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影印版纸质书读过一次,电子版再读一次,收获良多。最深的读后感:也许张居正和王安石可以对照,比较来阅读。不知道有没有史家写这方面的书。1、王安石,权谋算计没有张居正突出,说王安石政治幼稚而失败的,张居正那么算计还是失败了 2、两个 “改革家” 后面都是一个 “神宗”,一个主动支持,一个被动支持,主动搞的,也失败了 3、反对力量,王安石与张居正的对手都是各个 “利益集团”,但利益权属又不同 4、都是给老板(皇帝)打工,要不要那么出力?这问题,值得思考?5、王朔说:儒家但凡有道理,中国不会百年寂落。背后儒法之争,20 世纪 60 年代还激烈讨论过呢?6、最后特烦,抖音脑残粉明代的博主,说明代是中国最硬气的朝代,说什么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你们读了几本明代史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政治强人张居正“强梁者不得其死”,语出《道德经》。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强大而又蛮不讲理的人最后往往不得好死。不得好死的原因常常不在于其强大,而更在于不讲理。《暮日耀光:张居正与明代中后期政局》里作者通过对张居正一生以及政局的讲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政治强人以及其缔造的中兴盛世。奈何如日中天之时也随着他的逝世一切急转直下,甚至情况变得比之前更为糟糕。1. 隆万之交张居正可谓是少年天才,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在仕途上经过了长期的磨炼,从一个科举成功者逐渐转型为成熟老辣的政治家。一腔热血无处抛洒,满腹豪情难以施展。在嘉靖朝意气风发的他在屡次碰壁之后变得心灰意冷,归隐田园之后却仍不忘国事。看着老师徐阶在长期的忍辱负重之后将炙手可热的严嵩严世蕃父子一一击落。在辅佐日后的皇帝隆庆之时结交了高拱,为此后的晋升打下了坚实基础。严嵩横行之时,他曾极力反对,可当恩师徐阶和好友高拱争斗之时,他只能勉强维持中立。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将心中的抱负加以实现。好在老天眷顾,隆庆皇帝的短命给他提供了一个天大的好机遇。身处高层的他联合宦官冯保以及万历皇帝的生母李贵妃,用一纸诏书赶走了高拱,将大权逐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个权力的铁三角,在隆庆和万历交替之时以及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极为牢固,甚至可以说其就是整个大明帝国最高意志的体现。张居正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2. 锐意改革一招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张居正在掌握了大权之后,以内阁首辅的身份开始改革,得到了政治盟友冯保和李贵妃的大力支持,从而让万历朝初期迎来了中兴盛世。坦白来讲,张居正的很多做法并不是独创的,不过是将已有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广。他的优势就在于挟皇权而雷厉风行,从而得以进行全面而较为彻底的执行。书中对于改革内容的详述更让读者意识到,改革是对现有制度的大修大补。虽然触碰了很多人的利益,但也是在较为合理的范围内进行的。换句话说就是把旧制度和新需求结合在一起,从而达成一种新的平衡局面。光是这样做,就足以让眼前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他的坚持和推动下,全国上下焕发出了新的气象,俨然和往日不同,隐隐然看到了盛世的影子。“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用来形容张居正以及他主持的改革极为恰当。正是有了他的努力,大明王朝才得以续命近百年,可因正因如此也埋下了此后的祸根。3. 夺情风波在明朝,官员的父母如果去世了就不得不离开原有的官位回家守孝三年,这种制度原意是为了体现朝廷对于孝道的重视,可却也带来了不少的意外。当然并非没有特例,夺情就是一个。在张居正之前夺情的高官也不在少数,可没有一个引发了政治大风暴。围绕着张居正夺情而展开的风暴,与其说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制度和孝道的坚守,还不如说是借题发挥。