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如何面对中方大国的崛起
在不断变化的全球政治舞台上,西方政治的新现实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作者包刚升的《演变:西方政治的新现实》一书,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为我们解读了西方政治如何理解和应对中国崛起的问题。他首先分析了西方政治体系内部的动态变化,包括政党格局的演变、民粹主义的崛起以及传统政治力量的衰落。这些变化使得西方政治在应对外部挑战时显得更为复杂和困难。而面对中国的崛起时,西方政治的反应和策略是本书关注的另一个重点。作者指出,中国崛起对西方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经济、科技到文化等多个层面都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在应对中国崛起的过程中,西方政治体系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和策略。一方面,一些西方国家试图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另一方面,也有国家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威胁到自身的地位和利益,因此采取了更为强硬的对华政策。作者对西方政治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的分析具有深刻的洞察力。他认为,西方政治在面对中国崛起时,既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又需要积极调整自身的战略和政策。这包括加强与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以及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核心利益。此外,作者还强调了西方政治在应对中国崛起时应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他指出,中国崛起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个必然现象,而西方政治体系应该通过自我调整和改革来适应这一变化。这包括推动国内政治改革、加强国际合作、培养新的领导力量等方面。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民主冷饭的热炒本书是政治学者包钢升就 “民主” 话题所发表的论文合集。比起《抵达》一书中偏向通识意味的简练文字,本书中的学术用语很多,如果不是专业领域的研究者,会感觉嚼而无味。本书第一部分是对西方国家政党政治与选举趋势的分析与解读,第二部分是对民主主题相关著作的书影与批评。全书的脉络其实很清晰:西方当代政治的失败源于 “刻舟求剑” 的教条主义,理想主义驱动的政治手段不能应对外来移民的冲击和资本主义自身的问题。与一些 “自由派” 学者不同,作者包钢升对于 “民主” 一词的含义与实践有较为谨慎的态度。但显然作者对于自己的学术路径存在一定依赖,在后半段的书评中总是偏向于找出那些批评西方民主制度学者论著的 “逻辑错误”,并且暗示 “捍卫民主” 是政治学者的首要任务。本书内包含的论文最大的 “黑马” 还是特朗普成功担任美国总统。放在今天,特朗普极有可能的 “二进宫”,以色列的即将崩溃以及俄乌战争背后暴露出的欧盟现状都可以作为新的研究对象加以审视。严肃来说,西方国家整体的混乱和少数政党的纲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只是谈资,但西方民主政治暴露出的缺陷以及将来不同国家(有可能)采取的政策转向,对于管理者而言是珍贵的借鉴资料。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黑天鹅成群的西方世界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勒庞兴起,短短的一段时间内黑天鹅在西方世界成群结队。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可以说是预料之外的,然后这么多的就成为了一种新常态。《演变:西方政治的新现实》里包刚升教授以其发表的论文合集带我们重新认识西方世界正在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在变化中得以看穿现象背后的本质。1. 现实主义对于英美诸国政坛上出现的新变化,人们喜欢于用民粹主义加以形容。然而作者对此持有不同观点,结合其分析结果来看,倒不如称其为现实主义在西方世界的重新抬头。在西方政治里存在着两种传统,一种是理想主义,另一种是现实主义。前者在很多方面塑造了当下政治的模样,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甚至以为默认就该如此。然而现实主义从未熄灭,随着特朗普的上台等诸多政治事件的出现,它宣告着此派理论的复兴。和各界精英推崇的理想主义不同,现实主义更关注底层民众的实际需求。政治新星特朗普之流的上台正是这些底层民众用选票投出来的结果。单纯以民粹主义形容往往会忽视了看似平稳的局面早已暗流涌动。仍抱着过去的认知来看待当下想必会看不清、看不懂,甚至于看不见。在民粹主义的表象之下,是政治现实主义与大众政治的联姻。这也是面对新变化之后出现的应对方案。随着现实主义的抬头,现实中很多问题的处理也会变得更加棘手。2. 魔法失效本书作者在研究西方政治新现实的过程中引入了新范式、新方法和新变量。