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3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性悖论》.…我们最终要自我驯化成什么样子?

    倭黑猩猩爸爸坐在 30 多米高的树枝上,握住倭黑猩猩儿子的手,在空中来回摇摆它,两个猩玩的很开心,其乐融融。通常家养动物才如此温顺,比如狗比狼要温顺,体形也小,脸要短,䧳雄差异趋小,大脑也有严重缩小的倾向。这些变化统称为 “驯化综合征”。奇怪的是,野生的倭黑猩猩也出现了"驯化综合征",是谁驯化了倭黑猩猩,使它们象家养动物一样变得温顺?倭黑猩猩以果根蛋虫为食,雄性的体力不构成优势,雌性不必为了食物和保护幼孩去依附雄性,它们在群体中组建起了一个雌性联盟,每当有雄性试图欺凌雌性,它们会立刻团结起来,用数量上的优势压制雄性。久而久之,雌性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它们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性情温顺、攻击性较弱的雄性作为配偶,由此一代又一代,倭黑猩猩自我驯化成为越来越温顺的物种。亚里士多德说,人一定被驯化过。布鲁门巴哈说,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家畜。达尔文提出死刑假说,他认为死刑会使得暴力分子的基因被稳定地淘汰掉。自我驯化之路,也是以暴制暴之路,于是我们虚构出一个主人来行使集体暴力消灭掉暴力的个体。随着技术的进步集体暴力越来越强大,人类的个体也越来越温顺。如今已是人工智能时代,脑子也和肌肉一样变得越来越不重要,集体暴力也已强大到可以为所欲为,人类最终又会把自己驯化成什么样子呢……(石木翻书每天翻本书)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有时认为,合作总是为了有价值的目标。但是,与道德一样,合作可好可坏。人类的重要追求不应该是促进合作。这个目标相对简单,而且坚定地建立在人类的自我驯化和道德感之上。更具挑战的是降低人类有组织地实施暴力的能力。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过程,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一,我们必须得明白进化史只是对过去的描述,而不是对未来的预测。今天的社会系统和几百万年前的社会系统已经有了很大不同,以暴制暴并不是一个模板,它可以不断地被革新,让位于更高效也更文明的社会治理手段;第二,尽管未来是变化、开放、难以预测的,但进化让我们了解到自身存在的局限。我们最好承认这些局限。我们得承认人类是善恶共存的物种,承认人类会对暴力与权力感兴趣,承认降低人类有组织的实施暴力的能力,会是我们持续的挑战,唯有如此,我们才会积极地行动,去构建一个更好的未来。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性善性恶都是人类演化自我驯化的产物

          ​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中国的智者先贤有争论,西方的先贤智者也是各执一词。中国的典型代表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而西方主张人性本善的以卢梭为代表,主张人类天生邪恶的以霍布斯为代表,支持他们的拥趸分别被称为卢梭主义者和霍布斯主义者。​​ 这本《人性悖论》就是从人类演化史的角度来解析为什么人类会呈现出这截然相反的一体两面性的,即人性悖论产生的原因。但因为人类的演化留存下来的考古(化石)资料很少,因此,很多研究只能从其它物种身上借鉴推理。书中引用了诸多各领域科学家研究成果,借鉴参考的物种主要有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红疣猴、狼、鼬鼠、银狐等,科学家们还大量研究了 20 世纪前后人类社会仍然存在的狩猎采集部落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 因此,在阅读本书时,时常需要在人类和其他物种之间切换,这无形中造成了一定的阅读困难,再加上在介绍一些研究的过程与结果时使用了比较专业的术语,所以对于我来说,读起来更加磕磕绊绊。不过作者反复提到的两种反应模式,我倒是记得比较清楚。一个叫做 “主动性攻击倾向”,一个叫做 “反应性攻击倾向”。​​ 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反应性攻击倾向” 降低了,也就是说人变得越来越温和可亲近了。但人类的 “主动性攻击倾向” 却没有呈现出与之相同的趋势,尤其是在群体之间相处时。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个体之间造成伤亡的数字越来越低,但群体之间尤其是国家之间爆发战争造成的伤亡人数高居不下的原因。作者强调,人类当前的和平来之不易,但要时刻提防核战争的爆发。如果一旦爆发核战争那将是毁灭性的。​​ 为什么人类的 “反应性攻击倾向” 越来越弱呢?这是人类自我驯化的结果,在从南方古猿到直立人再到智人这漫长的演化进程中,语言的产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语言可以让弱者联合起来推翻 “暴君政治”(即远古时期杀死或赶走群体中原来的首领)。同时语言也有助于群体间形成道德共识,对于那些违反道德的人实行处罚(有可能直接杀死)。这样经过数万代的繁衍,原本那些反应性攻击倾向高的人类祖先的基因没有被遗传下来,相反,反应性攻击倾向低的人类先祖越容易存活下来。​​ 这一倾向选择只在人类面对同一群体时表现明显。群体之间则实行的是另一套规则,简单说,杀死对方群体反而能是本方获益。但是否发动攻击不是随意决定的,需要研判本方是否处于绝对优势,若相差无几,则相安无事,若本方优势明显,则极有可能发动突然袭击,以牺牲最小的代价换取本方群体最大的利益。因此,“主动性攻击倾向高” 被人类在演化的进程中保存了下来。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人类会有 “牺牲自我成全大家” 的美德。​​ 这样的结论看似平平常常,其实耗费了众多科学家精力和心血,证实假想的过程充满了艰辛。更重要的是我可能概括的过于浅显了,没能表达出科学家们得来结果的来之不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被《鲸鱼海豚有文化》引来的

