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柯希莫绝不回归,但也从未远离。
《树上的男爵》是一部以儿童反抗家长,与社会疏远,为自由而斗争,寻找生活的意义为主题的优秀小说。卡尔维诺以他童话的、寓言的笔法,向我们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处于生存困境下的个体追求自我存在的空间和价值的历程。透过这些看似轻逸的故事,可能我们能做的,就是意识到现实的重力,拒绝坠落,努力如柯西莫一样,活在树上,热爱大地,飞向天空。小说极具神奇瑰丽的笔墨,融知识、想象、童话、科幻、智慧、传统为一体,为我们创造出一个崭新的 “树上世界”: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变幻多姿,令人心驰神往;一串串美妙的故事,波澜迭起,让人惊叹叫绝。而卡尔维诺以超现实虚构的主人公柯西莫在树上生活的一生,至今看来仍然令人震惊,在文学史上闪着宝石般的光芒。
6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923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追求自我的实现,不是非要和整个世界决裂。有这样一句墓志铭令人深思:“生活在树上 —— 始终热爱大地 —— 升入天空”。这句墓志铭的主人,是一个一生生活在树上,到死都没有下树的男爵。这也是这本《树上的男爵》所讲述的故事。这本小说写了主人公柯希莫 12 岁的时候由于反叛的天性,厌倦礼仪等繁文缛节,为了反抗残忍地食用蜗牛,柯希莫上了树,并且发誓永不下树,在树上生活了五十多年。在树上,他打猎、读书、恋爱、旅行,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不论是强盗还是平民百姓,他还使一个臭名昭著的大盗爱上了阅读。此外,他还帮助小城建立了防火系统,挫败了土耳其海盗,打退了狼群的袭击;他广泛阅读,印刷自己的出版物,成为当地共济会的创始人,在大革命期间组织了当地的革命,成为市政委员会的一员,连拿破仑视察意大利的时候都慕名来拜访他。柯西莫通过反抗和疏离,走出了一条树上的道路,通过对自我的个人主义的坚持,最终达到了通往非个人主义的完整。柯西莫始终未从树上下来,最后飞上天空,完成了自我的坚守;因为帮助人,柯西莫走向了人格的完整,因为与薇莪拉的爱情,柯西莫走向了自我的完整。他看似离开了家庭,甚至脱离了正常人的生活方式,但他并没有彻底地和这个世界分离,相反,他在树上了解到更多的事,他参与这个时代的运动、从技术进步到个人的精致生活,可以说比别人更加全面地参与了生活。想要寻求自我的人,要向固有的观念挑战,要彻底地摆脱别人的看法,克服所有的自我怀疑,去探索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但是寻求自我的实现总是面临一个危险的陷阱:自私。那些寻求自我的人总在自我和自私之间来回游荡、挣扎。当看到《月亮和六便士》里的主人公抛弃事业、家庭,跑去实现自我,我们或许都会觉得,抛弃六便士,去追求月亮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那么,追求自我一定要和这个世界彻底决裂吗?《树上的男爵》告诉我们:追求自我的实现,不是非要和整个世界决裂。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基于选择的可能人生12 岁的男孩柯西莫因为父母逼迫他吃下令人恶心的蜗牛而叛逆地逃到树上,并在树上度过了整个人生。这样魔幻的故事设定颇有些吸引人,很难想象一个看似冲动的决定如何塑造了一个人的一生?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对于人生有何意义?故事中的柯西莫给出了一个不同凡响的样本。 首先,男孩柯西莫的选择是主动的,虽然导致他上树的原因是父母的逼迫,但他冲动的行为后有着一个他为自己设定的坚定信念:他再也不下树了。一个人心甘情愿给自己立一条严格的规矩并坚持终身,这既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宣誓。但信念背后的动力却不是一开始就很清晰,也许是一个男孩的自尊,也许是树上世界的魔力,也许是可以主宰自己生活的美妙,甚至也许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理想。 其次,站在树上让柯西莫获得了一个更高更广阔的视角,他从此可以俯视他父母所在的那个世界。翁布罗萨茂密的树林给了柯西莫一个覆盖整个小镇的树上王国,而他是这个王国的国王。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的探索,给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迅速适应了树上的生活,很快可以自给自足,这给了他足够的底气。在树上他一样学会了阅读、打猎、社交,甚至比树下的同龄人拥有更多的技能更多的快乐,他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和技能都源于兴趣和好奇。同时,他因此成为小镇不可或缺的人物,来自各阶层的爱戴超过了他的男爵父亲。 第三,柯西莫虽然离群索居,但他并未远离社会。他见证并根据自己的道德判断,参与到当地的各种事件之中:偷摘果实的流浪汉与种植人之间的角逐;不同宗教派别之间的争斗;不同政治主张的贵族庄园之间的较量;小镇居民与海盗之间的战斗;小镇与宗主国之间的利益纷争以及国家与国家(法、奥)的战争。