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信仰还是毁灭
🌸 断断续续,把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这本《证言》读完了。就像网络小说一样,让人欲罢不能;又像喝了一杯酒,摇摇晃晃,想说的话渐渐浮出水面。🌸 基列,一个靠承诺、权利、压制、信仰合成的扭曲国度。有权有势的大主教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而女人们,则是行走的子宫,一言一行,皆要受到管控。美其名曰,为了这个国家,奉献出自己独特的力量。🌸 信仰让一个人有依靠,有更多的安全感。但当信仰成为一种压迫,只允许发出同样的声音,做同样的行为,否则就要受到严厉惩罚,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时,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信仰呢?🌸 面对这种分工明确,不可更改的极端狂热,黑暗之花悄悄在绽放,毁灭只是时间问题。🌸 即便同为女性,生长环境和经历的不同,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色也不尽相同。比如文中的三位女性叙述者:1、丽迪亚嬷嬷:曾经也是独立顽强的职场女性,靠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终于跨越了阶层。却被残忍地折断翅膀,一点点拔掉身上的刺。我想,是强烈的复仇意识让她重新站起来吧,为了心中那团还未磨灭的火光,在枪口下运筹帷幄,谨小慎微地为自己增加复仇的砝码。2、艾格尼丝:从小就生长在基列国,因为环境的浸染,有一部分已经麻木了。但总有些事情会让自己突然长大,比如养母的逝世;被强迫的婚姻;以及遇到同母异父的妹妹黛西。3、黛西:在养父母的善良呵护下,保有自己的个性,至少向阳的那一面,始终在不断生长。敢爱敢恨,开朗有个性。即使是在基列那种非人生活的环境中,一样该吃吃,该喝喝,还不耽误锻炼。🌸 基列是一个虚构的国度,我们都不可能生活在其中。但现实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有基列的影子在。对一个人、一件事,因为狂热的迷恋,迷失了自己。但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又能做出什么奉献呢?有毒的土壤终究长不出生生不息的向阳花。凡事有度,狂热离深渊最近。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61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月循苦旅,生生不息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它只是会迟到。当我们以为正义缺失的时候,它会以某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丽迪亚是一种正义之举,也是救赎之举。她发现自己曾创造的世界不过是权力者庇护时,她显然已经觉醒,从而想要颠覆,实现公平、正义、平权与幸福。越是在黑暗的时代,就越是需要一种敢于对抗真相的勇气,正是因为不公平,才越是需要伸张正义。这种力量的强大足以撼动人心,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暗能量。不管在什么时代,我们都有可能经历《使女的故事》,对于压迫和自由,只有奋力反抗,才能真正的为自己的心灵争取自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33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女性的抗争!不论哪个国家的人民,在面对高压、惨无人道并且莫名其妙的阶级镇压的时候都能表现出无与伦比的毅力和能力,其中,在某些方面,女性角色所带来的力量绝对不容小觑,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表面看上去的东西一定不能轻易下结论,虽然看透这个世界很难,但绝对不能在茫然懵懂中决定任何事,否则可能会带来无法挽回的结局。 《证言》塑造的几位女性特点都非常显著,丽迪亚嬷嬷是经历基列国开国的女性,经历过黑暗的折磨和心灵的伤害;妮可直到长大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并勇敢的回到出生地基列国去执行任务;阿格尼丝一直在战战兢兢的生活,由起初的文弱性格成长为懂得反抗的坚强女性,这本书虽然是以三位女性的第一人称视角的自述证言,但用女性的成长和反抗作为主旨绝对没有问题。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文笔非常细腻,在这部全女性的小说中,对于女性内心的挣扎和成长,站在女性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既视感,在最终的结局中,三位女性的胜利不言而喻,无需赘言。
5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总有无法被驯服的人【这篇文章是我为这本书写的译后记。能有机会翻译自己热爱的作家的作品,是极大的幸福。我追看美剧几年,拥有所有使女故事的中文版本,然后,在疫情期间把这本续集的翻译当作镇宅安心之宝,感谢阿婆始终带给我们思考、幽默和勇气。希望你也喜欢这本书。】
