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144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道可循,有理才讲

    本书万老师从物理学、数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大数据、人工智能....... 方面阐述一个问题,其深度与广度,一个大写的赞。世界很复杂,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世界不了解,才是真正的问题。复杂,并不只是世界,其实还有自己。用某种方式定义某个东西的好,就等于在定义另一个东西的坏。每件东西都有它的频率和节奏,我们要做的是顺应,一定要心存敬畏。我们所谓的阶层,思维模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毫不夸张的说落后的思维模式很难改变,你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你所在的阶层。也许我们不能当一个英雄,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不再成为一个奴隶。文末说到创新,时代的进步就是靠创新,而创新需要有主动思维的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英雄推动着历史的进步。道理这东西,你不讲出来,别人不会当回事的,可有时候即便你讲出来,别人依旧不会当回事,山上山下,天上天下,世间道理何其多,世间人何其不同,又怎会遵循一个道理呢?

      10
      1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坚持每周读本好书(第二本)

      开卷有益,这本书当之无愧。了解点世界的真相,读读万 sir 的文章,其中很多内容启发很大,这里只简要说下两个。一、做个成年的智识分子想起王东岳老师的理论,越发展越复杂,越复杂越无法解决问题。当然你可能会辩解,你看古代的生活多么窘迫,当然你说的是对的,现代人也有现代的烦恼。或许我们不在追求温饱,而追寻 "意义感" 与 "正确感"。为何对它们孜孜不倦?原因很苍白,当所有人都吃饱了,你还怎么展现自己的存在感呢?只能在思想世界上比别人领先,并且不断领先。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目的是追求更高的存在感,以此达到与现代文明生存适配格局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万 sir 不断警醒现代人,你必须做一名 "智识分子" 的内在深层动力原因。讽刺的是,事实上万 sir 是反对王东岳理论的,可是他们背后强调的内容则不谋而合,万 sir 要我们用复杂打败复杂,王东岳要我们提升代偿能力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当然内在逻辑与三观则是完全不同。而成年人的标志就是,在面对选择必须权衡利弊,这里暗含一个前提就是,不管你作出什么选择得到怎样的结局,就结果本身而言是复杂多样的。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叫:"小孩才做选择,而我全都要",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大人们才需要做选择,而小孩面对的目标只有一个,因此他才是 "全都要",这里的 "全都",其实只有一个罢了。我们怀念读书的日子,是怀念那个只有 "单纯问题" 思维的世界,不管读书的日子你干了什么,你都有一个主线任务 — 高考。而成年人的主线任务则复杂得多,甚至根本不存在主线任务,上班工作不是主线任务,只是为了让自己活下来的生存基础,试着追问一下,上班工作是为了什么?能当个百万富翁还是可以造福人类?成年人面对的世界无比复杂,生存与生活会倒逼成年人从 "单纯问题" 走向 "复杂问题",而成年人则是用 "复杂思维" 应对 "复杂问题"。二、教育到底发生了什么?记得高三老师给我们复习,经常会说某某题目以前考的频率怎么怎么样,今年考的概率是多少多少… 教师的工作分化出如何让学生考到更高分数,而不是关心学生的真实需求。当然教师也有他们的压力,一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国家就是这么安排筛选机制的呢,国家又会说,哎呀人口基数太大了,如果不设置高考这种教育筛选机制,我怎么能大概率分辨出哪些学生更具有学习的能力呢?到头来受苦的,是那些有某方面天赋但又无法收到更好的 "因材施教" 的后果。甚至着就是一个道德问题,我是否要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换取大部分人的公平?哈哈,反正我迷茫了。想起我读小学的时候老师要求班里的学生都去学习奥数,言下之意是让有条件的家庭给孩子报奥数班,没条件的孩子也总得买本奥数书来学习才好,这样做的目的是,数学考试的最后一道大题考奥数。我是属于没条件的家庭,我妈当时就给我买了一本奥数书,我满怀兴致的捡起书来看,却怎么也看不懂。后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直到数学考试也终于不考奥数,这件事的影响才告一段落。或许我妈当时也知道我看不懂,并且她自己也看不懂更教不了我,只是形式主义般的既然买了就看几次吧的心理督促了我看几下… 再后来,等我的判断能力提升了,回头再看这件事,莫名可笑。我到现在都不懂奥数,可是我的逻辑思维发展的倒是可以。此外,我从来没想过这一点:现在的教育是奴隶教育,社会需要什么我才学什么,社会要求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就必须要如此… 他们还会互相攀比,争夺资源。可是面对开创了新事业的人,他们内心生发的不是攀比与争夺,而是怎么样才能成为像他那样的人,或者说 "为他打工"。可笑的是,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我现在的工作根本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自我提升和成长,可是!你成长了,是为了谁?是按照哪个模版来塑造自己的呢?到头来,这些所谓 "为自己而工作" 的人还是为了 "别人而工作"。当然了,除了批评,还有赞美。能为自己而活的人,已经超越许多人,这些为自己而活的人则是为更牛逼的人而活。

