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6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书》拓展阅读疆域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我们总是在为自己设置壁垒。我们的思维模式总是在一个圈子里打转,喜欢的朋友是一个类型的,阅读的书也总是同一类型的。也许因为,在这个圈子里我们是最舒服的,最能不费力就轻松驾驭的。就连学生们做题,都是哪科学得好越爱做哪科,学得不够好需要提高的科目,反而越来越抵触,最终形成了偏科。读书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只读自己感兴趣的书,那我们读的书就会千篇一律。如果是为了娱乐,那没有问题,但如果想提升自己,我们就要刻意地去打破自己的兴趣壁垒,尝试了解不同领域的书,也许看着看着就多了的爱好呢。《读书》给了我们一个拓展阅读疆域的机会,你准备好了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书》

      书籍世界的未来已初现端倪,未来可能是 “思想货币式书籍” 与 “信息货币式书籍” 并存的格局。“思想货币式书籍” 的表现形态是实体书籍,它不仅是思想、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审美化的物质存在体。作为器具,它为人类的精神世界提供了远超书籍 “内容” 文本的触觉、味觉、视觉、情感、美感等诸多 “可能性”,它是一个延展的世界。“信息货币式书籍” 是数字书籍的样态,它于方寸之间提供了 “海量” 的 “内容”,这些信息还有查阅、检索的便利,这是一个速度的空间,一切围绕效率展开;作为个体的书籍,都化作一串串的数码,变得面目全非,个性全无,陷入黑暗之中,它是一个乏味的、单一的、“查而不思”、一晃而过的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书不够杂志来凑

        我们有多久没读过月刊杂志了!有人可能是《知音》,《读者》,《故事会》。而我,最后一次应该是 20 多年前,每月 10 块钱的《卡通王》因为当时的爱好是漫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回偶遇《读书》月刊,没有理由再逃避。于己三大理由:1. 月刊也算一本书,里面就 20 几篇文章,是文章,一个月除了休息日也能读完了。月底可以骄傲的说我读完了一本书,这样年底总结好歹也能有读过 12 本的成绩。2. 内容广,不局限于一个领域,开眼界拓新知的机率太大。有谁 “制造” 了特朗普,也有迷人的哥白尼。3.1979 创刊及大咖背书,作家王蒙说 “可以不读书,但不可以不读《读书》”。这营销文案,我是信了。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文还是老的香

          曾经作为人文启蒙的老刊物,伴随我的一路成长。甚至阅读趣味和世界观价值观都曾蒙荫浇灌。虽然有些确实学术味儿浓了点,但期期都有好作品,幸甚!快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书杂志虽然有些迟到,到这真的是一份惊喜!!!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扩展阅读

              读书是扩展视野的不二选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挑着读还是不错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无纸币社会即将来临?

