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跨越百年的自我对话
——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朱光潜【著】此书以书信的形式呈现,朱先生给我们解开了一个个挠破脑壳的人生难题。比如与读书有关的感悟、困扰现代人升学和选课的心得,还有关于动与静的见解,以及各种触及青年正在十字路口所遇人生困境的难题。说是 100 年前的书信,但其中大多道理无不已被现世明鉴,且仍能适而用之。我想,这本干货满满的书信,会是给你我迷茫人生与慰藉的良药。书中提及到卢浮宫的美国旅行团一段描述甚是有趣。“一个法国向导领着一群四五十个男的女的美国人蜂拥而来了。向导操很拙劣的英语指着说:“这就是著名的《蒙娜・丽莎》。” 那班肥颈项胖乳房的人们照例露出几种惊奇的面孔,说出几个处处用得着的赞美的形容词,不到三分钟又蜂拥而去了。一年四季,人们尽管川流不息的这样蜂拥而来蜂拥而去,丽莎夫人却时时刻刻在那儿露出你不知道是怀善意还是怀恶意的微笑。” 如今,在 100 年后的今天,现代人以千变万化的方式取而代之,但万变不离其泛泛之谈。在此,借着 “五一” 小长假,我们可否反扣自己灵魂三问:1、在看展的你,是真看懂了?或是纯为拍照打个卡?(拍照打卡乃 100 年后现代人社交的表达渠道之一,如古人之 “到此一游”。)2、在刷朋友圈的你,是真觉得赞?或是纯为互刷存在感?(朋友圈乃 100 年后现代人之社会重要渠道,如古人之 “飞鸽传书”,但速度要飞快得多,比如从我写这份信按下 “发送键”,传至 100 年前的朱先生之手,仅需不到 1 秒时间。)3、在围观老师网课的你,是真听得懂?或是纯为课时耗时间?(100 年后的我们,经历了一次长达 3 年的疫情,如古代之 “瘟疫”。期间人与人之接触几乎停滞,故将老师上课改为围观老师网课。)以上三问。作为今天的我们,答案或已心知肚明。我忽而羡慕 100 年前的朱老先生。从前很慢,书只能读纸质书,信只能执笔手写,一生也只够深爱一个人。而到如今,人生路阅尽千帆,归来愿能保童心趣乐,你轻松,我快乐。也未尝不可?其中,也只能自己去试探玩味了。
4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0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读起来如沐春风,想起来回味无穷朱光潜先生写给中学生的信,一本非常短的小册子,没多久就能读完。虽说对象是中学生,但对我这个离开中学十多年的年轻人来说,依然是受益匪浅。老先生的文字云淡风轻般,简洁但不失深度,读起来总有在看硅谷来信的感觉。每个问题他不会直接告诉你对或者不对,而是从他的所见所思所感出发,分享他的认识,这其实也是中小学生最缺乏的 —— 有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不以分数论英雄。和朋友交流,朋友总说要是我上学那会儿,有人让我读这些书,教我这些方法,该有多幸福。我劝他,咱们现在读了,以后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感受这种幸福,这本身也是一种幸福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叮,请查收来自远方朋友的信这书说是朱光潜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实际信只占了一半不到的篇幅。不过后面的附录,同样精彩。
朱老说自己每封信写 6 页纸,写完算完。
这些信,从读书、作文到升学选课,从情理到动静,从舍弃到宇宙,最后讲到了很多人都会聊到的人生…
纸短情却长。
12 封信,每封都以 “朋友” 开头,用 “你的朋友” 结束,透过文字,一个大哥哥以 “过来人” 的角度,用心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最后占篇幅一半有余的 “附录”,是这些信的补充,也是升华。
窃以为,如果不是为了 12 封信的延续和完整,其实这些内容可以打乱的,毕竟有些内容强相关。比方说:
“谈作文” 跟 “写作练习”、“咬文嚼字”
“谈升学与选课” 和 “一番语重心长的话”
“谈读书” 与 “谈学问”
…
说上面这些建议,让我想到书里的一段话:
“你无法把自己提升到莎士比亚的水准,除非你试过他的工作。莎士比亚的朋友本・琼森说得好:‘只有诗人,而且只有第一流诗人,才配批评诗。’”
