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今年讀到對碳中和最有啟發的方案書

    亲爱的总统先生:我写这封信是要提醒您关注一场新出现的危机,这场危机正在威胁着覆盖美国和文明世界的土壤。您没看错,我们就是在谈土壤 —— 英语称为 “dirt”,西班牙语称为 “suelo”,纳瓦霍语称为 “Leezh”,希伯来语称为 “adama”,匈牙利语称为 “talaj”,斯瓦希里语称为 “udongo”。所有形式的生命赖以生存的表层肥沃土壤正在迅速被侵蚀。土壤是数千年来地壳在自然作用力下形成的产物。风化的地质材料与或死或活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释放出的化学物质混合在一起,成为土壤的基本物质。水分渗透、空气填充、植物穿插、动物挖掘以及微生物一起促成了养分的循环。数千年来,土壤在这些过程的影响下逐渐变得复杂而深厚,逐步形成了肥沃的表层土壤,并给我们提供了 95% 的食物。土壤产生的深远影响已经超出了农业领域。所有生物都依赖土壤获取干净的水,事实上,土壤就是地球上最大的滤水器。土壤还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存库,其碳储量分别是地球大气和所有植物碳储量的 3 倍和 4 倍,土壤已经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强有力工具。作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栖息地,土壤中包含的微生物也是传统和现代医药的来源。土壤还是一种具有复杂物理特性的物质,可以被烧制成砖块、路面和陶器用于生产和生活。世界范围内,土壤都在受到威胁。土壤的侵蚀和退化,可能会随着气候变暖导致的暴雨频率的增加而加速。美国和其他多个国家目前的土壤侵蚀速度已经达到其发生速度的 10~100 倍。据估计,到 21 世纪末,美国坡耕地的土壤将大量流失,进而将严重影响作物产量。有些地区将很快成为不毛之地。事实上,来自艾奥瓦州农田的航拍照片显示,表层土壤下覆的岩石斑块已经在地表出露,而且频繁发生。因土壤侵蚀而导致的人类文明崩溃已经有了很久的历史。当陡峭山坡的土壤因侵蚀而流入海洋时,复活节岛失去了农业生产能力,居民人数从 14000 人很快减少到 2000 人。类似的例子在中国、非洲和美国也比比皆是,当地居民过度耕作,导致土壤侵蚀,生产粮食的能力也随之降低。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美国大片农田正在沿着这一路径退化。这种趋势不能持续下去。如果继续下去,我们失去的土壤将给粮食生产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好消息是,我们有足够的知识,通过小额短期投入让土壤侵蚀减缓甚至暂停,并节省大量、长期的资金投入。免耕种植、作物覆盖以及作物与深根草原植物套种构成了可以防止侵蚀和重建土壤健康的技术体系。这些农作方法将增加土壤的碳储量,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15 年的巴黎气候大会提出了每年把全球土壤碳储量增加 0.4% 的建议。尽管该目标是理想的,但如果实现了该目标,将有足够的碳被封存,以补偿预计增加的碳排放,从而使大气中的碳保持在目前的水平。您的政府可以推行几项政策,从改变作物保险的计算方式到通过奖励农民保护土壤来恢复问责制,以鼓励农民采取土壤保护措施并增加土壤的碳储量。政府可以鼓励消费者与农民、环保组织、农用化学品公司、食品零售商和原住民合作,参与食品生产的 “土壤安全” 标识运动,并制定认证标准。我给您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但也是一个可以很快解决的问题。我们所需要的是意志,而且我们不敢缺乏意志,否则我们的文明社会或将不可延续。乔・汉德尔斯曼科技政策办公室副主任 2016 年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要挽救这场土壤危机,不仅需要国际组织与各国政府的通力合作,以及一场改弦更张的农业生产革命,更需要全球社会改变过去的忽视和冷漠,对土壤恶化问题给予全方位的关注,比如,国际和各国财政机构,应该给予那些采用健康农业生产方式,减少碳排放的农民以补贴,而文化娱乐和教育机构则应该持续宣传,让大家意识到,保护土壤、减少碳排放和塑料污染,以及世界和平问题一样重要,且迫在眉睫。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这本书一开始,汉德尔斯曼就饱含深情地写道:自己之所以写这本书,是因为土壤的困境已经成为一场悄无声息的全球性危机,我们脚下的土地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流失,直接威胁作为人类生存基础的粮食生产和环境安全。本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向大家科普土壤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伟大贡献,揭露土地正在面临的威胁,探讨解决之道,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土地的依恋之情:这种遍布地球各个角落,毫不起眼的物质,滋养了生命,并使之循环不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土壤污染防治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看完收获很少,还不如半小时的听书。感觉是描述方式的原因,没有原理性的内容,仅仅是描述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