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前车之鉴
美国 1870-2015 年经济增长分析,此书非常详尽的数据从衣食住行介绍了美国百年经济增长过程。是很好的资料库,且并不枯燥,主要观点:1.1870 年之前 4 个世纪西方经济增长缓慢(基本没有增长),说明无论什么体制,农业社会天然的增长瓶颈。1870 年到 1940 年是美国农业化转型到工业化时期,从成衣,食品加工,城市公寓到汽车开始普及进入家庭。2.1920-1970 年的 50 年是美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期,二战打开了世界市场,移民带来人口倍增。电话,电视广播,高速公路都带来蓬勃生机(工业化是增长根本)。3.1980 年以后,美国逐渐失去发展速度,新技术没有带来生产上颠覆性变化,最大的问题是教育问题,越来越多的孩子在高中退学,未婚先孕,旧有基础设施没有更换的紧迫性。如传真机还在使用,支票系统也流畅,没有建高铁的刚需,资本外移,多种原因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总结起来,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硬道理和体制和商贸文明关系不大。纵观美国的发展路径,难怪在本世纪初西方认为中国只是美国 1920 年的水平(全国城市化率)没想到最近 20 年中国全面工业化,看美国发展也就是关键的 50 年(期间还战争不断),教育和基础设施是发展的根本,人口和市场规模是条件,对比来看,我们应该对中国的未来更有信心。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0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平等的坚守美国保持长期的增长借助于工业革命的持续。1870 年美国经过南北战争完成国内市场的统一,又刚好赶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快车。开发不深的美国借助技术的革新获得了爆炸式的增长。大萧条与二战进一步加速了美国的增长,这波助力持续到 1970 年。70 年代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平等的加剧。收入不平等、教育不平等阻碍了美国的增长。从美国增长的起落的历程来看,在增长的阶段技术的作用明显大于平等的坚守;在技术红利释放殆尽之时更加重视平等才是增长持续的助力,而平等的坚守需要社会中多方的共同维护。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技术影响渗透到方方面面,但其实换汤不换药这几年我读过的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当属美国西北大学罗伯特・戈登写的《美国增长的起落》。作者罗伯特・戈登教授是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一直在跟 “新经济” 死磕。他以前的研究就已经引起经济学界的很多争鸣。戈登教授是对全球经济未来较为悲观的一位。这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戈登讲到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 20 世纪 70 年代之后萌芽并发展至今的这一轮技术革命更大。一言以蔽之,电比电子计算机的贡献更大。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出现了电灯、电话、电报、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后来又出现了各种家用电器。医疗技术也有了革命性的突破。这些新的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渗透到方方面面,远比我们现在所谓的大数据渗透力量要大。
我们感受到这些年的技术变革速度很快,其实是换汤不换药。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手机上网和电脑上网并无本质的差异。电商来势汹汹,但电商无非是原有的技术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冲击非常强烈,主要是因为 IT 技术全面渗透到各行各业,改变了原有的业态,影响到更多人的生意和就业。
我在美国访学的时候,人人都在谈论这本书:比尔・盖茨、劳伦斯・萨默斯、美联储的官员、华尔街的对冲基金操盘手、华盛顿智库的政治学者。盖茨最耿耿于怀的是,戈登讲到,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电子计算机要大,电气化时代才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从 20 世纪 70 年代之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下降。此书可以作为经济学来看,也可以作为经济史来看,是一部经济学经典。7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衣食住行的天翻地覆是增长的最终体现这本书算是大部头里面很好读的一本,很清晰的把美国 150 年的 “增长” 分成 3 个阶段,细微到衣食住行从每个家庭的变化来反映了技术、全生产要素、基础设施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对于每个人的影响。比如 1870 年的美国,主要食用肉类是腌制猪肉,猪下水这样的动物内脏美国人一样会吃。婴儿的死亡率很高、交通出行不便、工人唯一的娱乐可能是一周一次的小酒吧…… 像极了 50.60 年代的中国。