2019 年秋冬对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来说是悲喜交加的。
这一年 9 月 10 日,《使女的故事》续作《证言》全球发布。但就在英伦做新书宣传时,和她相濡以沫四十年的伴侣格雷姆・吉布森(Graeme Gibson)因失智而病逝。曾有记者在文中艳羡地写道 “每个女作家都该嫁给格雷姆・吉布森”,阿特伍德显然很赞同 —— 她把这句话印在了 T 恤上。
这一年 10 月 14 日,她凭借《证言》第二次荣膺布克奖;第一次是 2000 年的《盲刺客》。但不久后有一种小范围的舆论认为,这届布克奖看起来是双黄蛋,实际上阿特伍德的风头完全盖过了史上第一位非裔女作家伯纳黛特・埃瓦里斯托(Bernardine Evaristo)。
这一年 11 月 18 日,阿特伍德八十岁大寿,企鹅兰登出版社给她的生日礼物是来自世界各地读者们的视频寄语。
这一年,根据《使女的故事》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第三季上映,已在这三年里横扫艾美奖、金球奖和(被誉为奥斯卡风向标的)评论家选择奖。虽然在 1990 年就有了同名电影,但影响力远不及这次葫芦网(Hulu)制作的电视剧集。阿特伍德本人还在第一季中客串了一位嬷嬷,在剧中扇了奥芙弗雷德一巴掌,明明是自己写出来的场景,她演出时却觉得特别恐怖。
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电视剧的成功促动了阿特伍德动笔写续集 —— 电视剧推动了书籍的销售,英文版《使女的故事》售出了八百万余册。之后,有观众和读者问她:基列国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再之后,在特朗普时代的女性主义者穿上了使女的红袍白帽 —— 显然这本书已缔造、衍生出了重要且普及的文化符号 —— 举牌抗议游行,她也更清醒地意识到:在原著出版三十多年后,世界并没有进步太多,甚至有后退。
因而,毋宁说《证言》是影 - 视 - 书使女系列数以亿计的受众推动出来的新作,既是历史和现实互动的产物,也是受众和创作者互动的产物 —— 甚至于 “琼” 这个名字也是读者们剥丝抽茧推测的,因为在红色感化中心提到的五个真名中(阿尔玛、珍妮、德罗拉丝、莫伊拉、琼)只有琼在整本书中没有被称呼过,换言之,她就是第一人称的拥有者;阿特伍德没有否认读者的这种推断,于是,琼的名字在电视剧版得到了正式使用。
有使女的基列国在影视化的强烈视觉感中尤其让人难忘,不仅将原著建构的虚拟世界具象化了,还以集体创作的方式对原著精神做出了更全面的阐释 —— 在原著作者阿特伍德和制片人米勒(Bruce Miller)的指导下,他们发挥群智群力,填满了既有大框架中的小缝隙,弥补了一本书的体量所不能完备的人物和场景细节,塑造出性格更丰满的尼克、丽迪亚嬷嬷、珍妮、奥芙格伦,补全了马大信号系统(由不同烘培品组成暗号)…… 这次非常成功的影视化充分说明了影视可以是原著作者梦寐以求的一种 “解读 + 延展” 的方式。但影像化也必定导致我们会在阅读续作时有强烈的代入感。所以,十五年的间隔是必要的,让剧集有充分的舞台细腻演绎已有角色,而不影响到续作的构成;更重要的是,让新一代人物上场,让续作关注新的命题。
事实上,剧集刚进入第二季,观众就发现改编已脱离原著:原著的结尾是 “五月天” 在尼克的指示下将奥芙弗雷德带离大主教家,生死未卜;而在剧集中,妮可出生后被送往加拿大,奥芙弗雷德放弃了一起逃亡,决定留在基列拯救大女儿…… 所以,每个人都会问:《证言》要怎样处置剧集与原著的不同呢?
《使女的故事》是在柏林墙倒下之前构思动笔的,当时阿特伍德在西柏林。但最初的写作冲动也许要再往前追溯五年:1980 年阿特伍德在参加波特兰诗歌节的时候,因华盛顿州的圣海伦火山爆发,公共交通爆满,她不得不和诗人卡罗琳・佛雪(Carolyn Forché)拼车南下,一路上,佛雪向她讲述了自己在中美洲萨尔瓦多目睹的内战实情:包括性暴力在内的各种暴力行径都是外界所不知的。阿特伍德曾在《作为女性写作者》一文中提到这件事,视其为自己写作生涯中的转折点,她开始明确意识到艺术创作需要背负社会责任感,要有政治性,并在 1981 年的演讲中提及这类素材进入写作场域的重要性,“因为写作者就是观察者,见证者”。
为此,阿特伍德做了充沛的功课,专门收集了二战集中营、焚书、克格勃、蓄奴制及美国内战前的地下铁道救助系统之类的历史资料,因而她屡次强调:书中所写到的一切迫害都是历史中确实发生过的。虽然她把故事设定在近未来,但不言自明的是:那些事也可能在未来重演。
在使女系列横空出现于整个文化领域后,对其是否归属于科幻类可能是最无聊的一种讨论了 —— 就因为时空设定是未来、是虚构、是反乌托邦的就必须是 “科幻” 吗?阿特伍德从一开始就用 “Speculative Fiction 悬测 / 推理” 这个概念来界定这部小说,同时也极其强调这是 “见证者文学”——《使女的故事》中的奥芙弗雷德是用录音机口述的,《证言》是用第一人称记述的手记和口述记录组成的。
至于《证言》诞生的背景,我们不妨仿照阿特伍德的做法:用一些历史事件来概括 ——
1792 年英国女作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出版了《女权辩护》,指出女性并非天生地低贱于男性,只有当她们缺乏足够的教育时才会显露出这一点;她也认为男性和女性都应被视为有理性的生命,继而设想了建立基于理性之上的社会秩序。(顺便说一句,《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的作者玛丽・雪莱是她的大女儿。)
1859 英国第一个女权组织(Ladies of Langham Place)成立了 “促进女性就业协会”。
