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26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活着就是两种结果,见效或见笑

    余华的书都很有生活感,就像在给我们讲故事。这本散文集中详细的描述了他的生活经历,他与儿子的小故事以及他的人生中的几个重要节点。童年、高考、工作、写作、成长 ...... 这不就和我们一样吗?日子里充满着无奈,但也在成长。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活着,我想起刚离开家的时候,那会到了外地自己没见过世面被人嘲笑的样子。特优生变成学渣的那种落差感,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改变自己的状态。人活着无非是两种结果,见笑或者见效,做好遇见前者的准备,做好遇见后者的从容。我心里就下了一个决心,要平视,不能总仰视。千万不要对还没发生的事情过分期待,也不要对没有发生的事情过分焦虑。别人很好,你也不差。一个善于自嘲的人,不是因为内心强大,而只是想巧妙地让别人闭嘴,其实我们都一样,不好也不坏,不优也不赖。

      8
      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的人生你做主,你负责。每一步都算数。

      这几天断断续续把余华的这本散文集看完了,简单的文字,却像一张有魔力的网一样,让人欲罢不能,跟随着作者设置的路线不断跟着走。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事物所活着。有一句话是: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在为着自己的前方奔波劳碌。星光不问赶路人,但我们自己时常会陷入追问的时刻,这么做到底值不值得?有时,改变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一个点触动了,自然而然的脚步就转换了方向。书里说作者在望着一眼望到头的街道时,想到了自己相同的人生,于是开始转换方向,也就是开始写小说。很庆幸余华的选择,才能让我看到这么吸引人的一本书。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看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走过的路都算数,所有的经历在时间的账本上都标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当某一天,回过头来,你会发现一切都值得。它一直在前方等着你。所以啊,此刻的你一定不要放弃,累了就停下来休息休息,但是不要停止前进的步伐。

        6
        1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第一次看余华先生的散文集锦

        本书作者余华先生生于二十世纪 60 年代,是我父母辈的一代人,被大家广为熟知的是他的小说作品,其中长篇小说《活着》算是代表作,尤其 1994 年还被张艺谋导演执导上映过同名电影。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七点有意思的细节:1、原来余华先生曾和莫言先生当过室友,与史铁生先生是朋友(当然本是作家圈,能认识是合理的)2、书中至少有三处跟余先生有过相同的类似经验,包括幼时打乒乓球跳皮筋那段。当时留了个笔记,表达的是余先生跟我隔了超 30 年的时间长河,小时候的娱乐活动竟然有重合度。余先生是浙江嘉兴人 - 南方人,我是南北中部的安徽人,是怎样的缘故导致跨度 30 年的县城乡村风会有重合度,比如是否是我们家的信息闭塞落后呢?希望以后能找到一些答案。3、余先生投稿的杂志社《收获》,是巴金先生和靳以先生于 1957 年创办的文学双月刊,余先生也亲自见过巴老。4、余先生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牙医,当然跟父亲是外科医生,母亲先是护士长后是内科医生有关联,小时候家里不是医学书就是毛选。5、"文革" 第一年,余先生上小学,文革结束年,余先生高中毕业,正好遇上了恢复高考制度。6、余先生父亲姓华,母亲姓余。7、跟余先生儿子余海果是同年同月人。其实一直以来很喜欢阅读人物传记类的书籍,不论是自传还是他传,都能得知很多作者的成长背景、所思所想和个人成长。这其中会关联很多,比如原生家庭、生长环境、时代背景、人物性格、生平经历等等,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名或成就,虽然成功不可复制也不是为了学习成功的方法,而是为了更了解跟自己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时代产物的人,可以帮助自己识人和了解自己,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挖掘。说白了其实就是喜欢听故事看故事,对应到生活中,会喜欢主动去了解身边人。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优势和别扭,人就是一个有趣且综合的个体,在了解别人的同时亦是在了解我们自己。用时四个半小时看完本书,再回到书中,同意这句话:"阅读一部书可以不断勾起自己沉睡中的记忆和感受,我相信这样的阅读会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之所以少打一分的缘故是我的问题,不太喜欢本书占大篇幅的第二辑,对于里面提到的很多外国作家的作品和人名都很不熟悉,读起来的时候有点费劲。