        2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敢质疑经济学理论的历史学家不是好作者

        如果不想被鸡汤投喂,又不知道如何补给养分,不要犹豫,翻开此书:也许创新终究会来,未来终究会更好,但也许不会。我听腻了 “明天会更好”“创新成就未来”“认知升级带来财富自由” 那些陈词滥调。我想说的全部意思,就是世界没有义务永远都给你提供进步。如果有个历史趋势是真的,哪怕是个坏消息,我们也应该知道。如果不太可能是真的,那我们想一想,也是值得的。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更实用的历史观是放弃 “一切都是注定的” 这个思想,把历史事件当成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把未来当成一个概率分布,然后尽可能地使用统计方法,通过历史数据去计算未来事件的概率。与其追求用各种想当然的常识指导未来,不如把历史当作一个数据库,从中发掘统计规律。搞自然科学的科学家经常认为社会科学更简单。如果你看那些社会科学的论文,会发现其中逻辑通俗易懂,结论往往也是显然的。物理学经常能得出一些违反直觉而又绝对正确的结论,然而社会科学中常识却总能大行其道。现在这种局面正在改观,自然科学的方法正在被引进到社会科学中去。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亨廷顿曾经在某项研究中颇有科学精神地写道 “62 个国家的社会挫折和不稳定之间的相关系数是 0.5”,然后一个数学教授跳出来说这纯属胡扯,“亨廷顿是怎么测量社会挫折的?难道他有一个社会挫折表吗?” 其实像这样的批评也许只不过说明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难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做个清醒的现代人

            读书笔记 ——《和这个世界讲讲道理:智识分子 2020s》社会发达的同时,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愈发容易,每个人都能够从互联网中找寻他们想要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真的能带给我们真知灼见吗?真的能够让我们看清社会的底层逻辑吗?真的能让我们不被信息噪音所困扰吗?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在信息的裹挟下小心翼翼的生活,我们既不能脱离于信息,又不能容忍信息的误导。如何让自己做个清醒的现代人,就需要增加智慧和见识。1⃣️保持理性的怀疑科学的精神就是讲究实证,即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必然有一套严密的底层逻辑。所有结论,不管听起来有多么离奇,背后都有强硬的科学研究证据支持。我们对于纷至沓来的信息,我们应保持理性的怀疑,弄清信息背后的证据支撑,才可以做到接受并认同,否则,我们可以选择部分接受或者全盘否定。2⃣️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忽略内在逻辑我们不能因为单一现象的存在而忽略了特殊情况下给我们的线索,我们不能因为偶然事情的出现而忽略了外界变化下给我们的指引,我们不能因为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忽略了复杂环境下给我们的提示,我们不能因为主观意愿的推测而忽略了真实情境中给我们的机会。3⃣️不能只看数据,而是要看相互的关联数据有时候会说谎,如果我们只看数据,就会形成某种认知的局限。数据会因人而异,数据本身不会弄虚作假,可人的行为却能够导致它 “说谎”。有时候数据只不过是人为设计出来特定的冰冷的数字,如果你完全相信,就看不出事情的端倪。长此以往,有时候会陷入数据取代自身经验判断,从而作出错误的决定。4⃣️拥抱常识,分清感觉和思考常识是我们每个人最底层的认知能力。但我们想要运用常识,就得区分什么是感受,什么是事实。要想不被单一固定的标准所束缚,我们有时候需要一些反常识的思考,从多角度看清世界的真相,让自身抽离到 “设定” 的真实,摆脱依赖,建立信心。我们从相信常识到反思常识,从适应确定性,到探索不确定性,实现自身心智成熟与思维升级。5⃣️不要只看变化,而是要洞察趋势变化有时候只是一个偶然现象,但有时候也是一种时代必然。如何区分,那就是要看清事物演变的趋势。洞察趋势能够让我们自身看清自己的选项:🍭正确的选择比努力重要不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先确定方向,只有方向是对的,才不至于让努力脱离轨道。🍭战略决定选择,选择决定未来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警惕战略,盲目跟风最终都会让自己无所适从。当我们看清趋势时,就可以选择顺势而为,搭乘便车。🍭洞察趋势,发现增长网络我们从单一的变化中,发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变量,从而寻求点 —— 线 —— 面 —— 体的增长网络,加速成长。6⃣️写在最后最后想分享的是刘擎老师关于做到清醒的现代人需要保持的态度:1. 没有人能给你一个确定的判断标准,我们只能独立判断,并为此承担责任。我们只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冒着风险,真诚地去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并为此承担责任。这是现代社会的公民格外艰巨的道德任务。2. 极端太有诱惑力了,但我们应该保有抵抗「极端」的清醒。3. 人类因为理性而伟大,因为知道理性的局限而成熟。4. 生活是非常复杂的,你可以向 “前人” 寻求启发,但不能去套固定公式。5. 人应该作为目的存在,而不仅仅是作为发展的工具。 6. 人的意义感是在行动中激发的,只有在行动中人才是自由的。躯体总是以惹人厌烦告终。除思想以外,没有什么优美和有意思的东西留下来,因为思想就是生命。—— 萧伯纳这个世界有太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人和物影响着我们的每时每刻,只不过我们有时候却没能捕捉到这种影响力带给我们的认知升级。做个清醒的现代人,绝不只是对任何事情都充满怀疑,而是要能够转换视角分析其内在的逻辑,并寻求证据进行验证。

