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3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学让你我靠近

    在《论语・先进篇》中记录,孔子按才能将自己的学生分为四类: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被称为 “孔门四科”。文学,自此正式出现在中文语言中。在孔门教学中的 “文学”,大概相当于当下的文学系,这样看来,文学在中国,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学科。中国文学历史上的各个时代的不同体裁,都不乏为人传颂的佳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我看到爱情的纯真。“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我看到英雄的悲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看到田园的悠闲。“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我看到繁华的破碎。“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我看到灵魂的不屈。文学发展的每一步,源于时代的变迁,又记录了历史的片段,这是文学的生命力。文学的魅力,可能在于通过对于文字的排列组合,产生了远超过单个文字简单迭加的内涵和感情。中国的历代诗人和作家数不胜数,他们有些居于庙堂,有的隐于民间,所创作的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多如繁星。在这些作品里,记录了中国的过往,影响着中国的未来;这是一场无数国人共同参与的过程,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和价值。🌸 读书值得自 1972 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 4 月 23 日确定为 “世界读书日”,用来倡导大家阅读。而这一天,也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全文抄录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它值得每个人了解:“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蒋勋说文学蒋勋老师在本书中有一段话特别打动人,在我看来这就是文学的第一性原理:“托尔斯泰说过:‘文学使人靠近。’个人和个人之间,族群和族群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都会因为文学而相互理解,相互靠近。我们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不会计较主人公是哪里人,只会共同感受到青春与悲哀;同样,即便在英国,《红楼梦》也是可以被感同身受的作品。战争会使人隔离,使人对立,而文学却能够将人拉近,这是我们坚持文学和美的原因。”💕 难忘这个春天当下的世界并不平静,远处的俄乌战争还在继续,那里每天都有年轻的生命逝去;而近处的上海,这个 2500 万人口的城市还在实施严格的疫情管控,我在得到的好友佘兄、美君、海涛、翔兄,和那些和他们一样生活在上海的人们,被困于家中或者办公室已近月余。我只希望,无论在何时何地,当人们感到彷徨、倦怠、困惑、焦虑的时候,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能够成为照亮心底的一束光。🌹 尾声和致谢之于文学,我本愚钝,自己的阅读喜好在于物理、经济和新思想;我能够拿起这套文学主题的书并完整读完,固然被蒋勋老师的文笔吸引,更要感谢新认识的朋友星星;她爱文学,她从文字中找到了自己向往的美好,然后,她又把这种美好再通过自己的文字传递出来,进而感染身边或者远方如我这样的朋友。我想,阅读和写作的快乐,她已经找到,并且将会珍惜一生。在这方面,她是我的榜样。这是蒋勋老师 “说文学” 系列的第四本,也是最后一本。依旧满星推荐阅读。

      3
      8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普及类好读物

      读一本书,有一句话受益也是好的,在蒋先生这里得知了沈从文传,那就是最大的收获。不过,这本书更像是普及类的读物,中文毕业生可能会觉得有些浅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文学的力量