          转发
          8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1、春节真的很无聊,无聊的春晚,无聊的电影,无聊的综艺,淅淅沥沥的小雨,寒冷的空气,空空荡荡的小区,空空荡荡的城市与空空荡荡的春节。年初二,跟老婆大吵一架,给春节增加了一些声音,给无聊的春节增加一些焦虑和感伤的刺激。逛城邦的时候,看到有人在读这本书,有两个点促使我翻开它,“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和 “余华”。一个在心里某个角落的名字,像藏在橱柜的一瓶老酒。2、好久没有看纯文学的书了,文学让人迷迷糊糊的,本来一件很普通的物品,文字一描述就神秘模糊了,本来一个人人鄙弃的流浪汉,一文学起来就有了它独特的人生,就是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没有一条路是重复的”。这本书也一样。一些零零碎碎的回忆,一些文学音乐的感悟,一些现实。三岛由纪夫的自杀,让文学与现实变得模糊,让真实的生活变得好像有些虚幻。3 原文摘抄的句子:1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看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2 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事物所活着。3 读到过挪威易卜生的一段话,他说:“每个人对于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4 假如文学里真的存在神秘的力量,那就是让读者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的作家的作品中读到属于自己的感受。5 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只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和个人空间的狭窄使阅读浮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阅读打开了我们个人的空间,让我们意识到天空的宽广和大地的辽阔,让我们的人生道路由单数变成了复数。这个春节,我还需要做点什么具体的事呢?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个生命终会寻到出路,无需妄自菲薄

            『有时候,人生和写作其实很简单,一个梦,让一个记忆回来了,然后一切都改变了。』这是刚翻开余华散文集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一句话就触动到我了。这句话让我联想到了最初接触余华老师的小说《活着》,小说中福贵一生中,他的母亲、妻子、儿子、女儿、外孙相继离世,外人看来福贵的人生与他的名字极不相称,他的生活好像由着一连串的悲伤组成,可是那在悲伤与悲伤之间闪烁着的欢乐,是生活在印在主人公记忆里永久的美好。与福贵相比,我们普通人的生活虽没那么戏剧性,却也总是在莽莽撞撞中踉踉跄跄,总之生活不会是一直顺遂,悲伤与欢乐交织,可是,我们可以经历悲伤,但也要珍视悲伤中的美好,而我们也比自己想象的更乐观,更坚强,这就生活,这是我读过这本小说的收获,虽然我并不知道这与作者的初衷是否相符。《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是一本散文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 “一个记忆回来了”、“文学 音乐 旅行”、“活着,为了讲述”,三个部分讲述余华老师的成长经历、写作经历、生活趣事、以及对社会对生活的看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读余华的作品仅仅是因为想读,还有对《活着》那部长篇小说恋恋不舍。这部散文集既是余华的作品,也是余华的自传,从他的成长经历写到其他几位作家的故事。相比于《活着》和《第七天》,这些散文让我看到了一位不用的余华,他真实、简单、沉默、也朴素。他说,他的作品尽量贴近真实,不是生活,因为有的时候,生活也是不真实的,想必这种不真实多半与人生存之道的虚伪有关。但,不管我们选择怎样活着,每一种生活都是不可回头的经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恰到好处的精致

                第一次读余华的书,就是他的散文。一个中年男人,经过几十年的生活历练,行过万里路,读过万卷书,还如此会写,那他的生活感悟就是值得一读的。更何况,余华的文字对我来说是恰到好处的精致,既没纤细到脆弱,又没不羁到狂放,刚刚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余华,错过你太久。

                  去年开始读了几本余华这十年的作品,瞬间爱上了他的文字。如他自己所说,他一直在改变自己的文字风格,第一次读他的散文就完全感觉不到和小说之间的相似。不像村上春树,小说和散文都如出一辙。我准备在 2022 年读完他所有的经典,让 2022 成为我的余华之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看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文学和艺术相通,余华就是天生该吃这碗饭的人啊!