              5
              9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智识分子应该拥有的不同视角与认知

              读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精英日课』四季 “毕业生” 了。对书中的文字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看着文字很自然的就把怀沙老师的声音代入去转述了。《和这个世界讲讲道理》这本书的思想也是主要脱胎于日课的传播思想 —— 科学方法研究之思想,书中所有结论 —— 不管听起来有多么离奇 —— 背后都有强硬的科学研究证据支持。万老师对自己现在的定位是一名科学作家,主旨是把科学家们最新发现的知识第一时间介绍给读者。本书从 * 社会、教育、历史、未来 * 介绍多个思想维度认识现今科学最新研究的结论。让你知道现今科学对社会的规律,让你拥抱复杂,颠覆认知,打破所谓的 “常识”;又通过教育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认知,整理总结出教育的更多秘密,认识到 “player” 思维,希望在教育体制成为 “英雄”。从历史的各种事件中再次通过研究分析等,使用全局的、像鸟俯视大地一样的视角,想想历史如何演变,社会发展有什么大势。再通过日益变化超级大的科技影响的世界,去尝试预测未来,发现当前流行的科学界对 “未来”(20-100 年)的预测是危险的,虽然很多学问都对预测是相当嗤之以鼻的,但不管对错,这些内容都能让你体验到事物演变的视角。很喜欢万老师对智识分子有相当独特见解的一段话:智识分子有想法、有观点、有见解,能提出解决方案,能欣赏复杂事物,能区分理论和实际、想象和现实、情绪和思考,能面对不确定性而不变色。希望读这本书,成为智识分子。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成为「士」