1869 年《妇女的屈从地位》出版,作者是英国功利主义政治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呼吁给予妇女平权和参政选举权。这本书得到了他的妻子哈莉特・泰勒・密尔的大力协助。
1884 年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手稿后加以补充,出版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指出:由于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被摧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所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
1949 年法国女作家西蒙・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出版《第二性》,这部被誉为女权主义 “圣经” 的存在主义杰作从文学、历史、社会学、生物学和医学多方面进行了丰富的阐述,不仅控诉男人对于女人的歧视、卑鄙甚至有时残忍的所作所为,同时也指出了女人对于自己弱势地位的造成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认为她们被动、屈服、缺乏雄心。在波伏娃看来,女性获得解放必须依靠以下两个途径:对于生育与否的自我决定权以及工作。
1963 年美国女作家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出版《女性的奥秘》,针对家庭主妇群体的普遍问题,明确指出当时的社会在商业、教育、媒体等多方面都提倡 “女人的最高价值和唯一使命就是她们自身女性特征的完善;女人完美的本性只存在于男人主宰一切、女人在性方面温顺服从和对孩子施加母爱之中。追求事业的成就和接受高等教育会导致女子的男性化,会对丈夫、家庭、孩子都产生极其危险的后果”,其本质就是要求女性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放弃职业,成为一名全职家庭主妇。
1970 年澳大利亚学者杰梅茵・格里尔(Germaine Greer)出版《女太监》,认为女性从婴儿到少女直至成年,始终都摆脱不了男权社会认可的理想女性形象对自己的诱惑和束缚,始终囚禁在这个精神牢笼中,从而变成弗洛伊德所称的 “被阉割的人”,即 “女太监”—— 精神阉割的产物,被社会男权控制主宰的女性。
1973 年罗诉韦德案。
1978 年美国银行职员米歇尔・文森诉上司性骚扰。
2017 年底 #metoo 反性侵女性平权运动因美国电影人哈维・韦恩斯坦的性骚扰事件而在全球社交媒体上如火如荼地展开。
2019 年底以第一人称讲述性侵事件的《黑箱:日本之耻》作者伊藤诗织获得胜诉。
…… 被性骚扰、被家庭和生育禁锢的女性用了将近半个世纪才得到声张的权利和勇气;但随着现任美国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的上台,一切又走回了弯路,美国女权主义者一直在争取生育自主权,如今在部分地区又要推倒重来。进步是在倒退中艰难前行的。这些事实只会让我们觉得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具有先知般的预言力 —— 早在 1984 年,她就敏锐地意识到女性运动现有的成就可能在一夜之间被推翻,并以文学的形式普及了一种政治性的警示。
所以,《证言》不需要再重申预言式的警告了。世界并不会乖乖地听懂。
所以,《证言》要力证的是如何拨乱反正,如何让错误的灭亡。
那么,基列是怎么被推倒的呢?
如果你在基列,你是个使女,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在基列,你是个主教,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在基列,你是个嬷嬷,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在基列,你是个孩子,你会怎么做?
问题在于:这个体制中的幸存者该如何打败这头怪兽?不要以为主教或眼目都是胜利者,他们只是死得比较慢的幸存者而已。所有人都(多多少少)知道基列所谓的真理是对宗教的曲解,是父权对平权的不顾一切的反噬,所有人都明白:最终起效的不是律法,不是真理,只是一时的暴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阿特伍德在开拓了女性主义文学的同时呼吁的是真正的平权 —— 作为专制暴力的对立面的男女平权。
“男性小说讲的是如何得到权力,谋杀啊,获胜啊之类的。女性小说亦是如此,不过途径不同。” 这是阿特伍德在《黑暗中谋杀》中所写的,《证言》再次验明了这一点。要推翻基列的暴政,没有操控权力的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对于建立在谎言基础上的极权国家基列,掌握谎言背后的真相,就等于拥有了最强大的武器。
《证言》将时间轴直接推到《使女的故事》的十五年后,奥芙弗雷德、大主教夫妇完全退出了舞台。但有两个已为大家所知的人物依然存在:丽迪亚嬷嬷,以及在《使女的故事》最后一章 “史料” 中出现的 R・弗雷德里克・贾德大主教 ——“贾德从一开始认为,通过女人来管理女人,是达到生育或其他目标的最好、最划算的办法”——“史料” 这章非常重要,它还指明了这一点:“基列虽然在形式上毫无疑问是父权制的,但在实质内容上偶尔确是母权制的。” 贯穿两本书的这两个人物是位于基列统治阶级最高层的。烂就是从根上烂的。
