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4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仅仅是艾希曼的平庸之恶

    这是一本彻底政治不正确的书,引发剧烈争论太正常了。阿伦特从头到底展现的并不是用勇气去呼喊公正,哪怕是罪犯的公正,而是用冷静的思考去还原她看到的和理解的真相。哪怕面对大屠杀,面对犹太人审判刽子手,这种道德站队都没得选的事件,一如既往的思考和质疑。什么事情放大了仔细看,都会和印象完全不同,甚至认不出本来以为的面目,事情不仅仅只有一面,而往往有两面三面,大屠杀这样巨大的事件也该有几十面。平庸之恶并不属于艾希曼,而很可能属于每一个人。如果,阿伦特是有刻意把艾希曼刻画得平庸,不知道能引发多少人思考,而又有多少人只会愤怒。

      转发
      1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平庸之恶就在你我身边

      纳粹的罪行,世人皆知,那是一场制度化工业化流水线化的屠杀,这部屠杀机器的每一个零件都是有罪的,服从命令,迫不得已,不过是推卸责任的借口。不要以为平庸之恶只是发生在极端时期的一个恐怖故事,评判一下自己的公司,组织,机构,有没有 “作恶” 的时候,有多迫不得已?你自己在这当中又参与了多少?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借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小人物

        摘录:①大屠杀并不基于一手遮天、体系森严的政治决策。那位被人们普遍看成灭绝欧洲犹太人之中枢刽子手的被告,结果被证明只是一个下级官僚,基本上没有开发出自己的自主性,也完全不具备人们强加给他的魔鬼性格和狂热的唯心主义。②他并不愚蠢,他只不过不思考罢了 —— 但这绝不等于愚蠢。是不思考,注定让他变成那个时代罪大恶极的人之一。如果这很 “平庸”,甚至滑稽,如果你费尽全力也无法从艾希曼身上找到任何残忍的、恶魔般的深度;纵然如此,也远远不能把他的情形叫作常态。③有如此多的人跟他一样,既不心理变态,也不暴虐成性,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他们都太正常了,甚至正常得可怕。阿伦特不赞同 “螺丝钉理论”,因为在政治事件中,服从就代表支持;她也同样不赞同 “雪崩理论”,因为如果把责任推给所有人,就不能追究个体的责任... 在她看来,齿轮也好雪花也好,从他站到被告席上起,他就是一个无法逃脱罪责的个人... 在阿伦特看来,对纳粹德国罪行的反思不能以对某一个罪犯的审判秀作为结束,这种完全新型的犯罪具有的极端性潜藏于现代社会中... 正是因为自己是犹太人,她才公开批评犹太复国主义和犹太人委员会,实在是思考的太过深入,远超出世俗道德同情受害者的心理... 最后,谨记刘擎老师的话,“平庸之恶这个术语只适用于像艾希曼一样犯下极端罪行的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听了刘擎老师的《西方现代思想》,听了这本书以及二战和关于犹太民族的几本听书,读起来还是有点吃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深刻反思纳粹犹太政策,“平庸的恶”还在你我身边。

            1961 年,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纳粹战犯、“犹太问题最终解决方案” 重要执行者阿道夫・艾希曼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审判。汉娜・阿伦特就这场审判为《纽约客》写了五篇报告,后集结成书。《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详细记录了这次引发全球关注的审判的全过程,并结合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提出了 “平庸的恶” 的概念。恶的化身未必是狂暴的恶魔,也有可能是平凡、敬业、忠诚的小公务员。艾希曼由于没有思想、盲目服从而犯下的罪并不能以 “听命行事” 或 “国家行为” 的借口得到赦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种智慧

              这本书看似是交给我们如何避免无知的恶,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完全不带着民族和主观视角看待问题的智慧。伟大的哲学家之所以伟大,想必核心就是能够用这样的智慧看待世界吧,想到这一点,感觉未来理解世界的视角都发生了变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施暴者是否值得同情?受害者是否存在问题?

