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38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高中生应该学习的人文课

    我越来越强烈感觉,现代人的学习周期延长了,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知识,需要 10 年的系统学习,而小学阶段心智还没有成熟,从 7 年级才算正式开始学习,而残酷的科举竞赛,让孩子们无暇精读和细品,文史哲的系统学习,只能在大学补课,文科大学的教学,从原本应该的专业性研究探索,目前还停留在通识教育阶段。这本书原本脱胎于本书主讲,“华东政法大学” 杜素娟教授的文学课,我认为很适合高中生当语文参考,同时也是社会心理学的辅导。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分享的关于《奥赛罗》《约翰.克利斯朵夫》《雷雨》《月亮和六便士》《浮士德》《沉香屑第一炉香》《围城》《麦克白》《哈姆雷特》等 9 部名著的理解。看本书也能了解中国大学 “文科” 类主要学习什么?相对于 “理科” 门槛低,太容易混毕业了。但人生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旅程,痛苦和挫折在所难免,文科的学习目的不是考试,而是要学习:・面对人类社会现象的逻辑推论和批判思维能力。・面对人际关系的共情,沟通与交流能力。・面对自我的理解和管理能力。・面对情感的细腻感知和理性处理能力。如果能够从前人留下的故事中得到人生的启发和教育,得到命运的理解和情感的共鸣,也许我们对于未知的前程会多一些了解和预知,那么在遭遇痛苦的时候,就不至于崩溃,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也能够拥有一份坦然和从容。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文学即修行

      不要觉得经典文学著作里文字的荒诞不经,它其实是我们思维的蔓延,让我们重新理解怪异的世界里其实也预示着美好。文学故事里蕴藏了太多做人与做事的智慧,我们阅读它,能够从普世的智慧中来提高见识和眼界。历史中的智慧都经过时间的检验,所以不断探究、体会经典文学所展现的道理,会让人受益无穷。如果阅读文学不能让自己看清楚当下自己与世界的位置,那么我们就需要变化方式,需要带着问题出发,从具体的问题中找寻自己想要的知识与答案。文学给我们提供了看事情的不同角度,很多事情因为立场不同,能够造成截然不同的效果。文学是人类精神的文明,它重在突出人们内心的共情。文化的背后有着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美,我们通过文学,激发我们的想象,在想象中寻找一点点新的认知,探寻新的幸福!对于文学的理解,我想更多的是为了连接人的内心,揭露现实主义和对人性的洞察。1⃣️不预设立场,而是要完整的寻求信息,以便自身能够看到问题的根源。2⃣️不在内心建立统一的标准,是非对错,往往不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待现象背后人和事之间的关系。3⃣️不被情感束缚,要保持相对的理性。我们做不到局内人的信息广度,但我们可以保持局外人的清醒,不要被毫无关联的事件影响了自己的判断。4⃣️保持合理的怀疑,不要看别人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 "文学的本质,就是通过充满想象余地的文字形式,帮助人认知自己。" 偏见是文学思维的延伸,将人类最美好与最丑陋的弱点全部展现,正是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人性的善恶美丑,体察人世间的情感与理智。人的成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人是在一阵的摸爬滚打里不断试错,找寻自己的风格与定位,坚持自己所认定的价值,朝着自己的梦想,一点一点的去努力。有时候我们所谓的自我,不过是自己编造出来的某种虚无的感觉。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发现自我的:就是人不断认识自己,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这时候人文艺术就充当了自我塑造中的故事定位和角色匹配。

        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做回你自己

        作者观点:莎士比亚的剧本给我们一个启发:任何外力也好,某个他人也好,它们要想影响你的命运,一定得过最根本的一关,那就是你自己,它们必须通过你自己的手去掌控你的命运。不要寄希望于别人,得把命运紧紧地拽在自己手里,如此,自己所付出的才是真实的,所得到的才是弥足珍贵的。