新书发布后,记者曾追问阿特伍德书名 Testaments 有何深意?她指明了三层意思:遗言、证词、遗命,《旧约》和《新约》,坦白真相。
《证言》和三十五年前的《使女的故事》具有同样的结构:小说主体由一个世纪以后的历史学家发现的手写材料组成;材料本身是以第一人称重述二十一世纪初的基列共和国的内幕。《证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由丽迪亚嬷嬷手写的。这不出人意外,因为只有嬷嬷还能看书写字,基列剥夺了其他女性的一切知识权,连超市购物都是用图片说明的,明令禁止女人接触语言、文字、书本,但教学依然进行 —— 教的是花艺、女红之类的内容,以及政教合一的体制必定会灌输给下一代的宗教意识形态;他们会篡改、添加《圣经》原文,不难想象,对下一代的教育不可能是启蒙性的,而势必是遮人耳目的洗脑式教育。
奥芙弗雷德会在口述事实的同时加入回忆和想象,因而使《使女的故事》拥有丰富性:她身为使女受苦的同时也在自省和观察,感受到身为大主教、主教夫人、马大和守卫的各种人的压抑和凄楚;她既是 “行走的子宫”,同时也在奴隶、反抗者、统治者的各种他者中间体察到了愧疚、无奈、麻木和欲望;她不是一味的屈从,心里始终在寻找出路,相信她会走出这个世界;她认知到自己的渴望和软弱…… 借她一人之眼,作者披露了基列的日常生活,而诸如 “过去这里有过医生、律师和大学教授。但现在再也见不到律师,大学也关闭了” 这样的巨变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使女的故事》用诗意的、残酷的语言讲述了被生殖器化的女性在精神上、身体上的痛苦。
《证言》则以丽迪亚嬷嬷之口,重述了那样的巨变是如何发生的,记录真相的方式也与使女有所不同:奥芙弗雷德的自述更感性,视野相对封闭;而身为开国元勋、拥有大权的丽迪亚嬷嬷的叙述更理性,格局相对开阔,爆料更多,要应对的矛盾也更复杂。她的正义源自复仇,而非意识形态;她的狠毒源自理性,而非天性;而她的善良不得不掩藏在最深处,是盔甲里最薄弱的软肋 —— 但只要综观前后两本书就会发现,她始终不曾卸下那层盔甲。套用格里尔《女太监》中的概念来说,这个经历了大反转、亦正亦邪的人物既是被男权专制机器暴力统治的被阉割的女性,也不得不扮演了阉割她人的角色,制定女界规范,哪怕其本意旨在有限范围内对女性群体加以保护,实质上也确实是专制机器的帮凶。丽迪亚嬷嬷的语言诗意有限,但残酷加倍,身为最厉害的 “潜伏者”,她的痛苦纯然来自于道德层面的自我拷问。
《证言》还有另外两个第一人称的叙述声音:一个是在基列长大的艾格尼丝,另一个是在加拿大长大的妮可。就代际而言,三代女性应对了 “前基列 - 基列 - 后基列” 时代,就此扩展了名为 “基列” 的虚构时空。
妮可似乎生活在另一个平行世界:没有二十一世纪的互联网,没有我们所知的那些高科技玩意儿,更像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春期的妮可担负了重任:不仅是信使、是证人,还承担了让本书有亮色、有欢笑的职责。阿特伍德历来都不缺乏幽默的天赋,看看她根据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改写的《女巫的子孙》就知道了!全书的搞笑戏、动作戏都安排给了妮可,她代表了民主自由教育下的健康少女,但不是假大空的脸谱人物,她的胆怯、善良、天真、正义最终融汇成一种生猛的力量,催生出了勇敢。
与妮可相比,艾格尼丝的性格就要复杂多了。丽迪亚嬷嬷在前作中就讲过,“到你们下一代就容易多了。她们会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职责。” 艾格尼丝就是基列的 “新一代”,从小受的就是基列的教育,但她并不心甘情愿,反而备受困扰,因为基列的婚姻制度根本只是暴政的工具,只会让每个家庭分崩离析,每个家庭成员都不可能得到幸福。
在艾格尼丝生活的时代里,基列有外忧 —— 在打仗,但表面上没有内患 —— 显然是在几次大肃清之间,她看到的是正常的、甚至也有爱的家国。艾格尼丝的重要性还在于,我们能以她的视角看到马大们、年轻女生、准新娘们、嬷嬷们等一众女性的生活实况:她们全都压抑着真正的身心感受,在自我审查、自我保护中如履薄冰,包括宝拉这样的毒辣女人,甚至包括舒拉蜜这样天真又粗鄙的新一代新娘。她们的状态最能映衬出基列是何等畸形 —— 但坦白的说,那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那些女性间的互相倾轧存在于任何形态的社会,是从属于人性本身的卑劣。
再参考福柯的权力政治理论,我们很容易看清这些女性幸存者 —— 嬷嬷们、大主教夫人们、马大们、新娘们 —— 都是自我管制、自我驯服的产物。福柯曾这样评论被正常社会驯服的人:“用不着武器,用不着肉体的暴力和物质上的禁制,只需要一个凝视,一个监督的凝视,每个人都会在这一监督的凝视下变得卑微,就会使他成为自身的监视者,于是看似自上而下对每个人的监督,其实是由每个人自己加以实施的。”
基列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是很容易被操控的,因为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终究是容易满足的:文盲可以生活得很好,甚至可以通过婚姻(无论真假)得到财富、荣誉和其它特权;平庸的恶人不仅能幸存,还可能存活得最久…… 有智力的人未必有理性,现代未必是文明的保证;判断力往往会屈服于生存的基本需求,但理性会让一个人在幸存所意味的屈辱隐忍乃至违背本心的同时,在内心保持自己的判断力,在受到迫害、继而规避迫害的同时策划反抗或复仇。
