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60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快乐教育”成人版

    本书讲创新不可计划,反对 “大力出奇迹”,更不要说举国体制更是被嘲讽,万 sir 的推荐语已经尽显倾向,但错误是偷换概念,因为中国现在是追赶,是有固定目标的竞赛,从高铁,光伏到新能源发电和汽车,到华为的芯片和全系操作系统,不是创新而是突破封锁线,当然需要举国体制并目标明确,就是本书讲的 AI,东数西算和电力需要国家体制和历届政府的接力赛。明显的实例比如合肥市政府,5 届领导班子接力赛,这样才在中部崛起,从京东方的引进,到存储器,新能源汽车都能稳步前进,20 年 GDP 翻倍 20 倍。美国的教育体系的失败不是因为太计划性,而是放任的 “快乐教育”,对 10% 的天才和上流家庭当然很好,但大部分被淘汰放弃,美国不能让制造业重返,恰恰是没能培养出工程师队伍,科技队伍也让中印移民顶替,顶层少数占据华尔街,因此才引起懂王代表的传统民众的愤怒。关于本书讲的创新,应该去学习吴伯凡的道德经课程,再去看张瑞敏如何将 “量子管理” 和道德经结合,创造 “人单合一 “管理模式,中国自古从来不是僵化的计划经济,混合所有制的特点就是发挥民营经济的创新能力,等到成熟了,比如现在的房地产业,就到了纳入规范的整顿期,这也是中国的制度优势,而日本的失败,反而是典型的五大商社垄断,压制了创新,美国社会最大的悖论就是社会上崇尚自由平等,可在企业中完全是僵化 KPI,官僚主义严重。 创新是内卷竞争出来的,最残酷的是战争,西方的科技革命也是源于近代欧洲的战争,典型是二次大战的殊死竞争,计算机的发明首先是为了大规模的战争计算,无论是核武器还是互联网都是军事竞争的结果,马斯克的星链和火箭也是如此。本书讲的是多样性和非目标设定,狭义的也是指 AI 的发展要注重多样性而不是僵化标的,书中说到目标是中英文语境不同,作者不会理解教员那批开国者就是因为目标高远才成就伟业,只是实现的路径中国人天然不会教条主义,是下围棋的民族而不是下国际象棋的,懂得 “条条道路通罗马”。在科学领域,世界排名前 10 的大学中有 8 所来自中国。荷兰 2023 年 CWTS 莱顿排名。如果按类别细分,情况会更加疯狂。对于 “物理科学与工程”,排名前 20 的大学来自中国,对于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排名前 27 的大学来自中国!

      7
      20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应该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和方法,发现更多的可能性。这和我们在追求目标时常常陷入的固定思维模式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我们不能局限于自己的目标,而是要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去适应变化。面对意想不到的挑战和机会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就很重要。不要一个劲儿往前冲,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的来调整方向。时刻保持自己的好奇心,或许在不经意间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放弃目标并不意味着放弃寻找正确道路的想法,成功也并不仅仅取决于是否达到了预想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获得的成长和收获。总的来说,这本书有一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带来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书中作者不断的鼓励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适度的探索和漫无目标相结合,这样可以激发自己的潜力,发现自己的方向,还可以在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长。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职业道路和价值观,要学会接纳和理解不同的观点,而不是要强迫他人接受我们的观点,让人没有选择的余地。我们也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观,这样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正的伟大从来都不是目标指引的结果

        这本书所表达的思想让我想起了之前读过的这三本书:拖德。罗斯的《成为黑马》(大人物不走直线路线)、蒂姆哈福德的《混乱》(创意、创新不是按部就班的产物,而是自由发展的产物)、马特。里德利的《自下而上》(自然界没有顶层设计,一切源于野蛮生长)。

          5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书名最好,内容普通

          囫囵吞枣的读完了这本书,感觉脑子都是懵的(请原谅我的才疏学浅🧐)。书名最好,可惜书中内容却很是普通…… 本书提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观点:若想实现更多所谓的丰功伟业,目标往往会成为绊脚石,而实现宏图大业的最佳道路 —— 通往充满创意但虚幻的目标或实现无限抱负的最实在途径,就是压根不设立目标。书中给的建议是,所有人都应该开始寻找可能通往成功的踏脚石,且无需事先设定任何特定的终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伟大难以被计划