                  按照罗格夫的说法,现在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 “less-cash societies”(少现金社会),正在向 “cash-less societies”(无现金社会)转变。尤其是北欧国家,已开始进入无现金社会。他给出的数据是,二〇一五年,挪威、瑞典等国家,现金与 GDP 之比不到 2%,加拿大这一比例也只有 3.4%,英国 4.07%,美国 7.38%,中国 9.34%。之前也看到过一些数据,二〇一五年左右,西方发达国家 M0 即现钞占广义货币(M2、M3 甚至 M4)的比重平均都不到 5%,当然在北欧国家这一比例更低。实际上,现金存量与 GDP 之比这一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纸币现钞交易在当今世界各国交易中的实际运用。因为,正如本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无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大量大面额的现金钞票都不知道被人们贮存到什么地方去了。不管人们现实生活中进行实物和劳务消费,如购物、旅游和住宿等,还是在商业支付和国际贸易中,都是通过信用卡、银行卡、智能手机和银行转账支付来完成。现实中在欧洲、美国,尤其是在北欧国家,人们使用现金纸钞越来越少了。到二十一世纪后,中国也迅速进入了 “少现金社会” 阶段,也正在迅速向 “无现金社会” 的银行账户数字货币制度转变。截至二〇二〇年十月,中国的 M0 只有 8.1 万亿左右,占 215 万亿广义货币量的比例仅为 3.8%,占 GDP 比例降到了 8% 以下。尤其是从二〇二〇年十月起,中国央行开始在世界上首先推出数字人民币(DC/EP,其中 DC Digital Currency 的缩写,即数字货币;而 EP Electronic Payment,意指电子支付),未来中国的货币非纸币化进程将会加速,并将领先其他国家。尽管世界各国均在过去几十年中出现了纸币交易减少的大趋势,但罗格夫还是指出:“如果有人认为,借记卡、手机支付以及虚拟货币的发展,正在逐步淘汰现金的使用,那就大错特错了。过去二十年里,多数发达国家对纸币的需求在稳步上升。”(p. 3)罗格夫发现,尽管从大趋势上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纸币会减少,从而进入少现金社会乃至无现金社会,但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共同体国家,目前人们还存有大量现金,且近几年现金与 GDP 的比例在主要发达国家均出现回升的趋势。譬如,按照罗格夫在《纸币的诅咒》后记中的数据更新,到二〇一六年底,美国流通中的现金已经从二〇一五年的人均 4200 美元上升到 4400 美元,现金与 GDP 的比例也从二〇一五年的 7.4% 升至 7.9%(如果考虑二〇二〇年新冠疫情暴发后美联储迅速超发货币,尤其是大量印发美元现钞,这个数字更加恐怖。到二〇二〇年十一月,美国的 M0 即流通中的现金达到 5.093 万亿美元,人均按二〇一九年底美国人口和 GDP 计算,也迅速回升到 15433 美元,与美国 GDP 之比回升到 23.8%)。在欧洲,二〇一六年底人均持有欧元 3300 欧元,欧元区现金总额与 GDP 之比也回升到 10.6%。在日本,纸币总额占 GDP 的比例由二〇一五年底的 19.2% 升至 2016 年底的 21.2%。按二〇一六年底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计算,目前日本每个国民平均拥有现金 7300 美元。而按照目前中国的 M0 即流通中的现金 8.1 万亿元来计算,中国的 M0/GDP 的比例大约为 8%,并没有多少回升;但中国人均流通中的现金为 58909 元,按现在的汇率计算,中国的人均纸币拥有量约为 9063 美元,比日本还高。在《纸币的诅咒》中,罗格夫还发现两点:一是各国的大部分现钞是以大面值纸币的形式存在,如 100 美元、500 欧元和 1000 瑞士法郎;二是各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都遵循惯例发行了大量大面值货币,但是没人真正知道这些大面值货币都到哪里去了,也不晓得都被用在什么地方(一个贪官赖小民,就在一个自己私家的号称 “超市” 的别墅中藏了两亿人民币现金),而只知道很少一部分现金存放在收银机和银行的金库中。他还发现,在全部美元纸币中,约有 40%—50% 为境外人士所持有,这也导致 “任何大面额纸币的突然废钞行为,都是一种对外美元持有者的违约行为”。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用计算机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进行货币支付和转账都非常方便和快捷,这种无现金支付又能节省纸币和少量小额金属铸币的印制和铸造成本(按照美联储的数据,生产 100 美元纸币的成本为 12.3 美分,生产 1 美元的纸币成本是 4.9 美分。p.81),那么为什么世界各国还要保留一定量的现金纸钞和少量小额金属铸币呢?而且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美国、日本和欧盟各国的纸币占 GDP 的比例还在上升?在这本书中,罗格夫从正反两个方面讨论了纸币流通制度的坏处、好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能开始看书就是一种进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难有洞察力的观点

                      技术、领土、资本三者之间是相互交织,而非彼此割裂。作为三者汇合之处的跨国公司因而在网络控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充当了主权国家利益冲突的缓冲区,是控制基础设施的中介力量,既可提升国家对外控制能力,也常会形成超国家力量而令其难以被驾驭。在二十世纪初,美国通过压制马可尼、扶植 RCA ITT 作为无线电网络管理角色之新型跨国公司,一方面助其确立作为通信大国崛起前的关键步骤,另一方面也为其是否足够 “美国化” 而感到迟疑。但到了世纪末,在历经 “二战”、冷战并成为全球霸主后,美国借助熟稔的跨国公司形式在全球范围内肆意扩张和控制,使得全球化等同于美国化。虽然当下美国对华为、Tik Tok 等的持续打压正在引发知识界对于 “新冷战” 的讨论,但是回看一百多年前美国作为崛起大国之于大英帝国跨国公司和通信网络秩序的挑战,我们似乎更能认清美国把握网络控制绝对权力诉求背后的民族主义和本土主义意识形态的重新崛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我之浪花,筑国之巨浪🌊

                        想把九月所有的好变成双倍的阳光🌞 储存到未来的冬天里,九月再见啦🍁十月你好十月,人生新程,愿我们,去人生杂质,成岁月之美,活出生命的善美与纯粹蓝天十月雪塞关,我兴南望愁群山。—— 唐杜牧《行经庐山东林寺》在浪漫的十月里我们见一面吧十月 拾月 拾起丢失的温柔与快乐在浪漫的十月里我们见一面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书》一生粉

                          以前整理过知网上下载的《读书》单篇文章合集,也考虑过订阅实体书,但始终断断续续没能跟进每一期。。读书一生粉,文章来源广泛,涉及各种学科,增广见闻,博采众长,吸收最新人文社科观点,解消片面的单学科知识局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世界各国的货币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生产、消费和交往方式,乃至人们对社会财富的追逐行为,也都在发生变化,各国的经济表现产生了极大差异。这些变化是巨大的,但也是渐进的,以致许多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大都对此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还在自己的已有理论知识框架中来解释世界经济的变局和各国的经济增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思考者的乐土

                              很棒的书!终于看到了,终于可以看到了。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