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两岸故宫必将统一

    世界 “五大博物(美术)馆” 是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俄罗斯的艾尔米塔什(冬宫)博物馆和台北 + 中国的故宫博物馆”。只有中国的故宫博物馆只有自己国家的文物而其中没有掠夺(购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物。本书作者是日本人报社记者,本书是向海外人士介绍台北故宫及文物的前世今生,写于马英九执政时期,之前的民进党一直在不断推动 “去中国化”,妄想把台北故宫办成亚洲的故宫,作者也别有用心的希望中国故宫的文物和故宫建筑群紫禁城分开。我们真要重视加强文宣和文化价值观教育,过去中国人太天真善良了,日本虽然和中国建交,明明白白承认一个中国,但很多人包括作者并没有真心认同,希望两岸永远分离,还说 “中国人对于美感的价值观底层中,存在着独特的崇拜不祥的青铜器的价值观”。她应该把天皇三件套和我们的司母戊鼎对比一下,小日子没能 “问鼎中原” 是有天道的,两岸必将统一,台北故宫文物将必将回归。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多重视角看两个故宫

      1、简介今天看完一本书《两个故宫的离合》,作者是日本的野岛刚。透过日本作者的视角去看两个故宫,确实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这本书也对台北故宫从设计、文化在台湾地区的流转历程,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的建设、到国民党、民进党对故宫的定位的争夺、两个故宫的交流以及两个故宫赴日交流等角度去展示台北故宫背后的政治因素;这本书也展现了北京故宫为了文物保护进行的南迁、西迁,文物的三次流失以及这些年中国为促进流失到海外文物的回归所做的工作 ;这本书也有大量的采访和实地的走访,也表现出这些年来故宫文物的漂泊历程及相关人员的保护、发扬历程,故宫文物的 “流浪史” 也见证着近代中国的历史 。2、作者的观点当年,蒋介石建造台北故宫,只是为了储藏文化,而不是为了展览,因为曾幻想有朝一日,文物会回家,重视收藏胜于展示。作者从日本三件神器角度来分析,为什么国民党要带走文物,他认为:政治权力 “需要一个能让世人接受的象征,而集五千年历史文明之大成的故宫文物,正好具有这种意义”,“在中华历史上,文化几乎等同政治。文化是用来证明政治权力的道具,也是权力与社会、权力与历史的指标”。也就是说这些文物是为了证明国民党是正统,是华夏文明的继承。但我认为这个观点站不住脚,首先这是根据传统的日本拥有三件神器为正统这一角度去分析,先入为主,用自己国家的文化视角去分析两个故宫,是不合适的,其二,作者在文中也提到自己没有找到资料去证明蒋介石 的这种做法是为了政治 。3、台北故宫书中描述了台北故宫由于两党之争产生的定位问题,沦为 “政治工具”,国民党主张其为中华文化的博物馆,而民进党则主张应成为以其所在地的台湾为中心,与亚洲及世界联结交织, 转变为亚洲文化的博物馆,去中国化。 随着不同党派的登台,台北故宫都要被政客们折腾一番。记得之前去的时候,确实感觉不够敞亮,但是里面确实有很多不错的文物,也感慨于那些高大的佛像,毕竟当年带走了大量的宋代的文物。4、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蛮不错的,很多采访的价值还是蛮高的,作者外派台湾多年,始终跟进台北故宫,对台北故宫的解读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值得一看,尤其是一些背景介绍 和采访记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三者的观察角度

        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像极了因为战乱等原因分开,各自发展的一对亲兄弟。作为中国人,无论现在哪个故宫的立场,都很难淡然地去了解另一方的经历,客观地去评价它的现状。作为第三方,日本记者显然比我们都有优势,能够观察,关注,记录,甚至探究两个故宫的发展历程及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写故宫的书很多,讲故宫文物南迁的故事也层出不穷,但是本书角度新颖,观察独到,还有不少独家一手资料,非常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值得一看,文化是为政治服务的,文物也不例外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