在这些事件中,柯西莫拥有的自由超越了所有的小镇居民。 设想一下,如果柯西莫在 12 岁时没有那么叛逆,他的人生最大可能是另一个模样:每天继续被父母逼迫吃下令人恶心的蜗牛,渐渐习惯了这种食品,如其他他们这个阶层的孩子一样接受父母安排的教育,继承爵位,结婚生子。本书里柯西莫显然向读者展示了源于个人选择的另一种可能生活。这让我又一次想到赵汀阳的《论可能生活》,原则上每个人都拥有多种可能生活,每一次选择都让可能性收敛,当你老去的时候,伴随身后的只剩下一条生活轨迹。就像柯西莫同一时间要么在树上要么在地上,他不太可能同时拥有两种人生。每一次选择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的那些可能选择。实际上树上的世界也极大地限制了柯西莫的空间,他的探索永远止于树木消失的地方,他被永远困在树上,柯西莫没有远方。当他从 12 岁就爱上的女人离开翁布罗萨后,他能做的只有等待她的回心转意。 故事最后,当柯西莫躺在树上奄奄一息的时候,一架飞机上垂下的钩子意外地将他带离栖居一生的树上世界,他最终回到大地,结束了不同寻常又心满意足的一生。也许他充分彰显自我的人生值得羡慕,但我们是否愿意像他那样生活,这是一个更加难以回答的问题。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32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场对“自由”的羡慕卡尔维诺是我一直非常仰慕的作家,想读他的书很久了。很遗憾这么久才终于翻开了他的作品,的确没有让我失望,轻描淡写却又面面俱到的文字完全没有英国小说那种长篇大论的啰嗦,他也总是会在一些不经意的角落里流露出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思考,关于人生、关于哲学、也关于爱情。《树上的男爵》更像是一篇对于人性自由的呼唤。“自由” 这个话题是我这两年一直在尝试摸索的一个话题,最得我心的应该是以赛亚伯林的 “积极自由” 和 “消极自由” 的说法。但是落实到行动中以后,我似乎又距离自己想要的那种自由非常遥远,无关于外界给我的束缚,而是我自己给我自己的束缚 —— 我挣脱不了关住自己的牢笼,也许我根本就无意挣脱。卡尔维诺笔下的男爵帮我实现了这个梦想,他自由地选择了自己的生活,为自己的选择固执地坚守着一切。他选择在树上生活,选择双脚离地地去追寻藏在树叶夹缝中的阳光,不管地上的人对他多么不能理解,他却总能开心地坚守着自己想要的一切。我当时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他既然在树上生活,就一定会被树枝覆盖的范围束缚。相比于地面上想去哪就去哪的人来说,他明明就是选择了自我捆绑。专页翻过去,卡尔维诺像是读懂了我的心事一般地告诉我:只要树枝连接的地方,男爵都能去;但是在地面上的人,能够去所有地面衔接的地方嘛?显然不能,男爵并不是把自己关进了牢笼,他是走向了更广阔的天空 —— 即使是从垂直空间来看,他也比地面上的人更加接近阳光。我羡慕男爵有自己的世界,但是我却不敢去尝试那样的自由 —— 那种陌生、但是又毫无安全感的自由。我只能羡慕,羡慕男爵,也羡慕卡尔维诺,羡慕他笔下画出来的那个世界。又有多少人能遵从自己内心去活呢?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伯林那样聪明和通透,大多数人都是愚者。或许,愚一点就是最大的快乐。就像动物园趴在笼子里的大狗熊,看着天上自由飞翔的小麻雀,一边大口啃着肉块和水果,一边轻轻地叹一句:“这个冬天它还熬得过去么?”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手握剑柄,直面孤独评价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有一种文字失语的感觉… 读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童话感,尤其是与强盗与薇莪菈有关的情节。后来一查卡尔维诺确实写 / 汇编过意大利童话🤣,而且父亲还是园艺学家(?),怪不得这本书的画面感会那么强。没打五分的原因不是因为卡尔维诺写得不精彩,仅仅是觉得抛开文章隐喻的深层内核不谈,叙述的故事比起马尔克斯的会少一种共鸣感和荒谬的反差感,而且相对来说人物关系比较简单一点。我觉得本书最精彩的片段是描述柯西莫接受和坦然面对孤独的情节,他愿意为了个人的自由拒绝所谓 “集体的温暖”。具体来说男爵这个角色揭示了大多数人的软弱:我们总是愿意为了零星的爱与关怀,而选择长期屈服于不对等,痛苦或是扭曲的亲情,爱情或是友情关系中。这个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立意。摘抄一下原句:“集体会使人更强大,能突出每个人的长处,使人得到替自己办事时极难以获得的那种快乐,会为看到那么多正直、勇敢而能干的人而喜悦,为了他们值得去争取美好的东西。而在为自己生活时,经常出现的是相反的情形,看到的是人们的另一副面孔,使你必须永远用手握住剑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也许一个人最佳的存在方式就是一种不那么舒适的、与人群保持一定距离的生活。这样的念头从青春期就偶尔会冒出来,哪知道早就有人用这样的高度写过了。男爵从爬上树之后,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活,那时候他才十二岁。我真羡慕他,既可以参与世俗生活,和智慧的头脑们通信,同时又可以和世俗保持距离。