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老先生的晚年杂文
汪老的书,评述的太多 这里只记述黄永玉和汪老的交往,汪先生和黄永玉年轻的时候是好朋友,艺术上也是相知,年轻的时候,聚会的有汪曾祺,他总是一个人来家里吃饭。家里留着绳子系着的豆腐干,是给汪曾祺下酒吃的。孩子们也都知道,好吃的要等汪伯伯来了才能吃。黄永玉给汪曾祺打电话,叫他到家里吃饭,接电话的人告诉他,汪曾祺现在正被打成右派,黄永玉还是同一句,让他来家里吃饭。1997 年,汪曾祺去世。那时候,黄永玉旅居意大利,女儿跑上楼,「汪伯伯去世了!」他没哭,也没说话。后来出书,写了他所有的老朋友,唯独没有汪曾祺。作家李辉问他为什么,「他在我心里的分量太重,很难下笔。」他只认识前半生的汪曾祺,对这个朋友知根知底,见过他的父亲,一起熬过艰难的日子。这曾经是他最熟悉的名字,找曾祺看画,找曾祺吃饭,找曾祺聊天,找曾祺看他的文章。后来,这友谊渐渐变成了「听说」,听说他上了天安门城楼,听说他现在是干部了,从文表叔怕汪曾祺找不到工作,还给巴金写了信,后来才知道,那时候他已经决心投身革命事业了。在这段过命的友谊里,汪曾祺是逐渐消失的。黄永玉被划为黑画家,朋友大半夜偷偷来看望,花匠也给他送花,让他放宽心,唯独没有见到汪曾祺。黄永玉挨了打,也没有见到汪曾祺。到最后,这个名字成为一个老人最孤独的记忆,一个无从询问的困惑:为什么在自己最黑暗的日子里,最好的朋友消失了?他们是彼此最早的知音,汪曾祺写信给沈从文,他发现了一个小天才,「我以身家担保」,请老师帮忙找人推荐黄永玉的木刻。黄永玉想要回家乡,汪曾祺拦住了他,鼓励他留下来,「在狗一样的生活上做出神仙一样的事」。受委屈的时候,汪曾祺把沈从文对他的教诲送给了黄永玉:「做自己的事情。你有一支笔,怕什么!」他们的晚年毫无交集,汪曾祺写给朋友的信时常提到黄永玉,「听吴祖光说」,「听王世襄说」,「听人说」。黄永玉的信写的是,「实在是想念他」,「你想念他,他不想念你,也是枉然」。
4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37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很美的杂书贾行家老师说千古文章最后一篇推荐的汪曾祺,于是我找了这本书来读。/ 说它是杂书不知道合适不合适,没有不尊重的意思。“杂书” 这个说法源于本书里一段话,我很喜欢:/ 读杂书至少有以下几种好处:第一,这是很好的休息。泡一杯茶懒懒地靠在沙发里,看杂书一册,这比打扑克要舒服得多。第二,可以增长知识,认识世界。我从法布尔的书里知道知了原来是个聋子,从吴其濬的书里知道古诗里的葵就是湖南、四川人现在还吃的冬苋菜,实在非常高兴。第三,可以学习语言。杂书的文字都写得比较随便,比较自然,不是正襟危坐,刻意为文,但自有情致,而且接近口语。/ 我只是很匆匆读过,准确地说应该是听过一遍,一点粗浅的认识就是,文字不华丽,但内容很丰富很深厚,我心中大师的样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学习汪老,做个“老孩子”喜欢汪老的散文,也许是因为他书写内容的博雅,遍及草木生灵、民俗风土、美食生活、读书心得等等,笔法行云流水一样平和自然,让人心生佩服这个可爱的 “老头” 怎么能把这个世界观察得那么细致和透彻,难怪很多汪迷都说他有 “赤子之心”。利用五一假期的些许空闲读完了全本 (以前读过其中某些篇),有些篇读到结尾总有 “神来之句” 的感觉,那就是点到为止,无论忧伤与欢乐,还是谐谑与幽默,都好像都很克制,不过,“修辞立其诚” 就是汪老化有形于无形的利器,这是妙手达到的巅峰境界。书中有一段汪老描写两位像离休老干部在地上捡枸杞的文字,说他们的自在开心像两个 “老孩子”,估计那一刻作为旁观者的汪老也感觉自和他们一样是个 “老孩子” 吧。我也要做个老孩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作家的使命引用书里的一段:一个作品写完了,放在抽屉里,是作家个人的事。拿出来发表,就是一个社会现象。我认为作家的责任是给读者以喜悦,让读者感觉到活着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欣赏的。这样他就会觉得自己也应该活得更好一些,更高尚一些,更优美一些,更有诗意一些。小说应该使人在文化素养上有所提高。小说的作用是使这个世界更诗化。汪曾祺老师在书里面有对,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结构说了自己的看法。我自己觉得,文字是可以影响和激发别人的,作家也是写自己生活的所见所闻,和自己对知识的领悟。自然就形成了自己的文风。汪老师给我的感觉就是真诚,朴实无华,在如今浮躁的社会上,这是一股清流,暖人心,可以感受生活的美好。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