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25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读中国历史需要“第二个结合”

    从确实的考古发现,差不多 1 万年前。那个时候,祖先们已经分别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定居下来,驯化农作物,开始了生产力和人口的同步扩张。北方人从黄河上游出发,向西登上青藏高原,成为今天藏族人的祖先;向东、向南扩散到整个中原地带,成为今天汉族人的祖先。而南方人也并没有就此消亡,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留在当地和古北方人充分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南方汉族人。而另一部分战略性地放弃了中国南方,大举向东南和西南方向迁移,成为今天云贵地区、东南亚和太平洋岛民的祖先。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大禹治水,如果真有其事,大概就发生在这个时代。差不多三四千年前。伴随着金文和甲骨文的发明,中国正式进入信史时代。到了西周共和元年,中国历史更是开始了有确切纪年的时代。中华民族的集体回忆,从那时候起绵延至今,从未断绝。在大多数时候,当我们想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时,我们想到最多的无非是后三千年里发生的故事。是二十四史里的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是唐诗里的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许老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著书很多,但还是拘于传统,许老的长处是因为去美求学任教,可以把中国史和世界史联系在一起思考,本书是不错的传统中国历史的梳理,老一辈的特点是忧国忧民,但近代史(1500 年)之后,受西方影响比较大,最主要的是陷进了狭窄民族主义的坑。宋辽金(夏)还是强调宋的正统,而没有看到辽金后期文字也是中华一体,何为中国人?使用汉字为正统文字的就是中国人,“同文同种” 将有更宽广的意涵。老先生果党背景,还拘泥正统,视满清为外夷,西方一直宣传的 “闭关锁国” 也是片面宣传,按照现在的新史料,明朝并没有闭关锁国,沿海地区贸易繁茂(从沉船和倭寇大部分为汉人),沿海封禁是内地皇权和沿海地方商贸的矛盾,宦官阉党是为了皇帝去搜刮,平衡地方士绅的财富势力。魏忠贤被废和和珅一样,表面是除贪腐,本质让皇权失去了对地方控制的平衡,导致大厦倾覆。把历史放大,西方意识形态的宣传只是近几十年的文宣,万年人类历史比拼的是组织动员能力,最大能力组织动员才是历史内在的发展规律。秦的编户齐民,九级勋爵制,犹如法国大革命的底层动员,科举制度 + 汉字系统,解决了广大疆域的管理和人才选拔问题。皇权不下乡小政府和重农抑商是农耕时代被迫的选择。而新时代支部建在连上是工业化时代的全民皆兵。老先生历史大家,但还是不愿承认 “第二个结合” 的必然。

      4
      8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历史长河里,任何事物都是微不足道的

      21 世纪是一个全球化加速进行的时代。世界各地区之间,将难有区隔。中国曾经自成局面,俨然东亚天下的中心,中国文化的发展,也俨然有自己的过程。其实,中国从来不能遗世而独立;中国的历史也始终是人类共同经验的一部分。在今天,如果中国人仍以为自己的历史经验是一个单独进行的过程,将不能准确地认识自己,也不能清楚地认识别人,必须要调整心态,从中外息息相关的角度,认识自己,也认识世界别处的人类。我们人类曾经同源,经过扩散于各处后,又正在聚合为一个共同的社会体。各处人类曾走过不同的途径,又终于走向共同的方向。我们曾有过自己的历史,这些独特的历史,又终究只是人类共同历史中的不同章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跌宕起伏的万古江河

        本书从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进行观照,大致分为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初期发展,东亚的中国,亚洲的中国,最后是世界的中国。行文中不仅对于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娓娓道来,且时刻关注当时中国处在世界上的地位,进行横向的比较,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定位。如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流域古代文化之比较,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之比较,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国之比较,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时期的西班牙之比较…… 等,通过比较研究,道出了哪些是历史的共相,哪些是自己的殊相。老子说,知人为之智,自知为之明。所谓知己知彼,没有可作为参考的比较,即不易有真正的自知之明。由此,似亦可证作者许倬云先生在前言中所写到的:“本书目的,除学术兴趣外,也不辞冒天下之大不韪,拟对国民自大心态的偏差,尽规劝谏诤的努力。”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万古江河,属于全人类