            伟大的发明或发现难以被计划,但是伟大的工程可以被计划,虽然大工程往往会超预算和超进度。伟大发明或发现难以被计划是因为,它们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它们不是顶层设计出来的,而是底层探索出来的,它们不是周密计划的产物,而是随机乍现的灵光。最重要的是,人要保有好奇心和童心,对于任何事物要有求知和探索的欲望,这往往是人上了年纪之后最缺乏的,人天生追求稳定、可预测和掌控感,厌恶风险和不确定,但这也是扼杀伟大的关键原因。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临门一脚,交给最有创意的那一位

              无心插柳柳成荫,歪打正着,误打误撞…… 这一类描写目标之外额外收获的俗语和成语还有很多。我之前一直认为,这些都是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路上,孜孜不倦地付出艰苦的努力之后额外的收获。直到我看了《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副标题《对创意、创新和创造的自由探索》这本书后,才让我意识到,若是一心一意只为目标行动,那么这些词语将不复存在。同时,也让我不禁反思,用设立并追求目标的方法来取得某些成果,是最佳方案吗?“伟大不能被设计” 这个颠覆传统认知的想法被提出来,并不是作者开始就设立的 “目标达成的结果。而是作者在研究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在研究最佳算法的方式中,偶然间发现的。《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的作者分别是肯尼斯・斯坦利和乔尔・雷曼。两位作者的背景就不赘述了,能翻看这本书的朋友都懂。现在让很多设计师都在焦虑的 ChatGPT,就是由 Open AI 研发的。作者在研发的过程中,发现与其用符合使用者目标的方式来创造图片,不如让电脑开放式地生成图片,然后从结果中选择最优解。这个发现,进一步让作者意识到,我们很多伟大的发现、发明,并不是因为追求目标而实现的。就像计算机的发明,是在有了电、真空管等一系列发明之后才出现的。而这些发明创造的目标,也不是为了发明电脑。不过,组成电脑的各种元件,像真空管等,便是通向电脑的一块又一块踏脚石。如果看到这里,咱就把自己的计划本直接扔进了垃圾箱,那么也是不对的。正如这本书的名字《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中表明的那样,那些离成功只差一块踏脚石的情况,以目标导向的方法追求更快地实现,是有意义的。所以,看完本书后,打开我的计划本,原来该干啥的,就继续努力干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直接成功之道不存在

                这本书是今年破万卷读书节的时候罗老师推荐的,而且是针对创业者人群更有启发,我果断添加读书清单,通过这一段的拜读,我发现书中的很多道理都是非常有一定超越理论性的哲学源泉基础的,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要被传统的经验所限制,不要被目标思维所局限,不要被启发式和理论证实所固化,更多的是应该发掘这件事的有趣点,潜力点,以及发散性,通过这件事去找到我们下一个脚踏石,然后以此类推的去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当然了,对于很多事情,或者决策,我们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参考,去发现到这件事的趣味和潜力,但是不能用过往的貌似性能提升去作为衡量和参考。目前驱动,经验参考,省力原则这是人类的本性,轻易不好改变,但是我们再做事情嗯时候一定要警钟长鸣,随时思考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是否陷入了目标思维,是否对于发现下一个脚踏式有充分的趣味性和新奇性。读这篇文章的同时我也在创业,对于公司日常决策的开展,本书给我了很大的脑洞,不但给予我了做事的逻辑和方法,也让我坚定了信心,去不断的尝试新奇的东西,去找到创业过程中的一个个脚踏石,直到实现自己的想要达到的结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散发性思考科普书

                  天马形空地想象就可设计出美妙的图画或美妙的发现。当今科技的大融合创新出若干行业,催生出若干发现,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大进步大融合,地球越来越像一个村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良好的性能,不是通往革命性的踏脚石

                    那些 “高大上” 的目标往往具有欺骗性。如果我们仅是奔着最终目的,一根筋地去追寻、无暇他顾,到手的只会是一张空头支票。我们往往不得不放弃目标,结果反而有机会重新实现它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书名比内容好

