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象的退却》

    本书被誉为西方学者撰写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分为模式、特例、观念三大部分,包括地理标识和时间标记、人类与大象间的三千年搏斗、森林滥伐概览、森林滥伐的地区与树种、水与水利系统维持的代价、大自然的启示、科学与万物生灵等内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立论虽偏,偏的很专业

      今天的中国境内,仅在云南边境的零散保护区内才能看到野生大象的踪迹,但在历史上,它的分布却广泛得多 —— 河南省的简称 “豫”,便是因远古时代有野象而得名 “豫州”,殷商时代常有捕猎野象之举,但三千多年来随着土地的开发和气候变化,大象逐渐退向西南的角落。《大象的退却》(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这个书名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讲述 “野生动物历史变迁”,但那并非作者的重点,而不如说是把它作为一个象征和隐喻,指向那种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因为 “大象的退却” 所隐含对应的,便是中国人的步步紧逼。这种 “人与动物此进彼退” 的模式,当然不仅大象如此,因为当人类开发毁坏动物原有的栖息地时,所威胁的是生存在此的几乎所有物种,大象只是其中标志性的 “旗舰物种”。在这种开发进行中时,往往会造成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激烈对垒冲突,光绪《慈利县志》载:“野猪、獾子、猴盗稼,每秋日包谷垂实,山民枞金炬火,警逐之声,彻夜不绝。” 近年来有许多西双版纳人象冲突的报道,野象视村寨的田地为食堂,甘蔗、玉米、稻谷、香蕉都是它们采食的对象,偶尔甚至攻击人,这都意味着动物感到自己领地受侵犯时所激发的冲突 —— 宫崎骏的电影《幽灵公主》更以史诗般的风格讲述了这一对垒冲突的悲剧。这些几乎可说史不绝书,而其中最典型的也许是老虎而非大象,从中国历史上看,随着人类开发的推进,人虎冲突就大大激化,宋人蔡绦《铁围山丛谈》记载,北宋末年他从江南被流放到广西博白,当地的华南虎从不伤人,只是偶尔入村盗吃猪羊;十年后大批北方人躲避战乱到此,开辟田园,老虎伤人事件渐有所闻;到后来则变得和内地一样,吃人不吐骨头了。农业开发程度大大强化的宋代,是 “打虎英雄”(《水浒》中就有武松打虎、李逵杀虎)故事最多的时代,实非偶然。但作者伊懋可的用意既不在 “野生动物历史变迁”,也不在讨论人与动物冲突的模式,甚至不是为了探究 “大象的退却” 的真正原因(他几乎没提到气候变迁,而远古黄河流域远比现在温暖湿润,显然是当时大象能在此栖息的要因;在云南,大象的退却与 “瘴疠” 区域的缩小也同步进行),他的兴趣还是在于中国历史的发展模式,即中国人是如何认识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这种利用方式本身是否反过来造成了某种困境而使中国无法突破自身?他在序言中对此已开宗明义提出:“本书的第一个目标是简述真实的记录,尽可能是目前所知的真实的记录。第二个目标是试图解决一个问题:为什么这里的人们会以他们的那种方式与自然界的其余部分进行互动?更想尝试回答:这种互动方式有多么独特?” 在书中,他旁征博引以达成第一个目标,但所有这些文献梳理都是为了第二个目标,前者只是 “材料”,后者才是 “阐释”,而这阐释就牵涉到许多重大问题,比如中国人如何认识环境?如何与环境互动?是否有所谓 “东方水利专制主义”?是否导致了 “技术锁定” 而无法突破(这又涉及到 “停滞的帝国” 这个命题?)因此,我感觉作者在此无意按时间的推移来撰写一部中国环境史,他的兴趣是截取相关的素材,来讨论一些在他看来更为根本的问题。虽然全书的各部分是不同年份写的,但仍有一个清晰的结构,从中可以看出,这其实是社会科学式的写法。“大象的退却” 只是一个引子,接下来讨论森林的破坏、战争与短期效益(森林破坏的原因)、水利系统维持的代价;然后是西方社会科学方法必不可少的个案研究,讨论嘉兴、贵州、遵化这三个有代表性的地方;最后是 “观念”,总结讨论中国人是如何认识自然的,为何导致了最终的 “技术锁定”、环境破坏与停滞。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