          2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文学 促成长 读经典 看人生

          🌸晨读 365, 7:00 读完一本书 1⃣️ 读《麦克白》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说过:得到就是好的吗?任何得到后面都会有失去,任何得不到背后都会有得到。麦克白,为了想当国王付出了生命和灵魂的代价,最后导致一无所有,直至死亡有时候你以为你得到了一些东西,而最后你发现其实此生一无所获。2⃣️ 《哈姆雷特》文学给了我们力量,让我们能够理性的去看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沮丧,自己的烦恼阅读《哈姆雷特》,我们会发现他不是一个成功的复仇者,但却是一个理性的,想引起所有的人觉醒的故事。即使最后走向灭亡,也从不改变自己的坚持。🌸 愿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件宁死也要坚持的事情。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人的品相很重要,不是对外而是对内很重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对自我的评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学”即是“人学”

              本书与其说是文学讲义,不如说是一档心理学 x 文学的播客对谈。本书作者之一史秀雄的播客 “Steve 说” 也是我常听的播客,在那档节目中,他对于自己的心路历程很坦荡,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很理性。这一点在这本书里也得到了很高的体现。本书最后有一句话 “文学给我们的力量是让我们能够更理性地关照自己的痛苦”。因此这本书选取的书目既有有关爱情的小说,也有莎士比亚的戏剧,但这些作品的共同点都是 “人应该如何生活”。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也给现在的阅读做了很多注脚。比如《约翰克里斯朵夫》实际上是一个人如何寻找自己的优势,避免自己成为一个愤世嫉俗者的故事。《奥赛罗》讲的是一个自卑者的悲剧,而《哈姆雷特》的内涵是 “如何让自己的人生与世界的进步同步” 的文艺复兴故事。当然,书中有一些衍生的讨论,未必与文学作品本身有强关联,但确实能让年轻人产生共鸣。除了老生常谈的 “共同价值”,文学作品给人最大的价值就是 “理性的反思时间”:因为文学作品与现代语境的距离,所以人可以站在第三方理性思考;因为文学作品不只有结果也有过程,所以人可以不以成败定英雄。当然,以上都是理想的状况,事实的情况是,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让年轻人从小失去对文字的兴趣,新媒介娱乐强调的是结果,是刺激。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人,大多是不能接受多元视角的经典作品的。这一点确实没有很好的方法,只能看个人的缘分,我开始与文学结缘,主要是因为高考前意识到自己能力的上限,又苦恼没有别的娱乐途径,所以偷偷翻出自己小时候买的《水浒传》,因此才发现了文学所提供的现实没有的 “多元性”。本书之所以在年轻读者眼里人气那么高,也是因为它的核心是 “人学” 而不是 “文学”,关心的是文学作品能给现代人带来的价值(哪怕其中有一些误读);与此相对的反例就是经济学,即使其中确实有道理,还是给人一种冷冰冰的工具理性色彩。一些领域论文越多,离大众越远,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悲剧大多数缘于心理问题

                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一个出身卑微的人要如何做好自己的自我建设,才能够成长为和喜欢的人同升级的过程。另外,心理的因素缘何要被我们认知,主要是就像是之前 PUA 的事件为何会发酵,主要原因是因为性格的弱点。而如何意识到自己的性格弱点,并让一个人内心逐渐强大起来呢?这主要还是需要更多的心理建设。不管是亲密关系还是亲情和社会关系,都藏着深不见底的心理学上的问题。多一点儿认知,或许能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人性的发展规律,也是为了让我们这短短的一生活得更加自如。不管是怎样的悲剧,都有着相似的背后的心理因素。透过文学作品,引发人们反思的角度各不相同,从心理学的分析,是多一个让我们了解自我的视角。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生显然不是用几句话就能概括的,每个人人生的境况千差万别,对人生问题的看法自然也就千差万别。今天的这本书,不是一本写有人生标准答案的书,它更像是给了你一份参考,让你从其他人的人生中,寻找对自己有所启发的部分。正如杜素娟在书中鼓励的:“人生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旅程,痛苦和挫折在所难免,但是如果能够从前人留下的故事中得到人生的启发和教育,得到命运的理解和情感的共鸣,也许我们对于未知的前程会多一些了解和预知,那么在遭遇痛苦的时候,就不至于崩溃;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也能够拥有一份坦然和从容。希望我们的听众和读者都能够拥有一双洞察生活迷局的眼睛,生长出一个强大而坚韧的自我!”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哈姆雷特:欲望与理性的对抗

