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5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我们彼此为什么越来越不信任了:机制变了。(⭐⭐⭐)

    🟠🟠四菜一汤的好书:评分,三星。🟡🟡现代人彼此越来越不信任了,这本书是个很好的启发点。我很喜欢这本书,就是一开始的序言很长,但很到位,需要耐心。四菜一汤:🟥🟥路风先生的五篇报告,涉及汽车、柴油发动机、飞机、通信和数字视频播放设备(VCD DVD 播放机)五个工业领域。全书围绕着一个中心议题,就是自主创新。路风先生的杰出贡献在于,他解释了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和新的国际环境中,即在贸易与生产的全球化中,以及在 WTO 设置的全球贸易和技术转移的规则框架之下,中国为什么一定要自主创新和如何自主创新。有关自主创新,路风先生的第一个贡献,是在反复的对比论证中强调自主创新必须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和核心内容。路风先生的第二个贡献,是非常翔实地探讨了如何进行自主创新的问题。路风先生的第三个贡献,是对时下普遍存在的消极被动地依赖外国技术这一病态现状的分析诊断。🟢🟢评分,三星。并不是说不好,我的评分标准如下:评级:三星:影响我的思想(思想有启发);启发、完善或改变你认知自己、他人、世界的思想脉络。四星:塑造我的行为(行为有触动);行为不仅仅是你的行为习惯的触动与改变;可以是你的写作手法,风格;可以是你的说话方式与格调。五星:改变我的命运(习惯有养成);对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启发认知的形成;不仅仅是改变你的身体行为,也在改变你的思想格局。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

      本书是笔者长期关注有关中国发展重大问题的产物,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份政策性研究报告和一篇学术文章。这些报告和文章是在过去三四年里分别完成的,它们共同展示了一个叫作 “自主创新” 的主题。自主创新对于中国的发展来说,不仅是一个实践中的政策主题,而且是一个理论主题,可能还将会是一个历史主题。本书包括的研究完成于中国发展战略发生重大转折的阶段,虽然它们分别从特定工业的特定经验出发,但它们所探讨的理论问题、政策问题和实践问题在凸显自主创新重要意义的主题上却是始终一贯的。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书的内容,我将在此绪言中对这些研究的背景、它们所涉及的理论及其所共同探讨的理论主题作一个简要的介绍。格式引文:路风著.【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22.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DlPooNmIoAarulEg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正处在 1978 年以来最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说得远一点,中国或许处在这样一个历史关头:它关系到中国能不能从过去一百多年的技术 “洋务运动” 的怪圈中走出来,真正走上现代化和民族自强之路。路风先生的工作,在这历史转折的关头为我们的反思和战略选择做出了极其宝贵的贡献。他贡献了活生生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智慧。他的工作具有几个特点:他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因此有着锐利的眼光;他不辞辛苦走到现场,实地进行了极为系统深入的第一手观察调查;他对观察到的现象做了细致入微的透彻的分析。我在读路风先生的文稿时,每每感叹:中国实在需要更多的路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自主创新才能让中国制造业更好发展

          这是一本让人冷静思考的书。对于创新,我们曾经抱有幻想,天真的以为可以拿市场换技术,殊不知这只是一厢情愿。经历了惨痛的教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我们终于清醒的认识到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自主创新首先是一个组织能力问题。只有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从战略下下定决心、鼓足勇气要做自主创新时,才能将创新落地生根发芽。自主创新是学习隐形知识、技术的过程,在时间的累积下,自主创新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国