惶恐…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朱光潜先生的这十二封信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抒述其意见,出发点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作者用了这态度谈读书,谈作文,谈社会运动,谈爱恋,谈升学选科等等。无论在哪一封信上,字里行间,都可看出这忠告来。如在《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一信里,作者且郑重地把这态度特别标出了说:“假如我的十二封信对于现代青年能发生毫末的影响,我尤其虔心默祝这封信所宣传的超‘效率’的估定价值的标准能印入个个读者的心孔里去。因为我所知道的学生们、学者们和革命家们都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太类似美国旅行家看《蒙娜・丽莎》了。”“超效率!” 这话在急于近利的世人看来,也许要惊为太高蹈的论调了。但一味亟于效率,结果就会流于浅薄粗疏,无可救药。中国人在全世界是被推为最重实用的民族的,凡事都怀一个极近视的目标:娶妻是为了生子,养儿是为了防老,行善是为了福报,读书是为了做官,不称入基督教的为基督教信者而称为 “吃基督教” 的,不称投身国事的军士为军人而称为 “吃粮” 的,流弊所至,在中国,什么都只是吃饭的工具,什么都实用,就什么都浅薄。效率原是要顾的,但只顾效率,究竟是蠢事。青年为国家社会的生力军,如果不从根本上培养能力,凡事近视,贪浮浅的近利,一味袭蹈时下陋习,结果纵不至于 “一蟹不如一蟹”,亦只是一蟹仍如一蟹而已。第十二封信中讲述作者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不但和旁人一样,并且和鸟兽虫鱼诸物也都一样。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余的人苦痛,就因为这一部分人把自己比其余的人看得重要。比方穿衣吃饭是多么简单的事,然而在这个世界里居然成为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就因为有一部分人要亏人自肥。再比方生死,这又是多么简单的事,无量数人和无量数物都已生过来死过去了。一个小虫让车轮压死了,或者一朵鲜花让狂风吹落了,在虫和花自己都决不值得计较或留恋,而在人类则生老病死以后偏要加上一个苦字。这无非是因为人们希望造物主宰待他们自己应该比草木虫鱼特别优厚。”“我平时很欢喜站在后台看人生。许多人把人生看作只有善恶分别的,所以他们的态度不是留恋,就是厌恶。我站在后台时把人和物也一律看待,我看西施、嫫母、秦桧、岳飞也和我看八哥、鹦鹉、甘草、黄连一样,我看匠人盖屋也和我看鸟鹊营巢、蚂蚁打洞一样,我看战争也和我看斗鸡一样,我看恋爱也和我看雄蜻蜓追雌蜻蜓一样。因此,是非善恶对我都无意义,我只觉得对着这些纷纭扰攘的人和物,好比看图画,好比看小说,件件都很有趣味。这些有趣味的人和物之中自然也有一个分别。有些有趣味,是因为它们带有很浓厚的喜剧成分;有些有趣味,是因为它们带有很深刻的悲剧成分。”《无言之美》里曾说明这个道理,现在引一段来 “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话表面看来,不通已极。但是实含有至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比好一点,是神仙的生活,比坏一点,就是猪的生活便呆板单调已极,因为倘若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慰了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悲剧也就是人生一种缺陷。它好比洪涛巨浪,令人在平凡中见出庄严,在黑暗中见出光彩。假如荆柯真正刺中秦始皇,林黛玉真正嫁了贾宝玉,也不过闹个平凡收场,哪得叫千载以后的人稀嘘赞叹了。人生本来要有悲剧才能算人生,你偏想把它一笔勾销,不说你勾销不去,就是勾销去了,人生反更索然寡趣。所以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热心赞叹。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他目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朱老的一番循循善诱,流畅亲切,仿佛远方的一位老朋友寄来信件。读到第七封 选大学和选课,对文化根基这个词有了了解,可见多少年前我们存在的问题,到如今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越来越专业化的如今导致严重的内卷,而工具人就是只谈专业而不谈文化根基的产物,有幸遇到一本好书,有幸遇到一位智友,可以把青年时期的一些纰漏给补上。学问应先博大而后精深,人一生需要学习的功课很多,我们年少时被西方文化侵占,那时候需要快速发展经济,导致我们长大以后的生活枯燥而乏味,浅显而狭隘,我们需要补课,补上青年时期的那些课。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