                      似乎,在现实世界摸索的时间越久,我们越能意识到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在精神世界里,我们能够获得的,是现实世界中我们得不到的 —— 一片我们能够自由驰骋的、能够承载我们的真实自我的、独属于我们自己的、辽阔的精神旷野。所以,或许我们还需要更勇敢一点。 勇敢打破麻木,勇敢做出改变;勇敢去追求我们真正想要的,仅此一次的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原以为点了一道菜,没想到上来的有凉菜、热菜、主食和甜点,感谢招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没有一种生活是白过的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说的真好。我一直在后悔十多年的学校生活,没有好好学习,荒废了大好青春。但是一想,认识了不少朋友,经历了很多事情,也算是一种收获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愧是大家心目中余华老师,简简单单一部书,到最后荡起心湖引起波澜。我们每天都在上演自己故事,也会去听别人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会有许多留下思考问题。这个社会生活不平衡,大家生活、心态也不平衡了,而唯一能获得平衡,找到平衡就是这些伟大作家文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余华的生活与写作感悟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549 本)#2023 年读书主题(四)文学 - 散文《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93)大家好!2024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再次升级,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主题、52 个细分话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文学的主题开始,选择散文的话题书籍进行刷书,第一本是《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继《活着》之后,余华再论人生与自我,回顾与深思三十余年创作历程。如果说余华的小说是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品,那么散文则更加体现了他的艺术思想,最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余华。本书是余华的散文经典。包含对往事的追忆,对文学和音乐的感悟,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对整个社会和历史的深思。剖析在日常生活表象下隐藏的社会病灶,对我们所处的时代进行由外而内深刻反省。正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2、精彩内容: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事物所活着。文学阅读和批评的价值并不是指出了作者写作时想到的,而是指出了更多作者写作时所没有想到的。一部开放的小说,可以让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获得属于自己的理解。基于上述前提,以下我的回答虽属正版,仍然不具有权威性,纯属个人见解。因为一部小说出版以后,作者也就失去其特权,作者所有针对这部小说的发言,都只是某一个读者的发言。很久以来,我始终有一个十分固执的想法,我觉得一个人成长的经历会决定其一生的方向。世界最基本的图像就是这时候来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如同复印机似的,一幅又一幅地复印在一个人的成长里。在其长大成人以后,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不管是伟大还是平庸,其所作所为都只是对这个最基本图像的局部修改,图像的整体是不会被更改的。我在念小学时,我的一些同学都说医院里的气味难闻,我和他们不一样,我喜欢闻酒精和福尔马林的气味。我从小是在医院的环境里长大的,我习惯那里的气息,我的父母和他们的同事在下班时都要用酒精擦手,我也学会了用酒精洗手。我读小学四年级时,我们干脆搬到医院里住了,我家对面就是太平间,差不多隔几个晚上我就会听到凄惨的哭声。那几年里我听够了哭喊的声音,各种不同的哭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我都听了不少。我在海盐生活了差不多有三十年,我熟悉那里的一切,在我成长的时候,我也看到了街道的成长,河流的成长。那里的每个角落我都能在脑子里找到,那里的方言在我自言自语时会脱口而出。我过去的灵感都来自那里,今后的灵感也会从那里产生。库斯图里卡没有在电影里着力表现梅沙在监狱里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来自精神的压力,他的睡着已经说明了这一切。当然这场戏所表现出来的远不止这个,我意识到用文字复述库斯图里卡的电影是多么无趣的工作,我硬着头皮讲述是为了接下来说一下我所理解的 “生活的强大”。生活的强大是如何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不是庞然大物招摇过市,而是在微小之处脱颖而出。那些自发的恐惧不一样,这样的恐惧他总是能够自己克服,每一次的克服都会使内心得到成长。他对世界的了解,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了解,就是在不断的恐惧和不断的克服中完成,一直到他长大成人,甚至到他白发苍苍,都会有这样的恐惧陪伴他。就像我对树梢在月光里闪烁时的恐惧,这种恐惧在我童年里就已经开始了,当我走在夜晚里,当我抬头看到树梢在月光里发出寒冷的光芒时,我就会不寒而栗,就会微微发抖。直到现在,我仍然为自己保存着这样的恐惧。父与子之间存在着的那一层隐秘的和不可分割的关系,那种仿佛是抽刀断水水更流的关系,其实是父子间真正的基础,就像是河流里的河床那样,不会改变。很多年过去了,当我开始写作以后,我父亲对我写下的每一篇故事,都是反复地阅读,这几乎是他一生里最为认真的阅读经历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余华老师,出生于浙江杭州,当过牙医写过很多经典之作《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可能是自由修炼不够,对散文的阅读总是不能心潮澎湃。不过文中说到: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看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其实,无论生活给予什么,都应该坦然接受。生活从不曾亏待任何一个认真的人,也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这是余华的散文作品集,为了讲述其中的三大章节,包含对往事的追忆与深思,对文学和音乐的独到见解,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对整个社会和历史的反省。正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余华的散文别有趣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余华的散文集让人更了解了他

                                      非常喜欢余华的这本散文集,感动。朴实无华的文字中透出生活的坚忍,轻易的几句话掩盖了多少时代浪潮下,人们的无奈…… 即便如此,往事和岁月中人还是乐观的活下去…… 终于明白他这般的心态为什么会写出《活着》这样的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只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和个人空间的狭窄使阅读浮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阅读打开了我们个人的空间,让我们意识到天空的宽广和大地的辽阔,让我们的人生道路由单数变成了复数。文学的阅读更是如此,别人的故事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阅读这部书就是这样的感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过自己想要的人生,一切都是美好的。看了活着,人生太难了。余华值得读。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