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1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友善的梯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小时候读高尔基这句名言时,我们总是认为这句话在讲读书的重要性。后来作为一个理工男,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了更多的感悟。来自理工直男的 “直译”,所谓阶梯,就是介于高度差之间的一个取值空间。没有梯子的时候,高度差之间的阶梯数是 1(或者说 0 也可以,不较真)。有梯子的时候,阶梯数决定了攀登的难度。随着阶梯数的增加,爬梯子的难度也不断减小。说到底,这是个极限问题。看书的情况,和梯子这个意象非常吻合。我听人说最难读的哲学书是康德的,那就是我们自己准备的梯子还不够。如果想爬上高处领略不一样的风景,就得想办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梯子。大致翻阅了本书的一部分,关于哲学史的介绍,比教材更友善,比名著的涉猎更广泛。这样的书,就是这种比较友善的梯子。作者的系列作品,据说在喜马拉雅上的播放量非常大。值得推荐。喜欢西方史的朋友,我还推荐一位得到资深用户,是我们 “得到・八佰” 微信群的群友,他笔名叫余襄子(也有可能是鱼襄子),公众号是 “襄子讲谈社”,连续几年日更,写的东西挺有意思,他是个狠人,他写的文章也是这种友善的梯子。感兴趣可以关注他,我认为他以后肯定会出书,并且会在得到电子书上架。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看就懂的哲学入门史

      一本比较浅显易懂的哲学入门史,作者按照哲学时间线的发展,介绍了从古希腊到黑格尔的哲学理论和思想,文笔不错,论述顺畅,思想脉络很清晰,对各位哲学家思想的介绍也比较到位,每一个章节理论背后都有归纳总结,是一本对哲学小白很友好的入门读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哲学,永远没有边界的一门学问

        哲学,说没有边界是其本身就是学问的中心。诸多的问题追本溯源和哲学都有着非常强的连接性,但是其分支也是多的不得了。人嘛,在生一世总是要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哲学之道,过程是困难的是艰辛的,是无趣的,甚至是灰暗的,但是找到的这个过程本身很有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哲学入门强烈推荐:大厦是怎样由一块块砖垒起来的,

