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单身女性的时代》…拯救了女性,却伤害了女人…
每年春天,欧椋鸟大批成群飞到北方山地。雄鸟在树洞岩缝筑巢,雌鸟看上哪个鸟巢,便会飞入巢窠共享天伦、孕育后代。欧椋鸟雄性之间很少直接打斗,他们比的是谁的"房子"更安全舒服,谁的歌声更响亮优美。更会筑巢更会照顾妻儿的雄鸟更有机会将基因遗传下去。欧椋鸟的雌雄关系是和谐的,但很难说是平等的…… 女权运动争取的是社会女性的权利,而不是生物女人的权利。女人的权利就是生物种内竞争中的性选择权。女权运动就好比要求雌鸟自已去筑巢以维护不受雄鸟控制的自由,有了独立巢窠的雌鸟就可以选择单身不育,以实现自身的所谓"鸟生意义"。然而这除了同时惩罚了两性基因,却对男人几乎毫无伤害。毕竟男人筑好了巢窠,娶多少房"硅胶娃娃"都比娶一个女人来得轻松快活,反正"断子绝孙"又不只是男人的事……(石木翻书每天翻本书)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323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单身女性时代,你怕吗?一篇论文的流出让性别和生育的议题再一次被讨论。我认为动辄搬出 “人类”“国家”“经济”“技术” 这些大词的讨论总是流于油腻,而我们切切实实地缺乏一种女性视角,就连很多女性,也无法从女性视角来审视问题 —— 或言:媳妇熬成婆。这本书里的观点比较激进,它不太能取悦父权制的拥趸。我们大可以说书里面的内容太美国了,而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国情 ——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我想两地的区别或许真的没有那么大,而中国的社会思想和社会现实更有向美国靠拢的趋向。不相信的话,不妨读一读这本书,看看里面提到的问题是不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我且举一例 ——“离婚冷静期” 似乎就并非我们首创。“女权” 在现今被贴上了各种标签,而在美国的历史上,女权主义也从未发展得一帆风顺,我们或许不能从他们的经验中借鉴多少有价值的东西,但是,仅仅是倾听这样来自远方女性的声音,也足够鼓舞我们自己在这条道路上持续奋斗、持续发声下去。性别问题不是简单的权利结构问题,亦不是男性对女性是否尊重的问题。性别问题和生育问题的背后牵扯到的是根本的社会观念 —— 关于父权,关于我们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一个简单的悖论是:经济发展和人口的集聚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我们之所以认为人口是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害怕人口的集聚效应减弱之后影响到经济发展。可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女性的独立,女性更多参与工作(这是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多的家庭需求由社会提供而导致女性可以越来越少地被困于家庭,继而,导致女性生育的意愿下降,生育的数量减少,也就是导致了人口问题。这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问题,很难依靠进一步地刺激发展来解决。相反,只有 “放弃发展”,才能迎来人口的复苏。这里的 “放弃发展” 有不同的可能。它既可以指退回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即传统的父权社会),也可以指限制女性参与工作,把她们留在家庭,放弃这一部分的发展(即加强父权制)。但是它可以指寻找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经济发展和性别关系,尊重女性的自由,让生育真正变成一件自愿自发的事情,并且让两性共同承担平衡的抚养责任。而这一切的一切想要成为可能,却不得不回到 “权利” 和 “尊重” 这两个词上,如果权利的安排和观念的水位不能到达这一步,新的秩序自然无从谈起。关于在国内的语境下讨论女权,我已经不知道是 “政治正确” 还是 “政治不正确” 了,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让性别的问题真正展开充分的讨论。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这是一个选择权太多案例,而观点已经被很多文章反复解析过。我们这些年,一直在讨论的现象,为什么单身女性越来越多?我们结婚越来越迟。择偶结婚就是双向选择。对于单身男女来说,单身的时候,选择权大家都有,很平等。我们自由地选择生活、工作、朋友、交际圈。结婚之后呢,很明显,婚后生活会大大压缩女性的选择。怀孕、哺乳完全由女性承担,而陪伴、养育孩子大部分仍然是母亲在付出。女性在家庭中的选择,很多时候是被动的。是不得不去做。反观男性,结婚之后,工作、出差、社交活动、运动健身,没有一样是被动的。他可以选择把时间花在工作上,也可以选择把时间用来陪伴家人孩子。女性选择晚婚、不婚实在是太容易理解了。如果婚姻没有提供其他的选择权,来抵消养育孩子的成本,从人性自私的角度来看,女性权衡利弊,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人生,就是自然而然的决定。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3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单身女性时代,冉冉升起的自由意志历史学家玛丽・贝思・诺顿(Mary Beth Norton)说,“革命中的平权为女性提供了最初的词汇。”
而它的最初起始,是女性们开始下意识拒绝那些会给她们带来束缚的婚姻 —— 选择单身。
《单身女性时代》这本书阐述了其背后一系列的文化现象和历史原因。
首先,婚姻本身是一种约束性制度。
美国历史学会 2010 年的调查中发现,社会上的已婚男士普遍比未婚男士的事业成功率要高;而反之,未婚女士比已婚女士的事业成功率要高出许多。因此,于男性而言,婚姻很大程度上是事业的助力;对女性来说,婚姻却成了事业上的阻碍。
19 世纪初,“贤妻良母风尚” 曾在美国被大力提倡。女性教育与宣传营销的内容集中在 “家庭工作” 中,如倒茶倒咖啡、缝缝补补、子女教育等。
迪士尼动画片《白雪公主》就诞生于 19 世纪三十年代,动画中的白雪公主为小矮人打扫、做饭、歌唱等行为,象征着那个年代中社会对于女性的最高程度认同。
二战前后,欧美国家绝大部分受到高等教育、拥有博士学位的女性都成了独身女性。这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究竟是学位和工作让女性不再符合男性心中理想妻子形象,还是教育拓展她们思维及提升了她们的爱情标准?
