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再读好熊
熊逸的书总是值得反复读,你会感叹人类的思想的复杂和精深,也会感叹熊逸的渊博。当然尽信书不去无书,把熊逸的书和其他的书对照看,总有些乐趣。在好熊这,我学会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读书不仅要看作者写了什么,也要看作者没写什么,有时候通过作者刻意忽略的内容,才能读懂作者。一部经学史就是一部误读史。然而,对于我们而言,探求经籍之正解虽属理所当然,梳理历代的误读却也有着另外一番趣味。况且,误读对历史的影响甚至还要远远大于正解,若要了解历史,理解误读往往会比理解正解更为重要。当初,一代代的经学家与政治家不断在以事实与虚构交织的历史来影响时下的政治,他们对经籍的探微求玄往往求之越深则失之越远。在 “唯一正确” 的意识形态的指引之下研究这种意识形态本身,这一工作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两千年之久。于是,一片片的玉石与一根根的金线在无数人的精心打磨与织造之下成就了一袭精美绝伦的金缕玉衣,夸张地包裹起了圣人的尸体 —— 那是一具存在于所有人的信念中的圣人的尸体。可以联想一下实际发生的事情:我们对出土的那件金缕玉衣的关注和赞叹不是大大超过了对中山靖王本人的热情吗?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学术研究的方法看到了一个读书人在兴趣的推动下可以穷究到什么程度。好的读书人,要有问题意识、兴趣、排除干扰一往无前的韧劲、超强记忆力、体力,这个,在本书中都体现出来了。这种对一件事不遗余力追踪的耐心,跟刑警办案差不多。不过,对历史的掏挖,验证真伪的概率比刑案更低。靠兴趣这个唯一的动力来推动更多的同好参与,从而得到更多的认同,最终定案后,还会在未来的同好那里被翻案。这就是一个时间长河里的接力游戏,前不见古人(犯案者)、后不见来者(挖掘者),挺孤独的。未来这个工作不知道可不可以用 Ai 来处理?把相关的文献资料交给它,设定关键词,设定真伪校验,让 Ai 深度搜索挖掘整理,也许还能得出更接近真相的结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春秋》仅一万余字,谜题却很多,无数史家与大儒前赴后继去解读书中的微言大义,孰是孰非,殊难定论。短短的一段解经文字,充满着无数的迷惑、矛盾与歧说。“一部经学史就是一部误读史”。中国历代对历史的态度与其说表现为一种历史传统,不如说表现为一种政治传统。在历史上,《春秋》并不是以史书的角色发挥作用的,作为政治哲学纲领而言,史实问题毕竟是小节,“大义” 才是最要紧的。而 “大义” 是否在政治上正确,这主要取决于经学家的阐释在多大程度上与时政合拍合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为历史的面貌似乎并不取决于历史本身,而更多地取决于当下的意识形态需要。解读《春秋》里面的事情,能否把事情说得圆倒在其次,关键是要阐释出 “正确” 的政治哲学。在 “事实正确” 的层面上,真相只有一个,但不重要;而在 “义理正确” 和 “政治正确” 的层面上,真相有很多,也非常重要。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我们的观念从哪里来?我们在谈论儒学的时候到底在说什么?是四书五经本身?还是对于四书五经的解释?影响我们观念的到底是圣人箴言还是对于箴言的解读?如果认为儒学就是《中庸》《大学》中富含哲理、读完之后蒙受感召般的句子,那我觉得你还是没有摸到门道。儒学发展到今天,无数的先贤对无数的经典做出了精彩的解读,让你甚至都不曾了解,这不是爱好儒学的你的遗憾吗?熊逸老师的著作保持一贯的高水准,从《春秋》出发,让从古至今的大儒来为你解经,让你看到汉、唐、宋、元、明、清对于一句话千差万别的解读,让你纵观儒学的发展脉络,见识大儒直接的唇枪舌战,领略政治对于文化的影响。读完只有一个字:爽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