看到这一页的读者应该已知道了:基列必亡。阿特伍德给出了终点,这显然是包括尼尔・盖曼在内的很多读者这次感觉到 “希望” 的原因。只是,亚里士多德说过:“以后的确定性在于从以前的迷惑中解脱出来,我们如果不知道症结在什么地方,就无法从中解脱出来”;而丽迪亚嬷嬷曾说过 “从前那个社会毁就毁在有太多选择”,这个症结在《证言》结束前尚未得到解决方案 —— 但小说至少用排除法得到了一个明确的结论:即便 “从前那个社会” 破坏生态、生育力低下、有各种各样的堕落问题,但终究是比基列要好一点。小说不负责给出现实世界的解决方案,但愿新一代读者能找出避免走向 “从前那个社会” 的道路。3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世界不会只有一种声音自三年前偶然读到《使女的故事》后,好多问题就一直在脑中萦绕。巧在刚读完原著 HULU 就开播了同名电视剧,在作者玛格丽特 - 阿特伍德的加持下连续三年斩获艾美奖和金球奖桂冠。扮演女主角的伊丽莎白 - 莫斯那带有故事的顽强眼神让人难以忘怀。《使女的故事》通过使女奥芙弗雷德之口讲述基列国的宗教极端主义是如何的物化女性、进行阶级分层、反人性。在以《圣经》为唯一宗教信仰的乌托邦式集体生活里,个体的情感和思想表达是被忽略和排斥的。然而人性又无法被压抑,这就使得基列国从上到下所有阶层人员都过着扭曲了的生活。人人都或多或少地感知到高层所说的《圣经》和真实的《圣经》不完全一样,《圣经》更像是高层要求下层人民为集体奉献的抓手。有话不能讲、情感不能表达、个人主义被打压、表里不一。使女作为 "行走的子宫" 在整个社会中被贬低、被监控、被分配,美其名曰 "为过去赎罪",实则是被剥削和压榨的一方。不再享有人权的不仅仅是使女,其他身份的女人们甚至男人们也各有各的不幸。女人被剥夺读书写字的权利,当 "三从四德" 式教育开始 "愚" 化下一代时,身为故事旁观者的我们吓出一身冷汗。《证言》作为《使女的故事》续篇,自然在阅读上有个先后顺序,如果跳过《使女的故事》直接从这本《证言》入手,虽然依然是个好故事,却会对新读者有些不太友好。《证言》为广大读者关注的几个问题做了详细的交代。使女琼后来怎么样了?女主拼了命偷运出基列国的妮可宝宝生活的可好?基列国的新一代人变成了什么样子?以及最关心的基列后来是怎么灭国的?故事的叙述方式依然延续了《使女的故事》,只不过由原来的一人讲述变成了三人讲述。这三人是丽迪亚嬷嬷、妮可宝宝、在基列长大的艾格尼斯。这其中又以丽迪亚嬷嬷的讲述最为让人触动。做为基列国开国的高层人员,她是宗教狂热者的帮凶,凡是读过前一部小说的读者对丽迪亚嬷嬷大多是怨恨大于同情的。而在《证言》的故事里,她竟然还有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身份......《使女的故事》通过一个窗口让读者们窥见了打着宗教旗号搞极权政治,以暴力推崇一种声音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而《证言》则是给了我们一线希望,让我们认清这种社会的不可持续性。生活不会只有一种样子,对多种声音、多种形态的包容才有可能找到通向未来的路。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只要还活着,便不要放弃反抗摘录译后记的一段话:“毋宁说《证言》是‘影 — 视 — 书系列’数以亿计的受众推动出来的新作,既是历史和现实互动的产物,也是受众和创作者互动的产物”,这是全新的如同投影般的目击者文学,在文字和光影之间,一岸是公民社会急转直下、极权主义重新扩张的现实,另一岸是寻索基列国从诞生到灭亡的未来考古学 —— 基列国的寓言仿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宿命,所以那种恐惧和绝望的气息是如此真切。但是阿特伍德用她一生的智慧告诉我们,一定会有那些不愿被驯服的人,一定会有那些默默计划着复仇并准备献出生命的人,所以基列国一定会灭亡,极权统治最终会土崩瓦解,无论它如何掩盖和销毁暴行的证据,一定会有目击者存活下来并向后人讲述我们的故事。即使身陷囹圄,依然要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活着便不要放弃反抗。自由不朽。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Testaments:遗言、证词、遗命,旧约、新约,坦白真相📖书名:证言✍️作者:【加】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为什么推荐这本书?《证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由丽迪亚嬷嬷手写的。奥芙弗雷德会在口述事实的同时加入回忆和想象,因而使《使女的故事》拥有丰富性:她身为使女受苦的同时也在自省和观察,感受到身为大主教、主教夫人、马大和守卫的各种人的压抑和凄楚;她既是 “行走的子宫”,同时也在奴隶、反抗者、统治者的各种他者中间体察到了愧疚、无奈、麻木和欲望;她不是一味地屈从,心里始终在寻找出路,相信她会走出这个世界;她认知到自己的渴望和软弱…… 借她一人之眼,作者披露了基列的日常生活,而诸如 “过去这里有过医生、律师和大学教授。但现在再也见不到律师,大学也关闭了” 这样的巨变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使女的故事》用诗意的、残酷的语言讲述了被生殖器化的女性在精神上、身体上的痛苦。