                    杜老师在书中对九本文学名著的解读,刷新了我对它们的理解,带来了我对人生的新的思考,最有启发的是她对《哈姆雷特》的阐述。看过电影版和剧场版的《哈姆雷特》,觉得哈姆雷特就是一个懦弱和犹豫的失败者,一生就在 "to be or not to be" 中掙扎,錯过了不少复仇的机会,最后把命都搭上了。印象最深的是看胡军演的剧场版,哈姆雷特对著正在熟睡的杀父仇人,觉得仇人此刻是多么软弱和毫无防范,在此刻下手有违自己的良心,最终下不了手,错失了报仇的大好机会。而杜老师的阐述把读者的思考带上了一个新的层次,这正是哈姆雷特的追求,在复仇的欲望和不趁人之危的理性追求中,他选择了后者,甚至为之而死他也要坚持。像杜老师所说,在人生中找到自己的追求,甚至为之而死也在所不惜是幸福的。环顾四周,活得快乐的人普遍都有自己的追求。有的朋友环游世界,追求不断探索,当被人问起去那些治安不好或者卫生环境差的地方不怕吗?答之那里我还没去过,就像有攀山爱好者被人问起为什么明知有险也要攀山?答之因为山在那里。无知使人无畏,有追求也使人变成生命的无畏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学的力量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给人以慰藉

                      通过史秀雄和杜素娟老师对谈的方式,引用一系列经典的作品来举例子,从中看到更深的东西,文学的意义不在于能够缓解焦虑,而是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这种焦虑后,如何去自处,如何去对待他,接纳他。文学的力量在于当我们遇到困难或者挫折的时候,能够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不是遇到一点点小挫折就不选择崩溃或者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些都是不理性的。另外,通过文学里的小说体验,不同的人生,增长自己的知识,当我们在面对这样的困境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怎么去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有得必有失,明白什么?对于自己是重要的,遵从自己的内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用心理学的敏锐,擦亮故事里模糊晦暗的智慧让文学经典的温度,补足成长中缺失已久的人生课人类很早就发现了故事的力量。好的故事带你预见人生,拓宽视野,充分理解生活的复杂性,推动你的心智成熟。所以人类通过文学创造出了无数伟大的故事,讲给一代代年轻人听。但是好的故事同时也是深刻的,你以为你读懂了,其实只是了解了剧情,或者体会到了一些模糊的道理,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考。心理咨询师特别善于透过表象洞悉人心,用语言去明确模糊不清的感受与体验,所以尤其适合帮你一起挖掘文学中的智慧。本书基于知名心理咨询师史秀雄与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杜素娟二位合作开发 “文学中的人生进化课” 系列播客的内容改写而成,两位讲师作为文学和心理学领域的资深专家,既拥有优秀的专业能力,又在支持年轻人的工作中有深厚积累。他们选取了 9 部广为人知的文学经典,结合心理咨询的敏锐洞察,细腻的文本分析和贴合现实的人生感悟,直面理想、爱情、欲望、家庭、性格等因素带来的困惑与焦虑,凸显经典作品对于人生与社会的精妙映射,让曾令人望而生畏的 “阳春白雪” 成为人人可懂、可感、可获益的 “人生教科书”,用温暖、治愈的方式让读者踏上文学之旅,获得审美与精神的双重满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内容丰富,金句频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学中的人生进化课

                            这一课,才真正让我明白文学作品的意义。这是第一次理解吴军老师所说的读懂作品,不是作者表达了什么,而是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以前把各种名著当成故事书,读的时候只觉得故事不是那么惊艳,当理解其中深意之后,才猛然明白其惊艳之处。🌹让我们感到有意义的事情通常都和别人有关系,你很难做一件和别人毫无关系但是你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用能力和才华创造一个自己的世界,才能实现快乐和意义🌹我们活着只是为了得到幸福,一个人找到一个领域,把自己的才华能够释放出来,而且这种才华的释放本身能给他 / 她带来生存的资本,这其实就是最幸福的境界。🌹人在创造的时候,是把无限的可能性转变成了很明确的现实,这个过程,从心理的层面来说,是可以给人带来非常强大的精神支撑力的。🌹当你身处低位,陷入对高位的敌对和执念,对人生可能性的想象力就没有了。太多太多富有深刻哲理的句子,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籍。真的太棒了!

