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4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动机→长期的驱动力

    作者安吉拉・阿霍拉在书中開篇就提到,人类是唯一可以预见未来规划未来的动物。人类有规划的未来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在这方面都同样熟练。安吉拉指出人类在年轻时 90% 以上的行为,基本上都离不开以下三种动机:对稳定关系的追求、对地位的渴望、对新知识的探索。她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剖析人的行为动机,浅显易懂,所列实验内容和结果很有针对性。原以为这样的读物不会有太多新观点,但这本书却能让我想要一口气读下去。不少耳熟能详的理论里寻找到一些更接近生活的部分,比如曝光效应和镜像神经元的具体运用,关系中的互累症,孤独为何危险,信息平稳期产生的无聊,都算不上太新颖的观点,却很清晰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动机会提升创造力、活力、自尊和幸福感,同时,对行为的底层逻辑了解得越深,也就越容易了解自己和他人,越能够有技巧的激励他人和自己。人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环境,人生阶段以及当下身边人的影响,如果想要对自己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通过各种关于个性、领导力、职业兴趣的测试(如大五人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MBA 职业性格测试、罗克奇价值观调查等),来帮我们认清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值得读上几遍

      起初加入书架是因为共读会提到一本类似书名的书。心理学,行为心理,动机心理,听起来超级高深莫测的理论知识,在这本书里通过举例子和场景描述,非常有代入感和共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心理动机

        《心理动机:激发行动力的底层逻辑》,作者,安吉拉・阿霍拉。影响行为的三种主要动机:1,动机一:对稳定关系的追求。人们的身体会分泌催产素,即哺乳激素或放松激素。2,动机二:对地位的渴望。在获得地位时,人们体内会分泌更多的睾酮素和血清素。3,动机三:对新知识的探索。当人们掌握新知识时,大脑中的激励机制便会被激活 —— 分泌多巴胺。人类大脑有两大主要部分:皮质和边缘系统。在皮质中能找到额叶,额叶负责管理行为和行为导致的结果,也帮助我们判断是非对错。边缘系统主要分泌四种令人愉悦的神经化学物质:催产素、血清素、多巴胺和内啡肽,以及破坏心情的激素 —— 皮质醇。当产生恐惧、悲伤、愤怒等情绪时,大脑会分泌皮质醇,皮质醇也能提醒人们是否出现危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主要会被三种心理动机左右行为决策,这三种心理动机分别是:对稳定关系的追求,对地位的渴望和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我们日常中的决策,并非完全是理性的判断,这些感性的心理动机也在影响我们的行动。面对这些心理动机的副作用,我们需要避免因为损失感而苦苦维持一段糟糕的关系,我们需要放下对地位的渴望,发现生活中其他通往幸福的路径,有时候,我们需要释放自己的好奇心,去潜心研究一件事,而不只是搜索和浏览。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你了解影响行为的动机么

            这是一本讲述影响行为背后的动机的书。作者从史蒂文・赖斯提出的 “人的 16 种基本欲望” 理论出发,概况出了三种动机:对稳定关系的追求,对地位的渴望,对新知的探索。关系部分分别讲述了从众心理、比较和幸福等相关的内容;地位部分讲述了竞争和爱情等内容;新知部分讲述了电子产品对人的影响。举个有趣例子。书中说,决定伴侣关系是否和谐的关键在于,他们在解决冲突时,能否找到正能量和负能量的平衡点,长期关系中的正负能量之比是 5:1。但 5:1 的比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适用于所有关系。比如,父母和未成年孩子之间的比例应为 3:1,雇主和雇员的比例为 4:1,而朋友间的比例为 8:1。最后作者说,人们想要做出改变,与行为的变化,意识上认为自己可以改变,还有他人的夸奖与帮助有关。并且,你还要承认计划没有变化快的事实。你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你就有大概率会改变。你是否意识到自身的行为?你愿意改变你的行为么?你愿意付出应用的努力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究竟是什么影响我们行为动机