“单身” 逐渐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它代表了人们对独立生活的迷恋。
不符合主流的价值取向必然遭到多方面的抨击。就好比如今,事业女性所承受的 “孤独感” 会被媒体和舆论不断放大,忽略客观大数据,以最极端的案例作为普遍性样本,加以讨论、质疑,从而掀起人们对于单身状态下的恐慌。
其中最常见的说法,是 “单身女性要独自面对死亡的恐惧”。
实际上,即便有婚姻和子女,大部分女性的人生结局不会因此而改变。
2009 年美国数据显示,由于女性们整体比男性更长寿,且倾向于找比自己年龄大的男性结婚,丈夫往往比妻子早 5-10 年去世。因此,有超过 55% 的 70 岁以上的美国女性都在独居,并且要独立面对自己的死亡。
诺顿提到,孤独是一个普遍现象,而非事业女性或单身女性独有的感受。孤独感与一个人是否有伴侣并无直接关系。
尽管未婚女性与已婚女性的孤独感在事实上并没有明显差距,但在人们的主观认知中,两者却似乎有着天壤之别。由于 “婚姻” 被赋予了美好的象征性,人们从不去提前想象自己会拥有一段糟糕的婚姻,却会热衷于想象独身的悲哀与荒凉。
单身女性生活确实也是艰辛的,它切断了女性的一个最大的潜在机会:通过婚姻获得经济利益和社会认可。由于有社会认知上的瓶颈与阻碍,独立生活的女性往往付出更多的努力艰辛,面对更多的舆论压力。
社会心理学家贝拉・迪波洛(Bella DePaulo)创造了 “单身歧视” 一词,用以描述人们对单身群体的诋毁、歧视以及刻板印象。“已婚女性” 被认为往往优越于 “单身女性”,在中国甚至创造出了 “剩女” 一词。人们潜意识认为,女性的独身不是自主性选择,而是因为她没有被选中 —— 没有人想要她。
尽管社会对于女性价值的肯定,依旧多数停留在生育、家庭、子女教育上,现代女性已经越来越不愿意为建立核心家庭做出妥协。
从大趋势上,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社会结构的变化,思想包容度的增加,生活多元化的接纳,发达国家及城市的单身女性人数还会持续不断地提升。
单身与否,无关好坏。承认女性拥有独立于他人的自由,本身就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单身女性的时代》在第一部分,本书介绍了美国单身女性的现状,她们自由、独立、有自我追求,与人们传统中对大龄剩女的偏见相去甚远。在第二部分,本书追溯了女性单身风潮的源头。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美国女性拥有了更为独立的经济地位和自我意识,而现代城市体系的完善与多元,又使得女性对于传统家庭的依赖进一步降低,为女性单身潮创造了条件。最后,本书说的是女性单身的未来。越来越多的单身女性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挑战,如何让女性愿意生育,如何创造更好的生育技术和养育环境,都是未来社会需要面对并且努力解决的问题。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顾衡讲好书完结36/50一本读下来都要替女性们恐婚的书,混着百日阅读计划《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 3》,我都快人格分裂了🤣书中有很多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对于女性 1000% 令人咋舌的奇葩观点。此外,好多讽刺的内容也不乏诙谐,能时不时地调剂下阅读带来的 "丧"。比如 "苏珊,你在哪?是去世了还是结婚了?" 一个小说家在 30 岁时会给婚礼随份子,到了 40 岁钱则花在了宝宝的派对上。怎么说呢?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就是不要轻易地就 say NO。恋爱、结婚、生育、离婚啥的,不要抱着排斥的态度非要争个鱼死网破。这方面,我妈和我姨在我的生活里就是很好的表率,尤其是我姨。一辈子啥啥都经历过,年轻时美若天仙,和原配不合适后果断离婚,独自带着我妹过了好些年,姨夫我都数不清换到了第几个。最后敲定的这位,去年也退了休,老两口的日子过得不要让我们小辈儿太羡慕。最后,祝城邦各位女同胞们都能够在这不长的一生遇到真爱,幸幸福福地完成此生的修行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