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23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海外遗民

    山东人非常的恋家,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离乡背井,而当年老蒋带去台湾的 人,山东籍是最多的,王鼎钧回忆录中的《关山夺路》也记录了大时代下的滚滚红尘,颠沛流离到海岛的艰辛。本书作者出生于台湾(57 年),全书从父亲的片段回忆,勾勒出山东籍父亲的形象和遥远的故乡家族史。本书作者张大春,著名作家,典型的眷村子弟,父亲是济南大家族里的老七,1997 年他父亲跌倒入院(77 岁),他开始动笔写这部家族史,之后儿子出生,到 2003 年再继续写,全书插叙插议,20 年前小说家还挺时髦,现在已经是网络写手的天下,文学还是真情实感最动人,所以全书最感人的是文末,讲述不识字的母亲,仅凭父亲平安家书上的印章,从济南到青岛,背着大小两个包袱、一把琴,用一双萎缩挛曲的脚,千里寻夫。今年隐隐然有世界经济危机的感觉,大家开始抱怨生意不好做,各行各业卷的太厉害,其实只要静下来,翻翻 49 年和 66 年老人们的回忆录,现在的困难对过来人来说,都不叫事。

      2
      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全书除了父亲的讲述外,更贯穿了六大爷所写的 “家史漫谈”,另有友人的回忆与叙述。大春祖家 —— 山东济南张家 “懋德堂”,是一个有着五大院落、几百口人丁的显赫家族。祖规家训 “诗书继世,忠厚传家” 在世事变化中,悄悄改换成两副与 “福”、“贵” 相关的楹联,张家祖业便也从诗书功名转为经商富贵。当中国进入 20 世纪中期抗战期间,全家更是在颠沛流离而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中见证了时代的动荡和变迁。作者在追忆中不断讲述家族故事,溯源中国文化,表达了忧郁而深沉的中国文化乡愁。这是一部在时代变迁中触摸个人血脉的故事,让我们见到有血有肉的 “历史”,也是 “‘小说工匠’张大春的性情之作”,更是张大春小说创作的精神源泉。而作者以个人的家族史来抢救家族记忆,以文化溯源的方式拯救文化凋敝的意图,也在书中表现得很明显。由于年迈的父亲意外摔倒,张大春于父亲生命进入末期的时候,开始给还未出生的孩子说故事,说的正是自己的父亲,以及从父辈那里听来的家族历史。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父母的爱,是干旱时的露珠弥足珍贵;父母的爱,是无处不在的氧气不可或缺。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要珍惜他们的爱,珍惜他们对我们的付出!Parents love is the greatest world power.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趁年轻,多聆听父亲母亲吧

          看这本书一方面是因为作者张大春老师是可靠的,另外就是这个书名,感觉父亲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看上去很害怕。仔细想想他也活的是累的,只有这样才有争夺的资源。另外就是张大春先生在决定写这本书的那天夜里,一半正经、一半玩笑地问他父亲,是先让他抱个孙子呢,还是先写一本关于他的书呢一样。在那个夜里,他已然决定要个孩子。回想我现在天天也是被催婚的,我自己却还不以为然,回想想如果我遇到这样的情况,估计也就很想了。需要做的就是多跟他说说话聊聊天,趁他还没有离世之前尽量满足一下他没实现的愿望了。想想对于父亲和母亲其实都差不多的,那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没能真正的了解父母,不知道他们从前的故事,或许等到了一定的年龄,经历了许多事情后才会想去了解他们,但也许已经晚了。去聆听父母吧!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聆听父亲

            作者张大春,主要讲述了自己对父亲的回忆。作者在父亲生命进入末期,孩子生命即将开始之时,决定写下一本书:“它将被预先讲述给一个尚未出生的孩子听 —— 在巨大无常且冷冽如月光一般的命运辗过这个孩子之前;这个不存在的孩子将会认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的父亲,以及他父亲的父亲的父亲。他将认识他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朴实的句子喊人的情感