              非常赞,作者主要想讲的就是,我们日常行为动机,其实都是受身体分泌的化学物质所影响。比方说,人们的行为可以轻易地影响他人的催产素的分泌情况,进而影响人际关系。当你向他表明你对他的信任,足以促进对方催产素的分泌。但同时,你特定的言行也会抑制他人催产素的分泌。就像有些人机关系混的很开的人,他们都是喜欢挑别人爱说的话说,人家心里是寒的,听你这么说完,就变成暖的。这就是寒暄。就是通过自己特定的言行,让对方促进催产素的分泌。如果不想让女朋友成为暴躁的大老虎,还是多夸夸他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你最喜欢的男生,其实是你自己

                “通常他人与自己的相似度越高,人们对这个人的好感越大”——《心理动机:激发行动力的底层逻辑》安吉拉・阿霍拉从各种扑面而来的追求者中,挑出综合得分最高的,一边和他谈着恋爱,一边暗暗搜索、等待着那个满分的 “soulmate”,许多女生是这样做的。那个满分的人是啥样啊,说实话,女生自己也不清楚。《心理动机:激发行动力的底层逻辑》这本书里通过分组试验和理论推导,明确的指出,你在找的就是那个与自己相似度最高的男生。歌里说,我要穿你的外套,一起学猫叫……;歌里又说,如果你看我的电影,听我爱的 CD……。这些都是感情在加深,好感度在变大的迹象。如果双方的共识越来越少,会避免展现出对方那样的言行举止。喜欢你时,一起呼噜呼噜吃面,觉得那是豪爽;不喜欢你时,觉得那是粗鲁。所以,姐妹们,知道自己要找的人是什么样了吧,在你和目标直接选一条最快的路吧,关注点赞转发,读者够多的话,我来指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行动力“切面图”,揭秘朋友圈点赞行为,揭开行为背后的深层诱因