《证言》以丽迪亚嬷嬷之口,重述了那样的巨变是如何发生的,记录真相的方式也与使女有所不同:奥芙弗雷德的自述更感性,视野相对封闭;而身为开国元勋、拥有大权的丽迪亚嬷嬷的叙述更理性,格局相对开阔,爆料更多,要应对的矛盾也更复杂。她的正义源自复仇,而非意识形态;她的狠毒源自理性,而非天性;而她的善良不得不掩藏在最深处,是盔甲里最薄弱的软肋,她始终不曾卸下那层盔甲。丽迪亚嬷嬷的语言诗意有限,但残酷加倍,身为最厉害的 “潜伏者”,她的痛苦纯然来自于道德层面的自我拷问。《证言》还有另外两个第一人称的叙述声音:一个是在基列长大的艾格尼丝,另一个是在加拿大长大的妮可。就代际而言,三代女性对应了 “前基列 — 基列 — 后基列” 时代,就此扩展了名为 “基列” 的虚构时空。妮可似乎生活在另一个平行世界:没有二十一世纪的互联网,没有我们所知的那些高科技玩意儿,更像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春期的妮可担负了重任:不仅是信使、是证人,还承担了让本书有亮色、有欢笑的职责。阿特伍德历来都不缺乏幽默的天赋,看看她根据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改写的《女巫的子孙》就知道了!全书的搞笑戏、动作戏都安排给了妮可,她代表了民主自由教育下的健康少女,但不是假大空的脸谱人物,她的胆怯、善良、天真、正义最终融汇成一种生猛的力量,催生出了勇敢。与妮可相比,艾格尼丝的性格就要复杂多了。丽迪亚嬷嬷在前作中就讲过,“到你们下一代就容易多了。她们会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职责”。艾格尼丝就是基列的 “新一代”,从小受的就是基列的教育,但她并不心甘情愿,反而备受困扰,因为基列的婚姻制度根本只是暴政的工具,只会让每个家庭分崩离析,每个家庭成员都不可能得到幸福。在艾格尼丝生活的时代里,基列有外忧 —— 在打仗,但表面上没有内患 —— 显然是在几次大肃清之间,她看到的是正常的,甚至也有爱的家国。艾格尼丝的重要性还在于,我们能以她的视角看到马大们、年轻女生、准新娘们、嬷嬷们等一众女性的生活实况:她们全都压抑着真正的身心感受,在自我审查、自我保护中如履薄冰,包括宝拉这样的毒辣女人,甚至包括舒拉蜜这样天真又粗鄙的新一代新娘。她们的状态最能映衬出基列是何等畸形 —— 但坦白地说,那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那些女性间的互相倾轧存在于任何形态的社会,是从属于人性本身的卑劣。-《使女的故事》是在柏林墙倒下之前构思动笔的,当时阿特伍德在西柏林,目睹了罗马尼亚实行的《770 法令》:为了让罗马尼亚人口从当时的 2300 万增加到 3000 万,齐奥塞思库在 1966 年 10 月授权通过《770 法令》:除了 45 岁以上(后来被降至 40 岁)、已经生育至少 4 个孩子(后来被提升为 5 个)、可能会因为生育而有生命危险、由于强奸或乱伦而怀孕的女性之外,堕胎和避孕均为非法。- 但最初的写作冲动也许要再往前追溯五年:1980 年阿特伍德在参加波特兰诗歌节的时候,因华盛顿州的圣海伦火山爆发,公共交通爆满,她不得不和诗人卡罗琳・佛雪(Carolyn Forché)拼车南下,一路上,佛雪向她讲述了自己在中美洲萨尔瓦多目睹的内战实情:包括性暴力在内的各种暴力行径都是外界所不知的。阿特伍德曾在《作为女性写作者》一文中提到这件事,视其为自己写作生涯中的转折点,她开始明确意识到艺术创作需要背负社会责任感,要有政治性,并在 1981 年的演讲中提及这类素材进入写作场域的重要性,“因为写作者就是观察者,见证者”。- 为此,阿特伍德做了充分的功课,专门收集了二战集中营、焚书、克格勃、蓄奴制及美国内战前的地下铁道救助系统之类的历史资料,因而她屡次强调:书中所写到的一切迫害都是历史中确实发生过的。虽然她把故事设定在近未来,但不言自明的是:那些事也可能在未来重演。✏️ 基列是怎么被推倒的呢?如果你在基列,你是个使女,你会怎么做?如果你在基列,你是个主教,你会怎么做?如果你在基列,你是个嬷嬷,你会怎么做?如果你在基列,你是个孩子,你会怎么做?问题在于:这个体制中的幸存者该如何打败这头怪兽?不要以为主教或眼目都是胜利者,他们只是死得比较慢的幸存者而已。✏️所有人都(多多少少)知道基列所谓的真理是对宗教的曲解,是父权对平权的不顾一切的反噬,所有人都明白:最终起效的不是律法,不是真理,只是一时的暴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阿特伍德在开拓了女性主义文学的同时呼吁的是真正的平权 —— 作为专制暴力的对立面的男女平权。✏️“男性小说讲的是如何得到权力,谋杀啊,获胜啊之类的。女性小说亦是如此,不过途径不同。” 这是阿特伍德在《黑暗中谋杀》中所写的,《证言》再次验明了这一点。要推翻基列的暴政,没有操控权力的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对于建立在谎言基础上的极权国家基列,掌握谎言背后的真相,就等于拥有了最强大的武器。✏️《证言》将时间轴直接推到《使女的故事》结局的十五年后,奥芙弗雷德、大主教夫妇完全退出了舞台。但有两个已为大家所知的人物依然存在:丽迪亚嬷嬷,以及在《使女的故事》最后一章 “史料” 中出现的 R. 弗雷德里克・贾德大主教 ——“贾德从一开始认为,通过女人来管理女人,是达到生育或其他目标的最好、最划算的办法”——“史料” 这章非常重要,它还指明了这一点:“基列虽然在形式上毫无疑问是父权制的,但在实质内容上偶尔确是母权制的。” 贯穿两本书的这两个人物是位于基列统治阶级最高层的。烂就是从根上烂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反乌托邦的经典续作原本我最初的标题是 “《使女的故事》续作暨读者答疑”,但读来有点调侃的歧义,因此就用了中规中矩的标题。