            力量的内外,矛盾的推动,科技的拉力。某事我们选择和成就的突破口,中国在发展,横在我们中间的就是我们快速发展的突破口。我们要顺应时代,更要顺应科技,顺应人性,顺应制度,让一切皆有法度,让一切顺其自然的成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打铁还需自己硬,拿来主义行不通,有了自主研发的能力才是硬道理,才会有更广的未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观察咱们中国的科技创新,除了看最新的进展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角度。就是看这件事的原点,所谓科技创新,重要的是自主。而自主创新,不是别人发明先进技术后,我们用劳动力优势进行批量复制和制造,而是自己主动发明技术、创新技术,主导自己的创新历程。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罗振宇老师的推荐,果然不错,观点非常高能,建议当做升级认知维度的书籍观看。中国是一个无法说明白的话题,但是身为一个中国人,必须要说清楚,这就像是一个悖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这也是我们的不得已,我们必须为自己的来处和去向找一个理由,否则就无法心安理得的活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自主创新,如何走出一条新路?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448 本 #《走向自主创新》📕“自主创新” 含义的第一步是明确创新的重要性。正如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源泉的研究所证明的,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近年来产生影响的 “新经济增长理论”,都把创新所导致的技术进步和知识增长看作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中,总是会从落后国家中出现追赶国家,甚至出现落后者超越领先者的情况。事实证明,追赶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有可能进行创新,而且必须进行创新,才能够实现赶超。📕自主创新是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坚持技术学习主导权,并把发展技术能力作为竞争力或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源泉的行为倾向、战略原则和政策方针。因此,中国走向自主创新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和政策转折,其实质就是要使科学技术进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同时把本土技术能力的发展看作提高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第一个主题是,由于技术能力是组织内生的,所以技术引进永远不能代替自主创新。第二个主题是,自主创新与学习外国技术知识是互补关系,不是对立关系;而且在学习外国技术知识方面,自主开发模式比技术依赖模式更有效。第三个主题是,中国市场是一种宝贵的战略性资源,为自主创新提供了无限的机会。第四个主题是,通过自主创新发展出来的技术能力是企业、工业和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源泉。第五个主题是,由于 “抱负水平” 决定了技术学习的强度,所以走向自主创新需要远见、勇气和坚定的政治意志。📕自主开发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在产品开发层次进行技术学习的唯一途径。毫无疑问,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从获得先进国家的技术开始。但是,技术的获得并不仅仅取决于是否存在外国技术的来源,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落后国家能否发展出必要的技术能力。📕产品开发过程以产品概念为起点。但产品概念不仅仅是技术的,还必须考虑市场需求的特点。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自主创新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这门书透露着一种匠人的气质,不管何时何地,认准了自主创新这一条路,死磕到底。很佩服这样的学者,以这种姿势穿越周期,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书里面列举了大量的自主创新,走得更长远的企业案例,给了我们很多好的素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自主创新是大势所趋

                        本书讲述的中国汽车工业、大飞机工业等案例,虽然与现在有些时间距离,但对这些行业发展进程中的机遇与困难的分析,把自主开发、自主创新的重大作用作了比较详细的阐明,道理很清晰,技术与技术能力是两回事,技术能力不能靠单纯的引进来获得,而是需要在自主开发的过程中以市场实际需求为指引,从组织内部去赋予产业生命力,在这过程中决策者的眼界以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博弈非常关键,每一颗螺丝钉的不同都可能造就最后结局的大不同,但中国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在那个当下的决策考虑的因素可能也不是我们现在反推理由就能完全说清楚的,也没有必要过多指责,但,作者的中心思想,坚定走自主创新这条路是大势所趋,毕竟我们从 2021 年往回看,也正是验证了作者所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走向自主创新阅读体会