                读万老师的书,你会有一种看小说的快感,也会感受到字里行间万老师发自心底的自信,比如 “但是我希望你以本书的答案为准。如果别人讲的不一样,很大可能性是他讲错了。” 这种自信和霸气来自何方?万老师说:不是因为我本人如何 —— 就回答这些问题而言,现在个人的才智并不重要 —— 是因为本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 “当前科学理解”。现在已经是 21 世纪 20 年代,时代早就变了。传统上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思想问题,现在都可以用科学方法研究,而且都正在被无数的科学家研究。本书最大的自信,就是所有结论 —— 不管听起来有多么离奇 —— 背后都有强硬的科学研究证据支持。就冲这一点,你的书架上一定要放万维钢老师的书。分享我第一遍读最大的启发:单纯的问题、两难的问题和棘手的问题。昨晚跟我一个同学聊天,她在广州读研,今年做了学校的兼职辅导员。她说:星魁你看,我们学校辅导员这个岗位,本身工作繁杂,成就感和幸福感不高,还总得不到学生和上级领导的认可。但是,应聘我们学校辅导员的人排着长队,挤破头往里进,是不是很奇怪?这让我想起了最近读的一本书,万维钢老师写的《和这个世界讲讲道理》,里面讲到一个问题分类,很受启发。书中把人生在世面对的各种问题分成三类:单纯的问题、两难的问题和棘手的问题。所谓单纯的问题,就是有明确的方向,有能让人放心的答案,解决了就可以宣布胜利的问题。比如你想考清华大学,这就是一个单纯的问题。它有明确的方向:你只需要提高自己的考试水平。它有让人放心的答案:考上就可以宣布胜利。单纯的问题就好像参加爬山比赛一样,你只要向着一个方向努力就行,而你的成败与否是清晰可见的。面对单纯的问题你绝对不会感到迷茫,你永远都知道该干什么。往那个方向前进就是对,往别的方向走就是错。等你变成成年人就会发现,很多事儿并不是 “向着一个方向猛用力” 的事儿。比如你手里有一点积蓄,想要买个房子,你有两个选择。离工作单位近的这个房子比较贵,也比较小,住着不太舒服但是省时间,而且将来也许会升值;远一点的房子比较大,将来有孩子会很方便,但是上下班很累。那你买哪个呢?又或者先租个房子,等等再说?这才是成年人的世界。这种问题我们可以称之为 “两难问题”。这个问题没有唯一正确的方向,这是两难的选择,你必须在两个方向之中做出取舍。比如我们刚刚提到辅导员的问题,很可能的情况是,来应聘的人对比了企业中经常熬夜加班压力大,还赚不到多少钱,并且工作还不稳定,回看辅导员发现,虽然钱不多,但在大学里人文环境好,学生群体朝气蓬勃,学习环境更是独一无二,有图书馆、自习室、餐厅等等。工作相对简单,人际关系单纯,还有机会当大学老师,受学生和学生家长尊重,有存在感。所以,你会发现,成年人的世界里,面临的大多数是取舍问题,如果真有一个工作,钱多活少离家近,你早选了。但最难的是棘手问题,两难的问题还可以说有解,棘手的问题是无解的。比如现在美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虽然经济在增长、高科技公司在盈利,但是低技能的普通老百姓分享不到这个成果。老百姓分享不到这个成果。贫富差距增大导致了很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这就是一个棘手问题。当时看完万维钢老师的分析,结合我同学的案例,我的思维瞬间变得清澈透亮。可能因为在学校呆时间太长了,我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单纯问题,比如考研、考证、科研、学习 R 语言等等,虽然难度系数不一样,但这都是有能让人放心答案的问题。于是,看到身边已经工作的人遇到的各种问题,会觉得奇怪,常常站着说话不腰疼,总觉得有唯一、最正确的答案,选择,努力就可以了,把 “两难问题” 当 “单纯问题” 来解决。而两难问题考验的是你心中更看重什么,没有最正确的答案。你需要的是持续追问和探索,在这些选项的背后,究竟什么更重要?比如有两份工作,一个在一线城市,工资高,待遇好,成长空间大,但代价是压力大,房价高,未来可能留不到这里。另一个是三线城市,工资、待遇、成长空间会弱一点,但节奏慢,直接分房子,孩子上学都方便。你选什么?亦或是先在一线城市干几年,再回来?不知道。有没有突然那么一瞬间,觉得现在还在读书很美好,因为这样的两难问题很少,可以纯粹为满足好奇心而读书、写作、研究。上周回家,我的很多小伙伴都已结婚有了小孩,时间被无限切割,好不容易闲下来,还想娱乐一下,人的大脑天生爱节能,单靠意志力去改变,难度实在太大。不过,最重要的是,这样的生活,你能接受吗?如果不能,你能做出取舍吗?“取舍” 追问到最后,可能回到了终极问题:究竟什么样的活法是值得的?