                  距离自己上一次打开朋友圈,已经过了一分钟。红点在向我招手,告诉我朋友圈里又出现了新的动态,我克制了几秒钟,最后还是输给了好奇心,点开了朋友圈,看着不停旋转的圆圈,期待地等着最近的更新… 距离自己关闭朋友圈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从最初的寝食难安、抓耳挠腮,时刻想要恢复朋友圈,发发自己的状态,看看他人的生活;到现在的泰然自若,不受外界干扰地专心做自己的事。过程虽然难熬,好在结果导向很好… 为什么会有人如此痴迷朋友圈的发布和点赞,而也有人能够完全忽略朋友圈的互动和更新,人类行为的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从古至今,人类一直都在探讨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将动机定义为性本能;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则认为是对权力的追逐和自我肯定的渴望;罗伯特・怀特则把人类对自我的掌控力看成行为的根源;史蒂文・赖斯更是提出 16 种人类基本的欲望类型。瑞典心理学博士,安吉拉・阿霍拉认为,动机决定了人们的注意力,想要分析纷繁复杂的行为,就必须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安吉拉将前人的智慧和现有的神经化学知识相结合,再融合自己多年研究心理学的心得,编著出《心理动机》一书,提出了对人类行为影响最根本最深远的三大动机 —— 稳定关系、地位和新知识,重新审视个体内部激情和诉求对行动的影响力,并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实际有效的方法,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管理这些动机,将自身动机转化为 “超能力”。接下来,就跟随安吉拉的脚步,踏上寻找自我动机的探险之旅吧。对稳定关系的追求 —— 朋友圈的发布现在,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最近的生活状态,购买的新衣、便利店的新品、甚至是新上映的电影,有没有哪一个生活状态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这些提问似乎有点匪夷所思,但仔细一想,我们会发现每一个生活片段似乎都有所指引。直播间的宣传和优惠力度让自己下单新衣、便利店公众号的推送让自己知道了新品的存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大面积播放的新片预告,这一切都影响自己,参与自己每一个看似 “独立” 的选择。作者安吉拉认为,人们几乎很难找到不受身边人影响而做出的决定,即使这些影响的作用看起来微乎其微。学者罗伊・鲍迈斯特和马克・利里在自己的论文中提出 “归属需求” 这一概念,他们任务:“对归属感的渴望是一种有力、基本又极其普遍的动机。” 有了群体归属感,人们的生活会变得更顺畅,因为人们更有可能和他人分享食物,也更有可能找到合适的伴侣,分担抚养下一代的责任,而这也成为了促使人们行动的第一层动机,对稳定关系的追求。世间百态,有人享受归属感带来的安心,也有人享受孤独感带来的静谧。不过,这里的孤独感强调的是个体自愿孤独所产生的感觉,若是喜欢热闹的人,不得已要承受孤独,那就会产生非自愿孤独。这种非自愿孤独对人们的生理健康有害,严重的还会诱发死亡。此外,数百项实验结果已证明,个体多接触外界事物,会催生对该事物的认同感。这个被称为曝光效应的现象,不仅适用于教室里的学生群体,还适用于文字、果汁、建筑物、广告,以及被编造的词等方面。也就是说,看见某人某物的频率越高,人们对其产生的好感就会越大。当你在朋友圈里看到各种吃喝玩乐的场景,你会心痒痒,有辞职的冲动;若是看到各种励志不言败的行为,你会备受鼓励,暗下决心实施自己的人生计划。对地位的渴望 —— 朋友圈的点赞发布一条最新状态后,你会多久看一次手机?看到毫无波澜的点赞数量,你是否会有所疑惑,重新审视自己发布的状态;而若是出现陡增的点赞量以及各种留言信息,你是否会欣喜若狂,产生满足感。一条普通的朋友圈,能让自己的心情产生如此不同反应,归根结底,源自个体对地位的痴迷。《心理动机》中提到:“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地位高的人能最先开始吃饭,能栖息在最安全的地点,也是更具吸引力的配偶或伴侣。” 另外,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也是如此,顺境下的人们,身体内部的神经化学机制会让个体产生积极的情绪,促使我们去追求更高的地位;相反,当他人表现十分优异或境况很好,而自己处于逆境时,体内神经化学机制会产生消极情绪,怀疑自身价值的同时,加剧了个体对地位的渴求程度。这种奖惩分明的机制,会让人们追求更高的地位,企图获得所有人的赞赏和认可,朋友圈的点赞数现象就是追求地位方式的一个缩影。作者安吉拉认为,拥有地位是一件好事。人们能因此拥有更多的资源,享有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别人也愿意听自己讲话,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人们感受到自己被人喜欢和被人倚重。只是,追逐地位后的结果并不是百利无害的,它也有一些负面影响。过度追求地位会导致自己不断与他人比较,过分在乎自己的得失;也有可能导致个体过度消费,“打肿脸充胖子”,不顾自己的能力范围去购买一些奢侈品;与此同时,还有可能让个体更容易嫉妒他人的成就,开始做一些台面功夫,忽略实实在在的付出和努力。“团购名媛”、“拼团高富帅” 等现象就是典型追求地位的案例,巧妙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体里看起来高大上,但背后排队等待的无奈,奢侈品只看不摸的规矩,以及卸下面具后的各种心酸,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体会。对新知识的探索 —— 朋友圈的刷新 17 世纪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将好奇心比作 “大脑的欲望”。人类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是无穷无尽的,越尝试满足求知欲,人们越会渴望知识。好奇心是一个非常好的激励自我的方式,好奇心的满足能激活大脑的激励中心,让这一脑部区域分泌多巴胺,进而让个体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并且,从人类发展进程来看,好奇心能够让人们保持求知欲,这能让人类了解世界,认识到世间万物如何共存,发生的变化对自身有何影响,以及如何管理所处的环境,如此,人类才走到了今天。不过,被誉为 “美国最杰出科幻作家” 的厄休拉・勒古恩说过一句话:“你点燃一根蜡烛时,也投下了一层阴影”。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好奇心也不例外,尤其是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挑战。研究表明,人们在浏览五分之一的网站时,只停留不到 4 秒,而人们只在 4% 的页面上浏览超过了 10 分钟。研究员亚当・格萨雷在其著作《专注》中提到,所有人都被分心所困扰。使用科技和电子产品对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比如人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学习研究能力及工作表现都会受到影响。大量的干扰消息不仅削弱了人们的抗干扰能力,也使人们越来越难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游刃有余,注意力变得越来越难集中,睡眠质量也随之下降,和现实世界中的人的接触变得越来越少,同时对他人越来越缺少同理心,原本稳固的人际关系也逐渐被破坏。除成年人外,长时间使用手机也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手机辐射甚至还会损害他们小小的身体。一心多用,原本可以培养个体的掌握各方信息的综合能力,但它在电子产品上的使用,却将劣势暴露地一览无余。刊登于《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一项研究从 100 家美国医院收集数据,统计了在用手机发消息时因为撞上静止物品而受伤的人数。统计发现,2004 年,有 559 个人因为在使用手机时撞上静止物品而受伤。2010 年,这一数字升至 1500 个人。网络上也有很多 “一边看手机一边过马路” 的搞笑视频,要么踩到水坑、要么撞倒电线杆,搞笑意味大于疼痛,让人们忽略了 “一心多用” 的危害,满足好奇心虽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但也需要看时机、看内容、看效果。多数情况下,人们是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的,但前提是,个体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拥有对稳定关系的渴望、对地位的追求、甚至是对新知识的好奇这些动机都是没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合理运用这些动机。《心理动机》书中强调,要有足够开放的心态审视自我,从内在改变思维模式和行事方式,只要每天感觉良好且有成就感,就成功了一小步。可以在意他人的评价,但别成为评价的奴役;可以追求地位的提升,但也正视垫脚石的价值;可以保持旺盛的好奇心,但别它成为频繁刷朋友圈的借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重读的书