对于当前情况来说,全球化和人口结构可以被视为理解当下最重要的新变量。以人口结构为例,我们不得不重新重视起来种族在现实政治里发挥的作用。美国在过往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民族大熔炉,而如今曾经引以为傲的魔法已经明显失效。不管你是哪里人,来了就是美国人。现在这句话更像是一种极为空洞的宣传口号。实际上类似的情况历史上也曾发生过。《美国的分裂》《分裂的美国》提到了不同时期人们的身份认同和种族造成的四分五裂。简言之,哪怕来了美国,这些人也未必认为自己就是美国人。有趣的是那些生在美国的移民后代,相比于美国更认同其父辈原来所居住的国家和地区。《无处落脚》《走出帝国》等书就为我们揭露了华人曾经遭遇的不公待遇。《排华法案》的出台等可以说是美国社会对于那些较难融入的民族一种简单粗暴的应对方案。特朗普上台后的建墙等言论更像是新瓶装旧酒。然而随着现实中移民从欧洲地区向其他地区的变动,此举收效甚微,伤害却不容小视。对于那些本来以为会融为一体的,又该如何处理现实里变得四分五裂之后的敌对状态?3. 不变与变化人们对于稳定的渴望让其似乎成为一种常态,然而在提供确定性和安全感之外依然难以阻挡现实中的各种改变。相比于人们的抗拒和无视,对变化了解和理解更为重要。不变是一种幻象,变化才是事实。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交接更是如此。哪怕在有生之年人们看到了现实主义的抬头,却仍习惯用旧有的目光去看待这一切。犯下此类错误的不光有普通民众,更有一众所谓的专家学者。或许相比于理论上的可信,这些人仍旧执迷于过往经验在当下的延续。成为观念的奴隶,被过去所束缚,往往更难以看清现实中的种种变化。新理论新视角等可以带来诸多方面的改观,可人们也得改变固有的态度。继续无视和抗拒肯定是不行的,就像用黑天鹅做借口只是自欺欺人。对于新常态和新现实的充分认识才有可能更好应对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改变。我们看到了政治现象里的变数,却很难意识到这是很久之前新变量潜移默化的结果。或许说这些人仍喜欢用熟悉的理论去解释而罔顾现实中的重大改变。4. 描述解释政治学者或者政治科学家,作者的任务都是描述事实和解释事实。前者关注于 “是什么”,后者回答 “为什么”。对于西方政治新现实更是如此,当旧理论不足以胜任之时,新理论闪亮登场。本书在新范式方面用多元取代一元。用大白话来说,不能只看贫富差距,还要考虑其背后的族裔、信仰和语言等诸多因素。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将一个人简单视为投票者,更要意识到其自身存在的多种特点。新方法抛弃了人们对于稳定的偏好,主动拥抱充满变化的现实。静态的分析或许满足理论研究的实验特性,却往往会扭曲了对现实世界的客观认知。对于变化的重视,更是可以让人们得以发现新变量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站在前人的基础上,也不应该被其束手束脚。相对而言,对于前人的尊重就是大胆进行创新,敢于抛弃。纵使如此,我们也不得不面对新变化可能带来的新问题。理论的不成熟和自身的局限在此时可能变得更为明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新理论是具有实验性的一次勇敢尝试。5. 理论之外本书中作者的理论和分析让我们对于当下正在发生的变化理解更充分,也更明白西方政治在新现实面前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应对挑战把握机遇是每一个人执政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政治学者的观察和思考可以给其提供足够的理论武器,可在现实面前,真实的反馈更为重要。在某些细节上更会因为理论和现实的差异带来行动方案的调整和改变。一家之言或许可以带来独到的见解,但也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而带有偏见。本书中作者的言论再有理,也需要结合现实以及其他理论加以校正,甚至做好迭代更新的准备。每一种理论的生长脱离不了其特有的土壤,面对现实的挑战我们更应该注意其中可能存在的差异。简单照搬肯定是不行的,如何在了解之后权衡利弊加以调整更为重要。智囊团的存在可以帮助现实政治家避开一些错误,可仍旧需要其独自面对眼前的难题和危机。特别是当现实变化极为剧烈之时,面对每一步都不得不如履薄冰。6. 写在最后作为一本论文合集,本书中的上下篇主题还是略有不同。读者可以直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也可以从头开始。对于书中的某些观点,在理解的基础上不妨保留个人意见。作者的专业可能不容置疑,但并非意味着就没有错误。当我们沉浸于理论之时,更能找到其中的合理之处。可跳出理论来,更不要忘记了其自身的局限和不足。考虑到当前面对的话题如此重大,出现一些瑕疵也是在所难免。好在瑕不掩瑜,本书仍有一定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将此类理论加以使用的时候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便于筛选和更新等。管中窥豹,或许是一种不错的做法。书中的某些洞见更是可以改变对于当下的理解,然而在进一步深入了解的过程中也应该随时做好更新的准备。拥抱变化不应该停留在口头上。理论要拥抱变化,理论本身也难以避免。在现实的变化面前,所有的金玉良言都不是金科玉律,都可以成为成长路上攀登的垫脚石。六经注我,实事求是,读者也好,作者也罢,皆可共勉。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