                          本书作者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路风教授,是自主创新领域的资深专家。本书共两册,分别为《寻找中国力量的源泉》《新火》,是他近 20 年来研究中国自主创新问题系列文章按时间顺序汇编的合集。作者着重探讨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决心从哪里来,即为什么走自主创新道路的问题;二是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底气从哪里来,即何以能走自主创新道路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走自主创新道路。总的来看,作者认为,引进式、依赖式的创新道路走不通、没前途,要创新必须自主,没有自主就没有创新。具体来看,陆教授从三个方面作了回答。一是技术没那么好引入。时代已发生巨变,比较优势论不再盛行,全球化进程遭遇重挫,技术壁垒在国与国之间高筑,技术的流通性和共享度急剧下降,技术不再容易买到引入。二是技术即便引进了也未必学得会。技术除了显性知识还有大量缄默知识,越是高精尖的技术缄默知识占比越高,技术创新不是简单加法,不是按照原理图组装零部件那么简单,拿来主义那套难以奏效落地,用市场换技术的路子越往后越难走。三是能引进部分技术却没法引进所有技术。科技创新是一张网,只有网中所有技术协同起来才能把科技创新之路走通走稳走好,但凡其中某项技术被限制、进不来,科技创新大厦便有轰然倒塌的风险。而关键技术卡脖子,正是当下技术发展的常态。第二个问题,中国何以能走自主创新道路。陆教授的回答是战略决心和市场优势。中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大国、贸易大国,只要坚定决心把自主创新的旗子高高举起来,就能有效有力把众多各种资源吸引过来、凝聚起来,推动自主创新这个具有超高难度的超大目标实现,在这方面,中国历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的是成功案例。中国市场优势主要体现在规模巨大、需求庞大、禀赋强大。规模巨大,给自主创新以成长空间。需求庞大,给自主创新以内生动力。禀赋强大,主要说的是中国具有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最高效的制造能力,能给自主创新以强大支撑。现实是最有力的老师、最有效的教育。这些年,美国公然遏制、肆意打压、悍然破坏,国人在卡脖子的憋屈和疼痛中幡然醒悟,树牢科技自立自强意识、开辟科技自主创新道路已成当下普遍共识和一致选择。没有美国的 “助攻”,恐怕也不会当下中国的决绝。方向是明确了,道路是清晰了,如何实现科技自主创新,是中国必须面对、坚决破解的大问题,也是作者书中未及细谈深论的大项目。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为什么要自主创新?因为技术不仅是物化的,更是一整套物质,文化,组织的合集。单纯的引进技术,只能实现从技术到技术,而不能实现从创新想法到技术的跨越。使得所谓技术创新只能跟随已有,而不能创造未知。创新不仅仅是创造技术,更是创造生态,创造自己控制的产业生态。一个国家想要崛起,没有自己的产业创新生态,只能永远被限制在低水平状态,不可能实现大跨越发展。哪怕是如中国这样的超大市场,没有控制在自己手里的创新生态,也只能沦为外国技术的试验场,生产厂。技术不会白白转移,创新不可能靠人给予。没有产业创新生态,所谓自主创新就是无稽之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警钟呀!

                              也许以后的年轻人很难相信,中国曾经在长达 30 多年的时间里,有那么多的人相信技术进步可以通过 “拿来主义” 实现,而用不着自主开发。当然,这种思维的流行不仅与学界的 “胆怯” 有关,也与跨国公司的 “大众教育” 有关。大约在 2005—2006 年的某一天,作者应邀参加了一个论坛。在论坛的嘉宾讨论环节,主持人向当时微软(中国)的负责人提出一个问题:“中国什么时候能有像微软那样的企业?” 那位负责人煞有介事地纠正主持人说:“中国已经有啦,因为微软就是中国企业。” 也因为此,中国没有了自己的芯片产业。被卡脖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18 年,中国国家创新指数全球排名从 2017 年的第 22 名跃升至第 17 名,成为有史以来首个跻身全球创新综合排名前 20 的发展中国家,标志着中国正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朝着 “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和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的中长期目标稳步前进。与 2017 年相比,2018 年中国国家发展的战略趋势正在从创新驱动走向创新引领,其中自主创新是核心引领动力。看好中国经济!加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走向创新之路 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心情澎湃。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从开发入手,进行产品管理和企业管理。任何产品是设计师对社会认为的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完成产品是技术的组织,不是技术叠加。也是对技术路径选择和技术攻关过程。对技术第一性原理的掌握,才能掌握产品的主动权。进而定义市场方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走向自主创新

                                    本书观点鲜明:在开放市场条件下,要发展就要有竞争力,要有竞争力就要有能力,而获得能力的唯一途径是自主的学习、创新和管理变革。只有通过自主研发,才能真正掌握技术,实现创新。靠技术引进实现自主创新是不可能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匠心之作

                                      从喷油嘴,大飞机,通信,DVD 几个案例深入讲明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自主创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明确目标,知行合一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