        托尔斯泰说过:“文学使人靠近。” 个人和个人之间,族群和族群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都会因为文学而相互理解,相互靠近。我们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不会计较主人公是哪里人,只会共同感受到青春与悲哀;同样,即便在英国,《红楼梦》也是可以被感同身受的作品。战争会使人隔离,使人对立,而文学却能够将人拉近,这是我们坚持文学和美的原因。文学让我们看到生命和生命靠近的一种可能性,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真正感受到文学内在的力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347 本)#2023 年精读作家(37)蒋勋《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大家好!今天阅读蒋勋先生的第三本作品《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蒋勋先生全面系统梳理中国文学脉络,以美学视角诠释从先秦到现代近三千年的中国文学之美。在本册中,蒋勋先生凭借深厚的美学功底及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以平实的语言将唐代至现代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娓娓道来,以文学特有的意境,观照当下人们的内心世界,帮助大家重拾对美与生命的感动。韩柳文章的质朴自然,《游园惊梦》的梦幻纯真,《红楼梦》的青春与孤独,张爱玲的荒凉凄艳,沈从文的平和冲淡...... 千年的文学之美、诗意与情思,经由蒋勋先生细致入微的解读,被赋予了新的生命。2、精彩内容:①重建古文的传统诗是最容易接近的,可是诗也可能是最不容易了解的。它容易接近是因为它精简,而且有一种歌曲般的阅读的愉快感。可是诗又是文字极度精炼后的一种状态,背后有很大的解读空间,每个人都可以对同一个句子做出不同的诠释。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其宣讲故事的方法对中国的文学叙述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一下。可能有人觉得佛教传入与文学的发展并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可是佛教故事讲究叙述细节,具有史诗性展开的特征,这些手法都渗透到了中国后来的文学作品中。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形式的完美到达了黄金时代,代表性的作家就是李白、杜甫等人。文学到了出口成章的时候,其内容本身被思考的可能性会被降低。我的意思是说,某个诗句很优美,读者很容易被它感动,但不太会去思考它的内容是什么。所以,每次看到政治人物讲诗我就很害怕,因为不知道他的意图是什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古文运动” 应运而生。这个运动和韩愈、柳宗元有非常大的关系。“古文运动” 的目的是要把语文重新定位为先表达内容。语文最基础的作用是表达内容,而不是美。如果完全为了美,最后连内容都表达不清楚了,那是有问题的。在这种情形之下,韩愈和柳宗元所倡导的 “古文运动” 是非常重要的。“文以载道” 作为 “古文运动” 的精神,有可能被误读,使得 “道” 变成 “八股”,使我们的文学陷入另外一种困境。在很多场合,我会提出对 “文以载道” 的不同看法,因为觉得它后来把我们的文学绑得很死。但是,对于文学和艺术主张,应该放在其产生的时代里去考察。韩愈在唐代中期主张 “文以载道” 是对的,因为当时的文学呈现出形式超越内容的局面。②韩愈的理性世界鲁迅的小说《故乡》是以自己的经历为原型的。主人公回乡去处理不多的家产,所有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来分一杯羹,他觉得自己又掉进了中国的 “酱缸文化” 里,面对的还是那个自私贪婪的家族。这时,他忽然想起了自己儿时的玩伴闰土。闰土是他家佃农的孩子,和他是不同阶级的,可是闰土是他小时候的英雄,常常拿着自己做的叉带他去刺小兽。当他要永远离开故乡的时候,闰土来了。他没有想到闰土显得那么苍老、那么卑微、那么拘谨,本是要好的玩伴,此时已被阶级隔开。他对故乡唯一的希望就在闰土身上,可是闰土也 “不见” 了,然后他就告别了家乡。死亡好像与我们无关,但我们也不知道它何时来临,所以韩愈才会有一点儿反省地说 “吾与汝俱少年”。韩愈很真实地将自己的情感传达出来,早知永别来得如此之快,“万乘之公相” 大概也可以不做了,就好好地两个人一起过日子。韩愈有一个自己的理性世界,认为一切东西都应该 “合理”;同时他也是一个实证主义者,有些科学家的精神。可是这个时候,他的信念好像忽然有一点儿动摇:不是身体好的人应该活着吗?不是年少的人应该活着吗?为什么是长者、衰者活着,强者、少者反而死掉了?我认为《祭十二郎文》的重要性在于它展现了韩愈的多面性。“古文运动” 一个很重要的精神就是理性,而在韩愈本人,无论是在人世间厘清是非、寻找正义,还是探讨生命的死亡现象,或者面对权贵阶层和百姓的对立时,他都是这个态度,即必须合理,不合理他就不能接受。③散曲与杂剧从整个中国文学发展的韵文系统来讲,大家习惯以唐诗、宋词、元曲作为不同时期的代表形式。在不同的时代里,会有不同的音乐性去配合相应的文学形式。同时,这些文学形式之间又是连贯的,演变过程中很关键的因素其实是音乐。我希望大家可以分两部分来认识元代的艺术形式,即散曲和杂剧。什么是散曲?散曲其实就是元代的唱词作者创作的流行歌曲,通常比较短小,在茶楼酒肆,或是大家酒足饭饱之后,配合着乐器来唱。“天净沙” 是曲牌名,“黄钟尾” 也是曲牌名,还有我们在杂剧里看到的 “端正好”“滚绣球”“新水令”“驻马听” 等,都是曲牌名。元杂剧的作者可以对前人已有的内容进行丰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创作。在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是和前代有关的,比如关汉卿的《单刀会》。民间一直在讲三国的故事,添油加醋,慢慢形成了有别于三国历史的新系统,并为宋代的说唱文学和后来的《三国演义》小说打下基础。白朴和马致远的文字完全是文人的感觉,比如大家很熟悉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与宋词相比,元曲与白话更为接近,里面典故很少,“枯藤老树昏鸦” 其实就是一种白描。它和元代的绘画非常像,把所有对内在情感的描述转成对外景的描述。枯藤、老树、昏鸦看起来是没有情感的,其实是寄情于景,但不是由作者主观来讲自己心里多么悲哀,而是借由客观景象使人了解到他内心的感受。听雨时不同的情境,以三个场景来展现不同的生命状态 —— 繁华的青春、悲壮的壮年,以及苍凉的老年。如果直接说我少年时听雨觉得很繁华,壮年时听雨觉得很悲壮,老年时听雨觉得很苍凉,那这种文学就太直接了。到元曲的时候,创作者越来越倾向于不直接讲出内心情感,而将其带入自然当中,有点儿像元代的绘画,比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其实里面笔笔都是心情,将全部心情寄托于山水当中,寄托于外在的客观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喜欢蒋勋老师的课程。因为我不是学习文学专业的。所以我也不敢评判蒋老师是不是讲的完全正确。但我就是喜欢,我觉得蒋勋老师讲得特别有美感,特别有韵味。让人听了感觉很入迷,很舒服。这真是让人非常佩服的地方。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我真的是实在说不好了。有时间还会细细的品味蒋勋老师的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托尔斯泰说过 “文学使人靠近” 个人和个人之间,族群和族群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都会因为文学而相互理解,相互靠近。我们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不会计较主人公是哪里人,只会共同感受到青春与悲哀;同样,即便在英国,《红楼梦》也是可以被感同身受的作品。战争会使人隔离,使人对立,而文学却能够将人拉近,文学让我们看到生命和生命靠近的一种可能性,能够使人真正感受到文学内在的力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学使人靠近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对文学居然一直很遥远。时常读的、写的都是些理论探讨,类似于书中所说的八股,而贴近生命的、人性的小说、诗歌是直到这两年才开始能沉下心来看。不看那些,是因为那些细腻的情感一直是我不敢面对的。书中说,文学可以帮助你认识一个地方,了解一个地方。个人和个人之间,族群和族群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都会因为文学而相互理解,相互靠近。战争会使人隔离,使人对立,而文学却能够将人拉近,这是我们坚持文学和美的原因。文学让我们看到生命和生命靠近的一种可能性,通过这本书,解了我在文学门口的犹豫,坚定的走进去。进山思无穷,临水心未厌。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