                汉娜・阿伦特的这本书分析极为冷静,冷静到没有 “人情味” 的程度,她在文中没有采用一味同情犹太人或指责德国人这样的陈词滥调 —— 她没有把艾希曼描写成十恶不赦的恶魔,而是强调他在体制下的愚忠和不思考,强调他除了追求升迁再无其他动机;她也没有对犹太人一味怜悯,反而描述了一些犹太人不主动反抗、被动接受将被处决的事实,甚至有大量犹太人参与到屠杀工作当中,这也导致作者发表文章后遭受潮水般的抨击。也因此,在反思大屠杀的大量陈词滥调之上,阿伦特获得了更加深刻的洞察 —— 制度如何将纳粹政府变成一个冷血高效的屠杀机器。在纳粹政府这样的大机构里,每件事都被制度和流程拆分肢解得七零八碎,由各个部门、各个成员根据自己的岗位认领职责。每个人只是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他的行为和机构的发展前景往往并无直接关系,起码他并不能像一个医生那样看到自己的成果,这种行动和结果直接的割裂弱化了个人行为的到的意义。那么保持独立思考有什么问题?如果一个人循规蹈矩,做对了当然是好的,做错了还可以把责任推卸给制度和规矩。但是一个人坚持独立判断和行动,做错了就是自己导致的,不能将责任推到规矩、推到 “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推到 “领导让我这样做的” 上,他需要为自己承担沉重的责任。一个大机构、大公司里的成员,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只为自己的岗位、绩效负责,而不为整体事负责,更不会为机构的长远发展负责,也就是常说的 “屁股决定脑袋”。在一个纳粹政府这样的集权机构里,会产生更多像艾希曼这样一味听从指令、拒绝独立思考、拒绝对全局负责的人,也就更有可能制造出一个高效率的屠杀机器。这就是阿伦特所强调的 “平庸之恶”。对于艾希曼本人,阿伦特并无同情或者开脱之意,她在书的后面写道 “论及政治问题,服从就等于支持。您支持并执行了不与犹太民族以及诸多其他民族共享地球这项政治意愿,似乎您和您的上级有权决定,谁应该或谁不该居住在地球上;同理,我们认为没有人,也就是说,整个人类中没有任何一个成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与您共享地球。正是这个原因,这个独一无二的原因,决定了您必须被判处绞刑。” 但是对于艾希曼证词的前后不一,阿伦特却常常将其归因于艾希曼记性不好,这一点我认为有待商榷,恐怕艾希曼撒了不少谎。另一方面,阿伦特对耶路撒冷的审判过程及一些犹太领袖在大屠杀中的作为开展了批判,这也引起了当时人们情绪上的严重不满。事实上,阿伦特只是客观冷静地分析和反思,警示人们现代化之后 “平庸之恶” 所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对于制度的优化,她没有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961 年,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德国纳粹战犯、负责执行犹太人灭绝计划的党卫军军官阿道夫・艾希曼开展了一场漫长的审判。这本书作者汉娜・阿伦特受美国《纽约客》杂志委派旁听了本次庭审,为该杂志撰写了五篇报告,这些报告后来被结集出版,就是《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由于阿伦特对艾希曼审判作出了不同于主流观点的分析,这本书遭到了犹太世界的广泛批评和抵制,在非犹太人世界,书中的观点也被人们反复提及,引发了长久而深刻的讨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一本让我自省的书

                    看完《刺杀骑士团长》和访谈录《猫头鹰在黄昏起飞》之后,最想看的书就是这本,可能是都涉及战争的缘故吧。不好奇这本书的舆论走向,确实看到一些同学的读书笔记是在批评作者汉娜・阿伦特,我保持中立。也没有对艾希曼的经历过多思考,从头到尾都在反观自己,感受到了什么是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回想自己做过的事情里,有没有现在看来不合规,当时自己能选择不去执行但还是做了的事情,有,还真有,尽管具体是什么事已经忘记了。借用汉娜的总结陈词,“如果一套制度和意识形态将每个人的人格个性彻底消灭,然后在他们头脑中植入一个以谬论和邪恶为基础的所谓正义观”,在这种情况下我还能区分出人类正常的道德基础吗?我坚信的那套正义法则真的正确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可怕的平庸之恶

