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一本杂志一点收获 19 世纪中晚期,随着茶在全世界的流行,已有学者开始关注其来源问题。如清末外交家张德彝在《四述奇》中写道:“英人呼茶曰‘替’,法人呼茶曰‘代’,俄人呼茶曰‘柴’。茶、柴两音相近,以其贩走北路故也。”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追溯了茶叶的世界旅行。其中以德国学者德弗尔,美国学者劳费尔,日本学者角山荣,中国学者黄时鉴、陈保亚等为代表。如角山荣在《茶的世界史》一书中指出:“(茶)语言的传播大体可以分为陆路和海路,广东话系谱的 CHA 通过陆路,向北传到了北京、朝鲜、日本、蒙古,向西从西藏、孟加拉、印度传到了中近东乃至东欧圈之一部…… 福建话的 THY 系谱,则受到同厦门开始了直接贸易的荷兰的强烈影响,茶通过荷兰从西欧各国传向北欧。” 在中国北方语系中,茶音 Cha。历史上,茶作荼。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有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的记载,这里的 “荼” 就是茶。明末顾炎武考证说:“荼字,自中唐始变作茶,其说已详之《唐韵正》。” 最新考古发现表明,在汉晋或更早时期,已经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茶叶进入青藏高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环境研究室古生态学组研究员吕厚远与国内外同行专家合作研究发现,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古墓葬中发现的 “疑似茶叶” 的植物出土时已呈黑色团状,经测定内含只有茶叶才具有的茶叶植钙体和丰富的茶氨、咖啡因等成分,因而可以确定 “这些植物遗存都是茶叶”。吕厚远研究员认为,高寒环境下的青藏高原不生长茶树,印度也仅有 200 多年的种茶历史,所以 “故如甲木出土的茶叶表明,至少在 1800 年前,茶叶已经通过古丝绸之路的一个分支,被输送到海拔 4500 米的西藏阿里地区”。藏族普遍饮茶要到唐代中期,《汉藏史集》中记载:“此王在位之时,吐蕃出现了以前未曾有过的茶叶和碗。”“此王” 是指松赞干布的孙子都松莽布支,在位时间约为 676—704 年。关于茶叶西行,汉文史料显示唐初的回鹘已有饮茶习俗。《新唐书》中记载 “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唐代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中也有 “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亦足怪焉” 的记载。当时的回鹘汗国占地辽阔,东与唐帝国贸易,西与中亚粟特文化勾连,饮茶的习俗可能继续西行。陈保亚等学者的研究表明,无论是藏语、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还是突厥语族的维吾尔语、土耳其语等,都将茶读作与 Cha 近似的音。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千年咏叹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对年轻夫妇婚姻和谐美满,后来,丈夫不幸被征调服徭役,妻子思念丈夫,每日登上山头遥望,期盼丈夫归来。遗憾的是,许多年过去了,丈夫始终音讯全无,日日遥盼丈夫归乡的妻子最终化作山上的一块石头 —— 这块石头依然保持着翘首遥望的姿态。后来,人们就把这块石头称作 “望夫石”。其实,类似的传说还有很多,几乎家喻户晓。有学者认为,这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类传说故事,都是从一位坚贞的妻子的故事演化而来。其中,有的故事中,丈夫到边关服劳役或兵役而生死未卜;有的故事中,丈夫外出谋生,常年不归;还有的故事中,丈夫因为与恶势力作斗争,最终献出了生命…… 此类故事的情节大同小异,并且由此衍生出许多相似的地名,除了 “望夫石” 之外,还有 “望夫山”“望夫台”“神女峰”“石夫人”,等等。生离死别的爱情自古以来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望夫石以其深情动人的形象和令人心碎的凄美传说感天动地,许多诗人都以之为题,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曰:“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孟郊诗曰:“望夫石,夫不来兮江水碧。行人悠悠朝与暮,千年万年色如故。” 元代诗人胡奎诗曰:“妾心化石石不转,妾身化石石不移。身心与石若可转,千里万里夫当归。” 这些诗篇字字珠玑,声声泣血,传颂千年,至今读之依然令人落泪。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轻武器作为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进程中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人民军队从最初的 “小米加步枪” 到引进、仿制武器,再到自行设计研制、赶超世界先进,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武器发展之路。在建军 95 周年之际,让我们翻开以轻武器为脉络的武器装备发展史册,重温人民军队走过的历史征程。革命战争年代的 “万国牌”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尚未掌握全国政权,主要活动于落后的农村地区,不具备建立完整的军事工业的条件。因此,武器装备来源主要依靠作战缴获,可谓 “小米加步枪,仓库在前方,枪炮靠缴获,运输靠老蒋”。毛泽东曾幽默地说:“我们的基本方针是依赖帝国主义和国内敌人的军事工业。伦敦和汉阳的兵工厂,我们是有权利的,并且经过敌人的运输队送来。这是真理,并不是笑话。” 这里说的汉阳兵工厂,主要生产 “老套筒” 和 “汉阳造”。“老套筒” 是初期的 “汉阳造”,主要仿制德国 M1888 “委员会” 步枪,由于材质不好,使用时经常炸膛,需在原枪管外面加套一根钢管,加上年代久远,因此被称为 “老套筒”。“汉阳造” 是用护木取代 “老套筒” 的枪管套筒,刺刀改在前护箍下方,其他参考毛瑟 1898 式步枪改进的。“老套筒” 和 “汉阳造” 是当时西方国家 20 年前的产物,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再加上当时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十分落后,因此仿制枪械出现了很多缺陷。不过,即使是这种落后的枪械,红军也很难做到人手一支,很多战士只能拿梭镖、大刀上前线。陈毅元帅写过 “忆我曾长梭镖师” 就是井冈山时期红军装备的真实写照。除了 “老套筒” 和 “汉阳造”,当时我军还使用过 “驳壳枪”—— 德国的毛瑟手枪。在 1927 年的南昌起义中,朱德用的就是 “驳壳枪”。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