                    书很短,结构也很简单。作者认为人们被三种基础动机所驱动,产生出万千种行为。她用进化与脑神经科学的一些研究,论证了这三种动机形成的原因,并以此表明这种动机力量是多么强大。强大到你不能否认它们的存在,只能深切去理解自己与他人行为背后的这三重动机的交织。她的着眼点在于,人该如何意识到这些动机导致的副作用,并积极加以利用或回避。1、安全感群体生活要求我们合群,在群体内我们感受到安全。相应的副作用就是从众心理,被他人心理操纵,沉浸在有毒的人际关系中无法自拔。2、地位群体生活要求我们随时确认谁是掌权者,确认在群体中的位置。地位与财富、权力及资源分配密切相关。相应的副作用就是地位下滑的焦虑,以及将地位作为目标后毁掉了自我生活。甚至导致自己的道德败坏,兴灾乐祸。3、好奇心这是一种成长动机,促使人向外探索。本书论述的副作用集中在电子产品成瘾性,这一章节也是写得较为单薄的部分,作者完全可以在这一章中加入更多其他维度。我很认同作者的观点,将人的基本动机从众多的线索中提炼出来,构成一个解释模型,是很了不起的。那有什么用呢?1、动机不因人的不同而不同,不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它们普遍存在,只能与之和平相处 2、给观察自我与他人的行为提供了一种简洁的工具,加深对于社会及人性的理解能力 3、将那些黯淡不明的情绪理清,让自己快速从陷井中出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理动机》

                      人类主要会被三种心理动机左右行为决策,这三种心理动机分别是:对稳定关系的追求,对地位的渴望和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动?我们又是如何受制于它们的?本书的核心内容:心理动机是人类采取行动的底层逻辑,我们每一个看似理性的行动和决策,都离不开心理层面的感性感受,心理动机起效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应。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类主要会被三种心理动机左右行为决策,这三种心理动机分别是:对稳定关系的追求,对地位的渴望和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总结一下。人类主要会被三种心理动机左右行为决策,这三种心理动机分别是:对稳定关系的追求,对地位的渴望和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我们日常中的决策,并非完全是理性的判断,这些感性的心理动机也在影响我们的行动。面对这些心理动机的副作用,我们需要避免因为损失感而苦苦维持一段糟糕的关系,我们需要放下对地位的渴望,发现生活中其他通往幸福的路径,有时候,我们需要释放自己的好奇心,去潜心研究一件事,而不只是搜索和浏览。有趣的是,你是因为好奇这一心理动机,才点开了这本听书,而它又告诉你,好奇心不总是好的。好奇心是不是好的?我无意探讨它的剂量,解读完这本书,我只觉得所有成长的方法,都离不开一个词:觉知。当我们觉知了自己的行为是出于这些心理动机,我们就能利用它们好的一面,避免我们走入失控的地步。只要你觉知了好奇心这个概念,那么它对你就是好的。当我们觉知了我们的时间,金钱和注意力,是以何种方式消失的,它们去了哪里,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财,安排时间和注意力。我 们通过自我控制,约束自己,变得不需要他人的约束,变得更加自由。这是一个有趣的悖论,可能也是我们不断学习的原因:我们不做无限信息的处理器,我们是在现实世界中提问,并为了获得答案而前进的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需求层次理论与三大动机