                      看书名就已经值回票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斯坦利和雷曼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和许多科学创新史上的真实案例,来证明,在高技术领域,“唯目标主义” 会带来视野狭窄、方法路径错误等种种弊端。过度强调 “目标导向”,在两位作者深耕的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究竟存在不存在一种通用普适性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理解人类语言时,是让人工智能发挥现有算法的优势,利用越来越庞大的数据库进行深度学习?还是走截然相反的路子,尝试人工智能像人类那样思考,理解各种语言概念背后的逻辑关系?似乎在肉眼可见的未来,这些问题暂时还不会有明确的答案。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这书核心想表达的内容大概是不要被目标锁死,要变通,机会很多时候在别的路径冒出,但是论点论据实在很有问题,双标主客体不分,逻辑漏洞百出,将同一含义的东西割裂成两方玩踩一捧一,一面在贬 “目标”,一面说需要积累 “踏脚石”,但所谓 “踏脚石” 不过也是别的导向的小目标,这么去挪换名目大概就是已有褒贬对象,然后就会发现褒扬的案例导向个体创新踏脚石,贬抑的案例导向政策目标计划,就还是新自由主义那文字游戏套路,还用得很烂。然而更烂的是就算想从这本书里收集点有价值的素材都很难,案例净是别处用烂的那些,莱特造飞机都反复提了好多次(这例子还没有说服力)。

                            转发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两位作者持续多年扎根人工智能前沿领域,这本书是他们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蹦出的意外火花。因为这一全新发现并不是直接回馈于他们本身所处的人工智能领域,而是 “无心插柳” 收获了对人类约定俗成的思维方式的全新颠覆。这一研究打破了人类世界延续多年、难以撼动的、依靠目标和计划成事的文化基因,真正开启了人类伟大创新的惊喜之旅。他们在学校、TED、科研论坛等场合公开演讲,让这一新思维方式影响并激励了许多人。他们自身也凭借写入本书的 “寻宝者思维”“踏脚石模型”“新奇性探索” 等具体思维方法,在人工智能研发领域取得了飞跃式的突破和进展,产生了一系列惠及人类的伟大创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

                              伟大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其创新部分和价值部分。创新部分带来巨大改变和价值。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在现有的知识水准下,很难清晰的看到未来的演变路径。更多的是在现有阶段最好的选择,不断的进化,最终成了 “伟大”,当然不伟大部分都被优化和淘汰了。可以有一个模糊的目标和方向,但不要形成具备的目标,这样形成的目标,很有可能会由于不合时宜而导致失败。不要计划伟大,而是塑造可以孵化伟大的环境和土壤,快速迭代、持续改善会增加伟大诞生的概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值得看看,但很難發展

                                如果已經有明確的事情要做,那設立一個目標,遵照別人走過老路照做一次,大差不差也會走到同樣的地方,但如果要追求創新,那就很難有明確的道路、方法可以遵守。東方的社會氛圍,目前還是比較適合走前一條,依照西方的創新模式,快速 copy 起來,然後不斷改進,東方社會對於犯錯的容忍力較低、社會保險機制也尚未建立起來,如果有一個人執意走一條跟別人不一樣的道路,最後失敗了,那個人只會遭受社會的譴責,生活也沒有基本保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共识更容易被支持,但共识往往离创新更远

                                  这本书的作者在 OpenAI 工作过,也始终处在创新的一线,他们对历史上的伟大创新进行了总结,发现一个规律,很多影响世界的伟大创新,都不是被计划和规划出来的。但这并不是说,人生应该漫无目的,随波逐流。人生应该追逐一种新奇性搜索算法,价值观就是新奇和有趣,每一次人生的选择都往更加新奇和有趣的方向行进,生活就不会平凡。如果目标设置的适度,就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目标设置的很复杂和高大上,反而会起到绊脚石的作用。另外,很多最终失败的创新,在过程中都扩展和激发出了一种各样小的成功创新。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曲线救国,没有人能保证,你参加了超级明星训练营,就一定能成为超级明星。很多人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渐渐偏离了最初的职业轨道,但是也逐渐发现了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做出非凡的成就。而新奇搜索算法,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阿基米德尤里卡时刻。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浮力的原理和公式,也是因为长期的理论积累和思考,并不是没有任何积累的灵光一现。在做事过程中,担心没有任何作用,而行动能让我们更加接近成功。同时,想要成功,就不能以成功为目标,只需要做你喜欢的事情,成功会自然而然到来。在成功的路上,最好的方式不是恶性竞争,而是找到一个新的生态位,在这个生态位下进行更多可能性和创新性的扩展。针对本书中提到的新奇搜索算法,在当今社会的评价体系下,会有一定的困难,但并非无法做到。在面对一个项目时,任何人都可以说性能应该提高,但谁有勇气看到某一想法背后的美妙之处,而放下对其性能的关注?这样充满勇气的专家,必定是多多益善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肯尼斯・斯坦利的著作《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Why Greatness Cannot Be Planned)探讨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即使我们有最详尽的计划,也无法完全预测和计划出伟大的成就。这本书的主要论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 创新的本质 **:斯坦利认为,创新是伟大成就的关键。而创新是一种非线性的、难以预测的过程,很难通过传统的计划方法来实现。创新往往是通过各种因素的复杂交互产生的,包括个人的创造力、环境的影响、意外的发现等。2. ** 进化的角度 **:斯坦利借鉴了生物学中的进化理论,提出了进化算法和神经进化算法等方法。这些方法通过模拟生物进化的过程,让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和演化,从而创造出复杂的系统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基于进化的方法展示了创新和伟大成就是如何在不断的试错和变异中产生的,而非通过精确的规划。3. ** 自组织系统 **:斯坦利强调了自组织系统的重要性。许多复杂系统,包括生物系统和人工系统,都表现出自组织的特征,即在无中央指导的情况下展现出组织和智能。这种自组织的特性使得系统能够在变化和不确定性中适应和演化,从而产生出意想不到的伟大成就。总的来说,斯坦利的观点是,尽管计划和组织对于达成目标很重要,但真正的伟大往往是通过创新、进化和自组织这样的非线性过程实现的。因此,他认为伟大不能完全被计划,而是需要给予自由、灵活性和探索的空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果伟大不能被计划,可以做什么?