            在巴西南部的拉古纳附近,当地渔民与宽吻海豚合作捕鱼,已经持续了很多个世代。这个合作先是由渔民把渔网带到水中,然后渔民拍打水面向海豚示意,让海豚知道自己位置。海豚确定之后,会拱起背准备下潜,这个时候渔民把网撒出去,海豚则开始将附近的鱼类驱赶进渔网。像这样的合作是怎么达成的呢?对人类来说,回报是显而易见的,他们能因此捕到更多的鱼,但对于海豚从中究竟获得了什么就很难说了。更难回答的是,这种合作最初是怎么发生的,是渔民训练了海豚吗,还是无意之中训练的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感

              生活总是平淡如水,只有自我重视,才会发现美好,生活总是日新月异,只有自我接纳,才会抚平思绪,生活总是饱经风霜,只有自我生长,才会解决挑战,生活总是是非无常,只有自我反省,才会看清真相。面对生活中烦恼,我们需要怎么调整自己?1⃣️学会自我接纳,与自己和解,做到自控,自知,自洽对于外界的不认同不是身份的差异,而是内心深处的接纳。当我们处于关系的牢笼时,我们往往陷入的是一个二元对立的陷阱,即别人的不幸是你造成,而自身的苦难则是外界给予的。人们对于自身理解的不透彻是造成不幸福的根本原因。理解的不透彻会让我们造成思维的误区,将自身的负面情绪不断放大。决定自身烦恼和不幸的是人际关系与社会认同。要想改变外界对你的认同,唯有从自己出发,学会自我接纳,冷静的反思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2⃣️不一味的寻求彻头彻尾的变化,而是尊重事实改变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我们的目标往往过于庞大与确定,比如我们想要实现减肥,每天给自己定下运动 1 小时的目标,当一周过去后,体重没有下来,就会让自己心灰意冷和充满抱怨。改变是一个反人性的过程,它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着自己与过去的惯性及惰性进行抗争。如果我们的目标过于庞大与确定时,短期没有成果都会让自己的信心备受打击,甚至让原本的目标变形,演化为为了改变而改变,让自己身心俱疲。想要改变持续的进行下去,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中立的态度:先承认自己的问题,从问题中抽丝剥茧,寻求最小化的干预,做到既不对抗现有的习惯,也能进行反思与觉察,从 5% 的行动开始,先迈出那缓慢的第一步。3⃣️与自己谈谈心,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成长的体验在于自我观察和自我觉知。向内观察自我,向外觉知变化,在虚与实、变与不变中坚守自己的本心,走自己的路,远离控制,拒绝活在他人的期待里。我们要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试着与他们谈谈心,以此来撕下伪装的面具,看清自己的真面目,如果我们不能直面现实中的 “坏”,那我们也不可能实现梦想中的 “好”。梦想就是让我们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试着与谈谈心,可以让我们重新理解自己与外界的关系,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需要,从而让自己慢慢走出困境。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我的阅读体验不是很好

                没有严密的逻辑推理,没有扎实的研究证据。写作方式有点东拉西扯,一会儿写动物,一会儿些人。一会儿写研究,一会儿写心理。总之就是,啥也想说一点,啥也没说明白。跳着读也读不下去,没有一个章节能让我感觉如获至宝。可能是我的原因,欣赏不了作者的写作方式。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无论死刑曾经做出过何等贡献,都与在今天使用死刑的合理性问题无关。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监狱提供了我们祖先所没有的其他的社会控制形式。作者认为,司法处决是过时的刑罚,不应再在这个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人们普遍认为死刑是无效的,因为它不会降低犯罪发生的概率。对社会来说,它比监禁更昂贵。在一些国家,如美国,死刑非常不公正,因为其针对的是穷人和弱势群体,而且它还会出错,经常使无辜的人被处死。以上,并不符合我国国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悖论

                    卢梭派认为,人类是受社会腐蚀但天性和平的物种,而霍布斯主义者则认为人类是被社会文明化的天性暴力的物种。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说人类既 “天性和平”,又 “天性暴力”,我认为这是矛盾的。这种组合所造成的不匹配,就展示了本书的核心悖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我们为什么是今天这样的我们的一本非常有益的书,也许也能告诉一部分人可见的未来我们应该是怎样的我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越是了解人类反应性和主动性攻击的生物学基础,就越有机会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前额皮质中调节反应性攻击的神经回路会因为血清素这种神经递质的大量流动而增强。因此,大脑血清素浓度低的人更容易使用冲动型暴力。因此,有反应性攻击病史的精神病患者可以通过服用 SSRIs 类药物(抗抑郁药),也就是增加血清素浓度的药物来得到帮助。相比之下,我们目前还没有发现能够成功影响人类主动性攻击行为的精神类药物。血清素的调节作用不仅取决于它的浓度,还取决于相关种类的血清素受体的密度。冲动的人(因此容易实施反应性攻击)大脑中与冲动控制相关的前额皮质部分的受体(5-HT1A 受体)密度往往非常高。性类固醇(如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也能调节血清素系统。大脑血清素低的男性若产生高比例的睾丸雄激素和应激激素皮质醇,则更有可能具有攻击性。女性的 5-HT1A 受体分布变化与月经周期各阶段循环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女性若患有严重的经前综合征可能会更加易怒,更加具有攻击性,SSRIs 类药物也可以为此提供帮助。同样,这些影响血清素水平的药物干预可以减少反应性攻击倾向,但不能减少主动性攻击倾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111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