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1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解读中国经济》

    本书是以林毅夫教授在北大的的课程为基础 2008 年出版《中国经济专题》,2012 年修订再版为《解读中国经济》。全书总结回顾百多年来中国现代化探索路上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用经济学进行解释,讲的专业,不啰嗦,全书几大重点:李约瑟之谜的解析,中国在 18 世纪之前无论是钢产量还是活跃的市场经济和繁华城市商业氛围都不输于西方,但为何没有出现工业革命,作者批判了文化决定论和专利保护说和 “高水平均衡假说”,作者分析,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本身也是一场方法论的革命,中国科举占用了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时间和精力,科学必须的数学被科举考试废除,明代的读书人认为读《天工开物》是浪费时间,工业化需要的以数学和可控制实验这种后天能力的学习缺失,让中国人依然停留在农业时代,等到废除科举和教育改革,白话文教育(日本也同样的文字改革),东亚才进入工业化阶段。2. 作者从经济学角度详细分析了中国解放后的重工业赶超战略的原因和不足,集体合作化等必然性,分析了赶超战略在落后国家印度,印尼,菲律宾,中国兴起的必然性,但没有指出为何只有中国成功。(温铁军认为需要土地革命)3. 作者用大量篇幅讲述了后发国家政府正确利用比较优势,后进国家有 “后发优势”,这也是作者和另一位著名经济学者杨小凯的著名争论。4. 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和苏东改革和中国改革 40 年的经验的反思总结,社会科学理论是否适用于某个国家取决于其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否和该国重要的社会经济条件一致,中国知识分子必须摆脱一味去 “西天取经” 的思维定式,在政治,经济,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深入了解中国历史,积极研究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过去百年来现代化探索成功和失败经验教训,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国经济的现在和未来。全书细读,现代分工已经非常细化精深,经济改革和经济调控是很专业的事,世界现在进入国家竞争阶段,有些国家决策短期不符合经济学最优解,但是不得不为之,作者写这本书是解释中国经济做对了什么,当前更是要理解中国经济的不得不做什么。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发展自己特色的经济学

      林老师的经济观点一直都很契合中国发展的实际,紧贴历史事实和内在的发展逻辑。这大概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吧,能够结合自身实际,自身要素禀赋结构去制定发展策略。温铁军说我们的话语体系要 “去殖民化”,在人文社科领域确实非常需要自己的话语体系,独立自主的发展策略,取长补短,借鉴发达国家好的经验做法,摒弃不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反思自身不足,也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以史为鉴,才能行稳致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林毅夫教授的经济学理论确实非常好,逻辑严谨,通熟易懂,对经济发展的本质看得非常透测,让我受益匪浅。经济学是一门很贴近生活的学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原理,我们就不会上经济学的当,让经济学的智慧指导我们的人生决策,聪明的过好这一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知识和思维的双重洗礼

          本书源于北大课程讲义,行文就是讲课逻辑,抛出问题引人思考,语言平实逻辑清晰。其中感触最深的是:完美诠释了什么是科学思维 ——— 不迷信权威,实事求是,除了鲜明而发人深省的个人思考,还展示了思考过程,读后是知识和思维的双重洗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近来,看了不少经济学的书,这是一本称得上通俗易懂的书,详细的分析了中国经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尤其是近期读过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邓小平传之后,邓小平理论开创了很好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先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每一种理论背后同样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规划城市的角度,也应该了解经济学的知识,才能了解城市的需求,才能用规划更好的服务城市发展!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