          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中国文化经过了无数的起起伏伏,这一文化圈的中国人也体验了无数的悲欢离合。反顾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最可注意的是其兼容并蓄的胸怀;为此中国人遭逢外来异质文化时,常常能够吸收其精华,融入自己的文化体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巴颜喀拉山的雪水,在最近的未来必流入大洋。在彼此相通的海洋中,长江、黄河的水滴,将与别处的水滴混合。那时,中国的江水河水、印度河、恒河、尼罗河、波斯湾、红海、地中海、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刚果河…… 各处的水滴将在本来就分不开的大洋之中,难分彼此!万古的江河,不只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条分缕析,臻为化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蔚为大观的文化盛宴

                一纲自夏商周而至近代的百年蹒跚,许倬云大师将中国的文化发展条分缕析,梳理的异常通透。中华文化是涵化能力非常强的一种文化,绵延千年历经风雨而不倒,反而能不断的吸收和吸纳外来文化和种族。先有文化认同,再有国家统一,秦朝就是依靠这一理念在短时间内统一了六国,罗马也是一样。刘邦能够在秦朝后很快的建立汉朝,也是因为大家都是同一种文化。而帝国的分裂则来源于文化的异化,罗马帝国就是因为宗教文化的不同造成了国家的分裂,南北朝、五代十国都是因为北方民族对北方文化的渗透和胡化,但当这些民族进入的中华文化的核心区域,又会反过来被汉化,从而促使国家再次完成统一,元明清也是如此,文化的力量非常强大,所以我们现在才要抵御文化领域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同时还要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以江河流域的扩大比喻文化的进展,从中国文化发轫的地理空间开始谈起,论及史前时期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分合,然后再细述中国文化在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一步步扩大进入世界体系的历程。全书以中国文化面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帝国压力下的 “百年蹒跚” 为结束。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等。更重要的是,本书不但摆脱了中国文化本位主义,也着重于庶民观点及大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每每以全球文化的高视点,来诠释多元、复杂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其视野之开阔、思路之宽广,实为相关著作中所仅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盼望,今日科技文明、工业生产为手段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国族范围的民主政治,能纳入中国文化的以仁为己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文精神,以补救其失去 “上帝” 之后的困窘;能纳入印度文化众生平等的观念,以矫正人类的妄自尊大;能纳入伊斯兰文化对自然的尊重,以匡正人类浪费资源、毁坏环境的错误。这一重要的志业,有待全体人类的自觉与合作。吸取人类历史文化的教训,汇聚成万古的江河,属于全人类的江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万古江河,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中国人在灾难之后,必须重新振作。巴颜喀拉山的雪水,在最近的未来必流入大洋。在彼此相通的海洋中,长江、黄河的水滴,将与别处的水滴混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许倬云的历史著作

                        该书以江河流域的扩大比喻文化的发展,从中国文化发轫的地理空间开始,探讨了中国文化在不断冲突与融合中逐步扩大进入世界体系的历程。作者围绕国家体制与时代特色、思想、宗教与文化变迁、农业、手工业与经济网络、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互动等主题展开论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国文字的源头,早于殷商时代。河南舞阳贾湖、陕西临潼姜寨及大汶口文化等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龟甲和陶器上,都有刻画的符号。这些符号的意义不明,然而都不是装饰性的图案。大汶口的陶文,有些已是复合的符号,颇似中文部首的意味。大汶口陶文中有几个符号,例如日在山上形象,日形与山形,俱已抽象化,似乎是约定俗成的笔画。这一个符号,在相距数百里的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都有出现,而且形象一致。此一现象,也许意味着符号已有文字的功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到不知道如何评价

                            许老师这书写的太好了,真的不知道如何评价才合适。历史我们其实多多少少都知道,也都能串联起来,但是像他这么串联的,还真的是让人耳目一新,忍不住多读几遍。这本书我是已经听完了一遍,看了半遍,因为很多地方真的很值得细细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该书以江河流域的扩大比喻文化的发展,从中国文化发轫的地理空间开始谈起,论及史前时期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分和,然后再细述中国文化在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一步步扩大进入世界体系的历程。中国文化从点到面,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它能成长,必然代表着它有足够的生命力,但成长也意味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中国文化,未来在向内挖掘自身深刻的文化内涵之外,也要不断扩大文化的对外影响力,万古的江河,不只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万古江河,昼夜不止