                                      两位作者是 ChatGPT 核心研发人员。他们 2015 年出版了这本书英文版。 2023 年 ChatGPT 火了,中文版上市。我理解这本书是写给作者的 AI 领域的同僚们。作者反对现在通行的 “启发式算法”, 认为目标和标准阻碍了创新的探索。 他们提倡新奇性搜索算法。看起来,新奇性算法是指在特定领域,让一众人发散式地凭兴趣尝试来共同创新。合上书,禁不住问:只有这些吗? 创新的土壤是什么呢?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鲁布·戈徳堡机械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设计其原因就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的成就需要很多的互不关联的条件。而这些条件的达成又需要其他的条件。环环相扣。然而初始条件出现的时候又看不到于最终目标的联系。所以要达成伟大的目标就要还有开放的态度和宽容的心态。不以单独的标准来评价事物的优劣。因为单独的标准不能表示最终目标的全貌。布鲁・戈徳堡机械是个很好的启发。不要关注最终的结果而要关注中间得过程。每个生命的目标就是复制和繁衍。但是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才造就了生命的多样性。生物演化没有明确的目标。每个生命也没有高低之分。只要能延续物种那就是成功。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态位。而越来越复杂的生物造就了越来越多的生态位。以前听过一个描述生物演化的理论叫做 “醉汉走路”:一个醉汉在走路那他就会随机的往左或者往右。对应生命演化就是一边是复杂化一边是简单化。而简单化的一边是有尽头的。因为生命不可能无限简单下去。到达一定程度就不可能保持生命形态了。所以简单化这一变就仿佛树立了一堵墙。而简单化这边穷尽所有变化后生命无可避免的就会想复杂化方向前进。这就是生物向多细胞发展的原因。创新也适用本书的理论。因为一个创新的事物刚出来的时候往往毫不起眼甚至毫无竞争力。比方说汽车刚刚发明的时候更本就没有比马车快,谁能在当时想到现在的汽车能跑几百公里每小时。所以对待一样新生事物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一棍子打死。让其发展一会儿。但是我又想资源毕竟是有限的,生物演化也是如此,如果在理想星球自然会比现实地球多出无数的新生物种。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就只能出现目前地球上的这些物种。创新也是,公司资源无限自然可以让所有新奇的想法都有发展。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总还是要有所选择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是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不要一刀切,标准要多样化,对新奇的事物要保持宽容。最后还有一点。不是所有任务都要去目标化。那些工程化的工作还是要有目标的按部就班的进行。伟大事业我能想到的就是:创新和演化。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今天刚看到和菜头叔叔在《回答:究竟哪一个译本最好?》说:对于新思想新创见而言,你一旦知道就是 100,你不知道那就是零。你在第一秒知道,价值是 100。你在第 10 年知道,价值是 1,和所有人都一样。更何况你在第一秒知道,那么你就可能成为新变化的一部分。而你在第 10 年之后,那么你多半只会是承受这种变化的结果。这本书就是这种新思想新创见。二位作者是人工智能工程师,在是创造出 ChatGPT OpenAI 就职。可以说,他们的想法就是现在地球上代表着最聪明大脑的最新创见。目标有时候很可能阻碍我们找到通往伟大想法的踏脚石,伟大的想法与洞见往往来自于我们对新奇的探索。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