        本书被誉为西方学者撰写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分为模式、特例、观念三大部分,包括地理标识和时间标记、人类与大象间的三千年搏斗、森林滥伐概览、森林滥伐的地区与树种、战争与短期效益的关联、水与水利系统维持的代价、从物阜到民丰的嘉兴的故事、汉人在贵州苗族家园的拓殖、遵化人长寿之谜、大自然的启示、科学与万物生灵、帝国信条与个人观点等 12 章。本书核心内容:一、大象的退却,看大象的生存空间是如何一步步被压缩的。二、森林砍伐,看古代的滥砍滥伐现象,以及古人的森林保护意识。三、水利工程,看古人如何维持一个水利灌溉系统的有效性,“技术锁定” 是如何出现的。四、中国古人的环境观,看 “风水” 和 “天人感应” 思想如何影响统治者和普通百姓的生活。首先,人和大象的战斗是在三条战线上展开的,第一条战线是清理土地,用于农耕,从而毁坏了大象的栖息地;第二条战线是清除闯入人类定居点的大象;第三条战线是把大象看作有利可图的商品。在这场持久的斗争中,大象节节败退。其次,我们对中国古代环境的认识,大多启蒙于山水诗。伊懋可这本《大象的退却》,从中国古代文献中梳理出一部中国环境史,他引用的大量文献资料提醒我们,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关于水利工程、矿业开采、治理盐碱地等多方面的环境资料记载,古人一直在扩大自己的宜居空间,一方面他们认为要尊重自然,另一方面,他们驯化、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在前现代社会几乎独步世界。最后,中国古人的环境观念中有 “风水”、“天人感应” 等说法,他们相信,大自然与人是有交流渠道的,如果人人行善,就会天降祥瑞,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风调雨顺,朝廷政治清明就会得到上天的特别眷顾,甚至黄河之水也会变清。天人感应思想是环境观、道德观和政治观的结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河南的简称豫,还有大象出版社,白象方便面,因为河南曾经有大象

          我曾经慨叹这本书我拥有纸质书,但是得到电子书没有,没想到很快就有了,大概翻一下,作为存档,其实纸质书翻阅起来还是更有感觉的 4000 年前,大象出没于后来成为北京(在东北部)的地区,以及中国的其他大部分地区。今天,在人民共和国境内,野象仅存于西南部与缅甸接壤的几个孤立的保护区。图 2-1 “大象的退却” 显示了大象向南部和西部撤退的漫长过程的阶段性,这以已故的文焕然的研究为基础绘制而成。在商代和蜀国考古遗址中发现了象骨,当时铸造青铜象,甲骨记载中提及大象被用于祭祀先人,所有这些情况清楚地说明,在古代,中国的东北部、西北部和西部区域有为数众多的大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中国古代文献中梳理出一部中国环境史,他引用的大量文献资料提醒我们,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关于水利工程、矿业开采、治理盐碱地等多方面的环境资料记载,古人一直在扩大自己的宜居空间,一方面他们认为要尊重自然,另一方面,他们驯化、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在前现代社会几乎独步世界。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书中分析说,人类定居和扩散,在三条战线上与大象「搏斗」:一是清理土地用于农耕;二是保护庄稼;三是为了象牙以及战争、运输和仪式的需要。而栖息地被毁则是要害所在,大象被迫不断退向南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为什么这里的人们会以他们的那种方式与自然界的其余部分进行互动?更想尝试回答:这种互动方式有多么独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前进,大象退却

                  大象的退却是一个意象,反映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4000 年前,大象出没于后来成为北京(在东北部)的地区,以及中国的其他大部分地区。今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野象仅存于西南部与缅甸接壤的几个孤立的保护区。大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退却的模式,反过来即是中国人定居的扩散与强化的反映。人与大象的 “搏斗” 在三条战线上展开。第一条战线是清理土地用于农耕,从而毁坏了大象的森林栖息地。第二条战线是农民为保护他们的庄稼免遭大象的踩踏和侵吞,而与大象搏斗。第三条战线或者是为了象牙和象鼻而猎取大象,象鼻是美食家的珍馐佳肴;或者是为了战争、运输或仪式所需,而设陷阱捕捉大象并加以训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没啥意思,过时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环境,生态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