                                每一个阶段,“中国” 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 “自己” 和 “别人” 融合为一个新的 “自己”。今日的世界已渐为一体,任何地区的居民都必须与其他社会或其他文化的成员有所交往。过分自大,难免自蔽,于己于人,均非健全正常的心态。万古江河,昼夜不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万古的江河,不只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我们都生活在汪洋大海中漂浮的大陆之上。在彼此相通的海洋中,长江、黄河的水滴,将与别处的水滴混合。那时,中国的江水河水、印度河、恒河、尼罗河、波斯湾、红海、地中海、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刚果河…… 各处的水滴将在本来就分不开的大洋之中,难分彼此!世界各地区之间,将难有区隔。明朝永乐年间,中国曾经自成局面,俨然东亚天下的中心,中国文化的发展,也俨然有自己的过程。其实,中国从来不能遗世而独立;中国的历史也始终是人类共同经验的一部分。在今天,如果中国人仍以为自己的历史经验是一个单独进行的过程,将不能准确地认识自己,也不能清楚地认识别人,必须要调整心态,从中外息息相关的角度,认识自己,也认识世界别处的人类。我们人类曾经同源,起源于非洲,经过漫长岁月的迁徙,扩散于各处后,又正在聚合为一个共同的社会体。各处人类曾走过不同的途径,又终于走向共同的方向。我们曾有过自己的历史,这些独特的历史,又终究只是人类共同历史中的不同章节。在各种文化相激相荡时,人类社会终于走向天下一家,其中各文化体系的精粹,将成为全体人类的共同文化资源。经过这一转捩点,长期屈居从属地位的文化体系,不仅只是保存于博物馆中,而是重获活力,能与近来数百年的 “主流” 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并且由此对话匡救彼此的缺失。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世界的江河,都流入同一片地球汪洋之中;人类的历史,也如同那些万古江河一般,汇入宇宙这片巨大的汪洋之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中国文化的扩张:由中原的中国,扩大为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亚洲的中国,以至世界的中国。2、中国文化的特点,不是以其优秀的文明去启发与同化四邻。中国文化真正值得引以为荣处,乃在于有容纳之量与消化之功。3、中国文化史上的地理,并不只是朝一个方向看,而是四面八方各个地区都自成格局,各有创新,也有交流。这一情形,造成中国文化发展的复杂面貌:既能始终呈现各个地区的地方性特色,同时又能在小异之上颇见大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11 江河终归大海

                                        这是我在得到电子书读完的第 111 本书。书名《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作者许倬云老先生以九十高龄书写中国文明与世界的交融。江河水发源处多为涓涓细流,蜿蜒出山汇聚成磅礴洪流,最终归入大海。中华文明亦然,从东亚这块土地一点点向外辐射,逐渐融入世界。许老在后记里点明了近代以来国人 “隔离冲突” 的心态。也说明了 “巴颜喀拉山的雪水…… 在…… 大洋之中,难分彼此!万古江河,不只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我是读完了《经纬华夏》之后,转回头再来读这本《万古江河》的。这两本书一个是说我华夏文明之独一无二,一个是说众多文明最后万流归海。恰好解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缘何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如同地球上的水体一样,本身就是一个难分彼此的状态。已经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之下汇聚一堂的现代人类社会,无法再回到从前彼此割裂的状态。逆全球化根本不会成功。吃过蜜糖的人,不会再去嚼草根观音土。那么,中华文明或者说华夏文明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汇入这个巨大的水体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唯一不能回避的就是必然会成为一个难分彼此的水体。长江黄河不会倒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全人类如此,一国如此,一人亦如此。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前进,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才能融入到巨大的文明中去,超越肉身苦弱的局限。努力实现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人在灾难之后,必须重新振作。巴颜喀拉山的雪水,在最近的未来必流入大洋。在彼此相通的海洋中,长江、黄河的水滴,将与别处的水滴混合。那时,中国的江水河水、印度河、恒河、尼罗河、波斯湾、红海、地中海、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刚果河…… 各处的水滴将在本来就分不开的大洋之中,难分彼此!万古的江河,不只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