠着纯粹的理性取得成功。心中有寄托,心中有执念,心中有信仰,才能在现实中做出成绩,如果仅仅靠纯理性,靠思辨,你可能连实践的第一步都迈不出去。熊逸讲了一些人性本质的东西,我才给了这本书两颗星,其它对于理解王阳明,如何用王阳明的哲学帮助我们今天做事,熊师傅几乎没有提及。最后,我提一个疑问,熊逸在《周易江湖》这本书里表明一个观点,就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定的,只不过我们得到的信息太少,就必然看成了偶然,怎么在《王阳明》的这本书里玩起来概率论了呢,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偶然的,所以王阳明的心学也不一定好用,就是为了证明这个?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自取启发,知行合一读的熊逸老师的第一本书,为熊逸老师的博闻强识所折服。熊逸老师博观古今,旁征博引,史料与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信手拈来,兼叙兼议围绕王守仁生平与学术思想娓娓道来,将距之久远的阳明心学剖析得深入浅出。王守仁一生兴趣爱好几经辗转,好任侠、文辞、释道等,但有 “学做圣人” 的大志。虽读圣贤书,也格过竹,想必心中苦恼于想做圣人却不得要领,及至龙场悟道才发现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原来 “道” 存在于心中,学做圣人应该向内去求,而不是格什么竹子。读圣贤书的人俯拾皆是,但圣人却寥寥无几。因为所有人把读圣贤书当作取得颜如玉、黄金屋的不二法门。顿悟了 “吾性自足” 的王阳明用 “知行合一 “强调立志与立诚,正所谓 “人就怕不立志,只要立志,就不怕功夫不到。” 经典中自有成圣的方法,成为圣贤也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壮举,世人在典籍里寻章摘句却没有成圣贤的意图,王守仁自然觉得世人缺乏诚意。如果知道但是没做,那一定是为人欲所阻隔,要通过 “格物” 来达到 “诚意”,要时刻 “恨斗‘私’字一闪念”。像镜子一样,在” 磨 “上下功夫,恢复镜子的本来面目,事来则如实映照,对万事万物都可以应付裕如,事过则心不留痕。立志与立诚的现实意义是揭露了读书人与做官的人虚假嘴脸。只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我们和古人毕竟同属于同一片天空之下。王阳明 “知行合一” 的逻辑里讲 “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动了恶念就算是做了恶事。这样的提法在明朝袁了凡《了凡四训》一书中的 “积善之方” 中的一则故事中有所记录。卫仲达年未不惑,魂魄被摄到阴曹地府,阎王令鬼差呈上卫仲达的善恶记录,记载恶事的册子堆满庭院。卫仲达不解,问道:“我还不到四十岁,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过失、罪恶?” 阎王回答道:“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 袁了凡是明朝人,是不是受到王守仁的阳明心学的影响,才让阴曹地府有了相同的善恶区分原则?阳明心学在向前发展中,从 “知行合一 “转变为” 致良知 “。王阳明的学术观点以 “四句教 “作为总结: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的本来面目没有善恶之分,意念发动,裹缠私欲,这才有了善恶之分。于是王守仁给出了一个非常简易直截的争论是非善恶的方法:以良知来验证,而不是以孔孟之言、经典之义为绝对的标准。“致良知”,把自己的良知发扬到极致。怎样才算极致呢?良知的极致就是把一元化的价值观加在所有人头上。这绝不是一个在多元价值论里生活的现代人所能接受的。王阳明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在事功上也有方法,剿灭山贼、平定叛乱、征伐思田,正是这些成功案例推波助澜让阳明心学穿越时空。虽然这些成功很有法家、兵家的意味,但从这个角度理解,一个儒生能有如此指挥才能,是不是有读书多的缘故?看到王守仁破百姓 “心中贼 “,倡导简朴教化民风的做法,再次感叹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他发布告谕和戒律并以十家为单位相互监督。建立起乡约制度(村、族自治体系),表彰好人好事,救人急难,平息纠纷等。兴办社学和书院,从娃娃抓起,教传歌诗习礼。现在村委会实际上也是基层自治体系,在村有村规民约又划分网格,还有红白事会、调解委员会以及其他因为各种目的、承担各种功能的工作小组。心学理论根源毕竟是一元价值论下的产物,只能处理道德意义上、人际关系上的事情。熊逸老师评价心学之于理学,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但要想中举,必须有深厚的程朱理学的基础才行。对于王阳明则是 “他很难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问家,而我们也不宜以纯粹的学术思维来理解他的话语与文章。“作为一个现代人绝不相信能” 向内心求 “出现代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技能,我们相信学习的价值和时间的力量。读完这本书真有一种” 幸亏我生活在现代 “的感慨,虽然未来的人看我们的眼光也会向我们看古人一样,但我们今天进化心理学、脑科学与神经科学等科学理论达到了” 祛魅 “的效果,摆脱了蒙昧的状态。我们以自己的主观价值决策和行事,强调课题分离,用一句” 关你屁事 “、” 关我屁事 “来抵抗一元价值论,挺好的。同时,我们可以做的也不是排除异己,而是捍卫别人发表观点的权力,同时在其中汲取可资利用的价值,比如反思、比如刻意练习在反思中对自己保持省察与觉知,以及多读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1、本书从王阳明思想的萌芽生长到形成,作了详细的探讨,从 “知行合一”“心即理” 到” 良知”“致良知” 的思想脉络逐一进行了梳理,其中不乏有古今中外旁征博引,时时跳出明朝人的思维局限,读来令人兴趣盎然;2、之前一直以为所谓心学不过就是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年前被朋友拉进学习班学习阳明心学,刚开始也被老师的讲解所震撼,后来逐渐疏离于同学们口口声声利益他人,立志成圣成贤成君子有着宗教信徒般的虔诚。追寻圣贤的路上还是需要一点常识。当今的阳明粉丝,大多数是感性主义者。他的思想体系放在今天的人看来,无论如何都有些唯心主义和牵强和难以自圆其说,在学习过程中要带份清醒;3、心法的强大之处在于,推己及人,以至于万事万物皆同此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良知清澈,心生万法。我们都知道改变别人何其难,通过改变自己而改变他人,即 “向内求” 对今天仍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