          一个问题,就是一块砖。你会清晰看到:人类智慧的大厦是怎样一块砖一块砖的垒起的全过程 —— 动态的全过程并无形中习得:追问的能力 —— 追问关键问题,突破性问题,建设性问题的能力
          在如今信息爆炸、知识急剧膨胀、产品泛滥、机会壁垒横亘的时代,哲学不再是一个你可学可不学的学科,而是一项充分必要的能力,哪怕就只因为它特性之一的追问性。
          关键问题就是关键突破。关键突破才意味着新的关键建设。为什么推荐它?有三点原因 :1,问题导向。2,答案简明。3,快速升维。|一,问题导向书中每篇文章的标题多以问题开头,比如 “休谟:任何事物都有原因吗”。这样读者看了标题后,就立马会产生一个疑问,他就会带着这个疑问去读,这就使得读者读书有方向性了,所以读者会更加专注,更加刻意的朝这个方向去书中找答案。而每篇文章也只讨论这一个问题,文章内容只围绕问题展开,不再讨论其它无关内容,以免扰乱读者的思绪。|二,答案简明答案简明是指问题的答案简洁明了,清晰易懂,没有专业难懂的哲学术语。简洁是指文章篇幅短小精悍,没有多余的内容。清晰易懂是指对哲学概念的描述,非常明确,没有绕圈子。||什么是清晰?清晰是指直观,鲜明。就是这个 概念不但要明确指向一个对象,而且这个对象必须非常容易理解,最好是日常用语,而不是专业术语 。即 A 就是 AA 是什么明确说出来,不能不说,也不能绕圈子,更不要长篇大论,而且说出来后,我能快速理解这个 A。不能说了一堆相关内容后,我还是不知道你说的 A 到底是什么。||为何要清晰?对一个哲学概念的定义,对于专业人士而言,首先要精准。而 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不一定非要十分精准,他们首先要的是清晰直白, 拒绝模糊。如果精准的话,就可能会用到专业术语。这就如同日常语言和专业术语的区别, 想要清晰就很难精准,想要精准就很难做到清晰 。比如问区块链是什么,专业人士说它是一个分布式网络,但普通人肯定不懂,你只需要说它是一个记账本,那普通人就好懂了。尽管定义清晰不一定会做到很精准,但作者是哲学硕士专业出身,因此其准确性还是有一定保证的。|||如何做到清晰?主要有三点:1,定义清晰。2,差异清晰。3,理由清晰。||||2.1,定义清晰定义清晰就是说,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你给我一两句话说清楚说明白了,A 就是 A,是什么就是什么,一定要直接说出来,然后再举个例子,就行了,其它的都不需要。就是这么简单,直接。我仅举书中内容示例一二:毕达哥拉斯说本原是数,数的本原是 1,因此数字 1 是世界的本原。柏拉图理念论中的理念就相当于抽象的模型,模型是世界的本原。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是指具体个别的实体事物,比如 “这匹马”、“这个人” 都是实体,而不是说抽象的 “马”、“人”。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其中的我就是指思,思就是指我。康德的先验论是指先验三论:先验感性论,先验知性论,先验理性论。||||2.2,差异清晰差异清晰就是说,A B 到底有什么不同,具体在哪一个点上不同,你一定要说清楚了。A 如果不是 B,你就直接说 A 不是 B,一定要说出来,不能不说,也不能模糊的说。因为当定义了一个概念后,概念就有了边界,有了边界,就可能会与其他相近或相关概念的边界混淆。因此马上就要将此概念与其他概念做比较和区隔,以说明这个概念的不同之处。以书中内容为例:亚里士多德不反对柏拉图坚持的可感事物要服从于无形本质的基本立场,但他们的根本分歧点在于,是否要把可感事物和理念型相分离。经验论和唯理论都是运用理性的过程,但经验论运用的是理性归纳法,唯理论运用的是理性演绎法。洛克、贝克莱和休谟都是经验论者,其中洛克认为观念背后有一个物质实体,贝克莱则反过来,认为物质实体是由观念组成的,而休谟则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否存在不知道,不确定,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而是存疑。
          ||||2.3,理由清晰理由清晰就是指该概念产生的原因要清晰明了。既然你说 a aa 不是 b,那你总得给一个理由吧,为什么 a a,既然要说理由,那就同样要说清楚,不能模糊了。以书中内容为例:柏拉图之所以提出理念论,是因为受到赫拉克利特的 “逻各斯”、毕达哥拉斯的 “数”、巴门尼德的 “存在” 等思想的影响。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提出实体论,是因为柏拉图认为具体个别事物背后有一个理念,这两者是分离的,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没必要分离,理念只能存在于具体个别的实体中。当然,此书不是所有概念都符合我上面说的三点清晰原则,但在大多数内容上是基本符合的。如果有人注意这三点清晰原则,就会发现,我其实是根据形式逻辑的四定律来依次做评价的。定义清晰对应同一律。差异清晰对应排中律和矛盾律。理由清晰对应充足理由律 (或叫因果律)。排中律也可叫做差异律。也就是说, 作者在刻意 (又或许是不自觉) 的运用形式逻辑定律来描述哲学概念 ,足以说明本书的逻辑是十分严密的。要知道,没有经过良好哲学思维训练的人,是很难做到这个程度的 。如果我们要逻辑性的描述一个事物,也可以根据形式逻辑定律来描述。|三,快速升维快速升维 是指 快速提升认知维度和思维能力 。在中国要找到一本靠谱的适合西方哲学入门的书籍,实在是太难了。我自己就是从一个小白一点一点学起来的,中间看过很多哲学相关的书籍,但大多数介绍哲学的书籍,都写的不够简明,所以理解起来很困难,更别提利用哲学来升级认知了。你如果看其他哲学相关书籍,你也能升级认知,但速度会很慢。而如果认真阅读《哲学 100 问》这本书,你就能 更快速的提升 认知能力,因为它写的足够的简明,通俗易懂。哲学是追究终极的学问,你看一下哲学家是如何追究一个事物原因的,那么你自己就能快速使用他这种方法去追根究底。哲学也是挖掘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学问,而且具有普适性,如果你掌握了这些底层规律,你就能快速把它运用到任何行业任何领域。有人说哲学不是无用的嘛?是的,但这种无用是相对的。而且,哲学无用,但哲学思维很实用啊。历史上,但凡世界顶级的科学家、数学家基本都具备深厚的哲学思维。|作者实力如何?哲思本质是追究终极的思维,而 作者追根究底的能力是十分强悍的 ,仅从他对亚里士多德提出实体论的原因的追究就可看出一二,具体请看书。而从全书整体来看,作者对哲学概念的把握也十分到位。清晰简明的文风,说明作者本身的思路也是十分清晰简明的。可以说,仅凭作者追根究底的能力,他就已超越了国内很多专业研究人员。综合以上原因,所以才说这是普通人目前最合适的哲学入门书籍。|还有其他哲学书推荐吗?《哲学 100 问》是一个系列书籍,这本来是作者在喜马拉雅 app 上做的收费节目,目前该系列已出版了三本。另外,国内外也 有一些以图解或漫画形式写的哲学入门书籍 ,注意图解不是图形示意,它们写的更加简单直白,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去搜寻一下。你有缘分遇到的,择一喜欢的即可。不喜欢的千万不要勉强 —— 哪怕别人说的再好!自我的壮大,核心关键,只一点:—— 放大喜欢 —— 对这个世界的喜欢 —— 对这个世界的问题的喜欢 —— 喜欢,就意味着开放,意味着接触点的频密,意味着包容性和投入度,意味着你在接受世界的整合,更意味着你在整合整个世界。—— 对于你,人只有一命,一命一世界,闭上眼睛就是天黑,陷入沉眠就是混沌。堕入轮回的,是构成你我的物质实体,而不是你我的意识。当构成你的物质实体,无可避免的,堕入轮回的那刻,世界就此 “黑屏”,永不重启。—— 所以,既然开着机,就不要浪费自己的硬件配置和操作系统,开心的玩一玩这个让人着迷的世界融合和重组的游戏吧 —— 玩 —— 你的喜欢,很■重■要■。追问,恰恰是找到真相、利用真实、创造新奇体验的关键步骤。尽快习得,尽快参与后续游戏,不枉此生。
          欢迎你,朋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哲学好书

            问题说明的特别清晰,期待第二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传统哲学特别是笛卡尔提出 “我思故我在” 以来,我们认识这个世界都是从 “我” 这个角度去理解的。世界被划分为两个,一个是 “我” 认为的世界,就是意识的世界,一个是客观存在的物理世界。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对这个世界本质的探索,都是先承认了世界本身是有规律的,而后我们再去探索这个规律是什么。这是一个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习哲学,为了我们自己,为了生命本身

                探寻世界真相,寻求真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感谢与哲学的遇见,尽管仅仅是入门管窥,也还是遇见了一个新的自己。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