《使女的故事》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就连已经不再追美剧的我,都有了解好评如潮的同名美剧,17 年第一季播出至今,每一年都狂揽各种奖项。
最初接触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还是源于大学时读过的《盲刺客》,玛格丽特在四次提名布克奖后,凭借这本书荣获该奖。
作为近年来诺奖的热门人选,阿特伍德自然备受关注,尤其是美剧《使女的故事》风靡全球之后。
而本书,就是《使女的故事》的续作,阿特伍德凭借本书再一次斩获布克奖。
本书的英文名是《The Testaments》,Testament 有证言也有遗嘱的意思,再结合本书主线之一的丽迪亚嬷嬷的 “手记”,的的确确有点 “遗言” 的意思。因此本书在去年获奖时,很多中文媒体把书名翻译成了《遗嘱》。
《使女的故事》的发表早在 1985 年,三十多年之后才有了它的续作《证言》。在本书中,作者回应了众多读者 —— 现在还有剧迷,的诸多疑惑,例如:《使女的故事》主人公奥芙弗雷德的最终结局,基列的日常以及基列是如何灭亡的等等。
《证言》中的时间点,是《使女的故事》结束后的十五年。
在结构上,是通过三个叙述者的视角展开的。根据作者的设定,我们读到的《证言》,是 “基列史研究专题探讨会”,根据三个 “叙述者” 整理的文字资料。
《证言》的三个叙述者,都非常有代表性。
最主要的一位叙述者,是在《使女的故事中》,执掌阿杜瓦堂的丽迪亚嬷嬷。
在《使女的故事中》,丽迪亚嬷嬷就已经表现了她的 “复杂性”。她看似是基列的忠实拥护者,冷酷地主持着秩序和规矩,而偶尔表现出一些耐人寻味的 “情绪”。这种对基列的信仰,是真是假,就已经有很多人在猜测了。
她在《证言》的手记中说到,“在我们这个时代,只有两个方向:要么向上,要么坠落。” 算是对其行为的一种解释。
手记中,袒露了丽迪亚嬷嬷的内心世界。她的叙述视角,是最丰富的、最详尽的。通过她在手记中的回忆,我们获知了丽迪亚嬷嬷在基列政变初期的 “遭遇”,也为丽迪亚嬷嬷的 “复仇”,埋下了伏笔。
丽迪亚嬷嬷的手记,向读者展示的基列 “黑暗” 的一面,展示了基列高层的勾心斗角、恐怖统治、漠视生命。作者在书中说到,“恐怖统治并不是靠恐怖本身来统治的,而是靠恐怖让人产生的麻木。”
丽迪亚嬷嬷收集着基列高层腐败、黑暗的证据,暗中向抵抗组织 “五月天” 输送。而最后导致基列灭亡的导火索,正是丽迪亚嬷嬷一手布置和安排的。
在本书的最后,雕像上的文字:“鸣谢 A.L. 无可估量的巨大奉献”,也是对丽迪亚嬷嬷(Aunt Lydia)在推翻基列方面所做贡献的肯定。当然,人性都是复杂的,永远不是非黑即白。
第二位和第三位叙述者,是一双同母异父的姐妹 —— 因为不是什么推理、悬疑小说,所以就不避讳太多了。
姐姐艾格尼丝是从小在基列长大的,受到基列的洗脑和 “教育”—— 当然这里的 “教育” 并非读书学习。基列和很多反乌托邦作品有着相同的设定,除了嬷嬷,女性是不能学字的。当然,也会对大部分人 “禁书”,这让我想到了雷・布拉德伯里的反乌托邦著作《华氏 451》。
艾格尼丝作为 “土生土长” 的基列人,以她的视角,告诉了我们很多她 “习以为常” 的东西。例如,她从小就认为 “女人不如男人”。
如果丽迪亚嬷嬷的视角,更多聚焦在基列的高层和阴暗面,而艾格尼丝的视角,则更加聚焦在基列的琐碎和日常中。这也是虚构类作品的写作中,最考验作家笔下功底的地方。
随着艾格尼丝的视角,我们看到:她 “母亲” 去世,继母入主家中后,她在学校的地位随之发生的变化。即使她是主教的女儿,但仍旧被牙医所侵犯,因此她一直惧怕 “成长”,惧怕成长到要结婚的年龄 —— 而那个所谓 “长大后” 的年龄,也只是 13 岁而已。
在准备 “结婚” 前后,我们能更加详尽地看到基列新娘的婚前准备、以及婚后需要掌握的技能,例如园艺技巧、室内装饰、人际关系处理等。而在形容新娘礼服的时候,作者说,那 “像一个礼物的包装”。
妹妹黛西(妮可)则是从小就被抵抗组织送到了加拿大,因此可以看作是一个拥有 “现代价值观” 的人。她怀着使命从加拿大来到基列,给读者展现的,就是现代价值观和基列价值观的直接冲突。
通过黛西的视角,除了能看到这种冲突,我们也进一步看到了 “珍珠女孩” 这一群体的工作和日常。
关于《使女的故事》中的奥芙弗雷德,在本书最后一章,和《使女的故事》中相同的 “基列史研究专题探讨会”,作者第一次提到了奥芙弗雷德,也 “隐晦地” 做了最终的交代。
科技和灾难是反乌托邦文学的两大 “诱因”。
基列的诞生,并不是因为科技的进步,而是因为生育率降低的 “灾难”。
在基列内部,基列对民众的监视手段,并没有像《1984》和《我们》中那么 “极端”。对民众的洗脑,也主要是依靠暴力和恐怖,也并没有设定成通过基因工程、药物等进行控制。因此在基列内部,注定会出现裂痕。
至于基列的外部。作为一部女性主义色彩的反乌托邦小说,作者定义 “基列” 的范围,并不是全人类,因此也注定会使基列和周边 “正常” 国度产生冲突。这和《美丽新世界》等著作,都有所不同。
因此,通过作者阿特伍德的设定,基列注定是一个 “内忧外患” 的反乌托邦政体,也注定会走向灭亡。
“人性”,一直是反乌托邦文学,乃至所有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在《证言》中,迪亚嬷嬷的叙述,很直白地告诉我们,“不管你怎么想,基列还是有美好的存在。我们为什么不希望拥有美好的东西呢?那时我们也终究是人啊。”
而在姐姐艾格尼丝的叙述中,我们能在她的童年中找到基列人的人性和爱。