                      美籍犹太裔政治理论家,20 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之一,以极权主义的研究闻名西方思想界汉娜・阿伦特的代表作艾希曼在耶路撒冷:1961 年,在纳粹德国负责犹太人灭绝计划、造成六百多万犹太人死亡的党卫军军官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接受审判。艾希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呢?《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详细记录了这次引发全球关注的审判的全过程。艾希曼们身上的恶,并非极端或离奇的恶,而是阿伦特所说的平庸之恶。 阿伦特的眼光却超出了对于种族和地方的认同,她着眼的不是受害者,而是行为本身,她关心的不是复仇,而是正义。理解人性的必读书,作者在书里提出了 “平庸的恶” 的概念,意义重大。恶的化身未必是狂暴的恶魔,也有可能是平凡、敬业、忠诚的小公务员。在阿伦特看来,在纳粹统治时期,犹太人确实是受害者,但也有很多犹太人站到了作恶者的队伍中去;1942 年 1 月的万湖会议,启动了最终解决方案。会议之后,整个纳粹德国的官僚机器开始有序运作,外交部负责协调与占领国或协作政府的沟通,法律机构拟定了剥夺受害人国籍的条款,财政部和帝国银行准备好了接受巨额赃款的方案和设施,交通部负责安排运送犹太人到死亡集中营的交通工具。而在这整个过程中,犹太人团体也积极参与,他们没有抗议,没有拒绝,而是选择与纳粹当局进行合作。艾希曼和他的下属将每节车厢拟装载人数报给犹太委员会元老,元老们再提交乘客名单给艾希曼。不仅如此,无论是在阿姆斯特丹还是华沙,在柏林还是布达佩斯,犹太官员们被委任去拟定人员及财产名单,负责分发红色星标,从被遣送者手中收取钱财作为交通费和灭绝费,监督清空公寓,协助警方抓捕犹太人,再把他们送上火车,把犹太社团的财产上交充公。总之,整个最终解决方案的执行,一直都有犹太人团体的筹划和配合。在犹太团体的配合协作之外,犹太人的道德和文化使得他们如同温顺的绵羊,毫无反抗。他们非常顺从,积极登记姓名,填写大量表格,回答关于个人财产的问卷,然后到达集合地点,有序地踏上列车。纳粹还会对犹太人进行分类,德裔犹太人优先于外来犹太人,当兵犹太人优先于未当兵犹太人,犹太人甚至很享受这种等级,并以自己被列入更优等级而庆幸不已。简而言之,犹太人不仅仅是受害者而已,他们本身也参与了自我毁灭的行动。从整体上讲,犹太人这种温顺的传统道德和文化,源于他们千百年来居无定所的无根基状态;而从个体上讲,犹太人所做的一系列配合纳粹政府的行为,也可以被归结为阿伦特所说的另一种形态的不思考,也就是 “受害者的不思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阿伦特揭示的不仅是历史事件的层面,更是一个关于道德与思考的现代寓言。它提醒我们,在极权主义的阴影下,思考变得尤为重要 —— 不仅是为了理解历史,更是为了引导未来。通过这本书,我们被迫反思,如何在极端的道德挑战面前保持人性和理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建议搭配电影《万湖会议》一起观看。阿伦特以其客观和犀利的笔触,记录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庭审。她始终坚持审判应以追求正义为目标,而拒绝政治性的表演和民族情绪煽动。通过分析艾希曼的庭审表现和心理动机,深刻的指出艾希曼的恶是一种平庸之恶,即放弃思考、服从上级命令和追求职级晋升所带来的恶果。同时探究了,犹太组织高层在这个人类悲剧中所带来的消极作用。发人深省,用书中的一句话作为节语:人类的真正本性是:任何行为一旦发生并且被人类历史记载下来,它就会一直潜伏下来,哪怕时过境迁。没有哪种惩罚具备阻止犯罪行凶的威慑力量。相反,无论惩罚的力度有多大,只要一种特定的罪行出现过一次,重现的机会就远大于首次出现的概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不同纬度看纳粹集中营

                            书中认为犹太协会组织需要为大屠杀负一定的责任观点挺有意思艾希曼只是个工具受害者为什么不反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然而他的失望主要在于,他重重跌到谷底,不得不从头再来。唯一的慰藉就是,还有许多人跟他犯了同样的错误。他被安排在情报部门,第一个任务就是整理所有有关共济会会员的信息(在纳粹早年的思想杂烩里,多少认为共济会思想跟犹太教、天主教和共产主义混在一起),并且协助建立一个共济会博物馆。现在他有充分的机会去领会卡尔滕布伦纳跟他讨论施拉哈芬安乐乡时抛出来的那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了。(另外,迫不及待地创建博物馆去纪念他们的敌人,这是纳粹的典型特点。战争期间,为了获得建立反犹博物馆和图书馆的殊荣,几个部处争得你死我活。感谢这种怪异的狂热,它挽救了欧洲犹太人的许多文化宝藏。)问题在于,这项任务依旧非常非常乏味。承担这一工作四五个月后,他被调任至负责犹太事务的全新部门。这对艾希曼来说可谓如释重负。它也是最终把他送上耶路撒冷法庭的事业起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物外之惧

                                大规模屠杀犹太人是一件恐怖的事,但是在这件事之外,还有更加令人细思极恐的事:犹太委员会与纳粹合作,在遣送犹太人方面出力。把犹太人区别开来,波兰犹太人、德国犹太人、特殊贡献犹太人、老年犹太人…… 看似每一个群体与自己无关,最后一个一个慢慢被吞噬,直到自己。平庸的恶,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身处其间,是否还能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即使能思考,对自己的命运,或者是对当时的时局又能有多大程度的改变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场本该为了正义但实为政治审判

                                  盼望读这本书已久,如果是像我一样并不是想要深入探讨纳粹政权和对犹太人命运的成因,只是对汉娜的哲学思考感兴趣的,可以只读本书的最后一章,以及对该书的评论。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