相比起来鲁滨逊把自己当做天生的主人,还是太傲慢了一点。喜欢看经典文学是最近几年的事了,上学的时候被称为文青,其实也就是看了点《小王子》、芥川龙之介、太宰治而已,并且也并没有从中撷取到有意义的东西。现在一方面开始有意识地多读经典,一方面也切实地感觉到其本身的魅力。就算是虚构的故事,大师也能处理得非常真实,并且具有自己的特色。不管故事多么离奇,也常常能在很多经典作品里发现一些细小但无比贴切的共同体验。托马斯・曼说:“个人的即是普世的。” 就是这个意思。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关进小黑屋憋一下我也能写,一时的快意并没什么了不起。能洞见幽微,从个体通向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后人的精神食粮,那才是高山仰止。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树上的男爵》一次倔强的反抗,让柯希莫决定永不下树。从此,他一生都生活在树上,却将生命更紧密地与大地相连。这是一个关于自由与自我的故事,用卡尔维诺的话说就是:“通过对个人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本书是 “祖先三部曲” 中最长的一部,三部曲中其他两部是《分成两半的子爵》和《不存在的骑士》。“祖先三部曲” 的三个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个阶段,关于人如何实现自我的经验:在《不存在的骑士》中争取生存,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人生,在《树上的男爵》中有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核心内容这是一本关于自我与自由的书。主人公为了反抗家庭体制,爬上了树,还给自己立了个 Flag:绝不下树。结果,他真的在树上生活了一辈子,度过了传奇的一生。上了树的主人公没有退化成猴子,反而活成了一个人真正应该有的样子。这不是一个关于远离尘嚣的故事,不是一个意大利版的桃花源、鲁滨逊和 “瓦尔登湖” 故事,而是对它们的超越。用卡尔维诺的话说,这本书讲的是通过对自我的个人主义的坚持,而达到了通往非个人主义的完整。这是什么意思呢?树上的道路究竟是一条怎样的路呢?带着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解读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首先是 “坚守自我”,因为对自我的坚守,主人公成了一个 “高贵的野蛮人”;然后是 “自我的完整”,如果不将自己与他人相连,个人仅通过自身无法达到完整;最后是 “独创者的路”,我们来聊聊卡尔维诺的艺术之路。一次倔强的反抗,让柯希莫决定永不下树。从此,他一生都生活在树上,却将生命更紧密地与大地相连。柯希莫上了树,却并没有像猴子一样生活,相反,他活出了一个人本应该有的样子:他同时是一个好的人,也是一个好公民。这是一个关于自由与自我的故事,用卡尔维诺的话说就是:“通过对个人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对柯希莫来说,“一个人只有远离人群,才能真正和他们在一起。” 同样,一个艺术家只有远离人群,才能去书写关于人类的故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今天把《奥本海默传》看完了,到最后有种抹不去的哀伤。其实奥本海默就是下树的男爵,现实生活里是无法成为树上的男爵的。因为需要周围所有人的支撑才行。男爵最后可以在树上离世,是大家都知道他的意志并给予了支持,帮助他完成了永不下树的这个夙愿。然而这就是只有在小说中才能成立的故事,我们想要成为树上的男爵,却无法一直在树上。我不想概述这本书讲了个什么故事,毕竟知乎上有的是优秀的回答。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情况逼迫想成为树上男爵的人下树。我的朋友几年前被她领导约谈,认为她除了工作都不好好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搬出了他儿子在国外名校念书作为优秀案例来教育她。她和我吐槽的时候,我就表达了嗤之以鼻。绝大部分人真的就是在跑步机上不得停歇,拼命奔跑只是为了留在原地。我在 B 站上看过广东城中村里的制衣小厂,这些小厂都是接了单才开工。在路上招工一天有五百元收入,但是得干十四至十六小时,可以说除了睡觉什么都干不了。这才是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所谓的享受优质教育本身就是只属于少部分人的。现代社会想要糊口,就是出卖劳动力,只要是打工的都是靠时间来换金钱,能做的只是提升时价,卷不了时价只能卷时间了。所以别说做树上的男爵了,连上树的时间都没有。听朋友说,她领导的儿子国外学校毕业后,靠他母亲的关系去了一家公司,非常稳定的上下班拿工资。她领导是希望儿子可以继承他的衣钵,把公司交给他,可惜事与愿违。这之后也就不再用儿子作为案例来教育我朋友了。人生太长了,不要因为某个节点过的不错就得意洋洋。树上的男爵老了病了,是他的家人还有医生牧师上树帮他解决了问题,才让他不需要下树。我很喜欢网络上的那句话,都是负重前行,你觉得轻松不过是有人替你做了而已。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