                  1
                  9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刚开始订阅精英日课是被怀沙老师的声音吸引的。不知道精英日课 5 什么时候上,是最近没什么新思想了吗?如果吴军老师是父亲的话,我觉得万老师是一位兄长。我觉得万老师是 “真” 一是万老师敢说,二是万老师有能力说真的,这个能力一方面是他确确实实分享的是最前沿的思想,并且自己还掌握了科学论证的这套方法。一方面是万老师有很扎实的写作方法,可以把高深晦涩的用大白话讲出来。这本书是其中集大成者之一 ,看的时候有 “啊哈” 的快感。你至少可以了解世界其他强人是怎么看这个世界的。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万老师曾经说过,在出书的当年,如果你发现有什么科学论据跟我的不一样,那以我说的为准。这是熟读最新研学领域带来的自信。本书出版于 2021 年,除 Ai 外内容不算过时。读万老师的书你会感觉到一种逻辑之美,尤其是万老师为了让你理解他的讲的内容,他会举很多有趣的例子。我上次读万老师的话还是《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当时我刚刚经历过一段从创业高峰到低谷的过程,这个书名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为什么计划不会按你计划的那样进行。现在读这本《和世界讲讲道理》也有类似的情况,我是真的想和这个世界讲讲道理。我是真的认为世界上有一些底层的逻辑可以让人过得更好,我也理解有时候要达到这个效果需要时间。但这个时间要多久呢?我不知道,我希望我能通过阅读让我坚持这样走下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个世界不听你讲的道理

                      理解社会的底层逻辑,你就可以更加清晰的认识你所处的环境,就会理解常人不能理解的事情,听别人吹牛时候可以发现破绽,这本书讲了很多这个世界上存在的道理,但感觉不到这本书是在讲道理。因为这个道理没有人给我们讲过。我们或许达不到给别人讲道理的境界,但是希望我们都能听懂,听明白别人讲的道理!前提是真道理不是假道学!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精英日课第五季什么时候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底层逻辑

                          万维钢老师的这本书非常经典,这也让我更加坚定读书给人带来思想的蜕变,很多我们视野和思考无法企及的高峰,有许多聪明人看到或到达过,并用文字的形式传递出来,而看书就是最好汲取知识和智慧的方式,也许学到和做到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还是得迈出这学习的第一步才是。经典总结,世界是演化的,事情复杂的,人性是多变的,这一切外在环境和内在世界集合起来的因素,每天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不可确定事物。用一种固化不变的视角和思想去面对,如同 “刻舟求剑” 一样可笑。这本书不仅给我们看待世界的不同视角,更是剖析了事物规律的底层逻辑,让我收获颇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做跟上时代发展的智识分子

                            读这本新版的智识分子,对这个词有了更好更符合当下的了解。所谓智识(又称 “智性”,Nous),是从希腊语(νοῦς)来的,经常被作为智能(intellect)和智力(intelligence)的同义词。它被认为是人类心智所具备的一种能分辨对与错的直觉能力,所以特别与价值判断有关。在柏拉图那里,智识(nous)一般指 “见识”(good sense)或者 “明智”(awareness),是人的 “心智”(mind)的特殊能力,也是智慧的一种体现。而这本书中万老师什么都会谈一些,能感受到见识的宽广,这个智识分子也就是万老师在精英日课里说到的士,在书里强调的狐狸型人格。也就是对什么都保持好奇心,都想要去了解,这就给跨域创新带来了好的条件。智识分子也是要不断创新的,要不断进行自我反省,更好地跟上时代进步的不发,可以一直有智识的水平。回想自己,喜欢看书,什么类型的都喜欢看一看,就算是比较晦涩难懂的哲学也有兴趣了解一些,虽然现在还没有完整的哲学观,但给自己理解自己(包括或者和死亡的意义,以及幸福的意义什么的)。学习历史,也知道当下遇到的很多问题其实在历史上也有相同的,做出很多的决策也是相同的,例如这次疫情就和之前的鼠疫是一样的,最开始要做的就是要做好隔离,这个方法的效果也应验了。也因此更理解了历史学就是未来学。让我们这些求新的智识分子坐下来好好看看这个世界,给世界好好看看它自己,让它更好地做自己,也更好地和我们相处,同手携进共同创造出更好的世界和我们。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复杂打败复杂