当我们把时间维度拉长,美国的 150 年,中国的 40 年。手机、汽车、所有的家电,新鲜的瓜果食物、各种基础设施等等都是经历了技术积累到快速普及到飞速迭代的过程。了解这种变化的不容易让我们对于现在的生活更加珍惜一些,这是数千年人类文明社会中的第一次。不过美国的最近 50 年,中国的十多年,增长速度都是突然滑坡的,技术变革的潜力用尽,教育资源不平等、阶层分化加剧、中国的地方债务等问题都成为了反向的作用力。那么在所谓的 “第四次工业革命” 似乎来了的时候,增长是会再次加速,还是人工智能只是增长滑坡中的小水花呢?这个答案对于我们渺小的个人,也许就从这几年个人的饮食、医疗、住房等生活资源的变化就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我们能不能过的越来越好?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这本书非常厚,700 多页。讲述了从 1870 年到 1970 年,美国经济出现了一次大飞跃。美国经济的 “大飞跃” 首先是靠技术创新。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美国经济进一步增长。20 世纪 70 年代之后,美国增长开始走向衰落的,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呈现出一种逻辑斯蒂曲线,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一次小高潮,但好景不长。这本书告诉我们,未来美国经济增长很可能只能保持在 1% 左右。这部 700 多页的书是一部美国经济历史的百科全书。一般的历史讲的都是帝王将相的历史,很少有讲平民生活的历史。戈登教授的这本书还原了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当年美国人是怎么生活的,每一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生活方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美国增长的起落》戈登教授从读博士时就开始研究经济增长问题,这本书可以说是他 50 年学术生涯的集大成者。这本书出版后引起了美国知识界的强烈关注,获奖无数,是一本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经典之作。本书核心内容:1. 1870—1970 这个 “特殊世纪”,到底特殊在哪里?2. 为什么说大萧条和二战直接促成了 “大跨越” 的经济奇迹?3. 美国社会是如何从 “橄榄型” 走向贫富分化的?第一,1870—1970 年是美国的 “特殊世纪”,劳动生产率加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之后由于技术进步的减缓,“特殊世纪” 的辉煌将难以复制。第二,1928—1950 年的 “大跨越” 时期,美国劳动生产率在短短 22 年间翻了一番。除了技术创新之外,大萧条和二战是促成这个经济奇迹的最重要原因。第三,“特殊世纪” 让美国变成一个比较平等的橄榄型社会,但 1970 年之后趋势逆转,美国社会不平等加剧,这是未来美国经济增长的最大阻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宏观悲观,微观乐观这是一本关于内战之后美国经济增长起落的书。美国的浩荡 145 年,中国用了 40 年走完。这也是我们的 “前半生”。 【起】 1870-1940 年,现代便利设施给美国家庭带来的变化以及内燃机带来的交通运输革命,从根本上提升了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美国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随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三项重要衍生品 —— 州际公路系统、商用航空和空调的促进下,美国经济进入了史无前例的高速增长阶段,劳动生产率在 1970 年达到高峰。 该篇最核心的观点是,技术创新催生了美国经济繁荣的黄金时代,这种增长只可能出现一次。现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其实在 1970 年就已经基本定型了。今天的美国人,在吃、住、行、卫生医疗等基本生活维度上,跟 50 年前没什么两样。 同时提出,大萧条和二战本身也许是促成 1928-1950 年大跨越时期最重要的因素。从经济的供需角度,大萧条和战争创造了家庭储蓄,新的中产阶层被压抑的需求得到爆发;而供给侧的效应则更加微妙和有意义,国家资本空前扩张,高压经济驱使劳动生产率激升。这种增长长期有效。 【落】 但在这场世纪辉煌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回落,只有之前 50 年的 1/3。技术进步正在减速,收益集中在娱乐、通信和信息技术领域,一系列阻力正在缓慢地抑制美国增长的动力。 作者指出,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制造业萎缩所带来的日益增长的不平等,这将导致收入增长转向 1% 的顶层收入阶层,只给 99% 的底层收入阶层留下很少的一部分。而教育将加剧这种不平等。再加上人口老龄化,这些都将在 2020 年后共同推动债务占 GDP 的比例迈向不可持续的上行轨道。 未来之路,教育问题是推动生产率增长、压缩日益加剧的不平等的最有成效的政策方向。学前教育方面,要长期关注贫困家庭风险儿童,让更多的人走向更大的机会平等;中等教育方面,升级教育资金来源,充分协调资源,减少不平等,提升教育结果;高等教育方面,控制高额学费和迅速积累的学生债务,实施挂钩学生收入的还款体系,并为这一体系提供补助。 最后,抛开劳动生产率评价体系,人类社会文明在实现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后,增长的聚焦点将转移到社交、尊严和自我实现等维度。