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美式逻辑
作者最近有点火,可闲看。作者因 20 年前不认为美国霸权终极论,首次提出中国危险论,当时是骇世惊俗,10 年前再修订此书,更是认定中国不可能 “和平崛起”,看来会被屡次打脸,东西方文明的脑回路确实不同,中国的民族复兴势不可挡,但一定不是作者预测的从区域霸权开始的美式扩张模式(大国梦的悲剧)。全书可读之处是梳理了一战以后历次的国际冲突和战争,没有检讨美国的全球霸权,对其他妄想挑战霸权当老大的国家失败历程进行了梳理,各大国成长路径中的经济数据还是有参考作用。所以挑战者都是国力不匹配。另外作者也总结,经济封锁制裁是没用的(被制裁国国内更团结),完全的空袭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要陆战(南联盟是没有大国支持),海岛国家(英,美)有天然屏障,但如果攻击大陆也有兵力输送的天然弱势。作者应该没有预测到中国和周边大陆国家将友好的连成一片,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屡次遏制中国的时机都被错过,痛心疾首呀。同时看 20 年来美国学界的共识,韬光养晦也不可能。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4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的中心思想是,国际体系是一个险恶而残忍的角斗场,要想在其中生存,国家别无选择,只得为权力而相互竞争。目前看来,西方学者写国际关系的书,总是不自觉地以所谓西方现代视角来分析,诚然这是由于近两百年来西方世界一直占据国际关系的主导权,我们现在用的这一套都是他们捣鼓出来的。作者米尔斯海默在书中提出了被称为 “进攻性现实主义” 的观点。即国家以生存为最高战略。为了实现这一战略,国家尽可能扩大自己的权力,同时防止竞争对手权力的扩张。国家可以通过战争、讹诈、诱捕以及坐观血腥厮杀的手段扩大自己的相对权力,同时可以通过建立均势、推卸责任来限制竞争对手。某些情况下国家也可能采取规避战略,即绥靖和跟着强者走,不论原因为何,这违背了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将导致对手权力的扩大,因而很少被大国采用,典型的例子是二战前期英法对德国的绥靖政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大国也可能出于现实主义原因让与权力而不违背均势逻辑。与所有典型的现实主义理论家一样,米尔斯海默首先假设了:(1)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2)大国本身具备用于进攻的军事力量(3)国家永远无法把握其他国家的意图(4)生存是大国的首要目标(5)大国是理性的行为体五个命题同时具备时,就为大国针对他国的进攻行为创造了强大动力,并最终导致大国采取不断扩大自己手中的权力的策略,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就是对霸主地位的争夺。战争在多极体系中比在两极体系中更容易爆发,因为潜在的冲突方更多,权力不平衡现象更普遍,同时误算的可能性更大。对此书中列举了大量历史事实,并对 21 世纪的大国政治进行点评和预测。对进攻性现实主义在理论方面的典型批评是这种理论忽视了制度和组织在阻止战争中的作用。大国之间可能通过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对方意图,消除误解,将冲突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相互性依赖日渐加强的今日,战争带来的损失可能是难以估量的,这也将促使大国在发动战争时更加谨慎。本书另一不足之处可能在于忽略了国内政治对一国对外政策的影响,因此在解释一些国家行为的时候略显勉强。尤其是站在欧美的视角,很难理解中国在强大后,如何做到强而不欺弱。本书的最后一章就讨论到了中国崛起这个问题,並在其分析的过程中尽量客观详实的从方方面面解析中国崛起中所将面临之困难,十年之前就能理解到这个程度,这也是我相当佩服作者的一个地方 。虽然存在一些值得诟病之处,但是本书作为现实主义尤其是进攻性现实主义代表作,不可否认具有重要地位。同时,相对于《国家间政治》与《国际政治理论》而言,本书语言通俗易懂,逻辑简明清晰,基本不涉及方法论内容,并以大量历史事实和统计数据作为证据证明观点,可能更适合国际政治学的初涉者借以了解现实主义基本特点而阅读。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的中心思想是,国际体系是一个险恶而残忍的角斗场,要想在其中生存,国家别无选择,只得为权力而相互竞争。目前看来,西方学者写国际关系的书,总是不自觉地以所谓西方现代视角来分析,诚然这是由于近两百年来西方世界一直占据国际关系的主导权,我们现在用的这一套都是他们捣鼓出来的。作者米尔斯海默在书中提出了被称为 “进攻性现实主义” 的观点。即国家以生存为最高战略。为了实现这一战略,国家尽可能扩大自己的权力,同时防止竞争对手权力的扩张。国家可以通过战争、讹诈、诱捕以及坐观血腥厮杀的手段扩大自己的相对权力,同时可以通过建立均势、推卸责任来限制竞争对手。某些情况下国家也可能采取规避战略,即绥靖和跟着强者走,不论原因为何,这违背了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将导致对手权力的扩大,因而很少被大国采用,典型的例子是二战前期英法对德国的绥靖政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大国也可能出于现实主义原因让与权力而不违背均势逻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中国实力地位如何,不光中外新闻众说纷纭,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切身体会,特别是普通群众的体会最深刻而又准确,所以无须赘言。但问题在于中国向何处去,强大了之后怎么办。历史上罗马、英国、美国都曾经强大,但都走上了米尔斯海默指出的老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它们打破了旧霸权,却没有打破一个旧世界,所以也只建立起了新霸权,而没能也不想建设一个新世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可以不以之为鉴。中国面临着选择。走西方老路能够繁荣一时,但终不免于衰落。选择这条路不仅是选择失败,而且表明我们在历史面前当了逃兵,不仅不能也不敢开辟一条通向人类幸福的新路,而且惑于一时小利,贪图几代人的 “强大”,最终祸及人类。中国不可能脱离世界独善其身。所谓中国崛起,不仅仅是国家崛起,民族复兴,更是文明转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进攻性现实主义的集大成之作如果你只想了解进攻性现实主义的核心理论,而不想了解论证的过程,你直接读第二章和第五章内容即可。而用这个理论分析中美关系,第十章你决不可错过。一个理论是否有用,不在于它是否能解释过去,而是根据这个理论模型可以预测未来。能解释过去的模型太多,历史足够复杂,总能找到你想要的论据来煞有介事的论证。一预测未来就满嘴跑火车,这是我们今天看各款跳大神专家的实际情况。刘慈欣在三体里的思想实验 - 黑暗森林法则,如果说不是参照本书作者的模型设定,我是不信的。黑暗深林的三个基础设定:求存是文明的第一要义,猜疑链和技术爆炸。前两条都来自米尔斯海默的第二章。技术爆炸应该是另一个理论,进攻 - 防御平衡理论,也就是矛与盾的军备竞赛,这是防御性现实主义的观点。至于小说里的执剑者计划,则是核威慑的恐怖平衡理论。关于大国关系面临的挑战。作者的本书和艾利森的《注定一战 — 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大国政治的悲剧" 和 "修昔底德陷阱" 已经成为我们需要警惕的关键词。理论模型异常的简洁、深刻。从立场的角度,你当然可以不同意它的观点,但其思考力和洞察,值得我们学习和关注。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