              每一个家的历史渊源都有说法,一个家族的故事是凝聚力的催发剂,在统一的叙事中找到同一情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不认识你,不知道你的面容、体态、脾气、个性,甚至你的性别,尤其是你的命运,它最为神秘,也最常引起我的想像。当我也还只是个孩子的时候,就不时会幻想:我有一个和我差不多、也许一模一样的孩子,就站在我的旁边、对面或者某个我伸手可及的角落。当某一种光轻轻穿越时间与空间,揭去披覆在你周围的那一层幽暗,我仿佛看见了另一个我 —— 去想像你,变成了理解我自己,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去发现我自己,结果却勾勒出一个你。一个不存在的你。在你真正拥有属于你自己的性别、面容、体态、脾气、个性乃至命运之前,我迫不及待地要把我对你的一切想像 —— 或者说对我自己的一切发现,写下来,读给那个不存在的你听。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一次听说 “张大春”,隐约记得是很早很早的时候,在窦文涛的《锵锵三人行》中;再一次看到 “张大春”,是差不多在十年前去台北旅游时,逛台北诚品书店时,有一排作者为张大春的书;第三见看到 “张大春”,就是这本《聆听父亲》的散文。这本书是以与未出生的孩子对话的方式,从祖上开始讲到父辈,再谈到自己所处的时代。不仅有父亲的讲述,还有六大爷所写的 “家史漫谈”、友人的回忆与叙述;其中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动荡和变迁,还通过家族的故事,溯源了中国的文化。你说这是一部小说,但我感觉更像是时代变迁中有血有肉的 “真实历史”。值得一读!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不认识你,不知道你的面容、体态、脾气、个性,甚至你的性别,尤其是你的命运,它最为神秘,也最常引起我的想像。当我也还只是个孩子的时候,就不时会幻想:我有一个和我差不多、也许一模一样的孩子,就站在我的旁边、对面或者某个我伸手可及的角落。当某一种光轻轻穿越时间与空间,揭去披覆在你周围的那一层幽暗,我仿佛看见了另一个我 —— 去想像你,变成了理解我自己,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去发现我自己,结果却勾勒出一个你。一个不存在的你。在你真正拥有属于你自己的性别、面容、体态、脾气、个性乃至命运之前,我迫不及待地要把我对你的一切想像 —— 或者说对我自己的一切发现,写下来,读给那个不存在的你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世间的每位父亲都是伟大的,教会了我们很多,付出了很多,也默默承受了很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认真的生活,温柔的去爱,不言时光薄凉,只与阳光相依。心如花开,微笑前行,一路芬芳,一路向暖,每天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不被别人左右,也不去左右别人。努力做一个坚强、勇敢却不失温柔的人才是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的最好方式!一生太短,且念且记且珍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动的历史记录

                          细节描写真是生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聆听父亲》,叫我想家!

                            作为作者的济南老乡,我非常喜欢《聆听父亲》这种贴近生活的文字,而且与我接触的济南的人、事、情、景、话都太一致了。作为济南人,对有些说法还真是很有感觉,都是一样一样的,尤其是吃饺子什么肉要配什么菜,吃了大蒜去嘴里的味儿要生嚼绿茶。“赖呆”,“能”…… 济南人就是这么说,读起来真亲切、真生动,突然勾搭得我有点想念家乡泉城济南了。读了《聆听父亲》,叫我想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对父亲的怀念

                              父亲,爸爸,这个世上最亲切的称呼之一。他在世的时候,你不会觉得他有多特别,他离开了以后,才知道失去了一个人生中最爱自己的人。父亲是含蓄,深沉的,父亲也是冲动,暴躁的。如此亲切真实近在眼前,又如此飘渺遥远触不可及。都说父爱如山,如果不是别离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体会不到这种爱。突然觉得自己很幸运,有一个如此爱自己的父亲,是他给我了完整的人生,给我了健全的人格,也是他让我学会坚强,让我学会承担责任。他总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又在你忙碌的时候默默归隐。他不会给你增添麻烦,他只会默默把你拖起,让你的生活不至于太过狼狈。聆听父亲,愿我们都能静下心聆听父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能被湮没的过去,现在不是莫名其妙而来的,它生发于过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聆听父亲》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读小说家张大春,怀念父亲,关爱母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聆听父亲~~聆听二个字特别触动我。我们有多久没有和父亲好好的面对面的谈天说地?耐心的听父亲唠唠叨叨讲从前的故事?从小听父亲讲述家族故事,溯源中国文化历史,很自然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中国文化 “乡愁” 的大春,于父亲生命进入末期、孩子生命即将开始的这一刻,开始调动生命的全部积蓄,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我从哪里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中有两个地方我感触特别的深。


                                      书中从张家祖上五代开始,从高祖父捐衔被骗三百亩良田,逐步讲述到父辈以及自己。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想,所有人都是有高祖父的,爷爷的爷爷。
                                      我们家族的话,也曾是个大家族。到了我这里,我只知道我爷爷奶奶的名字,却不知道是哪个字,兄弟姐妹多少也都不知道。上次回东北,我妈说我奶奶还活着的兄弟姐妹们都来我们家,一群七八九十岁的老头老太太,说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再往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再说我妈那边,姥爷姥姥的名字我甚至都不知道。
                                      我听说我爷爷见过座山雕,见过溥仪,我奶奶见过俄罗斯的飞机屠杀平民。我外公当过村长大队长…… 那一辈的人生到我这里就只剩下几句话就能描述完的事情了。
                                      再往上是一片虚空。
                                      我对父母的事情知道的其实都并不算很多,他们很少说,我也很少问。他们或许难以启齿,这一点我继承了他们。
                                      另一个是讲我的朋友陆经。他死后,我们一起回忆他。原文写:
                                      “有一次当我说道:“有一次,陆经 ——” 的那一刹那,我根本不知道陆经在那一次该做过些什么。我的听众自始至终未曾察觉我捏造了一段陆经的故事,他们也许从此以为那是他们挚爱的亲人曾经亲历过的一个情境。最不堪的是,除了 “有一次,陆经 ——” 那个短暂的刹那之外,我自己也不记得当时到底编造了些什么。我只能感觉,在不容伪造的真实生命中,伪造成为我生命中最真实的一部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作者用第一人称的视角给我展现了他的父亲他的家庭他祖辈的一些生活,我个人读散文比较少,如果对这类题材感兴趣的可以读读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父亲老去自己长大,发现姜还是老的辣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