张居正虽然身为首辅,可是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权力得到了极大的集中,甚至时常以皇帝的名义来贯彻自己的意志。这对改革来说,确实很必要,可也引来了各方的不满。在风口浪尖的夺情事件,表面上看是人们对于祖制的坚持,背后则是压抑长久的不满情绪找到了一个宣泄口。要知道张居正在改革的时候常常以朱元璋作为自己的幌子,可如今轮到他自己却不遵守规则。高高在上的张居正没有想到风暴如此猛烈,但好在此时的万历皇帝一如既往地支持自己,故而在强力弹压之下这场风波总算平安渡过。不过这也可以说是对他此后命运再次埋下了隐患。4. 强权之下张居正的改革,从结果来看,确实利国利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带来了其他的结果。一个很明显的就是注定了张居正的悲剧收场,以及此后的强烈反弹。明帝国运行数百年问题渐渐暴露,经过嘉靖等历朝混蛋皇帝的折腾,眼看就要行将就木。想要继续下去就不得不进行改革。可若要进行改革没有来自皇权的强力支持自然是不行的。张居正的改革之所以能取得极大成效就是得到了皇帝以及其代理人的大力支持,当然也离不开他的多年苦心经营。在他的经营下,任用了不少像潘季驯、戚继光这样的人才,取得一次又一次让人为之振奋的成果。权力是有极强腐蚀性的。长期掌握大权的张居正作风强硬,既是为了改革的需要,也是心中滋生的权欲作祟。夺情风波中不敢放权,临死之前不愿放权。他借助手中近乎至高无上的强权将改革加以实施,可在将个人蓝图和意志进行贯彻的同时也造成了各方势力的不满。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但底下暗流涌动。他生前还勉强压得住场面,可一旦离世,曾经的学生万历皇帝、不满的下属以及利益受损者纷纷联合起来对他进行反攻倒算,一时之间将其和得之不易的改革成果赶尽杀绝。5. 悲剧人生 “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是海瑞对张居正一生做出的评价,也代表了很多后人的意见。可翻阅本书你会得出不一样的答案,至少是对该问题的解答方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善战者说》里提到了形势的重要性,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形势比人强。张居正虽为人杰,但和被斗下去的高拱、赵贞吉相比,胜出的一个原因在于其顺势而为。顺应时代的需求,响应民众的呼声,他得以在皇权的支持下推行全面改革。可当他的所作所为不再顺应发展规律的时候,其被无情抛弃就是早晚的事,迎来反噬更是意料之中的事。以如今的眼光来看,张居正就像一个得到股东全方位授权的职业经理人,带领企业起死回生,不光没有功成身退,却落得个凄惨收场。悲剧一般的人生似乎如宿命一样难以避免,或许这就是改革者必须要承受的代价。《大秦帝国》里商鞅变法带来了一个强秦,可最终他本人却被五马分尸。《宽容与执拗》里王安石的变法不算成功,但好歹混也算善终。张居正的性格和所处的局面不允许他急流勇退,也自然很难让其善终。要是结合其在权力的游戏中越来越自以为是、忘乎所以,出现此后的下场也就不意外。如日中天之时,他比小皇帝万历还要强大。可再强大也不要忘了权力的来源是皇权,而他终究不是皇帝。师生之谊在寻常家庭或许在寻常家庭里非常重要,可在皇帝的眼中可能就不值一提。曾经的仰慕爱戴转瞬之间就会变成了恨之入骨。当万历从小孩子成长起来之后,恩师张居正变成了他头顶上不得不搬开的一座大山。从权力的角度上来看,万历皇帝为了自己的掌权也好,宣示权力的合法性也罢,拿张居正祭旗是意料之中的事。更何况他本身就存在有不少的问题。比如在衣锦还乡之时乘坐堪称移动别墅的豪华轿子招摇过市,又比如对于女色、财富和权位的贪婪。6. 写在最后《寻秦迹》里讲究一份材料说一份话,本书可以说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个典范。《巫蛊乱长安》里提醒我们对于古代史而言,最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材料里看出新意。本书不仅做到了,某种程度上也运用了猜想和推理,让其更胜一筹。对于张居正进行客观评价,往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张居正大传》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比较文学化的形象,《张居正与万历皇帝》让我们看到了其与皇权的密切互动,《柄国宰相张居正》则是让我们从改革者的角度加以审视。以我的阅读经历来说,以上各书皆有特色,值得一读。相比之下本书则是将张居正的一生和时局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看到了在时代浪潮下的个体命运,也看到了起起伏伏背后的残酷现实。