                        读这本书之前,我简单学习了一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我尝试把这两个内容找到一个关联的方式,或者说如何嫁接到一起,以便整合成一个整体解读。我觉得在当下物质较为丰腴的时代,人们更加倾向于稳定关系的追求、维护或追求地位以及探索新知识。也可以说这是消费升级的一种体现,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人们的行为动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论述人们行为恶动力来源,演化心理学

                          胡乱写下自己感受。20230820*15:00__15:50,#907 研究人类,注定艰难,复杂系统嘛。尤其是心理研究,很难。作为人类这种物种,有思考能力,🈶撒谎能力,能自我成就,自我学习,所以,人的本质,是形成中的,发生过程中的。大脑无法直接观察,即使知道了大脑结构,功能,活动过程,也不可能根据这些光学,电学,化学,物理等信号,做出解读,“正在向什么”“接下来会如何做”。     黑盒子看不懂,神神秘秘就只好靠行动,行为可以直接观察那,行为主义兴起。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     最近,演化心理学兴起,解释力很强,可是一切都归结到生存,繁衍恶根本目的去,似乎很弗洛伊德泛性论又差不多了,啥都能解释,啥都解释不了。     也许,根本的问题在于,大脑时个通用器官,或者说,人是通用的,适应性极强的物种,大脑尤其如此。人脑根本不同于电脑。电脑,不是复杂系统,正如汽车,原子弹不是复杂系统,它的是机械系统,理论上说,只要有足够时间和技术,总是可以精准控制,    大脑,是活的。通过学习,很快就适应新的场景。大脑,完全是场景式情景式恶存在。为什么?根本原因在于,生物具有活性,所有生物必须具备通用型身体和通用型大脑,这样才有适应性,才能演化。如果一台电脑,或者一块石头,无法与环境互动,演化,只有碳元素电子不稳定特征才能满足分子层面连接断开的分子层面的活性需要。   演化发生意外,所以产生了人。意识,也许就是演化副产品,没啥特殊。人是一种动物。人是一种一特殊方式特殊的动物。    人,没有神性,没有自由意志,没有自我 (情景动物罢了,原初的基因刻写,)。但是,神经可塑性,集体大脑于集体协作,又创造了发达文化。     生物基因变化太慢,文化模因变化太快,造成错位,然后,只能是大脑与文明错配。人类高级学习,是借用旧的脑区。错位,错配,借用,让人类这种裸猿&自己创造的高度文化形成张力,神经官能症就是因为压力大,不适应。     人,分化极大。绝大部分人,其实没那么复杂,情景之下的反应罢了,没啥深度的心里反应,都是事后的解释编造临时发挥即兴表演罢了,是生物意义的不知不觉的自欺欺人。同时,大脑又善于说谎,而且看不出来,测谎仪也没用。极少数人,可以视死如归,比如献身宗教的,献身主义的,献身祖国的。大部分人,又可以在极端暴力恐吓和极大利益诱惑之下,成为魔鬼。所以,人具有几乎所有的可能,无穷可能,人恶本质永远不确定,永远处于待定状态。同时绝大部分人,又是思维定式行为定式的产物,成了行走的貌似有独立意志的行尸走肉,碳基机械人。(写点东西太难了,写一本书,更是需要花费极大精力。读懂一本书,&写一本书,完全两回事,单单是综合剪裁资料就不容易,文字表达,更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讀起來流暢無比把心理學生活化的一本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动机背后的动机

                              作者在丰富学识和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出了稳定关系、地位和新知识的三大人类动机,让人意识到驱动动机的深层次逻辑,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让人得以审视自己的种种动机,并找到驱动自身的强大动力,以实现幸福人生。全书内容详实,行文流畅,逻辑清晰,让我对自己,对自己的动机,以及之后的行动增添了信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好的一本书,内在成长总是需要自己不断的去悟,如果没有悟,那么真的很难去做到改变。

                                  转发
                                  评论