正如比较译丛的序所说的,改革不是发生在既得利益者受挫的时候,而是发生在他们运用不同策略追求利益的时候,或者他们的利益被重新界定的时候。作为 “人类” 这个群体,我们进入到一个长期缓慢发展的阶段,等待着下一个厚积薄发的周期;而作为 “人” 这个个体,我相信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重新理解经济增长1820 年的世界几乎是中世纪的,这是一个用烛光照亮的昏暗世界。那时,人们使用偏方来解决健康问题,出行速度顶多是马或帆船的速度。几乎每个人都过着相当于现代年均收入 400 美元到 600 美元的生活,略高于温饱水平。而在那之后的 200 年,人们开始变得越来越富有。并且,日益富裕这一趋势仍在继续。人类的现代生活似乎已经持续了很久。事实上,那不过才 150 年。理解这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透彻理解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这方面,罗伯特・戈登(Robert J・Gordon)是位不错的向导。戈登将 1820 年之后,人类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这 200 年,划分成了蓄势期、革命期和平庸期三个阶段。1. 1820 - 1870 是经济蓄势期。这半个世纪的三项 “伟大发明”,铁路、蒸汽船和电报(蒸汽机及其衍生物),为之后更快速的进步奠定了基础。2. 1870 — 1970 是经济革命期。这一时期在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也不可复制,因为它所取得的成就只能发生一次。那些诞生于十九世纪晚期的一系列 “伟大发明”(电、内燃机及其衍生物),推动并造就了美国增长的起落。3. 1970 年至今是经济平庸期。这一时期的发明让人眼花缭乱、但其实质却令人无比失望。因为 1970 年之后的新发明(娱乐、通信、信息搜集及处理)只与人类活动的一个狭窄领域相关,人们更关心的衣食住行、身心健康、生活工作环境等领域,进步缓慢。那未来会如何呢?戈登并不乐观。他认为:过去 150 年推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源泉 ---- 创新,正遭遇狂风一般的阻力。比如人口老龄化、教育负担沉重、政府债务入不敷出以及不平等。其中,1970 年后最高收入阶层享有美国经济增长成果的份额不断扩大,即日益严重的不平等是最主要的阻力。欢迎关注【语道的读书笔记】阅读更多内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书评《美国增长的起落》用了差不多 26 个小时,其实没有这么久,得到读书统计时间没有那么准确。但是起码用了 20 小时,我几次不想再读下去了,因为实在是觉得无聊,又没有那么有兴趣。我是因为刚读完《光荣与梦想》后,系统推荐阅读的。再加上自己有善始善终的强迫症,所以硬着头皮读完。翻译人员也确实不容易,但是翻译的语言习惯和优美程度,以及由于是不同人参与翻译的,所以读起来肯定没有原生作者写的顺畅。这书对于美国 1870 年到 2014 年经济增长原因的分析太专业了,非学术研究人员看的是很累的,除非对美国经济很感兴趣,或者希望借鉴美国增长政策的研究人员适合阅读。由于专业性,我个人推荐指数 3 星,不代表本书不好,只是不适合我这样的读者阅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历史的规律都是相似的城里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对应产业没跟上,城市人口的平均生活水平就会下降; 两次世界大战延误了新技术在欧洲和日本的应用,但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说美国的经济起飞开始于二战,再加上 30 年代的人工工资快速上涨,因此要求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和人均产出,从而给创新创造了巨大的需求,让美国的产业升级脱胎换骨;物质生活的改善先从富人开始,再过渡到中产和贫民,最终所有人的生活品质会趋于接近;从能源、照明到日常家务,负担都在通过科技进步缩小;职场女性因为家务负担的减少,才逐渐成为可能;如果一个行业的效率超过其它国家的水平,那么美国人也不会管它是否在巨头垄断存在;空调的出现,让北方的居民开始流向温暖湿润的南方,并且极大的提高了工作及生产的效率;电视的普及率要远远快于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就像我们现在短视频的用户增长远远快于电商及办公软件的用户;无论是美国还是现在的中国,有钱人吸烟率更低;我们在十年前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在美国的历史发展中也同样存在,随着监管的跟进问题也同样淡出我们的视线;服装这种消费类产品,因为附加值较低,依赖进口反而不断降低了美国人在服装方面的开支;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倾尽一生都难以获得比最终工资高很多的收入;美国现在的挑战是,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人均收入开始分化,这对美国社会的稳定终究不是好事,作者也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思路;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下一代可能难以超越他们的父辈所取得的成就,低垂的果实已经难以找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