                              1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换一种方式听名著而已

                              这是一本通过访谈方式、对答模式来解读名著的书籍。本书共解读了 9 本名著,中国名著 3 本,外国名著 6 本。特别喜欢对《第一炉香》《围城》和《雷雨》的解读,特别能触动我的内心深处。人生一世,对于爱情,其实是很无奈的;爱情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其实是一个奢侈品。夫唱妇随、百年好合,表面上是爱情,实质上却只是婚姻家庭生活而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学是真实的人生,人生是真实的文学

                                文学给我们的力量是,让我们能够更理性地观照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沮丧、自己的烦恼,它能够很理性地为你照亮,让你知道自己这一刻为什么焦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文学给我们理性的力量

                                  ◆成长什么叫成长?我们成长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你要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去完善它;但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工作 —— 你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好。◆幸福我们活着只是为了得到幸福,一个人找到一个领域,把自己的才华能够释放出来,而且这种才华的释放本身能给他 / 她带来生存的资本,这其实就是最幸福的境界。用能力和才华创造一个自己的世界,才能实现快乐和意义。◆意义让我们感到有意义的事情通常都和别人有关系,你很难做一件和别人毫无关系但是你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启蒙运动如果我们只拥有知识,那不一定是智慧。有什么区别呢?—— 知识用来解决人生的问题,才能产生智慧。文学从来不提供答案的,但它是盏灯,能照亮我们一些坎坎坷坷的地方,让我们活得稍微清醒一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学是一面镜子,能让我们透过别人的人生看清自己

                                    强烈推荐这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学人物的人生,是我们的镜子

                                      本书为心理咨询师史秀雄和文学教授杜素娟以对话形式,从心理学的角度分享的关于《奥赛罗》《约翰.克利斯朵夫》《雷雨》《月亮和六便士》《浮士德》《沉香屑第一炉香》《围城》《麦克白》《哈姆雷特》9 部名著的理解。关于原生家庭,关于恋爱,关于理想和现实,关于人性,关于命运…… 当你感到焦虑、痛苦、迷茫时都可以翻翻这本书,看看经典文学中的人物是怎么处理这些的。引用书中的话 “或许可以得到命运的理解和情感的共鸣,也许我们对于未知的前程会多一些了解和预知,那么在遭遇痛苦的时候,就不至于崩溃,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也能够拥有一份坦然和从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学中的人生进化课

                                        文学意义;文学从来不提供答案,但它是盏灯,能照亮我们一些坎坎坷坷的地方,让我们活得稍微清醒一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个人成长启示

                                          这本书以对谈的形式来讨论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个人成长启示。重读了包括《奥赛罗》《约翰・克利斯朵夫》《雷雨》《月亮与六便士》《围城》《第一炉香》在内的 9 部中外经典名著,它试图用这些文学名著来解答提炼人生课题,探讨我们的人生困惑。摘录书中经典语句:1、都说太阳底下无新事,所谓的经典小说,正是因为触及了人类生活中最普遍、最具共性的问题,才能被一代代人接受和阅读,流传到今天,从而成为经典的。2、人生是一次单程的旅途,不能回头,不能修改,但也许对经典作品中人生故事的分析和了解,能够让我们为这趟单程的旅途多准备一些探路的手杖,也多拥有几盏照路的明灯!3、文学给我们的力量是让我们能够更理性地观照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沮丧、自己的烦恼,它能够很理性地为你照亮,让你知道自己这一刻为什么焦虑。文学从来不提供答案的,但它是盏灯,能照亮我们一些坎坎坷坷的地方,让我们活得稍微清醒一点。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