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论如何将头脑中的人格分裂表现成一部小说
黑塞的很多对自我反思,时代的剖析都很让人思考,比如 “虽然我对荒原狼的人生所知极少,但是我完全有理由推测,他是由满怀关爱,但为人严厉且非常虔诚的父母和教师培养大的,他们将 “破坏意志” 作为教育他的基础。这种对个性的摧毁和对意志的破坏在这个学生身上并不成功,他个性过于强和硬,他过于骄傲而独具智性,远非他们所能征服。于是,这种教育未能泯灭他的个性,而只是成功地教会了他憎恨自己。” 这句就说得很好,这不就符合现在很多中国家长鸡娃的现状吗?可能一时半会孩子不会自我怀疑自我憎恨,但这种‘破坏意志’在未来某个时间节点以某种代价的形式呈现出来,因为他们只想要一样的个体,而忽略了人的独特性。再比如 “有一次,在我们谈论了中世纪的所谓残忍之后,他对我说:“这些残忍实际上算不上残忍。一个中世纪的人会对我们如今生活的整个风格感到厌恶,视其更甚于残忍、恐怖和野蛮!… 历史上有这样一些时期,整整一代人陷入了两个时代,两种生活风格之间的夹缝中,丧失了所有的理所当然,所有的道德风俗,所有的保障和无辜。” 每一个时代,每一种文化,每一套风俗与传统都有它自己的风格,有与它相宜的温柔与严酷,美丽与残忍,会将某种受苦视为理所应当,对某种恶行容忍接受。人类的生活唯有在两个时代,两种文化和宗教彼此交叠之时才会成为真正的苦难,成为地狱。现在的年轻人,不就活在这样水深火热的时代更迭之中吗?还有很多很多很好的思考,比如 “实际上,任何一个自我,哪怕是最为天真的自我,都不是一个统一体,而是极度多重的一个世界,是一片小星空,是各类形式、阶段、状态、遗传和可能性混杂的一片混沌。而每一个人却都努力将这混沌看做一个统一体,都如此说着他的自我,仿佛那是一个单一、形式固定、轮廓清晰的现象:这一个人人(包括最高之人)习以为常的假象似乎是一种必要,是生活的一种需求,就如同呼吸和吃饭一样。” 每一个个体事实上都不是一个统一体,在我看来也全无必要!“正和大多数人一样,他们日复一日,时时刻刻强迫自己如此举止,如此生活,而心中毫不乐意。他们做客他家,与人闲聊,坐在官府或办公室苦度时日,都是被迫的,机械的,不情愿的。这一切全可让机器来做,或丢弃不做,也无甚差别;”“谁如果懂得如此活在瞬间中,谁如果活在当下,知道如何友善而小心地珍惜路上每一朵小花儿,每一份戏耍瞬间的价值,生活便奈何不了他。”“你是正确的,荒原狼,千百倍的正确,可是你必然会走向绝路。对于今天这个简单、慵懒、极易满足的世界,你太过讲究,太过饥饿。这世界将你唾弃了。你对它来说足足多了一重境界。谁如果要在今天生活还要从他的生活中得到快乐,他就不可以是你我这样的人。谁如果想要的是音乐而不是嘈杂声响,是欢乐而不是消遣,是灵魂而不是金钱,是真正的工作而不是碌碌之为,是真正的激情而不是逢场作戏,这耍俏的世界就成不了他的家园……”“你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这样的人,我们多了一重境界的人,在这里就活不下去了吗?问题出在哪儿呢?只有我们的时代是这样吗?还是说向来如此?… 我情愿相信,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问题。我不知道。出于对这世界的尊敬,我情愿假设,这情形只出现在我们的时代,它仅仅是一种疾病,一种暂时事故。还有很多很多值得玩味的话,这便是阅读经典的魅力,放在一百多年后,都依然普适的道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