如果非要挑选一本关于张居正的书,本书可能是我目前的首选。作者的专业素养不必多说,其对于普通读者的友好也可见一斑,只是引用的古文较多,难免会让阅读体验受此影响。对于历史的了解和理解,既取决于我们如何去解读,更重要的还是如何运用在当下和未来。同样的一个人物,从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面孔。换不同的时间段来看,又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本书更像是作者站在其所处的历史节点为后来的读者讲述其中的奥秘,可在当下和此后的读者看来可能就有值得商榷的空间。尽管可能会被修正,书中依然有不少可以值得借鉴的地方,哪怕是普通人都可以在做人做事中学习和反省。张居正在有生之年若能多加安排,或许可以避免死后子孙的悲惨命运。通过权力获得的荣耀光辉,最终也会被权力无情剥夺。做事之时低调收敛一些,多运用一些政治智慧,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回到历史现场,张居正内心怎么想的我们不得而知,可就其奋斗目标和个人性格来看,一切似乎不可避免。越是后期,他越像一个得了权力病的患者。病在表面还可以根治,可当病入膏肓之时药石难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和商鞅都是改革的替罪羊。得罪的人多了,触动的蛋糕太大,短时间可以借用皇帝加以权变,可临时安排毕竟不是常规制度,改革成果很容易付之一炬。可话又说会回来,哪怕是形成了制度,表面遵守暗地里另搞一套对于官僚集团来说也不算啥新鲜事。《万历十五年》更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客观详实好看的张居正传872 页大部头《暮日耀光》看了很久。在看了一些明朝历史和有关张居正的书之后再读这本,一个客观又立体的张居正和他所在的明代中后期政局,清晰又饱满起来。・这本被誉为自有为张居正立传以来 z 深入、z 公正、z 能 “美恶不掩,各从其实” 的巨著,出自历史大家韦庆远先生。严谨的史学考究、厚重优美的文字、丰富的史料呈现、客观公正的评述,让这本书一看就喜欢,它被很多书友誉为 z 好看的张居正传。・在历史上有着重大争议的重要 z 治人物,在张居正 2 岁就能识字、十三岁应试第一、备受器识的神童天才,一路高歌猛进进入翰林院。“他锲而不舍、不耻下问、不拒绝做具体的工作,对了解得来的事实材料一一分类,然后进入深入思考。”—— 看到这里很感叹:天才也是在认真努力的做好每一件小事。・天才也不会一路风顺。尽管年轻的张居正务实肯干、城府莫测、有谋略有胆识,在复杂险恶的环境和关系中,也两次告假回乡,六年时间深居乡间。三十来岁正当年时,一代明相也有六年不上班工作的经历换作当代人,不焦虑 si 也消沉之极。可见人生这场长跑,只要不倒下,谁知道未来会有怎样的成就。・经历嘉靖隆庆万历三代皇帝的张居正,在波涛汹涌风云万变的嘉靖 / 隆庆年间,一次次沉稳应对,成为最年轻的内阁成员,最终扳倒高拱成为内阁首辅,从此开始他名留青史的辉煌执政期。・能成为历史长河中一代名相,张居正是伟大不凡的。看这本皇皇巨著韦老对张居正执政期间丰功伟绩的一一列举,很是震撼。他万历登基开始 “江陵柄政” 独揽朝纲,拳拳忠爱培养幼主、倡廉惩贪、开源节流让国库从困窘到充盈、消灭长期困扰大明的倭寇、整顿驿递制度漕运、厉行法治、执行文化专制…… 十年间,让大明朝欣欣向荣,真是了不起。・在他逝世后,一直 “演戏” 的万历皇帝终于原形毕露,对张进行了抄家灭门,把张生前所有政绩都抹杀得彻底。人无完人,位高权重的张也有不足,且极大程度的威胁到 z 高权威。原来皇帝也要隐忍,万历的城府竟如此阴深。可惜他还没有他的嘉靖爷爷明政,短短数年就让国家民不聊生、政局全面倒退。所以说明朝的灭亡,始于万历。・好看的严肃历史著作,看到客观丰满的张居正和明朝种种。感谢韦老这样的历史学家。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古今兴废事,掩卷三叹息作者并不避讳太岳 "并非完人" 的事实,引用史实,引用太岳本人信函,指出了太岳其人做事、说话也有因时局变化,个人利益变化而偶尔前后矛盾的时候。更不避讳说太岳为了权位做了一些看起来很奸臣的事,比如几欲将已经落败的老同事高拱赶尽杀绝。暇瑜不相掩,太岳对当日的郭嘉的贡献犹为今人所知;他的努力与沮丧、他的平凡与不凡,他的痛苦和挣扎,他的志得意满和无能为力,我们都能从这本书中感受一二。我宣布这本书结合张太岳集就是我人生的圣经了。距 1582 年太岳去国已过去了 442 年了,442 年后我还是能希望从他身上学些什么,希望能改变我的人生,希望能从他身上找点信仰。希望能跟他一样青史留名。无端世路催行剑,历史和命运选择了他,太岳千古!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