艾格尼丝作为使女的孩子,她的存在本身是悲剧的,但她从小在养母那里得到的 “爱”,却是真实的 —— 至少,我们很难直接用 “欺骗” 去形容这段感情。
而全书最令我感动的,是姐姐艾格尼丝的好友,也是本书最后,姐妹为其树立雕像的 —— 贝卡。
她让我想到了《简爱》中的海伦。
同是以 “最好的朋友” 形象出现,又同是以早逝的方式离去。同是内心善良,又同是对命运隐忍和无奈。
贝卡在她 “读书” 之后,开始 “觉醒”,她认识到所有人都在被基列的高层欺骗。她说,“你要么信基列,要么信上帝,没法两样都信”。毫无疑问,她信仰了上帝。
最后的雕像中,她以珍珠女孩的形象出现。
我曾想,“珍珠女孩” 又并不是什么光彩的形象,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
再一想便释然 —— 第一,“珍珠女孩” 对于后世,是象征基列的符号之一;第二,本该作为珍珠女孩出境的人是贝卡,而贝卡,为了让肩负使命的姐妹两人顺利出境,毅然选择了牺牲。
正如姐妹在雕像下对《圣经》的引用 —— 和基列人喜欢引用《圣经》一样,当然又绝然不同 ——“爱如死之坚强”。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永恒之女性这本书是《使女的故事》的续篇,也是对《使女的故事》的反馈,书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基列必亡。《使女的故事》封面是红袍白帽,让人联想到经典的童话故事小红帽,也许就是代表着女性。而《证言》是绿袍白帽,绿色应该是代表着希望。在一个极权的系统中,慢慢地,就会充斥着虚伪、谎言、欺骗、谋杀、处决,这似乎是极权系统演变的规律。在无序的扩张和极端的控制之下,人性变得扭曲,纵使是人内心清楚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也没办法避免,只能被裹挟着向前,最后直至沉沦。然而作者始终是给了我们希望,大厦的崩塌首先就是从内部开始。回想起一个问题,为什么 CEO 里的女性比例那么低,有一个答案是成为 CEO 需要多次晋升,每一次晋升女性的概率都比男性少一点,于是晋升到职场顶端的比例差距就会非常大。事实是女性的能力不比男性差,占人口一半的女性应该有更多权利。歌德说过,永恒之女性,带领我们飞升。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证言》《证言》是全球现象级畅销书《使女的故事》的续篇,引发了大量关注和讨论。2019 年,阿特伍德凭借《证言》再次获得布克奖。本书核心内容:一、《证言》与前作《使女的故事》有什么关联?二、阿特伍德创作它的灵感来源是什么?三、《证言》如何体现了阿特伍德身为一个作家的主张与信念?第一,《证言》是现象级畅销书《使女的故事》的续篇,作者是 “加拿大文学女王” 阿特伍德,她凭借《证言》第二次获得布克奖。第二,《证言》通过三个不同的女性角色,叙述了基列国即将瓦解时的一场巨变。阿特伍德娴熟地在丽迪亚嬷嬷、艾格尼丝和黛西的叙事声音中间穿梭,小说的细节铺陈丰富、环环相扣。第三,《证言》更像是阿特伍德对于 “使女” 和她本人不断被符号化的回应。小说中的三个角色,彰显了女性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阿特伍德对基列国日常的细节描写,也证实了她一向的主张:想象的完美社会往往跟它的反面共生。阅读和写作赋予个体的力量,是迷茫中寻得光明的希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证言》:政权会不攻自破这是《使女的故事》的续集,还记得高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热衷于追这部美剧,尽管它的画风、情节都非常压抑。这也是一本看了停不下来的书哈哈哈哈。如果要说为什么一定要看这本书,其实也是可以不看的。只不过我从中看到了一个政权,从内部逐渐崩塌的过程。裂缝潜伏时间很长,但是崩塌很迅速。生活在一个必须服从,不得不服从的世界,你要么选择服从的活着,要么选择死去。没有哪种一定是正确的,但只要你心怀信念,心中还有原则,就一定会有奇迹发生。这个奇迹无关于你本身,但与你坚持的原则和信念有关。看完这本原著,对电视剧内容会有一点颠覆,但又是觉得是在情理之中的。最后有作者的自述,我震惊于这些事情在历史上是真实发生过的。人类之所以会发展越来越好,可能也是因为之前以及现在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着无数离奇的事情。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希望希望:生活是很容易被操控的,因为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终究是容易满足的:文盲可以生活得很好,甚至可以通过婚姻(无论真假)得到财富、荣誉和其它特权;平庸的恶人不仅能幸存,还可能存活得最久…… 有智力的人未必有理性,现代未必是文明的保证;判断力往往会屈服于生存的基本需求,但理性会让一个人在幸存所意味的屈辱隐忍乃至违背本心的同时,在内心保持自己的判断力,在受到迫害、继而规避迫害的同时策划反抗或复仇。亚里士多德说过:“以后的确定性在于从以前的迷惑中解脱出来,我们如果不知道症结在什么地方,就无法从中解脱出来”;而丽迪亚嬷嬷曾说过:“从前那个社会毁就毁在有太多选择。” 如果你在基列,你是个使女,你会怎么做?如果你在基列,你是个主教,你会怎么做?如果你在基列,你是个嬷嬷,你会怎么做?如果你在基列,你是个孩子,你会怎么做?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