                              对万 sir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简单打不过复杂。只有复杂的人才能打败复杂。道理很简单,心思细腻、思维缜密的人可以更适应当代社会,活得更通透。但培养复杂思维,成为复杂的现代人并非一日之功,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事事有逻辑。这本书比起《智识分子》更有料,思维更加严谨,更有趣味性,万 sir 一直在进步的。本书对生活独到的观察视角能极大释放我们的求知欲,零散、短小的文章也允许我们随时随地进行复杂思考,探索世界的奥秘。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历史、人工智能,复杂思维具体来说就是这样的跨学科思考方式,遇到什么问题就怎么思考,不局限在某学科既定的思维框架,显示出作者很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把理工科的思考方式迁移到各领域。因此,这些话题显得实用性非常强,老少皆宜,让读者都能很快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因为是万Sir啊

                                这条评价不一定能够作为你选书的参考。但对于我来说作者 “万维钢” 三个字就是我选择它的理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神的作品,每一本都是 5 分。看万老师和这个世界讲道理,确实是精彩。物理学家写出来的科普像极了哲学作品,本书从物理学、数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大数据、人工智能....... 方面阐述一个问题:复杂才能对抗复杂。世界很复杂,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世界不了解,才是真正的问题。复杂,并不只是世界,其实还有自己。害怕时候的勇敢才是真的勇敢。不知道天命在不在我们,不知道历史在这一刻能否往我们想的那个方向转折,但是我们非得干,这才是真英雄。我不想当一个英雄,更不想成为一个奴隶,就做个普通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生活中,不知道你有没有遇见过:认为自己懂得很多道理的人,要求大家都 TA 的;或者,误把自己的感觉当成思考的人,TA 认为的思考,其实只是在发表自己的感受,或是宣泄自己的情绪。作为得到学员,我们要成为一名 "智识分子",就是一个拥有智慧和见识的人,比知识分子要更冷静、更客观的人;要有想法,有观点,有见解,能提出解决方案,能够欣赏复杂事物,能区分理论和实际,情绪和思考,能够面对不确定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完不怕和世界讲不明白道理

                                      我非常欣赏 “以今日之我打倒昨日之我” 的科学精神。看《和这个世界讲讲道理:智识分子 2020s》的时候,完全沉浸在科学光辉带来的趣味里。就像万维钢老师说的 “有趣” 其实是个特别高级的标准。他为了达到这一点付出了艰苦的努力,目的是为了能给读者带来启发。看书的意义正是在于此。健全自己的知识体系,有意识的补足自己的知识盲区。“如果现代世界的智识是我们追求的月亮,这本书是指向月亮的手指”。愿我们都成为有想法、有观点、有见解,能提出解决方案,能欣赏复杂事物,能区分理论和实际、想象和现实、情绪和思考,能面对不确定性而不变色的 “智识分子”。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富足时代,集智慧与见识于一身,做个复杂的现代人,成为当下思想最活跃、行动最自由的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和这个世界讲讲道理》:用科学方法解决人生困惑🌟

                                        这本书颠覆了传统教育的看法,告诉我们科学方法可以人生困惑。万老师通过深入研究,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说说我读完后一些收获:🔍保持理性的怀疑不要轻易相信信息,要保持理性的怀疑。只有弄清楚背后的证据支撑,我们才能做出明智的判断。🔍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忽略内在逻辑🔍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学会从内在逻辑出发,全面地分析问题。有时候,真相可能隐藏在特殊情况和复杂环境中。🔍不能只看数据,而是要看相互的关联🔍数据有时候会说谎,所以我们不能只看数据,还要理解它们的含义和相互关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拥抱常识,分清感觉和思考🔍运用常识需要分清感受和事实。通过多角度观察世界,我们可以建立对真相的信心,摆脱依赖。🔍不要只看变化,而要洞察趋势🔍洞察趋势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自身的选择和决策。不要盲目跟风,要选择顺势而为,发现增长的机会并加速成长。这本书另外还启发了我,万老师的书像一扇门,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如果想深入研究某个领域,要去找深度内容,书是一个主要方向。有了方向之后,就不在 “宽和广” 上用力了,去往 “深” 用力。成功不是算法,而是选择。是你自己想做个什么样的人。当然你的选择可以随时调整,不过一定得是 “你的” 选择。 成功不在于你手里有什么,而在于你愿意付出什么,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你愿意放弃什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智识分子升级版

                                          读一读万 sir 这本新书,让自己的认知上一个新台阶。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