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被培训班割韭菜的成年人
“大机构有实力才有此底气,30 天零基础班,小白也能蜕变成蛋糕大师。”“市场紧缺、需求量大、入行门槛低,年满 18 周岁,中学以上学历就能报考。”“任何人,只需拥有 1000 名铁杆粉丝,也就是无论你创造出什么作品,他都愿意付费购买的粉丝,便能糊口。”…… 正如以上广告语,为了在第一时间吸引到学员的关注,培训班通常直接对外以 “0 基础”、“副业变现”、“速成赚钱” 等口号进行宣传,将诸多职业渲染为具有高薪、易操作等特质的岗位,给予学员 “一学就会” 的暗示。这也是特意针对 “专业技能无法一蹴而就” 的特性设置的,若是该技能和技能所对应的行业门槛太高,就很难让人提起学习和从业的兴趣和信心,更别提以此吸引用户下单购买他们的高阶课了。而他们选择的职业技能方向也有过精心思考,要么是一些大众公认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如紧随低碳风潮推出的碳排放管理师报考培训班、伴随直播带货兴起的个人 IP 点金术等,要么就是非常小众并不为人所知的行业,如此前就有但长期存在感并不强的原画插画、心理咨询师等。如果说选择前者是因为方便蹭热度,还能借此增强其对学员的说服力,那么后者就是外界对小众行业和职业的了解不多,更便于培训班对此类行业的 “钱景” 和就业门槛进行深度包装。再也没什么能比只要短则几天几夜,长则三五个月的报班学习,以及 “0 基础” 就能学且还能学会的保证,可以更轻松地让新手小白们放下对陌生事物和行业的戒心了。不过,据电脑报在这两年探访过多个培训班的经验,培训班在对外宣传时有所隐瞒、适量夸大的情况并不罕见。一旦用户在半信半疑间找到其了解情况,经过 “0 基础就能学”、“学不会免费复学” 等有力条件的轰炸,能维持理智先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实际情况的人还剩下多少?这也就难怪明明相关培训课程的 “割韭菜” 详情在不断被媒体曝光,却依然有人前赴后继地向培训班涌去了。毕竟他们为学员描绘的未来,确实很 “香”。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